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86节

  在过去的一年中,这家机构里的德国专家们,按照德国四年计划的规划实施,根据婆罗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四年建设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婆罗洲建成基本工业,待计划完成后,婆罗洲就会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参与计划制定的不仅有德国经济、工业等方面的专家,甚至还有德国“四年计划中央办公室”的官员,而作为机构负责人的保罗.科纳尔,原本就是德国四年计划中央办公室主管。

  不仅是科学家、工程师,那怕是流亡的纳粹官员,也可以在婆罗洲发挥他们的价值。这才叫人尽其用。

  保罗甚至在战犯名单上,被盟国的战犯法庭通缉着,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作为婆罗洲的高级官员,主掌经济工业建设。

  作为一名前纳粹高官,保罗的工作是非常称职的,一个能在戈林以及其它纳粹机构的干涉下,一步步推动德国四年计划的人,工作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也正因为有这一批经验丰富的前纳粹官员的存在,让李毅安在婆罗洲的建设上,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从而节省了很多精力。

  当保罗走进房间时,李毅安已经把那份第五版的建设规划草案大纲放到了办公桌上。

  “保罗,请坐。”

  对着保罗和蔼地微笑了一下,李毅安说道。

  “请你过来,是因为我有一件事需要斟酌一下。我需要你提供一些意见来做决断。”

  “长官,请问您需要我提供什么方面的意见?”

  “建设!”

  李毅安将那份草案往他的面前一推,说道。

  “你瞧,现在美国人在日本扔下了原子弹,这种武器肯定会让日本投降的,如果我估计不差的话,应该是在未来的一周内,我刚才在仔细看了一下这份草案,这份草案非常详细,应该说,如果实现的话,婆罗洲将会从现在的一穷二白,跃升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国家,甚至能够在全世界排上前列的工业化国家!”

  李毅安并不是在夸张,而是在讲述一个事实,根据“四年计划”的建设规划,在计划完成后,婆罗洲将会成为亚洲最大的工业化,嗯,已经没有日本的事情了,日本肯定会被搬空的!

  “现在我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实施这个计划!”

  面对李毅安的问题,保罗思索片刻后说道。

  “长官先生,

  应该知道,无论是进行任何建设,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这个基础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产业规划,基本上是围绕着未来的“四年计划”所需要的基础性建设为主,毕竟,水泥、钢铁以及其它的建筑材料,都是工业经济建设所必须的,虽然就目前来说,我们的进度比计划提前的了半年,但是出于稳妥考虑,我的建议是最快明年一月实施……”

  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保罗一一解释着实施规划的前提,最后强调道。

  “长官先生,我们必须要先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才能够全面实施建设。”

  面对保罗的回答,李毅安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他真的非常渴望跃进一下嘛。

  “这个嘛……”

  沉思片刻,想到后世工业园区的运行模式,李毅安说道。

  “我们可不可以先建工厂?对,就是先把工厂的厂房建起来,大多数工厂的厂房,其实是通用的,只要厂房建好了,剩下的就是设备安装了,至于设备,我们在北非还有几万台设备,而且等日本投降后,还可以到日本去拆,这样的话建工厂与设备的拆迁运输都可以同时进行,这样的话,应该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后世工业园区是什么模式?

  不就是先建厂房嘛,先把厂房建起来,然后再招商,生产企业可以直接在现有厂房里安装设备,从而节省了许多基建时间。

  随后,李毅安又继续说道。

  “当然了,有些专业性的大工厂,比如冶金、水泥之类的企业,肯定还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专业厂房,我们也可以先根据工厂的类形,开始先期工厂,这些工厂的主体都差不多,也可以先完成大部分基础建设,等到设备到来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嘛……”

  随后,李毅安又解释道。

  “现在战争即将结束,在战争结束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搞经济了,如果我们的工厂能够提前一个月建成,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一个月进入市场,这个市场并不仅仅只是婆罗洲的,而是整个世界的,所以,我希望能够提前一些,问题是,如何把这817个工业项目,统筹有序的推进!”

  817个工业项目中重点项目有179个,从数量上比唐山一五计划要多,多出来的是什么?只是一些重点民生项目,毕竟,现在婆罗洲只有一座纺织厂,总不能连布都要依赖进口吧。

  事实上,重工业项目比一五计划要少,比如没有重型拖拉机厂,没有坦克工厂,这些项目被放到了长期规划之中,因为婆罗洲并没有太过迫切的国防需求。

  但是规划中的造船厂却有两家,而且规模极大,相比于坦克,远洋商船对婆罗洲更重要,那怕是战争结束之后,会有采购大量的自由轮,婆罗洲也必须要建立起庞大的造船工业,这是一个海岛国家的必然,这就是因地制宜。

  至于坦克……反而真的很不重要。

  这些德国的专家们都因地制宜的制定了建设方案,当然李毅安也参与到其中,指导一下大方向,这个大方向就是“贸易立国”,就是对外贸易。

  思索片刻,保罗说道。

  “这需要重新调整计划,我们必须要列入提前的项目,尽可能的把整体规划变成递进式的实施,嗯,就是基础性的项目先行开展,一部分项目到年底或者明年推行,我们恐怕只能做到这么多!”

  作为曾经主管德国四年计划的主管,保罗非常清楚什么是领袖的意志,而他所需要的就是必须实现领袖的意志,这关系到是否能够获得领袖的信任。

  “但是我会尽可能的推进这一切。”

  “嗯,很好!”

  李毅安说到。

  “那就这么干吧!”

第293章 未来是我们的(第一更,求订阅

  )

  在达成提前实施全面建设规划的共识之后,要干什么?

  不是亲自参与到建设之中,婆罗洲的建设有许多专业人员去办,至于李毅安所需要的只是把把大方向而已。

  其实这也就是作为婆罗洲的实际统治者所需要做的事,如果再继续往下的话,事无巨细是要累死人的。

  作为一个资本家,李毅安还是非常爱惜自己生命的。

  其实相比于建设,还有另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日本的投降!

  现在需要着手为日本的投降做准备了。

  毕竟,小男孩已经扔下了,至于胖子,兴许就在路上,等到胖子扔了下去,日本肯定就直接跪了。

  “现在,是时候计划下一步了!”

  在长官公署的会议室中,李毅安对着于会的众人说道。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应该会在未来几天内投降,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因为日本对荷属东印的提前布局,所以,一旦日本投降,那么其扶持的独立委员会,将会在日本的支持下宣布独立。”

  “这不是正好吗?荷属东印独立,在荷兰人自顾不暇的时候,咱们正好把整个婆罗洲都吞了,”

  和其它人一样,在说话时孙德林一副喜笑颜开的模样,没办法,盼了这么多年的好事终于来了,能不能开心嘛。

  “你说的不错,但是一个独立的爪哇,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或者说,一个完整的爪哇,是不符合我们利益的。”

  相比与其他人,李毅安所看到的是未来,不是因为他能够看到未来,而是因为他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个完整的爪哇。

  “完整的爪哇?”

  孙德林觉得很诧异,他似乎不太明白李长官的意思。至于参谋长赵应远,则在一旁说道。

  “婆罗洲有三分之二以上面积,是荷属东印度的,将来爪哇独立后,他们会根据荷属东印度的治域提出领土要求,所以,从这方面上来说,一个完整的爪哇,和我们有根本上的利益冲突。”

  不得不说,在国外上过军校的,确实不太一样,一眼就看出爪哇和婆罗洲之间的冲突在什么地方。

  “不错,这正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与荷兰人的谈判,迫使荷兰人做出让步,把这块土地转让给我们,但是爪哇人……他们会善罢干休吗?”

  显然不会,那群猴子不仅是欺软怕硬的主,而且还是狂妄自大,历史上他们在靠着国际干涉“击败”荷兰人,获得独立之后,甚至还想要吞并整个婆罗洲,但在英军的反击下直接寄了。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确保我们的利益,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两件事,第一,占领泗水,泗水是荷属东印最的华侨聚居区,为当地保护华侨,我们有必要在当地建立一个完全由我们控制的自治

  机构。”

  说罢,李毅安的目光投向程鹏安。

  “情报局那边的人选挑选好了吗?”

  “几个月前,我们就已接触了,人选也定了下来。”

  程鹏安说的人选,当然是未来自治机构的负责人以及其骨干,和三宝颜那边一样,在李毅安看来,这些肉虽然吃不下来,但是却可以利用一些方式控制它们。

  “很好,”

  点了点头,李毅安对孙德林说道。

  “德林,这个计划由突击队以空降的方式实施,在日本宣布投降后对泗水实施空降或者机降。控制机场以及泗水,命令日军缴械。”

  想了想,李毅安又补充道。

  “可以让斯科尔兹内上校一同参与计划的制定。”

  “是。”

  随后李毅安继续说道,

  “第二件事,就是占领雅加达,在日军宣布投降的当天,船队运送两个加强旅在海军的掩护下进入雅加达,同时,轰炸机部队转场到古晋,也一同参与行动,如果日军拒绝缴械的话,就对其军营实施轰炸,”

  李毅安的话声刚落,赵应远便说道、

  “李长官,占领泗水没有任何问题,毕竟,根据“双簧管行动”方案,泗水正是我军下一步的目标,但是雅加达……根据盟军司令部的计划,那里是属于英国人进攻的区域,受降也应该归英国人,因此,这仍然要谨慎。”

  “这不重要,”

  李毅安直接摇头说道,

  “重要的是荷兰肯定想要重返东印度,对于荷兰来说,现在他们比过去更加需要东印度的商品物资,特别是爪哇的糖和苏门答腊的石油和橡胶,都是荷兰急需的物资,这是荷属东印度存在的底层逻辑。而雅加达作为其首府,将是我们和荷兰人谈判的筹码,他们想要重返,我们想要婆罗洲,最终,我们总会达成协议的。”

  赵应远这才醒悟过来。

  “李长官,您是说……我们是要用雅加达交换婆罗洲吗?”

  “不,是荷兰人会把婆罗洲割让给我们,作为他们重返东南亚的代价!”

  无论是天价的账单,还是占领雅加达,本质上都是为了一个完整的婆罗洲,李毅安的野心不大,但最少也要拥有一个完整的婆罗洲,如果有机会的话,从苏拉威西直到西伊里安及新几内亚岛西部地区,也都应该拿下来。

  但是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饭要一口口的吃,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婆罗洲整个吃下来。

  至于其它的地方,等到荷兰人面临全面失败的时候,机会就会送上门来!

  就在李毅安的话声落下时,房门突然被打开了,走进会议室的徐闻志,欢喜的说道。

  “长崎,长崎……原子弹,又炸了长崎!”

  第二枚原子弹,最终还是选择了长崎。

  只能说有时候,天注定的事情,谁都改变不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毅安沉默片刻,然后说道。

  “日本人要投降

  了,开始实施计划吧!”

  一如历史上一般,在第二枚原子弹投下的第三天,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无条件投降了。

  比历史上跪的还要再快一些,毕竟,对于这个时候的日本山穷水尽的地步,上千万人死于饥荒,在九州为了抵抗盟军的进攻,数百万人阵亡,那里似乎真的做到了玉碎,数百万男人死亡……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在长崎挨了一枚原子弹后,他们直接选择跪了。而且跪的干脆利索,因为从去年冬天开始,他们就知道,这一切是注定的。

  所谓的“一亿玉碎”也不过就是一个笑话。

  15日,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的当天,东京就向驻扎在海外的部队下达了向盟军投降的命令。

  至于如何向盟军投降,这些细节仍然需要和盟军进一步商讨,毕竟,盟军是划定受降区域的,各个区域里的日军向哪个国家投降,都需要进一步沟通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耐心。

首节上一节186/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