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36节

  在众人敬礼时,一个横幅打开了。

  “我们东京见!”

  简单的五个字,让杜长杰等人无不是眼前一亮,神情激动的他们,推开车窗,对着窗外大喊道。

  “就这么说好了,我们东京见!”

  “我们东京见!”

  “杜队长,先替我们多投两枚炸弹!等我们过去了,再还给你。”

  “不但要还,还要加倍,我这边是高利贷啊!”

  车上的人与路边的人,他们互相喊着,说着,泪水甚至湿了很多人的眼睛,不是为了离别,而是因为心里的执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执念,对于经历了八年抗战的国人来说,他们心底最大的执念是什么?

  不是杀死小鬼子,因为天天都在杀小鬼子!

  不是血债血偿。

  因为血债是偿不完的。

  是打到日本去,打到日本去,在东京街头耀马,在富士山下的樱花树下睡倭婢。

  是把日本人给予国人的屈辱与痛苦,十倍百倍的还给他们。

  这一条路,他们走了八年,直到现在,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不是因为胜利的曙光。因为八年前,他们是在绝望与希望中开始了这场民族的觉醒之战,他们在绝境中战斗了八年,唯一支撑他们的是心底那不屈的民族魂,是对胜利的信念。

  无论是何等的绝境,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信念。现在胜利就在眼前,其实,从年初大反攻开始,胜利就已经注定了。

  而现在,他们看到的是另一个希望打到日本本土去的希望!

  而他们将会成为先锋把炸弹投到日本的本土!

  这只是开始,是大仇得报的开始!

  而这个夏天,注定是火热的,是滚烫的,注定是熟人遍地的……

  恳求各位大佬继续支持!求订阅,求月票,求包养!拜谢!!!建了一个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216章 老朋友就是老朋友(第一更,求

  订阅)

  8月,对于世界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德国几个月前就已经投降了,至于意大利也早就投降,只剩下日本还在负隅顽抗。

  过了月中。

  日本还是没有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诏书,昭和还没变成招核。

  没有原子弹,小日本还有顽抗下去的信念。可以说现在的小日本反而比过去更加团结了,同仇敌忾,决心拼死一搏。

  不得不说,有时候小日本的脑袋就是轴!

  得,那就继续打吧!

  对于刚刚经过浴血奋战打下冲绳的美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许多人都觉得战争已经结束了。

  毕竟在欧洲那边战争已经结束了。

  “战争并没有结束!”

  在白宫的椭圆型办公室里,几个月前刚刚成为这座办公室主人的杜鲁门,看着面前的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说道。

  “在该死的日本人没有无条件投降之前,战争就没有结束,我们必须要彻底的击败他们!”

  “总统先生,我们都知道战争没有结束,大多数美国人也都知道这一点,但是德国的投降,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军人的复员问题,毕竟民间已经有了这样的声音,他们认为欧洲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欧洲保持庞大的军队。”

  “国务卿先生,如果我们在欧洲战场实施复员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在亚洲部队的军心。”

  马歇尔将军说道。

  “那怕是我们已经将以盟国为主力实施“奥林匹克计划”,也必须在要考虑到士气,而训练盟国的军队,向盟国提供武器,都需要时间,至少在实施“奥林匹克计划”,我们暂时不能在欧洲实施复员计划。”

  “奥林匹克行动计划”是进攻日本本土的“没落行动”的一部分,行动计划于11月1日实施,目标是占领九州岛南部约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使之与已经占领的冲绳成为下一步进攻的主要基地。第二步“小王冠行动”则计划于明年5月1日实施,其目标直指迫近东京的关东平原。按计划,此时位于九州的机场将为行动提供机降补给。

  基于之前战役的经验,联合参谋部于4月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评估征服日本将造成170万到200万的美军伤亡,其中死亡40万到80万人。而日本方面仅死亡就可达500万到1000万人。

  当然,没有人在乎日本方面死亡是1000万,还是2000万。但是五角大楼不得不考虑美军的伤亡。为此五角大楼已经制定的以盟军作为主力的计划,通过向盟军提供武器对盟军加以训练的方式,来减少已方伤亡。

  “现在我们的盟友反攻的很顺利,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就可以把击退日军,等到……”

  就在马歇尔将

  军报告时,那边有人匆匆推开房门,报告道。

  “总统先生,苏俄大使紧急约见你。”

  很快,消息就传开了俄国撕毁了和日本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出兵东北了。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毕竟,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美国一直在督促俄国人对东北出兵,现在他们终于下手了。

  但是,椭圆型办公室里的人,杜鲁门的神情却显得颇为凝重,半晌,他才说到道。

  “俄国人是不会止步于三八线的,如果在他们打到那里之前,我们没能击败日本人的话。”

  尽管以三八线作为朝鲜半岛的分界线,是两国之间达成的协议,但众所周知,有时候协议仅仅只是协议而已。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俄国出兵对于日本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他们将会失去满洲,在东亚大陆的失败也不可避免,再加上东南亚,除了投降,他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马歇尔顿了顿说道。

  “还有两个月,就是日本水稻收割的时节,总统先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开始实施“饥饿作战”的第二阶段计划。”

  “饥饿作战”的第二阶段计划是什么?

  就是把50万吨“橙剂”用飞机喷洒到日本列岛,根据美军的试验,对“橙剂”进行适当的稀释后,它可以在水稻生长期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尽管美军早就开始实施旨在断绝的日本海外交通的“饥饿作战”,但是大规模使用“橙剂”造成日本本土水稻减产的“第二阶段计划”,暂时还没有得到允许。

  “现在国会那边还有很多争议,毕竟……可能会造成500万到1000万日本人饿死!”

  杜鲁门想了想说道。

  “但是我更在乎的是我们的的小伙子们,在乎的是他们能不能安全的回到家人身边,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会承担一切,或许,饥饿可以迫使日本人投降,在我们发动“奥林匹克行动”之前,谁知道呢?有时候,我们做出一些决定,是基于仁慈!”

  不得不说,作为总统,杜鲁门是称职的,就像在历史上,原子弹的设计者奥本海默听到日本的伤亡后,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双手沾满了鲜血。于是,他求见杜鲁门,在见到杜鲁门之后,奥本海默自怜自艾,牢骚满腹,令杜鲁门十分讨厌。杜鲁门非常坚定地告诉奥本海默:

  “不是你的手上沾满了鲜血,而是我的手上沾满了鲜血,所以,这件事情你就不用再想了,交给我操心吧。”

  送走了奥本海默,杜鲁门告诉身边的人,他一辈子都不想再见到这个人了。

  而杜鲁门入主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后,写有一句座右铭:

  “责任在此,把责任推到这里,到此为止!”

  现在,面对更为困难的选择,杜鲁门仍然选择了承担了所有的责任,或许他的身上没有明星光环,甚至看起

  来有些平庸,但是在做需要做的决断的时候,他从来不会有任何犹豫,正像他说的那样要,把责任推到这里,到此为止!

  在总统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马歇尔他们所需要的就是执行了,终于,伴随杜鲁门签署总统令,“饥饿作战”的第二阶段计划开始实施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数千架进行了特殊改装的B24轰炸开始对日本各地喷洒“橙剂”,数十万吨经过稀释的“橙剂”被洒布到日本的田地之中,让原本的丰收化为了泡影,这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现在没有人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45年的这个冬天,对日本来说,可谓是水深火热,日本人很冷,同样也很热。

  在签署完实施“饥饿作战”的第二阶段计划的总统令之后,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又说道。

  “总统先生,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法国的“诺曼底号”超级邮轮,知道的,那艘船虽然已经被打捞了起来,但是因为损毁严重,它一直停泊在纽约,纽约州的州长希望能够对其进行处置,但是因为它是法国的资产,所以希望总统先生能够签署总统令,对其进行处置……”

  因为在主持过调查委员会时,对在纽约失火倾覆的“诺曼底号”超级邮轮,杜鲁门并不陌生,他想了想,问道。

  “我记得法国的设计师,似乎提议要将它重新修复改造是吗?他是不是仍然具有维修的价值?”

  “是的,从理论上来说,它确实具有维修的价值。总统先生,但是我们认为,这艘船如果修复的话,会对战后美国邮轮市场造成冲击,所以,我们并不赞同还给法国人,而且现在法国的造船厂在战争中也都遭受严重的破坏,他们根本无力修复这样的巨轮。”

  说到底,对于美国的官员们来说,他们首先的考虑的还是美国的利益,因为战前“诺曼底号”超级邮轮就对美国的大西洋邮轮航线造成了冲击,现在,他们又怎么会允许其继续存在下去呢?

  “而且航运界认为,它完全没有修复的必要。”

  国务卿的建议,让杜鲁门沉思了一会,他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回绝掉法国人建议,至于出售……”

  在提到出售的时候,杜鲁门突然想到了他的朋友。

  或许,相比于法国人,他更需要这艘船吧。

  人情啊,总是需要去还的。

第217章 从婆罗洲到婆罗洲(第二更,求

  订阅)

  人情,永远都是人情。

  一份从美国来的电报,让李毅安又一次感受到了人情的厉害。

  有时候,有些人情,你永远都想不到对方会在什么时候。给与你什么样的回报,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情,真的很有用!

  “诺曼底号!”

  这是杜鲁门送给李毅安的礼物,继通过“租借法案”提供了大批的物资之后,他又给自己送来了一份大礼。

  “诺曼底号”是法国在战前建造的超级邮轮,排水量高达83423吨,超出英国的“玛丽王后号”差不多2000吨。随后大西洋的“蓝飘带”速度竞争的争夺战就在这两条豪华巨船中展开。英法就像两个争夺糖果的孩子一样争夺蓝飘带,西行速度被诺曼底号刷新到30.58节,东行速度被刷新到31.20节。

  可以肯定的说做为超级邮轮的“诺曼底号”在战前的大西洋上绝对是全村最靓的仔。

  不过,战前多辉煌,战后多沧桑,就和法国一样,战争爆发后,法国战败求和。而,美国立即宣布羁押诺曼底号,海岸警卫队接管了整艘船的保护和警戒任务,因为这艘大邮轮实在太重要了,它的用处不言自明运兵。

  诺曼底号随即被美国海军征用,准备作为运兵船使用。因为这条船一次就可以运送10000名士兵和大量装备补给。由于纽约和新泽西的船厂在当时没有能容纳下这条80000吨级大轮的干船坞,于是干脆在纽约的88号码头就地改造。拆除豪华的装潢和娱乐设施,将其改造成运兵船。

  然而随后的一场意外的发生改变这艘巨轮的命运一场大火吞噬了巨轮。然后大量的进水导致“诺曼底号”像一条搁浅的鲸鱼一样以80度角横卧在哈德逊河上。

  尽管有其是被德国间谍破坏之类的阴谋论说法,但是在随后的几年,仍然不断的有人在它的身上打主意,美国海军想把它改造成航母,法国人想要回它。

  现在,杜鲁门却把他做为人情送给了李毅安。又一次,他能够感受到杜鲁门是懂他的,就像上一次送登陆舰一样,这次他干脆送来了一艘巨轮。都是因为知道他需要什么。

  他需要的是人口,是移民!

  而运送移民需要船!

  有了“诺曼底号”超级邮轮,即便是从长江口出发,只需要50多个小时,就可以把将几万移民送到婆罗洲。

  唯一的问题是,它值得修复吗?

  “这艘船是可以修复的!”

  作为造船工程师的威廉.哈德勒,虽然是德国航母的总设计师,但对邮轮也不陌生。

  “我查看了一下美方提供的资料,43年8月经过将近一年半的打捞工作,“诺曼底号”的船体被扶正后,美国人曾经对其进行过调查。此时“诺曼底号”

  已经损毁严重,船体的上层建筑几近崩塌,发动机舱被水泡的已经无法使用,这是肯定的,水泡之后的发动机,需要进行大修或改造。但本质上来说那场大火烧毁的只是上层建筑,所以,美国人才有了将其改造为航母的想法……”

  李毅安点了点头,说道。

  “我听说过,但是因为费用比建一艘新的还贵,最后也不了了之。”

  “先生,不是比建新航母贵,而是会占用船台,从美国海军的角度上来说,相比于一艘80000吨的巨轮把船坞占据几年改造成航母,还不如建造新航母符合成本,邮轮就是邮轮,即便是改造成为航母,也摆脱不了邮轮的本质。”

  曾经主持过“齐柏林号”航母设计的威廉.哈德勒,在航母问题上,显然是有发言权的,随后他翻出一份美国方面从飞机空运来的资料说道。

首节上一节136/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