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 第347节

  “殿下……赵府圣贤中有一位墨圣……”

  姜显听见太子朱想要拿出来的东西,每一样都可能会被赵府降维打击,眼皮是止不住的跳。

  但他能怎么办呢?只能赶紧提醒眼前这个主子,不然事后出丑,那就比现在不给面子,要受的罪过大多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姜统领你说送什么好?”

  “难道皇室珍藏,没一点儿比得过赵府吗?”

  先前被在思想上面降维打击就算了,现在在物质供需上面还要被降维打击,太子朱突然就理解了自己的父皇。

  理解了他先前说过的一句话。

  凭什么你们赵府觉得自己做的什么都是对的。

  “这个……”

  问题被推到了自己的身上,姜显顿感无辜。

  他只能赶紧开动自己的脑筋,低下头冥思苦想。

  你还真别说,他还真想到了。

  看着脚边的野草,灵光在他的脑海中出现。

  “有了!太子殿下!”

  “快说!是什么?”

  皇室还真有自己都不知道的宝贝?自己怎么不知道?

  “就是周边属国上贡的贡品啊!”

  “异国之属,赵府一定没有,他们也造不出来!”

  “……”

  面对着这个答案,太子朱是欲言又止。

  属国上供的贡品,说赵府没有,那确实是没有,但那些东西从根源上也不是属于皇室自己的啊。

  可是,眼下也没有其他的东西能够拿得出手。

  “那便就从中,挑选些吧。”

  太子朱最后,还是点了头。

  ……

  赵府。

  “本宫三妹现在在自己小院里吗,劳烦管家传一下话,就说本宫来看望她了,而且这一次带了她肯定没见过的礼物。”

  看着眼前太子朱脸上莫名的自信,赵征附身在管家马甲上,不知道他是吃错了什么药。

  去南河的路途遥远,自己的车队又有着锦衣卫和后来添置的禁卫军保卫,所以他就偷闲跳转回赵府,正想好好休息一下呢。

  结果自己才刚刚伸了一个懒腰,太子朱不回自己的东宫,反而来了赵府。

  “回太子殿下,崇宁殿下现在正在赵府学堂授课,响午时分应该才会回府。”

  太子朱平时对自己的弟弟妹妹虽然是出了名的关心,但是有关心到这种份儿上吗?三天两头的就来看望。

  还带了这么多的礼物!

  赵征眼神扫过太子带来的这一大波人,看见最后面,每个人都是又挑又抬的,不知道里面装了多少宝贝。

  “那本宫能去吗?”

  赵府学堂?听见这四个字,太子朱也来了兴趣。

  这么多年来,他听过锦衣卫报上来的多少赵府传说,都有着这赵府学堂的影子,却还没有亲自见过,今天正好解了这个疑惑。

  凭什么广收天下英才的国子监,比不过一间小小的,只教格物与农学的赵府学堂。

  “当然可以,太子殿下能够亲至,那是赵府学堂的荣幸。”

  太子朱要去赵府学堂?

  这种能够扩散赵府学堂影响力的好事,赵征自然不可能拒绝。

  赵府学堂为什么只能教授格物与农学啊,还不是老朱不放心,担心他偷偷在里面夹带私货。

  但除了昔日收养的那批学子,对普通百姓,赵征是真没有夹带私货的打算。

  因为真要那样做了,在当下,对普通百姓来说,只会是灾难,还不提学堂里来上课的百姓中,还混着锦衣卫。

  可太子朱去了就不一样了啊,要是能借机蛊惑他讲上两节课,甚至变成常驻讲师。

  那夹带私货的事不能做,但先小范围的开启民智,实行自己之前就准备好的那个计划,是完全可以的啊。

  以百姓们对知识的珍惜,回去后,肯定还会一传十,十传百。

  由太子做引,百姓自发推动的如此大势……光是想一想,赵征就觉得兴奋。

  “太子殿下,快快这边请!”

第335章 八字真言的诱惑

  “还没有到吗?”

  听着赵征说这边请,太子朱最开始还以为赵府学堂就在赵府内,不用走几步路就能到。

  结果他没想到赵征带着他七拐八拐,最后居然又出了赵府,坐上了马车,往城外而去。

  而且一直到了近郊,紫金山下,马车还在行进着,没有任何停下的意思,太子朱这才没忍住,终于问到了赵征。

  “快了,快了,马上就到了,太子殿下。”

  “原本我们开课是在府内进行的,但随着前来的学习百姓越来越多,而且每日京城宵禁也不方便,再加上陛下在城外也新修一座赵府……”

  赵征原以为太子朱能够一直撑到目的地,他指了指前方,随着马车的行进,树木慢慢向两边撇开,终于,一个木屋出现在一片空地上。

  朱钻出马车车厢,看过去,一个大木屋,几个大坑,然后旁边还有几个初看黑漆漆的棚子。

  最重要的是,他的鼻子还感受到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在空气当中弥漫着。

  “这里……这些东西就是赵府学堂?”

  太子朱看着眼前如此简陋的……说是垃圾堆,都是恭维的赵府学堂。

  他是怎么也无法把眼前这副真实的景象,与自己心里一直以来,想象的那个,高大上的赵府学堂,祥瑞仙粮的诞生地,联系到一起。

  “是的,殿下,府内重实用,所以在美观上可能差点儿意思,但您也请别小看了这几样东西。”

  “比如这边这几个黑漆漆的棚子,就是花了一笔大价钱才造出来的,其内里骨架使用的是精铁。”

  “用作挡风的黑布更是刷上了石漆后的上好布料,由绸缎,棉布,羊毛交织,经久耐用不漏风。”

  “也正是有了这些东西,其里的试验田,才能够种出祥瑞。”

  “原来如此,这倒也才是大名鼎鼎的赵府试验田该有的神秘。”

  听完赵征的介绍后,太子朱再看这个大棚,先前在内心评价的丑,已自动替换成了光芒四射。

  确实,实用才是真,样式不精美又怎么了?这里是仙粮的诞生地啊!

  仙粮才是日月王朝能够进入盛世的真正神器!

  “那本宫可以进去看看吗?”

  朱早就想一睹实验田的真容,去看一看,能够种出仙粮的地面儿到底有什么魔力。

  “三号大棚里的实验田在几天前刚刚进行了收获,可以看。”

  看吧看吧,你看的越多,惊讶的就越多,亏欠也越多。

  到时候我的要求,你就拒绝不了了。

  引路时,赵征又故意带着太子朱经过了几个沤肥的大坑。

  “管家,这么臭的大坑为什么要设置在旁边呢,这对平日里来劳作或学习的乡亲们,岂不是一种煎熬?”

  面对着太子朱的疑问,赵征摇了摇头,心里涌起一阵恶趣味儿。

  怎么会影响到呢?怎么会是煎熬呢?你没来之前,这几个大坑我都是盖的严严实实的。

  不过当面的话可不能这么说。

  “回太子殿下,这几个大坑其实都是专门铺设过防漏的发酵池,也是教学的工具之一。”

  “沤肥?”

  太子朱也是知道农活仔细的,比如京城夜间,就有专门负责收集各户农家肥的官差出没,去到各家上门收集后,运到城外耕地使用。

  但这个东西用来教学?

  仔细想想,好像也对,毕竟赵府学堂教授的内容就是格物与农学,要是这里是几个贴满着各种告示的布告栏,那他就不该皱眉,该紧张了。

  “是的,太子殿下见多识广!”

  “那倒没有,只是父皇平日在宫里也喜欢打理几分田地,耳濡目染罢,倒是赵府学堂,有教无类……”

  来赵府学堂前,太子朱的目的之一,就有来探查一番,看他们是否有进行学说的传播的意图。

  现在看着眼前这几个大坑,他觉得大概是没有了。

  毕竟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坚持下来的,肯定不会有读书人,更不谈接受什么新思想。

  “太子殿下请!这便是三号实验田了。”

  “那是……琉璃!你们棚子顶上的瓦居然是琉璃瓦!”

  “不过你们赵府都已经研究出来了水银镜,能够研究出来琉璃瓦好像也不奇怪了。”

  进入三号试验田所在的大棚后,太子朱在没有感觉到一点风的情况下,却见里面与外面白天无二样,抬头才发现大棚的顶部居然是透明的琉璃瓦。

  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之前,自己三妹介绍给他的水银镜。

  震惊压下,他蹲下观察起了大棚内的土地情况,也没有嫌脏,直接就抓起了一把土壤开始研究。

  “这些泥土居然都如此的软厚爽水!这里可是紫金山!你们是怎么办到的?”

  日月王朝的皇子在蒙学前或准备就藩前,那上的第一课,与历朝历代的皇子都不一样。

  在皇帝朱重八的要求下,他们上的第一课,是下地。

  大明的众多藩王,在犯错过后,受到的最多的责罚教育也是种地。

  比如眼下才犯大错的秦王,就被老朱丢去了凤阳,要求他必须要获得一茬收成后,才能再回到自己的封地。

  太子朱小时候听见最多的,也是自己的父皇与自己那句感慨。

  “当初家里要是有两亩肥沃的耕地,就是来个神仙告诉我以后能争夺天下,我也不乐意披甲造反啊。”

  眼前的这块地,不就是自己父皇当初的梦中情地吗!

  不对,像这样的地,像这样风雨无阻的大棚,在旁边还有很多块儿。

  而且很明显,赵府有诀窍,也就是说这样的地面还能够有无数块!

  “管家!快告诉本宫,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本宫回去禀明父皇,定会给到你们赵府满意的赏赐!”

首节上一节347/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