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63节

  而最重要的是进入各个战场的特许权,这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军方派出了几名联络人员进入公司,稍作准备之后,在即将进入6月时,一行数十人乘水上飞机直飞北非。

  ……

  突尼斯,

  明日高悬,照的正紧。

  石头被太阳晒的滚烫。

  满地的砂砾和碎石,长在砾石间的野草在风的作用下微微摇颤着。

  “洗头佬,坐下。”

  李毅安对着一旁的军犬喝道,这牧羊犬是来突尼斯后捡来,应该是德军的军犬,只能听得懂德语口令。

  听到口令后,洗头佬就坐在沙地上,宛如一尊雕像,一双眼睛盯着前方。

  前方的沙地上,一辆辆汽车、坦克以及大炮一排排的“躺在”那里,这些都是美军缴获的武器,而堆积如山的枪支,甚至都没有装在箱子里,就是直接码放成堆,暴露在旷野上。

  这些战利品,足可以武装几十万军队,不过美国财大气粗也不需要用德国装备来武装,英国人也不需要,事实上,一般情况下,工业国家是不会用缴获的武器武装部队的毕竟弹药不通用。

  不过,德国是例外,他们大量使用缴获的武器,在成堆的战利品中就有非洲军使用的苏制f-22野战炮,德军型号7.62cmfk296(r)。

  数以万计的武器,就这样随意的散落着。

  这是一座宝库!

  p08手枪1861支

  p38手枪2145支

  k98k步枪197856支。

  mp38/40冲锋枪7521支。

  zb26/30轻机枪1542架

  mg34机枪5674架。

  ……

  盯着手里厚厚的清单。

  这些的数字将物资罗列的非常清楚,尽管清单上写的很详细,但是这些物资中,有多好是完好无损的,就不好说的,这些需要一一核对。

  为了能够尽快完成这个工作。

  李毅安不得不通过军方,弄来了几百名德军战俘,让他们协助处理武器。

  “先生,我们需要板条箱什么时候才能运到?”

  又

  一次,海因里希少校问道。

  “我们已经整理修复了32712支步枪,但是现在他们都直接暴露在太阳下,如果要运输的话,就必须要有板条箱。”

  作为德军后勤军官的海因里希在过去的十几天里,一直率领部下修复武器装备,其实就是损毁的武器重新拼装,这很简单,毕竟零件都是通用的,甚至就连大炮也修复了几门。

  对于这份工作,他和他的部下是极其珍惜的,毕竟,这里与战俘营相比,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不仅有种各样的食物,甚至还有一定的薪水,除了没有自由之外,所有的一切该有都有了,甚至还有一些本地的姑娘。

  “快了,快了,我已经在意大利那边订购了板条箱,很快就会送到的,”

  北非这地方,除了沙子就是羊,其它的什么都没有,那怕就是木箱子都需要从意大利进口,落后的简直有点匪夷所思。

  “对了,少校,你们需要什么?”

  作为老板,李毅安很清楚如何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

  “老板,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能够吃到黄油,从来到非洲,我们就没有吃过黄油,因为黄油会融化,所以我们只能吃橄榄油,听说美国人有冰箱,黄油可以在冰箱里保存。”

  唯恐会被拒绝的海因里希,最后又强调道。

  “如果方便的话,先生,毕竟,你已经非常照顾我们了。”

  什么时候起,每天伙食管饱,对于这些德国人来说,就已经算是照顾了,这些人不是傻乎乎的憨货!

  而是因为他们是俘虏,作为俘虏,他们压根就不敢想象眼下的生活不仅有很好的伙食,甚至还有咖啡和香烟,他们每个人每天都可以得到5根香烟,如果能超额完成工作,还会再奖励几根香烟,甚至还有额外的奖励冰镇的可口可乐。

  “没问题,不过恐怕要等上一阵子,毕竟,黄油恐怕需要从意大利购买。”

  对于员工,李毅安从来不介意给予物资奖励,眼前的这几百人,说是俘虏,实际上就是他的修复大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他们也会一同进入法国,协助修复损毁的装备,不过,真正的人手正在路上。

  在离开美国之前,李毅安去见了一次国舅爷,直接问他要是5000人。

  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他们将会在盟军解放法国后,在盟军后方搜集修复武器,那些武器会被送到国内。

  当然搜集修复武器只是名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那些人将会成为他手中的第一次武装。

  最关键的是费用还是别人掏美国方面需要支付他搜集以及运输武器的费用,人力成本当然也是计算在内。

  基本上就是美国在帮他养这支军队,等到他们抵达北非之后,肯定需要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毕竟他们将会深入战场。

  5000人!

  足足5000人啊!

  而且都是高中以上的学历的青年人,其中甚至不乏大学生,想到这些人将会成为自己的雇员,李毅安的唇角不禁微微上扬。

  欣喜之余,对着一旁蹲坐着的洗头佬说道。

  “洗头佬,走,陪我一起转转……”

  一起转转,自然是到那堆“破铜烂铁”中间转转,其中还有一百多辆三号坦克、四号坦克,这些美国人眼中的破铜烂铁,运到国内,那可是杀敌的利器啊!

  突然,在这堆钢铁巨兽之间,一辆造型别致的汽车吸引了他的注意,让他的眼前不由一亮。

  “居然有辆桶车。”

  惊喜间,三步并两步的跑了过去。

第102章 虎式坦克(第一更,求收藏)

  桶车。

  也就是保时捷公司生产的vw82,它就像美军的吉普一样,是二战德军的使用最广泛的小型汽车,也是德军的象征。同样是盟军士兵最渴望拥有的德国装备,有时候他们甚至会用2辆吉普车去换取1辆友军缴获的桶车。

  在这地方能碰到没被开走的桶车,简直不可能!

  就像鲁格手枪一样,几乎都变成了盟军士兵的私人物品。

  走到车旁,李毅安那个捡漏的心立即凉了下来车身上到处都是弹孔,甚至坐位上还有黑色的血迹。

  显然这辆车不是漏下的,而是变成了漏子,所以才留了堆废铁在这。

  “没准还能抢救一下,”

  心里这么寻思着的时候,李毅安在打开车门摸索了起来,就在找寻钥匙的时候,突然座位下方散落的弹壳之间,一个巴掌大小的手册,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是……日记本?”

  因为大学时曾修过的德语,李毅安读起来也没有什么障碍,这是一位叫汉斯.奈德曼的德军上校的日记,记录的是他在北非的经历。

  虽然有些枯燥,但是对于这种第一手战地日记,李毅安还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读读书也能打发打发时间。

  “……3月5日,今天,我接到了元帅的命令,押运一批货物,这次任务需要严格保密,必须挑选最可靠的部下……”

  “3月8日,我指挥部队押送20辆卡车连夜出发,往撒哈拉方向驶去,抵达杜兹后,因为前面是沙漠,只能依靠骆驼才能前行,于是便购买了骆驼,驼上货物进入沙漠……”

  “3月12日,抵达目的地,按计划将货物埋入干井之中。在离开沙漠后,我命令部下处理了向导……”

  日记上的内容让李毅安的心头一阵疑惑。

  “元帅……肯定是隆美尔了……那这些货物是什么?……为什么要送到沙漠?为什么要杀了向导和赶驼人?”

  一时间,各种疑问李毅安的心底浮现。突然,一个念头在心里涌现出来。

  “难道是……隆美尔的宝藏?”

  李毅安立即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老港片,电影的内容就是男女主角前往北非,寻找隆美尔宝藏的故事。

  故事显然是虚构的,甚至就连同隆美尔宝藏,也是流传了几十年传说,从来没有被证实过。

  但既然是传言,总该有些出处。

  难道这就是传说的出处?

  看着手中的日记,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李毅安连忙往前翻了起来,很快,就在日记中找到几个不起眼的数字。

  这些数字就写在日记里,先前看日记的时候,只觉得这些数字似乎有有些不太对劲。

  “似乎像是后来写的,”

  很快李毅安就把日记里的数字挑选了出来,看着纸上的数字,将数字稍加组合后,就用力一拍手掌,欢呼道。

  “这是经

  纬度!”

  没错,这是北纬……

  在这一瞬间,李毅安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隆美尔宝藏!

  寻宝!

  但凡是人都有寻宝梦,而现在……宝藏,就在眼前。

  用力的吞了口口水,李毅安的目中迸发出跃跃欲试的神采。

  ……

  灼阳高悬,日头正紧。

  沙丘上的沙粒被太阳照的滚烫,热的好似少妇的胸。

  起伏的沙丘上,一支驼队正缓缓前行。

  太阳又热又毒,尽管穿着身阿拉伯式的长袍,可还是一个字……热。

  “我们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快了,快了,先生。”

  对于向导的话,李毅安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相信,这话,他已经说了两天了。

  总是这句“快了、快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年月的阿拉伯人还没有从地里挖出油来,再加上欧洲列强的殖民,一个个被调教的非常好。

  问话,说话,总是会毕恭毕敬的加上句“先生”,完全没有后世的那种桀骜不驯,更不动不动什么阿胡巴之类。

  虽然是如此,也不能放松警惕,如果那啥的话,就直接大慈大悲mg42教他们做人。

  终于,到了傍晚的时候,李毅安一行人来到了目的是一座废弃的旅馆,在沙漠中这样废墟很常见,废弃的原因就是井或者绿洲干了,没有了水,自然也就不会有人。

  在一群人休息的时候,李毅安已经牵着洗头佬寻找起来。在废墟间的院子里走了几圈后,沙土下方的“咚咚”声,让他的唇角微微上扬。

首节上一节63/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