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25节

  “俘虏啊,这个

  俘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知道大家伙心里有气,但是杀一些泄泄气就好,如果觉得的直接杀了是轻饶了他们,那就用喷火器烧,活埋也行,总之,泄泄气发发火就行,但还是要留下一些俘虏的……”

  “为什么?是因为美国人吗?”

  孙德林一阵诧异,国内也说什么要“以德报怨”,谁想做谁做去,他反正不想,反而这边讲究以牙还牙,更对他和弟兄们的胃口。

  “是不是美国佬看不惯了?说什么了?”

  “美国佬?”

  李毅安愣了下,说道。

  “美国佬怎么想,关我什么事,我关心的是劳动力!这些俘虏对咱们来说是有用的,你瞅瞅外头的雨林,”

  说到这,李毅安特意指了一下远处的被密林覆盖的大山。

  “婆罗洲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从空中俯瞰,它像是热带天堂,到处都是一片葱绿,到处都是茂密的热带雨林,看起来似乎很美好,可实际上那里并不是什么好地方稠密深绿的丛林充斥着毒蛇、疟蚊;岛上长满香蕉、酸橙和木瓜,到处都是鳄鱼、大蜥蜴、毒蘑菇、毒蜘蛛、蚂蝗。咱们将来是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的,不仅要生活,而且还需要把热带雨林开垦成为种植园,但……”

  看了一眼孙德林,李毅安叹了口气。

  “但开垦热带雨林是需要劳动力的,而雨林里疟疾、瘴气以及各种各样的热带疾病,那可是会死人的。有日本俘虏在那里开垦雨林,咱们就能少死一些自己人,这总比直接杀了要好吧!”

  小鬼子的死活,他压根儿就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怎么样在那些小鬼子变成死人之前,把他们身上最后一份价值给压榨个干净。接着他又特意补充道。

  “累死,病死,总好过一枪打死解气吧,况且,还能帮咱们干那么多的活,子弹……就不要钱嘛,一枪杀了,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老板的话,让孙德林一阵惊愕,连连伸出大拇指说道。

  “老板高明,那些小日子落到老板的手里,肯定是生不如死。”

  嘿,有这么夸奖人的嘛!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嘛。

  “老板,可是弟兄们憋着气呢,而且鬼子兵也很顽强,动起手来,也就没有了分寸,回头发一份电报过去,让他们注意一下。”

  “你说什么?发电报?”

  李毅安直接了当的说道。

  “这事能发电报吗?这事要亲自说,你记住一点,咱们从来没有杀过俘虏,都是鬼子兵顽抗到底,咱们才悉数全歼的,杀俘虏,那是日本鬼子才干的事情,我们是歼灭顽敌!”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李毅安又补充道。

  “派人乘飞机过去,直接以口头命令的方式传递,至于听不听……”

  他们会服从这个命令吗?

  会是肯定会的,但是能执行到多少,那就不知道了,或许手段会更隐蔽

  一些,比如什么俘虏自相残杀啦,什么俘虏得了疾病啦,总之,一句话,肯定不会让那些小日子活着。

  只有死了的小日子才是好的小日子,当然,小娘们除外,甚至在三宝颜就有一百多个个他们从雨林里解救的日本小娘们,有侨民也有慰安妇,不过,在经过身体检查,确认没有传染病之后,现在都被送给了那些大龄单身华侨,那些华侨大都因为贫穷既无法返乡,也找不到媳妇。这些女人正好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个人问题。

  这可是善举,毕竟,那些日本女人如果留在这里没有人问的话,肯定会饿死的。如此安排之后,她们至少会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过去那些老华侨既没有钱也没有地,但是现在他们都利用赔偿款买下了上百亩地,或许不能大富大贵,但是生活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说起来,那些日本女人可是享福了!

  “战场纪律是要加强的,以后俘虏不能一杀了事,要留下来做劳动力,至少要尽量留下一些……”

  有些事情不能强求,只能尽量,对于战士们的心情,李毅安当然是能够理解的,同样也是支持的,毕竟,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是有恩怨的,这恩怨不是被侵略与侵略者的关系,而是血海深仇!

  这样的恩怨,必须要用血来清洗。

  “哎……”

  突然,李毅安摆了摆手说道。

  “算了,不用浪费口水了,弟兄们的心里有气,让他们出出气吧,这边出了气,将来到日本本土,一样还是要出气的,这边的人手不够,等将来到日本去拉吧,那边既然是准备一亿玉碎,都准备与咱们决一死战,那么,肯定也就是遍地军人了,兴许战俘还是够用的!”

  战俘肯定是够用的,毕竟,现在的日本已经是全民皆兵了,就连那些十几岁的女孩子,也都加入了什么国民义勇队,准备用匕首、竹枪之类武器抵抗盟军的进攻。

  一亿玉碎!

  好事啊!

  能不能全部碎完,李毅安并不清楚,但到时候,俘虏个几百万战俘还是可以的。

  那些俘虏,哪里是什么俘虏啊!

  根本就是免费的劳动力嘛!

  要是能有几百万免费的日本劳力,不对,是日本战俘自愿在婆罗洲里进行劳动改造的话,兴许要不了几年的功夫,就能开垦出足够上千万移民工作、生活的大片种植园,当然,还有城市的建设。

  最重要的是免费除了一日三餐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报酬,甚至就是一日三餐,都可以缩水一下,只要能维持一下性命就好。

  这个时候,李毅安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钢铁慈父会用火车把德国的工厂拆运一空的同时,还把成车的德国男人作为战俘装在火车里运回家,把德国弄的十室九空,那些俘虏或是充当建筑工人进行战后重建,或是到西伯利亚等地的采矿、伐木了。

  免费的劳动力,谁不喜欢?

  想到这,李毅安不禁有些期待了,期待着盟军进攻日本本土的美好时光了。

  抬眼看了一下日历,现在是6月,再过一个月,原子弹……嗯,这个世界的原子弹应该来不了那么早了吧!

  老天保佑,可不能那么早,婆罗洲人民还期待着小日子来义务劳动呢……

第199章 抵达忠实的婆罗洲(第三更,求订阅

  )

  军队推进速度是迅速的。

  在占领打拉根岛后,作为“双簧管一号行动”的一部分,第三加强旅在婆罗洲北部登陆,目标直指北婆罗洲首府山打根,在过去的几十里,这里一直是北婆罗洲的首府。

  既然是重返婆罗洲,那么夺回首府,也是势在必然的事情。

  况且山打根还是婆罗洲第一良港,港内可以泊停万吨轮。最重要的是当地15万人口之中,华侨占到14万。民众基础好,说的就是这里。

  于是5月17日,第三加强旅和第一装甲团以及加强的炮兵、装甲兵、工兵,就沿着雨林中并不宽敞的道路,发动了收复山打根的战役。因为驻守在山打根的日军,仅仅只有日军独立步兵第554大队和数百侨民,考虑到盟军强大的海空优势,驻守北婆罗洲的独立混成第56旅团,就采取了避其锋芒的战术,主动撤出了山打根,准备在山地雨林之中利用地势阻敌。

  5月27日,第一装甲团的先锋,十二辆黑豹坦克冲入了山打根,没有激战,只有满面惊讶状的同胞。

  “看,他们的旗帜上画的好像是龙!”

  “是龙,洋人怎么会用龙呢?。”

  开始,很快眼尖的人就发现,战车上的军人不是洋人,也不是土人,而是和他们一样……华人!

  “这里就是中国吧……”

  尽管山打根在盟军的轰炸和日军的破坏中,许多建筑都已经被摧毁了,可是道路两边残余的各种各样岭南风格的建筑以及中文招牌,让坦克上的齐铭胜只感觉像是置身于国内小城一般。

  中央书店、青年书局、李记杂货、鸿运楼……

  所有的一切瞧着都与国内没有什么区别,就连同路边骑楼偶尔探出头来的人,也和他们没有什么区别。

  “军爷,你们是中国人吗?”

  路边的骑楼上敞开的窗口,一名中年有些怯怯的用生硬的国语问道。

  “没错,我是河南邓城人。”

  虽然不知道河南,更不知道邓城,但是同样的话语,同样的血脉却是相连的,相比于中老人只会说广东话,但年青人和少年却都曾在中华学校里学过国语,一个少年跳上了坦克,大声说道。

  “我叫李念唐,祖籍广东南海,长官真的是中国人?”

  “对,是中国人!我是河南人,他是山西人,哪后面三号车上的那家伙是广西人……”

  “真的是中国人的军队!”

  很快全城沸腾,民众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这支军队入城。这一天,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很多人把战争期间私藏在家里的旗帜拿了出来。

  国语与粤语在街头上回响着,尽管有不少上了年龄老人听不懂国语,只会说粤语,但并不妨碍他们拉着这些军人的手,一遍遍的说着心里的思念,诉说着过去

  几年里日军的残暴。

  这一天,山打根获得了解放!

  也是在这一天,山打根重新回到了它的主人之手。

  在收到山打根光复的电报之后,李毅安并没有着急返回山打根。

  毕竟,有些事情急不得,现在日军还在山打根附近,还需要进一步清剿,况且,港口还需要清理,以避免日军布设的水雷。

  6月2日,这一天,李毅安搭乘着“山打根号”登陆舰驶入了山打根湾。

  “将来这里可以作为我们的海军基地。”

  李毅安手指着海湾说道。

  “山打根湾内阔口窄,长24公里,口宽2公里,内宽8公里,是婆罗洲难得的天然良港,港口可以泊停万吨轮,泊区最大水深超过20米,其中水深超过10米的深海水域面超过100平方公里,即便是停泊航空母舰也没有问题……”

  航空母舰,将来婆罗洲也是要造航空母舰的,毕竟,巴西那样的国家都有航空母舰,其实,现在也可以把航空母舰列入议程之中。

  毕竟,美国和英国那边很快就会有大批的航母退役,那些航空母舰不仅可以用来作战,而且还可以当运输船,运送移民。

  嗯,看来需要把航母提到日程上了。

  “这里,可以建一座大型船厂,等到战争结束后,航运业复兴,咱们一定要抓住机会,成为造船强国。”

  至少要取代小日子吧!

  在另一个世界,造船业不就是小日子经济复兴的一个推进器嘛!将来的婆罗洲产业政策是什么?

  就是走小日子的路,让小日子无路可走!

  不仅仅只是造船舶工业,将来的婆罗洲必定还会发展其它工业,最终成为一个现代的工业强国。

  国家!

  这就是我的国家啊!

  终于,“山打根号”停靠在了码头上,不得不说,资本家永远都不靠谱当年日军入侵的时候,海峡殖民地曾经要求山北婆罗洲公司摧毁港口以及铁路,炸毁铁路隧道,但是,北婆罗洲公司的高管们坐在一起一商量,决定来了个阳奉阴违。

  毕竟,那些港口、铁路是他们花费上千万英镑建成的,要是炸毁了,将来重建是需要大量资金的,那个时候官方会给予赔偿吗?

  显然,对于伦敦的高官们,他们压根就没有任何信心,于是乎从亚庇到山打根铁路以及两地的港口,落到日军手里时,几乎都是完好无损的。

  至于现在,为什么日军没有破坏……不是他们不愿意破坏,而是炸药不足。

  无论是破坏港口,还是破坏铁路,都需要大量的炸药,对于物资匮乏的日军来说,确实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他们还是破坏了码头上的塔吊、加水机等基本设施,但被破坏的机器很容易修复。

  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码头便重新投入了使用。

  “感谢小日子,有了这座码头,婆罗洲的建设,至少可

  以提前一年!”

  一年!

  这还是理想的状态,如果港口被破坏了,不但大型机器设备就无法送上岸,甚至就连同人员,也很难顺利上岸,那样一来,重建的速度自然会被拖累。

  现在呢?

  一座设施齐备的,几乎没有任何遭到破坏的港口,简直就是老天保佑啊!

  不过相比于港口,城市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盟军的轰炸中,山打根几乎被夷为平地,70%的建筑都毁于轰炸,毕竟,这是婆罗洲北部最重要的港口。

  “这样也好,正好可以进行战后重建。”

首节上一节125/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