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344节

  一名年轻的官吏起身,肃然起敬道:“我北端三部的疟疾,已经锐减至零!”解缙面漏喜色,多日来的担忧,也在此时烟消云散,不过嘴巴上还有一些水泡。

  此时解缙正在慢悠悠喝茶解火。

  闻言,他点头道:“好!”

  随后,又一名官吏起身道:“解大人,我中端六部的疟疾,此时也已经直逼于无,还有一些在治疗,因为神药的出现,用不了多久就会清理完毕。”解缙点点头。

  最后是张叔同的南端三部。

  张叔同对解缙也实打实的开始佩服起来。

  他渐渐开始喜欢上了交趾,当初他以为的蛮荒之地,以为的被贬官,以为的升迁无望等一切情绪,缓缓消失殆尽。

  他爱上了这片土地,他看到百姓对他发自内心的感谢和磕头,他无比的具有成就感。“启禀参政大人,我南端三部……疟疾清零!”解缙起身,道:“好!”

  “云贵一带的金鸡纳树的树皮粉都送过去了吗?”解缙问道。

  “全送过去了。”

  解缙点点头,看着众人,语重心长的道:“老百姓叫你们青天大老爷,叫你们父母官,对你们感恩戴德,本官也希望你们对得起他们这些称赞。”“交趾的治理任重道远,本官要的并不只有这点。”众人肃然起敬,洗耳恭听。

  解缙继续道:“朝廷看不上交趾布政司,认为咱们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没啥用,应天城的各位官老爷也以为调来交趾是贬官的体现。”“咱们争一口气,用成果去告诉他们,我们在用心治理这里,我们这里的潜力无穷大!”“事情本官一个人做不完,还是要有赖于各位同僚。”

  “本官相信,在百姓感谢你们的时候,你们心里是激动的,是骄傲的,那就将这份心境,一直延续下去!”众人起身,朗声高喝:“敢不从耳?!”高亢的呼声震慑云霄!

  众人散去。

  张叔同留了下来,目光有些复杂的看着解缙。

  解缙有些狐疑的看着他,好奇的问道:“张大人还有话要和本官说?”

  张叔同抱拳,弯腰行礼道:“解大人,开始的时候下官对你抱有敌意态度,对不起。”

  解缙愣了愣,将文书放在一旁,笑着道:“张大人客气了,其实本官开始也不待见你,不过我有个……唔,算是老师吧,本官在来之前他和我说过几句话。”“什么话?”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有志向的人自信自强!”“君子量不及,胸吞百川流,有志向的人心有远方!”“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有志向的人情深意长!”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有志向的人不虚度时光!”“人生敢义气,功名谁复论,有志向的人看淡名利!”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来,有志向的人是最可靠的力量!”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声音从解缙口中传出。

  张叔同听的头皮发麻,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恨不得将热血洒向这方天地!“本官带着信念来交趾,本官答应过他,还给他一片大好河山。”

  “本官知道你是个干吏,你和洪学彬不同,他只是个老官僚,但你不一样,所以本官忍了,因为本官需要你,交趾也需要你!”张叔同有些发愣,沉默了许久,才抬头,眸光赤红的看着解缙,问道:“解大人,你说的此人……是你背后的力量吗?”解缙重重点头:“他是!”

  张叔同肃穆:“敢问,此人是谁?”

  解缙沉默了一下,道:“他是大明的天,是吾等的君,是百姓的父,是本官的老师,是寿州之危的解决者,是红薯粮食的发现者,是疟疾神药的制造者……皇明!嫡长孙!”

第319章 337脸红的姑凉

  一封急信,从云贵直扑吏部部堂

  此时六部部堂高官齐聚吏部。

  詹徽有些颤。

  手里握着的文书在唰唰做抖。

  众人有些惊疑不定的看着詹徽。

  究竟什么事,能让吏部尚书激动至此?“诸位,云贵消息,疟疾好了。”唰!

  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詹徽。

  工部尚书秦达急道:“好了?”詹徽点头:“好了!”嘶!

  “怎么治好的?谁治好的?此泼天大功也!”詹徽有些缄默。

  秦达焦急道:“詹部堂,这有什么好隐瞒的,谁治的?总归有个人吧?”詹徽道:“交趾布政司。”此言一出,一片寂静!

  竟是交趾衙门?!

  一时间,所有人对交趾的认知开始颠覆!

  兵部尚书茹太素道:“交趾的谁?谁发明了神药?”大明的六位部堂高官,都知道此功勋意味着什么。

  什么叫造福万民,什么又叫拯救万民于水火,这不就是么?“本官奏请圣上,此功劳足以封侯!”

  詹徽面皮抽了抽,看着茹太素道:“这事,不劳你费心了。”

  “甚么?这怎么可以?此泼天大功,咱朝廷要不给个说法,人家还以为咱朝廷心是黑的!”詹徽想了想道:“那你就权当皇上之功吧。”

  “什么叫权当?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是!皇爷是万民君44父,但一码归一码。”

  詹徽听的一阵头大,哼道:“那就是皇上!这总行了吧?”

  不仅茹太素面色有些变了,工部和刑部尚书都有些不悦,固执的道:“詹部堂,我们都不是少读书之人,也不是缺心眼,究竟是谁?还有什么事是不能说的吗?”詹徽道:“该知道的时候会让你们知道。”“你!”“无耻!”

  “你莫不是想独揽大功?老夫第一个不同意!”傅友文出面:“好了,诸位给本官个面子。”“放屁!你只是户部侍郎罢了,你有什么面子?”

  傅友文怒道:“你这话什么意思?好!本官说了,你敢听吗?”“有什么不敢?”

  傅友文张口道:“他是咱大明皇……”

  詹徽拉着傅友文冲他使了眼色,微微摇了摇头。

  傅友文讪讪的道:“成吧,反正人家就算需要功劳,也不是你们这些尚书可以给的,掂量掂量自己身份!”

  吏部的这场会没维持多久。

  兵部尚书茹太素、工部尚书秦达、刑部尚书杨靖三位部堂高官走在西华门的甬道内,准备各自回自己衙门。半路沉默无言,工部尚书秦达率先开口:“两位部堂,这事儿有些古怪啊!”茹太素和杨靖纷纷点头:“确实有些古怪。”

  杨靖道:“老爷子是染了疟疾,然后太医院出手了,可太医院没本事治好老爷子,换言之,治好老爷子的‘神医’不是太医院的人。”茹太素补充道:“疟疾是从交趾爆发出来的,其次是云贵,而交趾是先稳定疟疾的布政司,刚才傅友文差点脱口而出,大明皇……”“皇什么?皇子?”

  秦达摇头:“哪还有什么皇子在应天,有的也久居深宫少不更事,他们还能治的了老爷子的病?”

  似乎想起什么,秦达道:“老爷子染病的时候在火器监,本官听火器监的同僚说,当时去火器监,除了老爷子和詹徽外,还有一位年轻的公子。”杨靖愣了愣:“不会是他吧?”“嗯?”

  茹太素和秦达纷纷看向杨靖,询问道:“杨部堂,你说的他是谁啊?”杨靖道:“还记得文伯祺案么?”茹太素和秦达豁然一愣:“张天?!”

  杨靖道:“对,就是张天!当初张天入狱,皇爷对张天的态度可不一般的好啊!”

  “今天傅友文又说大明皇……不是皇子,那就是……皇孙?”

  茹太素和秦达脚步顿住,回头看着杨靖:“皇孙?不都在东宫吗?”杨靖摇头:“你们还记得九年前的皇明嫡长孙朱雄焕吗?”

  此言一出,茹太素和秦达面色顿变,许久后,茹太素左右看看,小声询问:“不是薨了吗?”杨靖点点头,又摇着头道:“刑部有个神秘的卷宗,是关于九年前大明皇长孙朱雄焕的。”

  “九年前死的不仅仅只有御林军和太监,还有几名太医,也莫名其妙的死了,其家眷来报过官,最后不了了之。”“当年钟山上发生了什么?老爷子何故如此大怒要杀这么多人?”等杨靖说完,似乎事情渐渐清晰。

  茹太素惊呼:“没……没死?或者……或者死而复生?张天……皇明嫡长孙?!”杨靖不置可否,目光有些深邃:“不然解释不通。”

  “老爷子可不止一次在朝廷提过这个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印象。”“这么利害的一位人物,老爷子为啥要压着功?”

  他这么一说,秦达和茹太素纷纷愣住了,面色阴晴不定。

  结合着老爷子在太子死后大半年时间内,对皇储之位只字未提,这分明就是在布局什么。

  如果当初的朱雄焕还活着,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

  郑用和文豫章的死,乃至于中山王府无缘无故的卸权,似乎都在彰显着,老爷子提前给淮西一脉留后路。

  为什么要给淮西勋贵留后路?

  因为朱雄焕体内留着的血,可是有常家还蓝家的一部分!

  秦达目光如炬,压低声音道:“杨尚书,好,就算当初的朱雄焕真没死,那么何以确定张天就是朱雄焕?”

  杨靖道:“那么文伯祺被张天杀了,为什么老爷子不让三法司审,为什么要亲自过问?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配老爷子亲自过问吗?”“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你两谋逆了,老爷子也只是交给锦衣卫处理,你们配老爷子出手吗?”虽然话说的不好听,但事实真是如此。

  他们即便是部堂高官,封疆大吏,可在皇权面前,依旧渺小的如同蚂蚁。

  嘶!嘶!

  两人瞪大眼睛,目瞪口呆的看着杨靖,猛地狂吸凉气。

  杨靖看着两人狰狞的神色,道:“成了,咱们也莫瞎琢磨了,心里有个底就行。”“本官估摸着,这治疗疟疾的英雄人物,指不定就是他,不然为啥不能透露?”

  “老爷子有老爷子自己的打算,咱就莫跟着凑热闹了,我估计用不了多久,老爷子就会将其推向人前。”“总总迹象表明……快了!就在今年,大明一定会变天!”

  一封封奏疏送到张天案头。

  老爷子乐得清闲,晚上就搬着摇椅躺在张天旁边,半阖着双眼看张天批奏疏。

  积压了三日的奏疏实在太多。

  张天有些埋怨道:“皇帝咋这么不近人情。”朱元璋嘴角抽了抽。

  “一把年纪了也不知羞!啥事都朝您老这丢,他倒是会撂担子。”朱元璋干咳一阵,道:“哪来这么多怨气,这不是器重你么?”“停!”

  张天道:“和我没关系,是器重你!”

  “也不知道哪儿知道您老身子好了,这身体才见好,还不给人休息了呀!”听着大孙絮絮叨叨的说着,朱元璋干脆不理他。

  这些奏疏大都是一些地方上的小事,张天浏览的很快,批的也很快。

  该准的准,该表扬的表扬。

  突然,张天持笔的手顿了顿。

  朱元璋似乎察觉了异样,好奇的问道:“咋了大孙?”张天将奏疏拿给朱元璋看。

  这是一份来自云贵的奏疏,云贵的疟疾基本转好,万民对皇帝表示感谢,祈求知道拯救他们的‘神医’是谁。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看着张天:“都是百姓感谢你的。”张天笑着点头道:“嗯。”

  ,

  朱元璋轻轻将奏疏放在一旁,看着张天道:“咱上次就和你说了,要么就将你那金鸡啥树的告诉百姓,以后若有疟疾,他们自己就能治理,可以省掉许多烦心事,可你就是不肯,还特地叮嘱解大绅不可将此树告知与人,违者杀。”

  “咱就想不明白了,这明明是对老百姓天大的好事,为啥呀?为啥不能告诉他们?”

  张天知道老人最忧心的就是百姓,他看着朱元璋道:“老爷子,当时我说朝廷开彩票啥的事,你不同意,为啥?”朱元璋瞪着眼:“人心驱利,咱都控制不住人心,你指望什么控制万民之心?”张天笑笑:“道理一样的,当时还是您教会了我这个道理。”“我们控制不住人心,朝廷也没这个能力。”

  “如果百姓们知道金鸡纳树能治疟疾,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占城国也是多发疟疾的国jia,他们也需要这种树。”

  “那么交趾的百姓,云贵的百姓知道这东西能卖钱,最后金鸡纳树只会越来越少,等到将这种树砍伐快要绝种的时候,再爆发疟疾该怎么办?”“有些事短期是惠民之举,可也不能小看万民驱利的心。”“那时候朝廷面对疟疾束手无策,百姓怨谁?”

  “咱朝廷关心百姓,也要考虑深远呀,一味的对百姓好,过多的溺爱,只会酿就大祸!”

  朱元璋瞪大眼睛看着张天:“咱一辈子还没人敢这么教育咱,你小子,教育老头子来啦?还把咱教训你的话原封不动的还回来?”张天道:“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巴,破口骂道:“小兔崽子!嘴里都是道理!”张天笑笑,和老爷子扯了一会嘴皮,继续开始批奏疏。

  批奏疏是枯燥乏味的,治理家国没有那么多打打杀杀的大事,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更多的都是关乎钱财的事。

  张天知道朝廷不富裕,虽然驿站赚了钱,但洪武皇帝将大部分收入都放在修路和军费开支上,真正结余下来的没有多少。

  披着披着,张天再次踟躇起来,眉宇缓缓紧蹙。

  朱元璋百无聊赖的道:“咋又停啦?懒驴上磨了呀你!合着就开始一会儿新鲜劲呀?这批奏疏就是这么无聊的,以后你要天天经历的。”张天没在乎老爷子的言外之意,回头定定的看着朱元璋,冷不丁的道:“有倭寇洗劫了嘉兴沿海一户村庄,死伤三十六名海民。”老爷子刚才还含着笑,这会儿脸上已经阴云密布!

  时下是三月,海上刮西风,有利于倭寇行船。

  大明每年的春三四月是防倭的汛期。

  当张天看到这封来自嘉兴海盐知县的奏文之后,张天面色无比阴沉。

  无论处于什么目的,他都憎恨倭人,厌恶倭人。

  他在后世是身在和平年代下,可他不敢忘记先人受过的苦难。

首节上一节344/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