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42节

  其实两个人,甚至连手都没拉过。

  对于这个不白之冤,李毅安也很无奈啊!

  “身份暴露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北婆罗洲公司的事情,按计划推进就行了,我这次过来,需要你去办一件事情。”

  “不仅仅只是身份暴露,李。”

  伊恩说到。

  “北婆罗洲公司并不是普通的公司,他是拥有殖民地的公司,而且他的很多事务受到了殖民地部的管理,现在他的董事会或者说持有人发生了变化,殖民地不肯定会插手的,这需要你做好准备。”

  也就是说官方的插手了。这确实需要做一些准备。毕竟,英国人并不一定乐意看到他们的地盘儿被外国人给拿走。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被外国人用机器低廉的价格给买走了。

  如果殖民地介入的话,他们会怎么做?这是不可预知的事情。

  不过似乎自己眼下什么都做不了。其实英国人也一样,毕竟,北婆罗洲现在在日本人的占领之下。

  沉吟片刻。李毅安说到。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眼下还是先去办另一件事吧。”

  “有什么事情,你只管吩咐。”

  “听说过飞行加油有限公司吗?”

  “似乎没什么印象。”

  伊恩说道。

  “不过我可以先派人调查一下。”

  “嗯,是这样的,这家公司是由飞行员艾伦约翰科汉姆成立,他专营空中加油设备的生产和制造。我需要购买他们空中加油技术,嗯,直接收购公司也行,”

  “空中加油技术?”

  “是的,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战争中,为轰炸机在空中加油,增加其航程,或许轰炸德国并不需要这个技术,但是轰炸日本肯定能用得上,虽然晚了一点,不过,抓紧时间的话,肯定能赶得上这场战争。”

  在说“赶上”这两个字的时候,李毅安挥动着手加重语气。

  “有了这个技术,轰炸机的航程甚至可以成倍的增加,到时候,距离就不再是日本的保护伞,轰炸可以轻松的把炸弹扔在日本人的头上。”李毅安接着说道。

  “所以,我需要这个技术,怎么样,有办法收购这家公司吗?”

  “李,我的朋友,”

  伊恩笑着说道。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用钱解决不了的。你只需要等我的好消息就行了。”

第68章 廉价的新技术(第三更,求收藏)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事情。

  好消息来的很快,仅仅只是两天之后,艾伦约翰科汉姆就把他的空中加油公司(frl)以及其研究了十几年空中加油技术,以2.5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振华公司。

  合同签署之后,科汉姆来到了李毅安的办公室里,姬丽走进房间,手里端着一托盘瓷杯,以及和杯子配套的咖啡壶、牛奶壶、糖钵,还有许多饼干,在其倒好咖啡离开后,李毅安对着杯子做了个手势。

  “艾伦,就像我们约定,公司会在战后合适的时间,向你支付这笔钱,在此期间,你做为frl公司的经理,公司每个月会向你支付150英镑薪水。”

  为什么要等到战后,还是合适的时间,是为了逃税没有任何一个英国人愿意缴纳99.6%的个人所得税。

  这已经不是缴税了,而是抢劫!

  就像是劫匪在抢劫之后,还非常慈悲的给你留车费一般。

  当然,这种变态的税额,只适用于战争期间。所以科汉姆才会在出售公司时,要求战后支付。

  “谢谢你,先生。”

  科汉姆喝了一口咖啡,然后又往杯里加了几勺糖,喝了一口,他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是这个味道。

  上帝可以做证,他已经很久没有喝过这么甜的咖啡了。

  随后,他又吃了一块饼干。

  科汉姆的模样,让李毅安的心底不禁有些感叹,感叹着战争对人们的生活改变。

  一包糖可以进入女人的闺房,一双丝袜可以让贵族小姐变成街边的娼妇。那怕是这么一位颇有身家的知名飞行员,在喝咖啡时也不顾曾经的体面。

  物资匮乏的生活,经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改变。

  “艾伦,我希望你能够去美国,对空中加油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比于英国,眼下美国更适合的进行空中试验,毕竟,在英国……指不定正飞着就碰到了德国人的飞机。

  “去美国!”

  正吃着饼干的科汉姆,眼前不由一亮,然后又说道。

  “可,现在去美国恐怕并不容易吧。”

  “这个问题我来解决。”

  李毅安笑道。

  与过去不同,现在作为五角大楼承包商的他,可以直接搭乘军用飞机往返纽约与伦敦,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通过特别签证的方式,带一些人去美国。

  “那我的家人可以一起去吗?”

  科汉姆早就受够了英国这种物资极度匮乏的日子,能够带着家人去美国的话,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眼下还不行,等战后吧……”

  李毅安看着他说道,在买下科汉姆的公司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一个看似随意的决定,直接导致科汉姆公司这家飞锚式软管空中加油领域的绝对王者离开了英国,成为了一家北婆罗洲公司。

  当然,也不会想到

  ,空中加油技术的提前研发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它势必将会改变很多事情。

  实际上,战争期间可以以极其廉价的方式,获得许多技术,甚至会以廉价到令人发指的价格,毕竟,在战争期间,许多公司尤其是那些产品无法直接应用于战争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和技术都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往往,这些技术之中却贮藏着宝库。

  “先生,这种新式织机是利用释放压缩空气产生的高速气流,将纬纱牵引穿越织口完成引纬,它的工作效率更高……”

  在振华公司驻伦敦的办事处,斯瓦蒂看着面前有中国人,向其解释着他的发明,虽然是一名纺织机械工程师,但是流亡英国后,生活就极度的潦倒,每天都在与饥饿抗争。

  为了能够解决生计,他甚至曾在杂志上公开过他的发明喷气式织机,只不过,因为战争的关系,没有任何人对织布机感兴趣,当然了,最关键的原因是,他的发明还没有完成,只是完成了理念部分。

  也正因如此,在接到振华公司信后,他立即赶到了伦敦,试图推销自己的发明。

  “当然,斯瓦蒂先生,我相信你的发明可以给织布业带来改变,这也是我愿意购买它的原因,不过,我所以需要的不仅仅是它,同样还有你,毕竟,就目前来说,它还没有完成,对吗?”

  李毅安笑看着面前的这个家伙。

  作为喷气式织布机的发明人,在二战期间流亡英国的斯瓦蒂,曾无数次向人推销他的发明,但一直未被英国企业采用,毕竟,无论是二战还是战后,英国人以及欧洲都无意更新它们的纺织机械,返回捷克后,他的发明被采用,还是因为政治原因为了彰显新政权的成就,不过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捷克生产的喷气式织布机,一直都是东欧国家最抢手的工业产品,而且德国、日本等国企业都曾从捷克引进喷气式织布机技术。

  这种技术看起来不眼,可对于纺织工业来说,却是革命性的,从六七十年代起,它就取代了箭杆织布机,成为主流织布机,无论对于纺织工业还是纺织机械工业来说,它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既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当然要花钱买下来,不仅要买下技术,还要把斯瓦帝也给一起买断了,毕竟,捷克的喷气织布机技术的领先和其有着根本的联系。

  “50英镑。”

  李毅安看着斯瓦蒂说道。

  “以后,每个月公司会给你提供50英镑的薪水,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安心的从事技术研究,另外,我会支付1000英镑,购买你持有的喷气式织布机的专利。”

  有时候,很多东西就是如此的廉价,其它人有没有抄底,李毅安并不清楚,但是现在……只花了1000英镑,也就是几百磅咖啡,就换到了一个价值数亿美元的新技术!

  即使是如此的廉价,但是对方却仍然是感恩戴德的……

第69章 成为基建狂魔的第一步(第一更,求收

  藏)

  在战争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机会,有些机会来的甚至有些出人意料,就在李毅安在英国拿着技术杂志搜罗着那些在未来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时。

  很多时候,许多新技术刚刚发明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人会认识到它们所贮藏着的力量,甚至没有人觉得它代表的就是未来。而所需要的就是有针对性进行“打捞”就行。

  而为了能够进行技术打捞,李毅安甚至特意在伦敦成立了一家公司,聘请专业人才系统性的选择某些技术,然后有针对性的引进。尤其是是那些不为人们所重视的新技术。更是公司引进的重点。

  有时候,有些技术出现的有那么一点生不逢时,就像英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2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这一技术绝对是世界领先的。

  即便是在30年就推出了20万KW汽轮发电机组的美国,也没有同类技术。

  只不过这个技术推出的有点儿生不逢时在40年,在不列颠空战最激烈时,CEC建成第一台2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战争的威胁,让英国官方选择了分散式发电,即小型的、分散的,从而降低被轰炸的风险。

  “……电站发电机组功率越大,发电量也就越多,看似省钱,但要是被炸弹炸了,那就彻底完了,所以那台大型汽轮电机组,直到现在都扔在CEC的仓库里。如果你愿意的话,肯定可以以相对廉价的价格买下这一机组。”

  听着杰森这位电力工程师的介绍,李毅安所感兴趣的并不仅仅是这台大功率机组,就连同技术也掂记上了。

  25万千瓦!

  绝对是世界尖端技术啊!

  美国要等到50年代中期才造出30万KW机组,至于中国直到70年人才造出20万KW机组,

  要是引进这一技术,至少可以保证将来公司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发电机组技术。

  而电力是什么?

  电力就是未来!

  未来北婆罗洲的发展离不开电力,欧洲的重建以及世界各国的大发展同样离不开电力,甚至之所以会现在着手去购买发电设备,就是因为战后电力设施极其抢手世界各地的重建需要大量的发电机。

  许多国家的重建速度,并不是以人力、物资是否充足,而是以电力供应是否充足。就像东德的重建之所以晚于西德,就是因为俄国人拆走大部分发电设施。

  也正因如此,李毅安才会寻找发电设施,提前部局电力设施,以保证将来重建时的电力供应。毕竟想要发展技术建设才是最重要的,另一个世界,中国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

  不就是因为基建狂魔嘛。

  这个基建中最基础的就是交通和电力!

  而想要崛起,首先必须要从学习做基建狂魔开始!

  而发电厂,是基建狂魔的根基!

  但是现在,杰森这么一说,李毅安连技术都掂记上了。

  “CEC愿意转让技术吗?”

  “什么?”

  杰森一时间,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

  “我是说25万KW发动机组的技术,他们是否愿意转让?”

  李毅安的话,让杰森诧异道。

  “先生,你知道25万KW机组一年可以发多少电吗?理论上接近十亿KW,以全英国的用电量来说只需要几十台这样的机组,这种巨型机组的市场是很有限的……”

  作为电气工程师的杰森,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美国,全美国只有2台20万KW发电机组,它的市场真的非常有限。而且战争,这场大战之后,对发电厂的轰炸,会让全世界都不会再建大型电站,分散才是最安全!”

  尽管杰森只差没说……那玩意卖不掉了。

  可是在李毅安看来,这绝对是个好事。

  “越是这样,就越容易以低价买下来啊!”

首节上一节42/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