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72节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公屋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公平,商鞅立木为信,说的是信用,而公屋的分配,也是立木为信,核心就是……公平!”

  接着李毅安又补充道。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食者有其源,劳者有其得,这个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而公屋的分配,就是我们的“立木为信”,就是让所有人都看到,这个信字和其中的公平。”

  有时候,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商鞅也就是立下一根木头而已,而婆罗洲呢?也就是盖上几处房子而已,至于效果,慢慢的总会显现出来。

  “李长官所言甚是。”

  想了想,周云清又说道。

  “关于分配方案的制定上,还有人提出了一个建议,他们认为可以把一部分房子拿出来以作为奖励,以表彰的方式,提供给那些优秀的员工,比如那些……”

  不等他说完,李毅安就打断他的话反问道。

  “周处长,我想知道,谁是优秀员工?优秀员工是谁评定的?评定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大家都知道。作为从来没有当过优秀员工的打工人,李毅安甚至都懒得吐槽这种评定标准。

  所谓的优秀员工,有几个真正的优秀员工?不都是领导一张嘴嘛。不仅如此,所谓的优秀还是领导拿捏普通人驯服普通人的工具。甚至是在人为制造各种矛盾。

  如果优秀和利益直接挂钩,男人会去奉承,拍马屁。女人呢?甚至会牺牲一切,包括身体。

  最后,所谓的优秀就会变成某些人为自己谋私利益和驯服人的工具。

  这样的优秀和杰出,不要也罢。

  “我说过公平,这种公平就是去制定规则,然后我们大家一起去遵守,除此之外,绝对不能开任何口子!”

  直到最后李毅安又特别强调到。

  “记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开了特例,那么规则也就成了笑话!按照基本原则去办吧。”

第271章 美好时代(第四更,求订阅)

  什么是公平?

  公平就是我们一起制定规则,然后共同遵守。

  这就是公平。

  二月初,婆罗洲公租屋分配方案的草案在报纸上公开了,一时间,皆是一片哗然。

  不仅仅是因为出乎意料的没有官阶、职级的限制,而是草案的直接有孩者优先!

  “这就是在让大家多生孩子啊!”

  “可不是,有了孩子才能住新房子。”

  “不仅仅是这样,是谁家的孩子多,谁先住进去,你没看嘛,五个小孩以上的,还能减免租金呢。”

  “这是好事啊,生娃不仅能提前分房子,还能抵房租,多好。”

  酒馆里的大家你一方我一语的说道时,也有人不屑道。

  穿着白衫的人的话声刚落,就有人看着他说道。

  “你是爹娘生的不?”

  “这人怎么能骂人呢!”

  “骂人?你是人嘛!是人那有不让人生娃的!”

  “可不是,还戴着眼镜,像个读书人,说的是人话嘛!”

  “我看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被众人这么一呛,这人立即恼怒道。

  “粗俗,你们一个个的都是如此短视,实在是,实在是……粗俗至极!简直不可理喻……”

  在人们的哄笑声中,戴眼镜的男人只得离开酒馆,虽然人离开了,可身后的话声却没断。

  “什么东西啊!”

  “可不是,这人幸亏没当官,要不然可有老百姓受的了,手都伸到老百姓的裤裆里了。”

  “那可不是,什么东西。”

  “你别说,他还真不是个东西,那家伙姓冯,好像还是个文人,嘴上说着不让老百姓生,自己却生了五六个!”

  “什么?”

  一时间,众人无不是一阵哗然,这……他妈的什么玩意啊!不让老百姓生自己却生那么多。这种人可真不是东西。

  插曲永远都只是插曲,那怕有不是东西的玩意在分开指责以有无孩子作为标准分配公房,实在是有违公平,而且生育过多的人口也不利于婆罗洲的将来,也无法阻碍大局。

  身边都是羡慕的眼光。

  从分配方案发布之后,赵六就能感受到周围投来的羡慕的眼光,所有人都满心羡慕的看着他。

  “六子,恭喜啊。”

  “是啊,六哥,你可得请客啊!”

  这边刚一坐下来,周围就是一阵恭喜声。

  “请,请,只要摇号摇到了,就一定请!”

  赵六满脸都是笑容。

  要有家了!

  应该说是快要有家了,只要摇号能摇到他,那肯定就能搬到新家。

  公布的名单里有他。

  “瞧把六哥你给乐的,那可是上下两层大房子。”

  “两层半呢!”

  旁边有人插话说道。

  “俺送材料的时候,进去看过,上面还有一层阁楼能住人,我听工地上的人说,就是一家十几口人也能住得下……”

  “那可不是,那有一个娃一间房子的,六哥

  ,到时候你可得多生几个个。”

  “大春,你也得加把劲啊。”

  “就是啊,大春,你行不行啊,你要是不行的话……”

  “去你的,你才不行呢……”

  一时间尽是一阵笑骂声,待到众人笑过后,赵六才笑着说道。

  “好了,哥几个别开玩笑了,这是打灯笼都找不着的好事,咋就这么巧,落我头上了,只能说,这官府待咱那是真的好,哥几个也加把劲,没找到媳妇的赶紧找个媳妇,找着媳妇的晚上加把劲,争取早点分着大房子,咱老赵家几代人了,就没见过待老百姓这么好的……”

  赵六语里语外都是感激,其它无不是纷纷点头称是,确实,古往今来就没听说那朝那代给老百姓发房子,虽然要付租金,可那点钱……是钱吗?

  从公布名单到分区摇号,最后几万多个参与摇号的人里,虽然只有一千多个幸运儿,但仍然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看到搬进新家的希望,毕竟婆罗洲各地都在盖着房子呢,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房子建成交付。

  在这些人中,赵六是幸运的。他是第一批被摇中人,

  在二月的最后一天,作为鼓励,当然也是一种奖励,赵六和怀孕的妻子搬进了他们的新家,木制的房屋不大,楼上楼下两层半也就是180平方左右,但是却拥有一间客厅、餐厅、厨房以及卫生间,还拥有六间卧室。

  “阿秀,你看……”

  打开房门的那一刻,媳妇就激动的左摸摸右看看。

  “六哥,你看这是沙发吧。”

  阿秀摸着木制的框架沙发,虽然沙发看起来很简陋,说是沙发,不如说是一张长椅子,但是她仍然显得很兴奋。

  “对没错。”

  “这是茶几。”

  “对。”

  “你看,这是厨房,你瞧,这个是煤气灶,一拧就能打出火来……”

  那怕是他们在入住前都受过培训,可赵六还是显摆的打开了煤气,

  “啪嗒”一声,蓝色的火苗烧起的功夫,阿秀连连说道。

  “赶紧关上,关上,别费了煤气,煤气是要钱买的……”

  女人的心痛模样,让赵六哈哈大笑起来,这女人就是心痛钱,其实煤气并不贵,山打根的煤气都是炼焦厂炼焦时产生的焦炉煤气,经过净化后通过管道运往城区供应城内居民使用。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将来随着沙捞越天然气的开采,婆罗洲还是会以天然气为主,但是眼下焦炉煤气以及在建的化肥厂释放气仍然是城市的主要燃气。

  “这可真神了,一拧就有了火,不用烧柴火,也没有烟……”

  在阿秀为煤气炉倍觉神奇的时候,赵六推开了窗户,隔着纱窗指着铺有整齐草坪的后院说道。

  “阿秀,你看,将来等老大生下来后,他就在这院子里玩,到时候,你再生几个孩子,这家……就算是齐备了,现在咱有家了,就差几个孩子了……”

  提着孩子时,赵六的双眼中充满了对家的渴望,但更多的还是某种发自内心的力量,他抬头看了一眼房顶,说道。

  “咱以后有孩子了,得多挣几个钱,回头,我在这里挨家挨户的问,有没有愿意装那个热水器的,过去咱在宿舍里装,就是收个材料钱,现在多少得挣一些辛苦钱。”

  赵六这么说着,双眼中只剩下了对未来的期待,有恒产者有恒心,有家的男人所主动担负起来的责任,是外人难以体谅的。

  一栋房子所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某种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同样还催生了责任,正是这种责任驱使着人们更加努力的生活,以让自己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272章 机械化的曙光(第一更,求订阅

  )

  一栋房子会给婆罗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在46年2月,没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栋房子让很多人对婆罗洲产生了归属感,因为他们有了家。

  也正是这种归属感,让很多人第一次把自己视为婆罗洲的一份子,而不是客人。

  其实,这就是家的意义。

  家其实就是归属,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

  有了家,才有国,然后才有了天下,这就是家国天下。

  老百姓的家是遮风挡雨的心安之处,而李毅安的家在那?

  当然是天下了。

  进入新的一年后,李毅安比之前更忙碌了,从钢铁公司到化肥公司再到其它的上百家工厂的建设,他都要事无巨细的参与进去,像最近又一门心思扑在“皇冠”的建设上阿尔法.罗密欧公司的整体搬迁。

  或许厂房建设、设备的安装,不需要他去过问,但是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协调。

  比如说电力随着工厂以及居民用电的增加,老发电厂的电力供应早就不能满足需求,尽管从太平洋岛屿上捡来了一千多台各种型号的柴油发电机,勉强可以维持电力供应,加上婆罗洲本身就产油,油料供应也没问题。

  但是归根到底,这只是应急,最终还是要靠大型发电站。

  尽管当年在英国买下了大功率发电机组的相关技术与专利,甚至还“拾”了一套发电机组,但是建设电厂需要时间,而且其它地方也需要建发电厂。

  不仅需要发电厂,还需要煤炭,没有煤炭也行,巴厘巴板以及打拉根等地的炼油厂里有大量的重油可以用来发电。

  因为眼下石油价格极其低廉,一桶油才一美元,用重油发电还是非常划算的,所以电厂都是用重油发电。

  不过即使是如此,为了保障电厂将来的的煤炭供应,李毅安还是要求派出勘探队对婆罗洲中部和南部地区进行勘探。

首节上一节172/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