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367节

  众人都好奇的看着傅友文。

  朱元璋微微凝眉:“怎么不说了?”

  傅友文道:“启奏皇上,交趾……交趾的财政税收送上来了。”百官们微微点头,不过依旧有些古怪。

  交趾税收送上来就送上来了,你傅友文怎么感觉好似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莫不是上半年交趾非但没有税收,还倒欠民间财政?

  这种事也不是没可能。

  尤其交趾这种地方。

  朝廷许多人对交趾都心存偏见,认为交趾是蛮荒之地,更有甚者,认为被调到交趾是贬官之举。

  可说也奇怪,最近似乎许多人都以去交趾为荣。

  百官们想不清楚,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

  不过今日交趾税收出来了,也会让一部分人人情交趾的现状吧!

  众人将目光再次投向傅友文。

  傅友文感觉有些口干舌燥,咽了咽口水,这才一字一顿的道:“今岁上半年,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采用以白银计税法,未增寿米、稻、丝、麻等税……”

  众人愣了愣,真正没想到,交趾贫乏的已经开始直接收取银两了呀!

  而后,就听傅友文再次颤抖的道:“今岁上半年,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共收白银,为十二万……十二万三千六百九十两又八分六厘!”等傅友文说完,百官倏地一愣。

  众人皆瞪大了眼睛,目瞪口呆的看着傅友文。

  开什么玩笑!

  十二万?

  扯呢吧!扯淡吧!扯犊子也不是这么扯的!

  殿中鸦雀无声。

  所有人表情,先是震惊,后面就是……一副恍然的表情。

  大家都是吹嘘中的能手,大哥不笑二哥,只是交趾那边,确实有些过分的不要脸了,可真要较真起来,谁没有吹嘘过政绩啊?

  只是,交趾那边,吹的也太过分了!

  解大绅是傻子吗?他难倒不知道这是死罪?

  敢在赋税上做文章……额!

  只是很快,他们再次愣住了。

  解大绅是正儿八经翰林院出生,是沐浴过孔孟圣恩的!

  又怎么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怎么敢胡乱上报赋税?

  唯一的解释就是……天呐!

  殿中再次陷入沉默,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再次陷入古怪之中。

  朱元璋也愣在原地许久许久。

  他试探着问傅友文:“你没看错?”

  傅友文再次低头认真看着,深吸一口气,抬头道:“回陛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真上报了十二万两赋税!”朱元璋微微有些沉默,良久后面色有些动容,似乎在思索什么,又好似下出了决心。“好!”

  “咱大孙治理的好!”

  此言一出,大殿再次陷入绝对的沉寂!

  有人的心,已经开始狂跳不止了!

  奉天殿上,自南向北,自绯红到紫衣,所有庙堂高官,朱紫权贵,无不满脸惊骇!

  好一些人,如蓝玉等人,心已经跳到嗓子眼!

  老爷子这话什么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这是老爷子首次,在奉天殿大朝会,在四品以上京官之列,正式将张天推向人前!交趾是他大孙治理的……

  朱元璋环顾面色各异的众人,继续缓缓地道:“洪武七年,标儿长子,咱大孙出生,于洪武十五年薨。”“近日来,朝堂和民间都传闻咱大孙活啦?”

  顿了顿,朱元璋继续道:“此风不知是谁开出来的,咱只和六部堂官说过。”六部部堂忙不迭出列请罪:“微臣知罪!”

  虽然是请罪,但他们知道,皇上目的不在此,替皇帝顶罪,也是他们作为臣子的分内之事。朱元璋洒然一笑:“罢了,不必请罪,皆回班列。”“遵旨!”

  朱元璋继续道:“既然风气都在传,咱要不出来说两句话,似乎也难堵住悠悠之口。“八一三””“若是再任由此事蔚然成风,民间冒充皇孙之事此起彼伏,难免会引起社稷动荡。”“今日咱就正式告诉尔等!传言不虚!”

  “洪武十五年那夜,因庸医诊断失误,天佑大明,咱大孙未死,于钟山寝陵爬出,流落于民间十年。”“去岁,咱于应天府秦淮河畔发现咱大孙,经锦衣卫彻查后,咱笃定他既为咱皇明嫡长孙!”“恰下月六月初六,其行冠礼。”朱元璋微微沉默。然而百官现在已经无不开始倒吸凉气,众人面色惊骇到了极点。

  原来近日的传言,并不是假的!

  原来这股子风,真是老爷子亲自放出来的!

  原来皇明嫡长孙,果真还活着!

  站在奉天殿的群臣,许多人心里已经心知肚明,可更多的,还是有许多人被蒙在鼓里。“没错,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是咱大孙在治理。”“咱本想着,让他做出点成绩在和你们唠叨唠叨。”

  “现在不必唠叨了,交趾的赋税咱听了,都有些震惊万分。”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傅友文,你户部没有拨过去一分钱吧?”

  傅友文忙不迭出列:“微臣惭愧,户部并未尝给交趾布政司任何财政支持。”朱元璋嗯了一声:“也就是说,交趾的一切,都是咱大孙子自己治出来的。”“半年十二万两赋税,到下个月才及冠,他比咱厉害!”傅友文忙道:“大明之幸!陛下之幸!”朱元璋挥手,傅友文便入班列。

  朱元璋再次环顾众人,道:“宗人府那边,已经将咱大孙从上族谱玉牒。”“礼部。”

  礼部尚书李原听到朱元璋的呼唤,忙不迭抱着芴板出列。

  朱元璋淡漠看着李原道:“你礼部,准备祭祀大典吧,下月初,咱给大孙行冠礼之时,同祭天地、山川、宗庙、社稷,也该让他认祖归宗啦!”李原忍不住颤抖道:“臣,遵旨!”朱元璋点点头,再次挥手让李原入班列。

第336章 356祖先(修改)

  “咱能失而复得皇明嫡长孙,也算是天佑大明,此普天同庆之时……刑部!”刑部尚书杨靖出列。

  朱元璋道:“除十恶之徒死刑不变,于今年大赦天下,凡囚徒,皆罪减一等;此外天下赋税减免一月,普天同庆!”刑部尚书杨靖亦激动道:“微臣遵旨!皇上万岁!百姓之福!”

  朱元璋继续道:“凡三品之上官吏,下月初六,于武英殿,共迎皇明嫡长孙归宫!”大殿上猛地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声音,群臣抱拳,高声道:“微臣遵旨!”

  退朝之后,群臣内心依旧破不宁静。

  这几日的皇孙风波,已经让很多人在猜测不休!

  如今听到这震动天下的消息,下朝之后,众人都在交头接耳三两成群的讨论。

  没有人知道皇孙为什么突然复活了。

  “赵大人,这皇孙,怎么就忽然活了?”

  “呵,李大人,你觉得是忽然吗?你没有觉得咱这些部堂们,平常都稀奇古怪的么?”“嘶!怕不是他们早就知道皇明嫡长孙活着呢吧?”

  “这还用说?若是不然,老爷子怎么会宣布?因为时机成熟了。”“该不会是假的吧?”

  “莫瞎扯!老爷子布局了这么长时间,你是觉得老爷子眼瞎啦?”“嘶!皇长孙谁啊?”

  “朱雄瑛啊,这都不知道?”

  “不不不,本官问的是,他现在是谁?”

  “那谁知道啊,反正再过几天咱就知道了,不着急。”“本官有些期待。”“同期待!”

  朱雄瑛的身份实在太过于尊贵,于朱允还不同,朱雄瑛的出生,就注定了他是天之骄子!

  他爷爷是朱元璋,父亲是朱标,外公是常遇春,舅姥爷是蓝玉!

  只要他成功出现在庙堂,他将立刻拥有皇室和淮西勋贵两大势力的绝对支持!

  这储君……恐怕都唾手可得啊!

  朱元璋只公布了皇长孙,却依旧没有开始立储。

  不过无论如何,只要朱雄瑛出现在众人视野,立其为储,恐怕是早晚之事!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持怀疑观望态度。

  毕竟皇孙已经远离中枢十年,治国不是儿媳,如果再出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亦或者出现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再或者出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家子、流民……这样的人,也未必就能撑起国家大事!

  虽然老爷子说交趾是皇长孙在治理,可这其中的内幕,谁又能知道呢?

  指不定是老爷子手把手治理,然后将功劳丢给皇长孙?

  反正一切的一切都讳莫如深,只有等到皇长孙真正出现,是骡子是马,才能遛一遛…不远处,还有几名文官也在相互探讨着。“刘夫子。”

  方孝孺抿着嘴,见刘三吾紧紧握着拳,面上带着振奋,微微点点头。刘三吾也跟着点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方孝孺道:“‘国’‘家’以教化为本,教化以学校为先;等皇孙归来,皇爷势必会让其入国子监进学。”刘三吾笑着摇头:“以他的见解,国子监谁能教他啊?你方孝孺吗?还是老夫?”

  方孝孺摇摇头:“老夫自然没本事教他,但国子监他是要来的,学问的事都可以放在一旁,他来,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文人支持,所以我等届时要向皇上建议,让其入国子监进学

  !”

  刘三吾抿嘴,眼中发出一抹亮光道:“方兄说的极是!老夫考虑欠妥了!”张天想真正进入群臣的视野,还是要争取更多文官的支持。

  因为这些人,将会决定皇长孙在民间的威望,所以无论如何,礼数一定要做全。

  至少在张天储君未被宣布之前,他一定要获得除了淮西勋贵外更多的文人力量!

  不可否认,张天在武夫们之前的威望已经极高。

  但治国,还是要靠文人们!

  中午,阳光明媚。

  进入五月盛夏之后,天气开始彻底炎热起来。

  张天有些后悔。

  后悔没有在冬天的时候窖藏冰块。

  如今到了炎热的盛夏,尤其中午,就热的有些遭不住了。

  一顿饭吃的汗流浃背,却没办法祛暑。

  正在张天烦闷不堪44的时候。

  府上下人急促走来,道:“爷,户部侍郎来了。”

  张天愣了愣。

  户部侍郎他认识,是傅友文,不过只是有过几面之缘,说熟悉,其实也不怎么熟悉。

  却也不知道户部侍郎傅友文来此做什么?

  张天似乎想起什么,莫不是为了交趾之事而来?可纵然如此,也不至于让户部侍郎亲自过来吧?

  现在大明没设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就是户部的一把手,权柄滔天。

  能让傅友文亲自到来,张天直觉感觉事情不小。

  正在他狐疑之际,傅友文已经汗流浃背的抵达院落。

  张天走到院落内,不卑不亢的给傅友文行礼。

首节上一节367/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