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94节

  工部左右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等,都点点头说道。

  “是啊,郑国公,这水泥是江宁县的张县令创造的,你可知这水泥要怎么用?才能变得异常坚硬?”

  “我们就是在讨论这玩意。”

  郑国公,常茂听到之后,他笑了笑,解释的说道:“刚好,本国公上次和江宁县的张县令请教过,这水泥,要加入沙子,和水进行混搅,等到干了之后,就能够变得坚硬无比,不过,张县令还说了,要是能够加入一些铁之类的,会变成什么钢筋混泥土...似乎是这叫法,会更加的坚硬。”

  常茂的这一番解释,这才让工部的诸多官员,了然。

  工部尚书秦逵说道:“原来如此,多谢郑国公告知。这江宁县的张县令,不愧是把江宁县打造成一个有着小应天之称的人。”

  秦逵眯着眼睛,作为工部的尚书,他哪里能不知道,朝廷之中早已经是传的人尽皆知的,江宁县的张县令,是太子朱标的私生子的讯息。

  不过这种东西,大家都不会将其搬到台面上出来,因为大家都非常的明白,只要陛下不公布出来,那他们这些大臣们的,就不能在大众底下议论。

  郑国公常茂也是说道:“刚好,本国公这里有一代从江宁县那边带过来的水泥,刚好可以试试。”

  常茂,让人把那袋水泥拿过来,然后让太监去后山找了一些沙子和水,就在搅动起来。

  不一会儿,水泥,水,沙子相互融合。

  “这还真混合在一起了。”

  “有意思,等会这些东西就会变硬?大概要多久啊?”

  “是啊,这看上去和泥巴一样,真的能够变的坚硬无比?”

  郑国公笑了笑,说道:“诸多同僚,不必着急,这最少也得三四个时辰,咱们先去吃饭,等吃完饭回来,也就差不多。”

  秦逵:“郑国公所言极是,咱们就不要在这里傻等着,先去吃饭,等吃完饭回来,也就差不多了。”

  随后,这些能在大明上跺跺脚都能抖三下的官员,去了应天最好的酒家吃上一吨,等诸多人酒饭吃完,这才回来一看。

  这水泥果然已经干了,变得坚硬无比。

  秦逵用手按了按,然后才点点头说道:“果然异常坚硬。”

  诸多大臣们,都动手试了试,这水泥确实要笔他们想想中的还要坚硬。

  也就怪不得陛下还有太子殿下,对于这水泥的生产,如此的看重。

  大明,多灾多难,可以说是小型的冰河时期。

  明末有一部分毁灭的原因,就是毁在这个天灾人祸上。

  加上多年累计的社会矛盾,土地兼并严重,最终才导致明末被清军打败。

  但是这水泥,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缓和水灾!

  “张县令,能够创造出这东西,果然了不得啊!”

  “是啊,江宁县的县令,确实不一般。”

  ......

  而他们所褒奖的张天,此时正在衙门里面,培养这十个妇女,在过个十来天,这十个人,就要过去参加比试了。

  其中隔壁的六合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以说,主要就是从事纺织的六合县,就是张天最大的对手。

  张天看了一下这十个人经过张天的调教,速度快了许多,他这才点点头。

  “不错不错!”

  “回去后,都多多训练。时间不多了。”

  现在的张天,说话的口吻,仿佛是后世,即将高考的班主任,对考生们说的话,

  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县老爷,放心吧,我们肯定好好干。”

  “对,六合县,又何如!”

  “青天大老爷,我们要是赢得第一名,会又什么奖赏吗?”

  张天笑了笑,看来这些人憋了很久!

  “第一名,朝廷会奖赏我们县十万斤粮食,到时候,你们一人一千斤,分去十分之一。”

  顿时,众人眼睛一亮!

  等到他们都褪去之后。

  张天所不知道的事是,蓝玉还有朱棣,都快到京城了!

第119章 119本官又不是皇子皇孙,坚决不跟洪武大帝底下做事

  张天等到从衙门出来之后,直接坐着马车,就前往各个乡间。

  他的马车所到之处,诸多憨厚的农名,都会将目光投过来。

  张天他自然是过来看的玉米。

  这些玉米,那可是陈天投了很多心血下去的。

  此时一些玉米秆已经长得老高了。

  这两个月过去,玉米该有的模样也都出来了。

  只不过还没到成熟的时间,在过两个多月,就差不多成熟了。

  老百姓们,洋溢着笑容。

  “真是多谢青天大老爷啊,这玉米虽然还没成熟,但是产量看着就很高啊。”

  “是啊,也多亏了青天大老爷,上次的大水,也都没有把我们田里的玉米给冲走。”

  “是啊,我们这田里才不会被县城里面的大水冲下来。”

  这些老农,哪里能不知道,这每隔几年下的大水,就要把他们的辛苦全都给冲走。

  也就现在这张县令过来,做了一些实在的事,今年的大雨,才没有把田里的小麦还有玉米给冲走,他们要是不感激张天,那才是奇怪了。

  张天笑了笑:“咱啊,吃皇家的俸禄,自然是要为老百姓办事,咱这个父母官,不能白当。”

  他笑了笑,坐上马车就离开。

  看了县里的几个乡,今天的春耕还算顺利,这自然是好事情。

  现在就是等这个玉米成熟。

  等看的差不多了,张天便是坐着马车,回到自己的小院子之中。

  今天回来的早,张天看了看天,天还没有暗下来,而今天,是邱湘的寿辰。

  张天准备带着邱湘去应天逛逛,这丫头,大概率上从小到大,还没有求过应天。

  他推开门,看到邱湘正在忙着她自己的那小菜园。

  邱湘一直觉得,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一件东西是属于她的,故而一直把旁边那小小的菜园,当成是自己的。

  经常也就会这里种菜来玩。

  邱湘看到张天回来,那叫一个高兴啊!

  邱湘赶忙去倒了一倍茶水给张天:“老爷回来啦,喝杯茶水,湘儿给你揉揉肩膀。”

  张天接过这杯茶水,喝完茶水之后,张天说道:“诺。这时给你的寿辰礼物。”

  张天从自己的怀里,拿出来一本书。

  上面写着,《茶花女》几个字。

  本来,张天是准备要送一本《西游记》给邱湘的,都写了前半部了,奈何被葛大叔给顺走了。

  张天想了想,这葛大叔,还真是有段时间赶没过来,倒也正常,人家可是朝廷的官员,哪有时间整天,过来寻找自己这个七品芝麻官呢?

  所以张天的西游记被顺走之后,就随便找了一本字数比较短,并且小女孩比较爱看的《茶花女》。

  邱湘在看到自己老爷送给自己的书《茶花女》,早已经是感动涕零,眼眶红红的。

  从小到大,还没有人给过过生辰,上次老爷就问了一句,居然还记得,邱湘哪里能不感动呢?

  邱湘看着本身就公务缠身的老爷,那就更是感动了,恨不得,现在就把自己最宝贵的身子,献给自家老爷。

  邱湘:“老爷真好、”

  张天笑笑,随后才说道:“走,今天是你寿辰,过去应天一趟吧,趁着现在还早,晚些了就宵禁了。”

  邱湘一听到,张天要带她过去应天,那更是高兴得不得了。

  “好啊好啊。”

  邱湘很快就进去自己的闺房之中,找出来了一套之前张天买给他的衣服,最为好看的那套。

  是红色的长袄裙,穿在邱湘的身上,正好,将她那一米七几的身高,大长腿,衬托的很完美。

  张天带着邱湘,坐上马车,前往应天,她那张可爱白皙的脸蛋,因为高兴,洋溢出红色红晕。

  马车并不宽敞,甚至说是非常的拥挤。

  加上去应天的路,要穿过一段山路,摇摇晃晃的,邱湘的身子,时不时就要在马车的摇晃之间,和张天他的身子碰撞在一起。

  弄得邱湘有些娇羞,毕竟还是一个黄花大闺女啊。

  张天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转过身子,看见她脸上异常的红晕,还以为是发烧了。

  “你发烧了?”

  邱湘想起之前张天对她教过的一对词语,那就是万物复苏的春天,动物们发骚。

  邱湘连忙摇摇头:“老爷,湘儿,没有发骚。”

  张天:???

  此地无银三百两?

  张天哭笑不得,看来自己不能乱教词语啊。

  很快,马车就到了应天。

  应天异常的繁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邱湘看的眼睛都直了,对于女人来说,对于这种繁华的街道,比任何地方的吸引力都要大啊!

  两个人下了马车,很快就在应天府的街道上逛来逛去,可以这么说,邱湘看到什么好奇的东西,都会问上一问。

  就在陈天发现,前面有一个人因为乱丢垃圾,居然被一个小吏给叫住,让其捡起来,还被罚钱的时候,张天有些诧异。

  这不是张天在自己的江宁县,所设置的“城管”?

  之前的时候,应天还没有的,看来自己的江宁县在实行之后,应天这边也在跟着模范啊。

  张天看到这个场景,内心还是颇为高兴的,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很快,邱湘的手里,就拿着冰糖葫芦,还有一些就连张天都没有见过的零食过来,还弄了一个烧饼。

  张天看到这个烧饼,倒是响起来了,这现在的大明的圣上,他这一生啊,怕是最喜欢的食物,就是这烧饼了。

  也是他和马皇后,在一起同甘共苦的日子啊!

  想到这里,张天笑了笑,开局一个碗的,结果一个国的朱元璋,洪武大帝,这一生最喜欢的食物,居然只是一个烧饼。

首节上一节94/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