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553节

  吴伯摇头,肃容道:“你当得,我们全村都让老汉感谢你,为此还送了不少鸡鸭鱼肉过来,都是谢你的。”

  “我们老两口也感谢你,不要推脱啦。”

  张天看着吴伯真挚的面颊,只能无奈的道:“有劳吴伯。”

  一顿晚饭吃完,宁沐雯陪着张大娘去刷碗,吴伯则和张天坐在堂屋喝茶。

  古时的男人权威性很高,没有所谓的平起平坐,夫字天出头,一直贯穿封建社会。

  两个男人在堂屋喝会茶,张天才道:“吴伯,家里有木头么?”

  吴伯不解:“怎么?”

  张天笑道:“弄点小东西,随便还需要一些铁丝。”

  吴伯也没想那么多,只是点头道:“有,我去给你弄点过来。”

  张天也没推脱。

  没多时,吴伯去而复返,对张天道:“东西都在堂屋前的5.4廊檐下堆着。”

  张天点头:“好!”

  入夜之后,吴伯和张大娘回房泡脚。

  “老吴。”

  “唔。”

  张大娘叹息道:“这对孩子,我看迟早要离开的。”

  吴伯叹口气道:“知道,今天出去卖鱼,街肆上都在搜查外来人户,而且听说还是锦衣卫在搜的。”

  “冲他们来的。”

  张大娘叹口气,“嗯,若是被发现,咱们吴村迟早会……”

  吴伯有些严厉的低喝:“你想做啥?交出去?”

  张大娘道:“怎可能!我是怕小朱公子和宁姑娘被抓起来。”

  吴伯叹口气:“那也得留着!不然你让他们这天寒地冻的去哪儿?”

  张大娘叹息:“是啊!两人都这么好,不知上面人为啥就盯着不放呐?”

  两人断断续续的声音,被坐在堂屋门前的张天听的清清楚楚。

  他知道,他不能继续在这里了,如果真被锦衣卫查到,按照老爷子的性子,他怕会给吴村带来灭顶之灾。

  外面天寒地冻,张天坐在堂屋下用铁锤敲着铁丝。

  铁丝被钳制渐渐掰弯,张天试了试手感,嗯,还算可以,用此做弹簧倒是能用很长时间。

  刚才吴大伯和张大娘的话,他自然都听到了。

  他无意给任何人带来麻烦。

  这里的村民都很淳朴,他们不该被自己牵连到。

  有时候张天很憎恨朱元璋,因为朱元璋的连坐罪实在太严重。

  但是想要管好万民,没有连坐,百姓则不会惧怕。

  身处在这个社会体制下,既然改变不了,就只能接受它。

  “郎君,你在做什么啊?”

  宁沐雯端着一盆热水过来:“先进来泡泡脚吧,外面天寒地冻的。”

  张天嗯了一声,将几枚弹簧握在手里,又拿着木块进了房间。

  脚下的热水很烫,张天双脚一直在水面上乱晃悠。

  手里也没闲着,拿着犀牛匕首在削手中的木块。

  宁沐雯有些好奇:“这究竟是啥?”

  张天解释道:“飞梭。”

  宁沐雯有些不解:“做什么用的啊?”

  张天道:“织布。”

  飞梭到十八世纪才被发明出来,因为飞梭的问世,珍妮纺织机才彻底掀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飞梭对手工业的促进有强烈的历史意义。

  珍妮纺织机张天做不到,也做不好,但是飞梭的原理08却很简单。

  珍妮纺织机让手工织布提高了十倍的效率,但最初飞梭的出现,也让织布提高了两倍的效率。

  现在梭子需要两个人合力前后拉动,才能让织的过程顺利进行。

  但飞梭的发明之后,单人单手,凭着高速来回运转的飞梭,就能完成最后一步‘织’的过程。

  如果第三步纺是华夏手工业文明的巅峰,那么四百年后飞梭的出现,也标志了工业革命初步到来。

  一个不起眼的飞梭,会给欧洲带来如此大的兴盛,张天不介意提前给它拿出来,放在大明江南手工业发达之地。

  张天在木制飞梭内部按上铁丝弹簧,虽简陋,但飞梭已经可以投入使用。

  宁沐雯始终还是有些不以为意,笑着道:“这巴掌大的东西能干啥呀。”

  张天笑了笑,也没解释。

  “明天我们该走了。”

  宁沐雯一愣,低头噢了一声,道:“锦衣卫跟过来了么?”

  张天摇头:“没有,不过已经开始在镇江府打探了,我不想连累吴村,况且我伤也好的差不多了,早些走罢。”

  他知道宁沐雯有些不舍。

  宁沐雯微微叹口气,看了张天一眼,笑着道:“嗯,郎君,这段时间我好幸福。”

  “呵!”

  张天微微笑着:“以后还有大把时间呐!”

  宁沐雯点头:“好!”

  ……

  翌日一早,旭日初升。

  温暖的阳光,将路面上的冰块逐渐照耀的消融。

  吴大伯和张大娘早早就去工坊。

  宁沐雯烩了两碗面片,然后又煎了两枚荷包蛋。

  宁沐雯的手艺依旧很好,两人饱饱吃了一顿饭,张天便拉着宁沐雯道:“走,我们再去一趟工坊。”

  “今天不离开么?”

  张天摇头,笑着道:“明天一早走吧,咱总要好好和吴伯张大娘做个别。”

  宁沐雯用力的点头:“应该如此!”

  两人手牵着手,走在冰面消融的陆地上,冰都结成了块,天气格外的冷,路上也很滑。

  宁沐雯大喇喇的拉着张天的手乱晃,指着不远处的庄稼地,指指点点的道:“郎君你看,那是山鸡么?”

  张天无语的白她一眼:“你不是青州农户出来的?这都没见过?”

  宁沐雯不以为意,又指着几条在田野奔跑的黄狗道:“它们在抓野兔呐!”

  张天笑着道:“是啊,不知谁家的大黄狗,训练的如此乖巧。”

  宁沐雯拉着张天的手,继续大步大晃的走着,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仿佛在告诉村落的孩子们,看!我幸福不!

  她这些日子,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笑的格外开心和幸福,这其实是她从未有过的。

  一路上,她不时指着田野里的山鸡、野兔孜孜不倦的对张天叫唤。

  又会时不时的弯腰捡起几株枯萎的野草,然后编制成草帽带在张天的头上。

  半道上,张天也被宁沐雯感染,拿起火折子将田野旁边的野草烧干净。

  实际村民们市场会烧野草,张天这么做,也不会破坏庄稼,反而有利于庄稼的生长。

  火在枯草中被燃烧起来,身后一群孩子激动的雀跃欢呼,跟着张天和宁沐雯的身后,拎着火把乱窜。

  安静的村落内,顿时充满孩童纯洁无暇的笑声。

  放眼望去,四周空旷,一望无垠,村落的道路和庄稼地,都很难看到行人。

  天空挂在远处,仿佛和田野连城一道线。

  空气有些寒冷,吹到脸面上像刀刮一样,孩子们干燥的脸颊都起了裂缝。

  没多时,张天和宁沐雯便来到工坊。

  众人看到‘小两口’皆纷纷露出笑容。

  张天走到‘织’这道工序前,将飞梭拿出来,在其中一名大娘面前交谈什么。

  大娘由最初的茫然,到渐渐变得吃惊,最后脸色迅速泛起潮红,激动得全身都抖了起来。

  众人似乎看到了异样,渐渐围观过来。

  那大娘语无伦次的道:“这是好东西啊!好东西啊!这个出来了,咱,咱们这……啥任务完成不了呀!”

  众人啧啧称奇,一时间脸色有些茫然,却也不知道大娘在瞎高兴什么。

  大娘的语言表达能力似乎很差,也不愿意多说,索性将老梭子取下,将飞梭重新按上去。

  然后一只手添着棉花,一只手动一下飞梭。

  飞梭在棉花两端来回高速运转,只是眨眼功夫,一条条宽大的棉花布就快要制成。

  一时间,众人呆滞在原地。

  最直观的震撼!

第437章

  到傍晚的时候,吴伯和张大娘喜气洋洋的回来。

  宁沐雯也做好了饭菜,香喷喷的摆放在桌子上。

  吴伯笑容满面的夸耀着张天。

  “朱公子,你可真是我们吴村的贵人,非但给我争取出来三天的时间,还造出了飞梭这东西。”

  “今天村里几个灵醒的家伙合计一番,也已经能批量生产出飞梭啦,想来我们这次应当能按时完成任务,毋需多缴纳徭役钱了。”

  张大娘也激动的道:“今天下午,工坊那边无不夸耀你利害,说明天大伙儿一起请你大吃一顿。”

  吴伯点头,给张天倒着酒,脸上的笑容没消失过。

  张天笑笑,冷不丁道:“吴伯,张大娘,这些日子也叨扰你们许多,明天我和小宁要走了。”

首节上一节553/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