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第16节

  天下大赦都没赦啊!

  前车之鉴在,石亨都要成了惊弓之鸟。唯有多立功、立大功,才能让心中忐忑稍减。

  唔,王骥也跟他差不多。

  两(nan)大(xiong)功(nan)臣(di)凑一堆儿,请战情绪高昂。

  气得户部尚书陈循直翻白眼儿:“两位将军有此报国之心自是难得,只军费在哪里?粮饷在哪里?所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待京城之战的抚恤与赏银发下去,国库怕不是空到能跑马。又哪有多余银两再支持十数甚至数十万大军旷日持久?”

  没钱,没粮。

  兵部尚书于谦表示武器也不充分,此次守军都大半没有盔甲呢。

  负责这方面的臣子们:尽力了,真的尽力了!自打上皇北狩,相关衙属就日夜赶工,忙活了整整一个多月啊。

  根本性问题拿住这些积极的武将们。

  然后就是瞧着斯文,实际满肚子弯弯绕绕的文臣们专场了。

  胡率先开口:“瓦剌本就几部联合,因利而结,自然也能因利而衅。比起大军压境,让贼兵上下一心御敌。臣以为不如捧一踩一,让他们相互生隙。顶好二桃杀三士,则大明边疆无忧矣。”

  “是极是极。”

  对于不花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提议,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的陈循都积极支持:“就像前头皇爷区别对待脱脱不花跟也先一样,微臣觉得还可如法炮制一番。”

  

第24章 犒赏功臣

  比如?

  比如设宴款待,依例赏赐。

  回忆当年朝廷与瓦剌之间的友好往来,把黑锅都甩给也先跟死人王振啊。

  权宦贪婪,有失国体。也先莽撞,遇事不知道依礼问询,请皇爷圣裁。只一意孤行,屡屡犯边。以至于我上皇恐祸连宗社,不得已御驾亲征……

  其实今上跟脱脱不花汗一样,也不愿枉生刀兵。

  只在其位,谋其政。

  既然当了这万里河山的主人,就得护着祖宗基业,为天下百姓谋福云云。

  众文臣恨不得皓首穷经,寒窗苦读半辈子才终于跻身朝堂。

  可懂怎么玩文字游戏了。

  保准把这个事情办得妥妥贴贴,尽最大可能让也先与脱脱不花相互生疑。

  梦里头,他们就是这个策略。

  效果很好,很成功。

  就是后来也先身死,短暂统一的瓦剌再度四分五裂。经过三十多年内斗后,鞑靼人取代瓦剌成为草原上的王者。

  而明廷彻底失去了对蒙古的控制。

  但那是梦里!

  已经事先看过答案的朱祁钰不会再心软,再让他那好皇兄再有反攻倒算、倒行逆施的机会。

  三十多年呢,足够他先安了内再吞掉整个瓦剌故地,将内外蒙古都纳入版图了。

  今天,也是朱祁钰信心满满的一天。

  只见他对已经各抒己见,就等他圣裁的朝臣们微笑:“胡爱卿、陈爱卿跟于爱卿等所言皆有理。今年又是平叛,又是土木之战,再加上刚刚结束的京师保卫战。军费花用确实繁多,短期不宜再大起刀兵。”

  “不过石爱卿与王爱卿并所有有志尽灭瓦剌,迎回上皇一雪前耻的爱卿们放心。但上皇在瓦剌一日,朕便一日不会放弃营救。”

  这瓦剌迟早要打,上皇早晚要接。

  因此上,所有人等都不得懈怠。仔细操练,仔细备御。

  圣命如此,王石两人还能说些什么呢?

  赶紧单膝跪地,行个标准的军礼:“皇爷所想甚为妥帖,是末将等浅薄了。”

  “皇爷放心,末将定然好生操练、严明军纪。待来日征伐瓦剌时,再率部与皇爷做先锋。”

  王骥出了名的情商低,不会说漂亮话。

  闻言老脸胀通红,好半晌才憋出一句:“老臣也一样。”

  顿时惹笑声一片。

  七十一的老将军挠了挠花白的头:“让皇爷见笑了,老臣蠢笨,素不会说话。”

  朱祁钰走下丹墀,亲手把人扶起:“爱卿不必妄自菲薄,此战你身先士卒,奋勇拼杀。多亏了你与万万千千与你一般英勇无匹的大明士卒,才保得京城无恙,大明无恙。”

  “可……”

  朱祁钰笑:“为将者,只熟稔兵法、知人善用。临战之时,能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成功便是大善。爱卿戎马多年,立功无数。又一手提拔了如杨洪那般将才,皇兄也夸你于国朝有功。说你刚毅有胆,畅晓戎略。”

  “以往朕虽不在朝堂,却也没少听皇兄说起你的赫赫战功。是以国家有难,朕便忙不迭地力排众议将你传召回来。”

  “而今看来,爱卿果然没让朕失望,果真国朝栋梁也。”

  增援西直门,追击也先。这战果,比梦里扩大一倍不止呢!

  想想就让帝王眉眼含笑。

  而他这一番夸奖,也让王骥当廷老泪纵横:“老臣谢皇爷夸奖,谢皇爷。”

  谢您不计前嫌,力排众议。

  让老臣这个世人眼中的王振党羽能被重用,还有能浴血沙场,为国出力的机会。

  然他情商再低,也知道这话不好大咧咧说出来。

  只再度跪下:“士为知己者死,有皇爷今儿这几句,老臣死而无憾。您放心,老臣虽年纪大,身子骨却还硬朗。还能成为皇爷手中刀剑,砍杀您欲砍杀之处呢。”

  朝臣们:说好的情商低,不会说话呢?

  果然人老精,鬼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拿。甭管什么物种,活得久了,见识的都多。

  皇爷临危受命,缺的是啥?

  是会阿谀奉承,围着他喊皇上圣明的巧言令色之人吗?

  不是!

  他缺能帮着富国安民的文臣,替他征战沙场的武将。

  尤其王骥这样人狠话不多,威震滇南现在怕也震了瓦剌的。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论功行赏中,王骥这个清远伯就又升了一级,成了靖远侯。成为有明以来,首位因军功封爵的文官。

  是的,老爷子虽然武艺超群,但确实是永乐年间的进士。

  王骥当场跪下:“陛下厚爱,老臣何德何能?”

  朱祁钰唇角微弯,眼中满是真诚:“爱卿不必过谦,你等将士为国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朕身为帝王,自然该有功赏、有过罚。”

  “如此才能让政治清明,让更多有识之士愿意报效朝廷。”

  “此战险恶,爱卿先支援西直门,一路率军追到土城,斩杀敌军过万。又与石亨一道追击也先,使其仅剩的六万兵马又损失一半。如此之功,你若不当进爵,又谁当进?”

  “这……”

  “爱卿切莫迟疑,安心受赏便是。若觉朕恩赏太过,不如好生整饬军纪、勤加练兵。如今皇兄北狩,朕初登大宝。那些虎视眈眈的贼子们,不免觉得有机可乘。”

  “南边的口服心不服的思氏旧部、苗民反叛、农人起义与北边瓦剌。朝廷可谓内忧外患,等爱卿大展身手的地方多着呢。”

  听到这,王骥就一脸肃穆:“皇爷有命,老臣岂敢不从?”

  “您放心,老臣必定勤加练兵。活一日,就供皇爷驱驰一日。但您所想,就是老臣剑锋所向。”

  朱祁钰大喜,连着说了三个好字。

  虽然这位也是夺门之变小组成员,但他跟石亨不同。

  相比起石亨深受器重,都被委以托孤之重了还要为追求更大利益搞背叛。王骥这样被摁头王振党羽,直接边缘化处理的,在朱祁钰这本就情有可原些。

  如今人家都已经诚心归附了,自己又正缺人手,当然果断收下啊!

  不但多一员干将,还无形中起到了千金市马骨,不拘一格求人才的效果呢。

  简直一举数得。

  

第25章 守卫京城第一功

  他欢乐了,但是群臣们不。

  毕竟土木之败,朝野都归罪于王振。厌屋及乌下,对他的党羽也愤恨不已。午门血案,说的不就是朝臣忍无可忍,当殿群殴,将王振党羽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等三人活活打死吗?

  而当年朝廷对麓川事上,分战和两派。

  王骥、王振跟英国公张辅就是主战派代表人物。后来二征、三征麓川徒劳无功只糜费军饷,王骥被群臣弹劾。可全靠王振庇护,才终于转危为安的。

  很难说是不是王振一派。

  只他到底劳苦功高,当时又领兵在外。所以朝臣们没敢像收拾马顺一样,直接动粗罢了。

  偏皇爷觉他骁勇善战。

  说既然连石亨等土木逃将都可以破格任用,又何必因些许疑心而置大局于不顾?

  毕竟除了疑似王振党羽外,靖远伯王骥表现一直上佳,向日皇兄也没少夸赞云云。硬是力排众议,把人跟人手都给召了回来。

  还让人立下了如此赫赫之功。

  以至于朝臣们虽好大不愿意,却也不敢过于反对。

  只盼王骥能多少有些眼色,结果……

  这老家伙众目睽睽之下,就宣布对皇爷效忠了?

  所有人迟疑间,朱祁钰又封了石亨为武清侯,兵部尚书于谦为少保。

  自从土木兵败,他丢下上皇自己跑回京城后。石亨这心里的弦就一直紧绷着,生怕新皇追究前责直接把他杀了以警醒世人。

  所以被重新起复后就一直拼命操练手下士兵,交战时也身先士卒。

  彰义门大捷,他就知道自己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后来追也先追到紫荆关外,功劳又大了一圈。但没想到也先那厮不做人,竟敢以上皇性命威胁。以至于他与王骥被掣肘,眼睁睁失去了最佳机会。

  自那以后,他这稍稍放下的心又重提到了嗓子眼。

  现在听到皇爷给他进爵,他这心啊,才算彻底放进了肚子里。

  当即笑着行礼:“末将石亨谢过皇爷赏,自此后定也安心用命,协助皇爷平定四方虏寇,让我煌煌大明再无霄小敢轻犯。”

  “早晚达到皇爷所说,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所以说,梦里的代宗跟刚直的于谦渐渐有了嫌隙,开始信重这厮,不是没有理由的呀!

  瞧这随时随地不忘表忠心的。

首节上一节16/1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