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第52节

  进士也五品千户。

  封官之高,前所未有。当然相应规格,也是高到让人咋舌。

  武功身法,兵法战阵与领导能力等都有考校。

  曲高和寡到杨洪都拧紧了花白的老眉:“老臣知皇爷这求将若渴之心,可这规格严格执行下去。恐怕景泰元年这武恩科别说三甲了,连个进士都招不上来。”

  彼时,杨洪还在京城与朱祁钰和演苦肉计呢。

  闲来无事间,君臣常暗相见。

  没少对此做出交流。

  对此,朱祁钰半点不慌:“将帅之才难得,朕早就做好了宁缺毋滥的准备。只当千金市马骨,让天下英才见到朕的诚意。”

  “此科后,朕会重点督办武院。老大人若不弃,过来做个先生呀。有您在,朕便不怕来年科考武科再无人入选了。”

  那时杨俊刚刚伏法,杨家整个九族何去何从都在朱祁钰一念之间。

  杨洪都不敢盼着他能履行诺言,给他封爵,继续重用他其余子侄。只想着皇爷好歹顾念他一把年纪,为大明戍边四十年的份上,饶他阖族一命。

  这等橄榄枝伸出来,他哪还有不接的道理?

  当时老泪纵横,说了句若皇爷不弃,老臣愿效犬马之劳。

  此番回京之后,已经是侯爷的他歇都没歇一天,就赶紧去组织来京应考的武举人们义务辅导去了。

  就想着哪怕临时抱佛脚呢,也好歹突击一下。

  别让他家皇爷的苦心孤诣开了天窗。

  结果,还真别说!

  能让太祖爷显圣的自家皇爷,还是有几分运道,这谁能想到啊?

  咳咳。

  朱祁钰矜持地笑了笑:“什么运道?大抵是官职动人心吧!竟让勋贵子弟不再老老实实等着袭爵,而是直接下场求个正经出身了。”

  没错,让朱祁钰都觉得惊喜的就是襄城伯李隆之子李瑾,还有永新伯之子许贵。

  梦里这俩一个是景泰元年袭爵,一个是景泰二年。

  这怎么?

  面对帝王疑惑,二人也认真作答。

  许贵言比起循规蹈矩袭爵,他更想凭借自身实力闯出一片天。

  李瑾的理由就有些离奇了:“不敢欺瞒皇爷,小子兄长第三代襄城伯李珍正统十四年秋随扈出征,战死沙场。长兄年轻无后嗣,按规矩,该是二兄李琏承继。可……”

  小少年有些羞怯,咬了咬唇,到底还是红着脸开口。

  可因二哥李琏长相有些粗犷,所以家中老娘就欲越过二哥将爵位传于他。但他与二哥一母同胞,自幼感情极好,所以不愿。

  正赶着皇爷开武举,提高武进士选官待遇。

  他反复哀求许久,才终于让娘亲吐了口。若他此番能拔得头筹,初入仕便是三品大员。

  那这爵位就按规矩给二哥,哥俩和和美美,日后守望相助。

  为这,小少年三更灯火五更鸡,拼命练舞背兵书。

  不止勤勉,还天赋过人。

  惹得杨洪这个便宜临时辅导见猎心喜,非要赖着给人家当师傅。

  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啊?

  小少年想也不想拒绝:“不成!小子要参加武会试,当武状元。到时就是天子门生,岂能另拜他人?”

  

第79章 拜师很重要,绝不退而求其次

  现在提起来,杨洪还忍不住又酸又妒:“碰着个好苗子不容易,皇爷都不知老臣为了挖墙角有多努力。”

  各种讲事实,摆道理。

  连压箱底的绝活跟一辈子参战经验都愿意分享,主打一个真心相待。

  还主动表示会把人举荐给皇爷呢!

  就算无法直接让他官居三品,但也绝对前途无量。

  结果……

  被问及诱惑结果的杨洪老眼一瞪:“结果必赢之局啊,就输在了皇爷身上。那臭小子说既然拜师很重要,可以少走多年弯路。那当然得选个最好的,绝不退而求其次。”

  戎马一生,到了主动收徒却被其次了的杨洪:???

  当场挂脸,想问他小子你是不是皮痒。

  “结果人家一脸崇拜,细数皇爷自从监国至今的种种豪言与壮举。说您年纪轻轻,从未经历过任何战争。却能从容指挥京城之战,想出铁丝网和双头铳结合的高妙战术。短短半年不到,就让瓦剌从让大明面临灭国之威到土崩瓦解。”

  “如此天赋与能力,便放眼古今也难有匹敌。他……他还说老臣固然是当世悍将,但与皇爷比,终究略逊一筹。”

  对于这个结果,杨洪倒也心悦诚服。

  再说不出臭小子有眼无珠之类的话,只叹既生瑜,何生亮?

  这波吹捧来得太猛太直接,朱祁钰脸都红了:“别别别,朕有几斤几两,别人不知,老将军还不知?宣府之战主要是也先在京城一役损失太多,地位不稳,急切需要一场胜仗来稳固自身地位。”

  “而土木之战他赢得太容易,难免多了骄矜,少了谨慎。再加上过于轻信,才会入套。当然,就算入套了,没有老将军和石爱卿联手,再加上脱脱不花等人被俘,也断没有宣府大捷。”

  说到底,他还是占了梦境的便宜。

  最多几分小聪明。

  眼前这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才是国之瑰宝。

  只要他肯爱才惜才,积极努力,当一个大明武将孵化机。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流入军中,自己又何愁大明的军事实力?

  越想越激动间,朱祁钰对杨洪的笑容都更亲切尊重了。

  杨洪:!!!

  就感动。

  皇爷不但不计前嫌,还特别礼贤下士。

  才华惊世却半点都不显露,特别知道照顾他这个糟老头的脸面。

  有君如此,是他的福气,也是大明子民的福气。

  越想心里越热乎之间,杨洪直接表态:“皇爷放心,就算那臭小子拒不肯认老臣为师。老臣也肯定事无巨细,都教给他。不独他,日后您想重用的,不介意老臣指点些的,老臣都不遗余力。”

  “不为别的,只为咱们大明日后在战场上能多几分胜算,少几分牺牲……”

  一席话说得朱祁钰肃然起敬:“好!有老将军悉心培养,大明日后无良将匮乏之虑也。此科结束,朕就着手兴办武院。”

  跟各地官学一样,也办个武学。

  广选好苗子,仔细培养。把被堵塞的民间将才培养之路打通,不让梦中那重文轻武甚至以文御武的情况再现!

  杨洪人老成精,眼珠子一转就知道皇爷此举用意与必然会遭受的阻力。

  可是……

  皇爷要做山长,让他做副山长呐!

  与天下武将为师,日后,哪个出息了不得给他杨家三分薄棉?

  宣府大捷后,本就对朱祁钰佩服到五体投地的老将军狠狠被诱惑住,瞬间做好应对任何风霜雪雨的准备。

  只认准了一点:跟皇爷走,没亏吃!

  君臣二人达成一致后,就认认真真看起了武殿试。

  跟文试不同,武试还有弓马、骑射等专业技能测试,对战术、战阵的了解,对兵书的理解与应用等。

  没错就是应用。

  办法就是朱祁钰所提出的沙盘推演。

  为了不千辛万苦养出群赵括来,陛下也是煞费苦心。

  且早就做好了宁缺毋滥的准备。

  不想老臣贴心,更不想李瑾跟许贵两个梦中名将没直接恩荫,而是出现在了武殿试上。

  若无意外,状元榜眼都无虞也!

  实际也确实。

  别看现在李瑾年纪尚轻,但一身武艺却极为出众,骑射俱佳,百步穿杨。一手家传枪法舞得那叫一个虎虎生风,有百人不当之勇。

  因自幼涉猎,又被杨洪着意指点过。

  表现上自然更游刃有余。

  兵法娴熟,见解独到。沙盘推演时都能注意水文、气候等影响。

  稳扎稳打,却处处都奔敌军要害。

  别说朱祁钰眼前一亮,连杨洪都摸着花白的胡子,满脸大明武将再无青黄不接之虑模样。

  偏他不骄不躁:“侯爷过奖,小子还年轻,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不说别的,单这个枪法,就是三个小子加起来也打不过二哥。”

  杨洪嘴角微抽,特无奈地替他跟朱祁钰解释着。

  孩子是好孩子,但死心眼儿。

  父亲早丧,老母拉扯他们哥仨不容易。所以孩子向来至孝,又因为这个承爵事,心里对二哥有愧。

  以至于有机会就推荐二哥,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推荐二哥。

  正好,朱祁钰也好奇那被梦里史书都要带一笔的貌不扬,到底不扬到什么程度。

  因而不但不恼,还笑赞了几句。

  听闻李琏也在京中,更召其殿试结束后相见。把小少年喜得一蹦八丈高,比自己被点了武状元还欢喜。

  杨洪见不得他这跳脱样,直接开口打击:“皇爷不过好奇,你大可不必喜得好像你二哥已经得了重用般。”

  李瑾却信心满满:“二哥虽长相一般,但武功才学俱不俗。皇爷自来不拘一格降人才,自然也不是那看重外表的肤浅之辈。”

  “自能看出二哥的好,不让他明珠暗投,白白浪费一身才学……”

  明明不是个多能言善辩的性子,但提起皇爷来却总是目光炯炯,满是崇拜赞赏。

  什么颂扬之词都敢往上用,活脱脱个谄臣模样。

  连被授官的时候也反复表示,几品其实无所谓。最重要是能为皇爷分忧,愿为皇爷手中利剑,替皇爷扫除所有不臣。

  

第80章 以一当百牛大力

  都是亲哥出问题,得挑起家里重担。

首节上一节52/1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