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20节

  “……出生在奥地利,也是在奥地利长大的。30年代的时候,我到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之后我就开始为德国空军服务,从事雷达和飞机推进器方面的研究……”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中,吉尔诺特兹普将自己从事的工作一一汇报,甚至还从公文包中取出了他的研究记录这些被招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非常认真的保留了他们的部分研究,有些人甚至带来了上百公斤重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无疑是极其宝贵的。

  当然,有些人只是把资料牢牢的记在大脑中,不是因为没有资料,而是因为他们必须要销

  毁资料。

  很快,兹普博士就离开了讯问室,与不少人一样,他也有些担心自己能不能获得这份工作。毕竟,他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就连同从事的研究,也是很常见的工作。

  但是,这里却像天堂一样。

  虽然房间里有点热,但是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再加上丰盛的食物,让妻子和孩子们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上帝保佑,一定要得到这份工作啊!”

  在这片营地之中,有的人来到这里,是为了生活,而有的人则是为了庇护,比如对于某些从集中营中走出来的医生,或许他们的医术非常高明,而且在那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是众所周知,他们的成果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取得,所以,他们需一些庇护,而优秀的医学专家同样也在招募范围之内。

  甚至随着招募工作的扩大,一些原本不在名单上的人,比如在导弹方面,虽然冯.布劳恩主动投降美军,使得美方在导弹领域的获得核心技术材料和人才,但是他的那个团队只有115名专家和工程师愿意投降,而随着生活窘迫,其中有不少专家和工程师们,接受了公司的雇佣,毕竟,雇佣不同于投降。

  甚至到了突尼斯的时候,面对讯问,一些德国工程师,尤其是那些从事军事装备研究的工程师们,仍然坚持道。

  “先生,我并不是在投降,而是接受你们的雇佣,我知道,们是一间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公司……”

  似乎对于这些德国专家来说,之所以这么强调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证明一点他们还没有背叛德国。

  有时候,人们总喜欢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些合理的借口,其实,这也是柏林和他的特别行动队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相比于其它人,他很清楚德国人心里最后一丝脆弱的自尊心,在帮助他们保住那丝自尊心后,他们会很容易的接受招募。

  而且婆罗洲公司作为一家独立公司不属于任何国家的身份,也容易赢得这些人的认可,毕竟,他们并不是在和德国的敌人合作。

  终于,在完成了一名物理学家的招募后,看着对方和家人带着简单的行李,坐上汽车离开后,想着之前与那位物理学家的对话。

  “战争结束后,德国还会存在吗?”

  “这只有上帝才知道,一百多年前,是没有德意志的,但是德意志在人们的心中,或许,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德国不复存在了,但德意志仍然会存在于很多人的心中。”

  心中!

  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或许这也就是他们的未来了,未来的德国长期处于盟国的占领下。

  那个时候,是德国仍然存在,也不过只是盟国统治下的傀儡而已。

  柏林默默的点着一根香烟,缓缓的抽了一口,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的时候,脚上的俄国靴子踩在

  木制的地板上,发出“哒哒”的声响,穿着一身俄国军装的他,看起来和内务部的军官没有任何区别。

  为了在俄占区更方便的工作,他和别动队的下属冒充了俄国人,这无疑是极其危险的,随时都会被当成间谍被处决,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安全的通过检查站,因为没有任何人会检查内务部的证件,也不会有人过问他们的行动。

  但是,风险还是有点大啊!

  “柏林……”

  又一次,柏林念叨起了柏林,相比于其它地区,那里有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任教于一些大学或者试验室里,但是现在柏林处于俄国人的占领下,如何才能在俄国人的眼皮下面,进入柏林,然后带走那些人呢?

  想到这,柏林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他同样也想到了一些朋友,现在,柏林已经被占领了,那些朋友们还活着吗?或者已经随第三帝国逝去了?

  柏林并不知道,但是他是渴望回到柏林的,不仅仅是为了任务,因为那里是柏林,而他也是柏林。

  很快,在片刻的感伤之后,柏林就驱车离开了,他乘坐的美式的吉普车,在俄国人那边军官们和精锐部队更喜欢美国汽车,开着美国车的军官,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这天,和往日一样,在通过一个检查站的时候,那些俄国人简单的看了一下他的证件,一个人有些好奇的看看他的车。

  就在这边想要问一些什么的时候,突然从的检查站里冲出来一名俄国人,他拿着冲锋枪就对天空上扫射。

  一边射击一边大声的喊道。

  “投降了,投降了,乌拉,德国人投降了……”

  瞬间整个检查站都是枪声,都是那些人发出来的,欢呼声。

  所有人都在那里欢呼着,为德国的投降而欢呼。而呐喊。庆祝的枪声在空气中回荡着,而柏林也被人拉了出来与他们一起庆祝。

  他也在那里和别人一起庆祝,但是满面欢颜的他,内心却是痛苦的。

第191章 从伦敦到北非(第四更,求订阅)

  4月28日,希特勒挑选的接班人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签署的投降协议。

  投降书规定,从1945年4月29日1时开始生效。

  德国投降了。

  对于欧洲来说,这意味着和平的降临。

  4月28日,这天,在整个英国都为和平降临的时候,李月英和朱美娇一行人,也和其它的英国人一样,在伦敦欢庆胜利日的到来,她们是几天前来到的英国,是来接收飞机的。

  老朋友会送来大礼包,新朋友同样也不甘人后,或者说,面对美国的大方,丘胖子也不得不有所表示。

  21日,也就是在苏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当天,丘胖子大度的表示,将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以增强中国的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还向北婆罗洲公司提供了包括57架兰开斯特式轰炸机在内的一些军事装备,可以肯定的是都是旧货,但是,对于这种载弹7000磅时,航程仍然高达4072公里的轰炸机,李毅安肯定是不会拒绝的,毕竟,它是能够轰炸日本本土的!

  其实,丘吉尔也是故作大方随着欧洲战争的结束,在英国的机场上的四千多架兰开斯特轰炸机都会沦为废铁,最后被拆解,拆解,那也是需要花钱的。

  与其如此,不如送到有需要的地方。

  去轰炸日本人也是不错的,毕竟,大英帝国还有很多殖民地被日本占领着呢。

  于是乎,作为婆罗洲航空队飞行经验最丰厚的李月英、朱美娇就先行飞到伦敦,在简易学习了兰开斯特式轰炸机的操纵后,一行人按计划将会在29日,驾驶一架轰炸机返回北非用于训练。

  一夜狂欢后,空军基地里到处散落着彩带和酒瓶的碎屑,即便是在戒备森严的空军基地中,昨天晚上也是放纵的、欢快的,没有办法,对于他们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

  哪怕是在太平洋上,皇家海军仍然在战斗中,可那又如何,对于他们而言,战争已经结束了。

  “上帝保佑,丽斯,朱迪,你们的战争也会很快结束了的,毕竟,全世界只剩下一个日本了。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我们再相聚!”

  在李月英、朱美娇两人即将踏上飞机的时候,英方派的哈德森上校对她们说道。

  “我相信很快我们就会再次见面。”

  李月英笑道,在过去的几天里,她和朱美娇一起在这里接受培训。

  作为一个飞过十几种型号飞机的老飞行员,她们很快就掌握了如何驾驶兰开斯特,其实驾驶飞机并没有多少区别,最大的问题是地勤人员的培养。没有素质良好的地勤人员维护保养,最后飞机肯定会变成一堆废铁。

  还好,在突尼斯公司建立了地勤学校,在那里有数千名学员正在进行培训,而这架轰炸机飞过去,与其说

  是训练飞行员,倒不如说是用来培训地勤人员。

  很快,在英方人员的送行中,这架“朱迪”号兰开斯特轰炸机就轰鸣着起飞了,朝着北非的方向飞去,相比于英伦三岛机场上的四千多架兰开斯特,朱迪号和随后飞往亚洲的六百余架兰开斯特无疑是幸运的在随后的几年中,超过三千架兰开斯特被封存,随后被拆解,变成了英国百姓家中的铝锅、铝盘。

  几个小时后,飞过地中海,即将飞抵的突尼斯的时候,机舱尾部的一堆飞行夹克突然动了下,然后突的冒出个人来。穿着大衣的女孩摇晃着脑袋,宿醉未醒的她,仍然晕晕糊糊的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是在哪里?”

  发动机的轰鸣声像尖锐的刀片,甚至就像是要割破了她的耳膜似的,尖利而刺耳。

  “是在舞厅吗?怎么这么吵?”

  她揉了揉朦胧的眼睛,一脸的困惑。

  这里似乎不是舞厅,

  “我怎么到了这?”

  她试图站起来,却感到一阵眩晕。还没等她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突然伴随着飞机降落时的冲击,她摔倒在那堆飞行夹克中,头部撞在地板上,又昏迷了过去。

  对于机组成员来说,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飞机上多了一个“偷渡客”。飞机平稳降落后,机组成员各自离开,地勤人员开始例行公事地对飞机进行维护和检修。他们对于兰开斯特使用的默林发动机并不陌生,毕竟P51野马也使用的是同款的默林发动机。

  夜色渐深,地勤人员完成了所有的维护工作。此时,醒过来的女孩在机舱里摸索了好一阵,终于在机舱下方找到一个出口。

  “哈喽,有人在吗?”

  声音在空荡的停机坪上回荡,但似乎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女孩站在舱口,距离地面有五六英尺的高度让她有些犹豫。她想要跳下去,但是内心的恐惧让她无法轻易做出决定。

  又渴又饿的女孩皱了皱眉,用力咽了咽口水,她再次看了看下面,然后深吸了一口气,纵身跳下。她成功地着地了,但再次因为冲击力而摔倒,再次摔到了脑袋。

  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的女孩,站起身后,身体摇摇晃晃的往前走着。每走一步,她的身体都像是在和重力抗争。她努力保持平衡,但走出没几步,疲惫的身体就再也无法支撑下去。

  她一头栽倒在草地上,昏倒在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很快巡逻队就在草地上发现了这个女孩,借着灯光一看,队员就说道。

  “是个欧洲女孩,怎么跑到了这边。”

  另一名队员说道。

  “会不会是护士队招的人。”

  为了支持在婆罗洲的作战,公司在法国和德国招聘了不少护士,最近进入德国后,在德国招聘的大量的医生和护士,眼下,那里的人工更便宜,而且薪水也只需要支付帝国马克。

  对公

  司来说,绝对是无本生意。

  “可能吧,先送到医院吧。”

  很快女孩就被送到了医院,几个小时后,在女孩再一次醒来的时候,燥热的天气,让她有些不太适应。

  “莉莉……”

  喊着姐姐的名字,女孩茫然的看着左右,我这是在哪里?

  医院吗?

  怎么这么简陋?

  恰在这时一串德语传入了女孩的耳中,只见医生和护士走了过来,医生问道。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头痛吗?”

  是,是德语!

  他们怎么会说德语呢?

  难道这里并不是英国?

  好像不是英国……这么热的天气,天花板上还有风扇在旋转着。

  那我又是怎么来到的这个地方?

  为什么这些人会说德语?

  还不等女孩弄清楚怎么回事,医生就扒开她的眼帘,用手电筒检查了起来,然后又伸出手指问她是几根。

  因为小时候学过德语的关系,她便用德语答道。

  “两根。”

  “好了,应该没有脑震荡,小姐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队的?”

  “她好像是第三队的,昨天刚到的那队人,队长是米雪儿,就是在党卫军医院……”

  党卫军!

  女孩的眼睛瞬间睁大了,她的双手紧张的握成拳头,看着这些……他们,他们是德国人。

  党卫军!

  德国不是投降了吗?

  怎么还有党卫军!更重要的是,我怎么到了这里,到了这些党卫军中间!

  我的上帝啊!

首节上一节120/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