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07节

  “对,最近几天就走,部队先在北非汇合,然后再乘船去澳大利亚。”

  听李毅安介绍着行程,国舅爷只是微微点头,说道。

  “路上注意安全,对了,国内对于你以劳工名义招兵的事情很是不满,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我已经帮你处理好了,现在正

  是关键之时,国内是不会因小失大的,往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只管派人与我说就行了。”

  国舅爷的话,让李毅安一愣。

  这位的态度和过去完全不一样啊!

  难不成,他真把自己当成女婿了,不过,你家女儿可不愿意啊!

  想到劳特蕾叮嘱的话,李毅安想开口也找不到机会,因为人家压根就没有往那边提。

  虽然心里犯着嘀咕,但是对于这位国舅爷的帮助,李毅安肯定不会拒绝的,毕竟,国内那边确实需要一个帮助,这位国舅爷在国内的影响力,足以帮他摆平许多事情。而且有他的帮助,将来从国内移民也会事半功倍,毕竟,有这样大人物帮忙和自己搞移民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哎,眼下就先装糊涂吧。

  心里打定主意的李毅安揣着明白装起糊涂的时候,国舅爷倒是继续说道。

  “毅安,你的部队开拔上战场的话,肯定需要医护人员吧,医护人员配齐了吗?战场上死伤总是难免,医护人员一定要配齐了。”

  “除了军中原有的医官之外,我还在法国和意大利招募了一批医生,护士大都是军眷,虽然人手还有些紧张,但我打算到了法国后再招募一些医护人员。”

  国舅爷点了点头,说道。

  “也好,劳特蕾现在已经从公司辞职了,她在华盛顿的时候接受过医护培训,不妨,就让她到军中效力吧,虽然是女子,可是作为中国人,总归还是要为抗战出些力的!”

  国舅爷的话,让李毅不由一愣,到军中效力……当护士?

  有没有搞错……

  到底是谁嘌呤半生啊哈哈……

第171章 杀手锏(第三更,求订阅)

  怎么会这样?

  在机场见到劳特蕾的时候,海蒂惊愕简单说不出话来。

  她怎么会在这里!

  在她离开一个多月后,非但没有再次重逢的喜悦,反倒是感受到了某种危机感!

  与艾娃那个傻白甜大美妞不同,从劳特蕾第一次出现在面前的那天,尽管表面上看似很热情,但是海蒂却产生强烈危机意识。

  在海蒂看来,劳特蕾不仅相貌漂亮,而且举手之间的气质也显示她出身大家,绝对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孩子,作为公司联络员,她有很多机会与李毅安接触,再加上他们都是中国人。

  这才是真正的威胁啊!

  虽然她很清楚自己只会成为李的情人,而不是妻子,但是她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接受她们的女人作为李的妻子比如一个在中国长大的女孩子,听说在中国很多富人都有几个妻子。

  但是劳特蕾这个女孩却不一样,她不仅信教,而且还在美国长大,这样的女孩儿绝对不可能接受李有几个妻子,或者有几个情人。

  也正因如此,在过去的日子里,海蒂对她从来不敢掉以轻心,向她学中文,也是为了更好的讨好李毅安。

  甚至现在之所以会去北非,也全都是因为艾娃她自告奋勇要去军队中作护士,海蒂又怎么可能让她专享独宠,于是也跟了过来。

  不过,她不是做为护士的,她在无线电方面的学识,在军队中可以派上用场。

  但无论如何,她都没想到,会在机场见到劳特蕾。

  这个女人才是真正的威胁啊!

  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威胁!

  直到现在,在飞机起飞几个小时后,海蒂仍然不时的看着劳特蕾。

  她似乎有些不太高兴,哪怕是艾娃不断的和她聊着天,她的脸色仍然显得有些难看。

  劳特蕾确实很不高兴,原本她以为自己摆脱了这家伙,可不曾想,父亲却把她重新塞到了他的身边。

  怎么会这样?

  一定是他没和父亲说清楚,心里的满都写在了脸上,气呼呼的脸蛋上看着李毅安时,也只剩下了不满。对艾娃的话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回应着。

  与她们不同的是,艾娃显得很开心,原因无他,她从来没有出过国。

  这可是去非洲啊!

  撒哈拉大沙漠、骆驼……

  我来了!

  三个女人在想什么,李毅安并不关心,甚至可以说一丁点都不在意,现在他的心里在盘算着另一件事如何尽可能的减少伤亡。

  首先,所有人都必须配置战术背心,防弹插板至少要有一套备用的储备。

  其次,火力一定要增强。

  美国佬没给重炮,可以用德国货,这个倒没有问题,毕竟,现在盟军已经突破齐格菲防线2月1日,蒙哥马利率军向驻守莱茵河的德军发起了进攻,很快,蒙哥马利的部队已经控制了莱茵河

  西岸长达100公里的区域,英军已经做好了渡过莱茵河的准备。就在昨天,也就是3月1日,美军12集团军群已经兵临科隆。

  无论是在鲁尔工业区,还是被突破了齐格菲防线都有大量的火炮,德军遗弃的武器,别说是装备几万人了,就是装备上百万人,也是足够的。

  兵力不够,火力来凑。

  按李毅安的想法,警备队肯定会以SGT44为主力装备,毕竟,没有谁能忽视STG44强大的火力。

  这只是轻武器。

  还有就是坦克!

  虽然美国方面提供了一百多辆M3轻型坦克,但坦克还是重一点,威力大一点的好。

  “要把所有的四号和黑豹都带过去,这样的一来,差不多就能拼出一个坦克师了。”

  还好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人员一直在北非那边训练,其中也包括装甲部队,至于教官嘛,大都是德国战俘。那些在北非打了几年仗的德国装甲兵,还是非常有水平的。

  “仅仅只是这样还不够……”

  在飞机飞行时,李毅安不断的在纸上写画着什么,最后,他还是纸上写下了三个字。

  “杀手锏!”

  是的,警备部队需要自己的杀手锏。

  无论是突击步枪、还是坦克重炮,都只是增强战斗力的武器装备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场上的态势。

  “第37军,兵力35000至40000人……”

  这才是李毅安面对的对手,而且与德国人不同,那些小日子个顶个的有股子疯劲,动不动就“班哉”冲锋,虽然那样的冲锋在强大的火力面前就是送人头,可也不能掉以轻心。

  “关键还是要有杀手锏啊。”

  为什么样需要杀手锏,不是因为小日子够疯,而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伤亡。

  就这样,整整一路上,李毅安都在盘算着这个问题,压根没有理会三个女人的想法,在飞机于摩洛哥降落补充燃料时,女人们去了突尼斯,而李毅安则乘另一架SM.73去了法国。

  在抵达法国后,李毅安就在第一时间驱车赶到了前线,尽管现在警备队的主力已经撤到了北非,开始为远征做准备,但是在法国前线,特遣队仍然有超过8000人在到处搜集装备。特遣队不仅搜集武器,同样还会对德军俘虏进行审讯,以获得有关武器的情报。

  “我们的审讯主要是针对弹药库、武器库的位置,德军在齐格菲防线内设有大量的弹药库,虽然没装满,但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程鹏安在介绍着俘虏审讯情况时,突然压低声音说道。

  “长官,我们前几天审讯俘虏时,有一名德军炮兵中尉宣称,在齐格菲防线的一处地下军火库内,存放有大量的化学炮弹!”

  什么!

  “化学炮弹?你确定吗?”

  李毅安的心头一阵激动。

  “他很确定,因为担心盟军对法本工厂的轰炸导致化学炮弹泄露,两年前,德国人就把大约50万发化学炮弹放进了齐格菲防线的地下军火库,因为当时德国人已经把防线上的武器都转移到大西洋壁垒命,所以他们就把化学炮弹放进了空置军火库。”

  稍作解释后,程鹏安说道。

  “长官,50万枚炮弹数量是多了一些,虽然在运输上有问题,但我觉得咱们不妨瞅个机会把这批炮弹拿下来,哪怕是运走个十万八万枚炮弹,也总比没有强吧!”

  与程鹏安想着有比没有强不同,李毅安的心情甚至因为化学武器变得有些激动。

  化学武器!

  可不就是杀手锏嘛!

  50万发化学炮弹!

  里面的装的不是塔崩就是沙林,这些神经毒剂是德国专有的,几十万发炮弹,不说能把日本列岛毒个一遍吧,用在婆罗洲肯定够那几万小日子喝一壶的。

  “那个军火库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第172章 莱茵河大扫荡(第一更,求订阅)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事情往往都是如此,虽然李毅安满怀热情的想要把那五十万发化学炮弹据为已有。

  但是从地位上知道其位置之后,他就随即陷入了沉默。

  炮弹在莱茵河对岸的军火库里,那地方现在还在德军的占领下。

  得了。

  那就再等等呗。

  等到巴顿的第三集团军渡过了莱茵河再说吧!

  在等待的时候,李毅安倒也没闲着,而是和柏林恢复了联系,联系什么?

  无非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STG44突击步枪的弹药,一个是化学武器。

  前者,柏林也没有办法,因为产量的关系,就连德军自己都不够用,因为弹药不足,德军甚至都下达命令,要求前线的士兵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自动射击。

  但是柏林回复的电报中,依然透露了一个消息,前线的弹药不足是运输问题,在鲁尔地区的兵工厂里有大量的弹药。至于化学武器,答复也是一样都在德国控制区内。

  尽管柏林的电报回了和没回没太多的区别,但李毅安仍然提醒他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并且特意强调期待着与他的见面。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李毅安一直都呆在前线,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在指挥所里有针对性的对几家生产STG44、MG42以及其弹药的军工厂都列入了“搜索计划”,甚至还包括炮弹生产企业。

  “如果盟军咱们阻止拆迁机器呢?”

  “现在他们根本就顾不上,咱们要的就是打一个时间差,咱们的位置就在前线与后方之间,等到后方的那些接管工厂的文职过来,至少要等到一个星期之后,给那些德国工人发高工资,组织他们拆运机器,这些机器运回婆罗洲,用途可是很大的!”

  只要有面包、香烟,那些德国人肯定不会拒绝帮忙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面包,有德国技术人员以及工人的帮助,拆运机器设备,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现在对于那些德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面包,而不是其他。况且那些机器设备本身就不属于他们,而是属于那些将被定为战犯的德国企业家。

  想了想,李毅安又说道。

  “人手不够的话,我再从北非给你们调一些人来,最近几天,国内就有一批人手过来,他们即便是再训练,也赶不上远征了,不过监督折运还是可以,总之一句话,我们需要这些工厂!”

  目前国内的招工非常顺利,毕竟,婆罗洲公司待遇好,直接发美刀的早就已经在国内传开了,甚至还被报纸大肆报道。

  甚至还有一些占领区的青年人在得知消息后,特意跑到大后方,毕竟,没有谁能够拒绝领取高薪的机会。

  至于人员运送,现在驼峰航线每个月运力已

  经超过4万吨,回程的时候,带个上万人,简直不要太轻松。

首节上一节107/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