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247节

  这个天下是他朱元璋的,是他老朱家的,守了二十四年的江山,朱元璋才将天下治理的风调雨顺。

  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深刻理会和理解百姓,将百姓真正的看成自己的孩子!

  孩子受苦爷心疼。

  现在,他看到自己的‘孩子们’终于可以不用在无故被冻死了,怎能不开心怎能不高兴

  史书上都说朱元璋性情残暴弑杀,对,文人是这么说朱元璋的,说的也一点没错。

  朱元璋一辈子杀了不少人。

  可谁想过朱元璋诛杀过百姓的九族吗?

  为什么民间没有一本话本流传到后世,是关于编排朱元璋的

  为什么百姓从没在任何野史上说过朱元璋的坏话

  那些史学家,以及孔门的后人,他们心是黑的!

  他们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惧怕朱元璋,在朱元璋死后却无情鞭挞着朱元璋。

  可他们有没有想过,没有朱元璋,能有汉家江山这些人是不是还在被异族当猪狗一样统治着

  良心被狗吃了而已。

  “老爷子,咱去种点菜”张天突然开口。

  朱元璋狐疑的盯着张天,“咋不经夸?刚说你娃子不错,又犯了糊涂,冬天咋种菜?”

  道和猪食差不多,不过就那,咱都吃的不亦乐乎。”

  朱元璋有些唏嘘往事,看着张天道:“要是冬天能种菜,咱活一辈子了,还能不知道啊?你小子成天就异想天开!”

  看着张天,朱元璋郑重的道:“娃子,你现在当官了,但你得时时刻刻给咱记住你流浪的那九年,要时时刻刻知道百姓的不容易,因为你只有感同身受的知道百姓需要什么,以后才能管理好他们,明白吗”

  张天是想做皇帝不错,可如果洪武老爷子还在,他真觉得没必要。

  他不敢保证自己比洪武老爷子做的好,不,是远远不够格!

  这个国家,在洪武老爷子殚精竭虑的治理下,已经够好了。

  有自家老爷子这样的人辅佐着,他不认为洪武老爷子是啥昏君。

  张天挠挠头:“我咋管理百姓老爷子你别瞎说,被人听了去,还以为我要造反。”

  朱元璋哈哈大笑:“臭小子,你造个鸡儿反!”

  张天急忙道:“葛爷爷,旁边还有外人。”他示意旁边还站着一脸含羞的赵香还有邱湘

  朱元璋笑容更甚:“咱两个闺女是啥外人?闺女嫌弃咱说粗话不?”

  赵香使劲摇头:“不嫌弃!我们洪武老爷子也是这样的,这是英雄气概!”

  邱湘则是红晕着一张脸。

  朱元璋好奇的道:“咋了?你还见过皇帝不成?”

  赵香摇头:“这哪儿能,不过洪武老爷子军旅出生,我想他一定和爷爷您一样,不然老爷子您也不会被皇上这般重视。”

  “哈哈!”朱元璋开怀大笑,“说的在理!”说完后,又点着张天:“学着点!”

  张天瘪瘪嘴,显得有些郁闷。

  赵香偷偷扬起手,一脸胜利的样子。

  张天叹口气:“好吧,不扯这些,种菜去。”

  朱元璋蹙眉,无语的道:“诶诶,咱刚才话白说了啊”

  张天摇头:“老爷子,你不懂就莫瞎掺和,跟着我脚步,冬天不但种出绿菜,还保管你种出西瓜!”

  “胡扯!”朱元璋瞪大眼睛。

  张天道:“那你知道啥是光合作用吗”朱元璋:

  张天继续道:“那你知道啥是温室效应吗”朱元璋:

  张天捧腹大笑:“你看,咱爷两谁不懂”

  “我……”朱元璋嘴巴一张一合,显然憋了一肚子气,可又真的有些迷茫,不知道这些都是啥意思。

  做了一辈子皇帝了,这真触及到他知识盲区。

  不过朱元璋也不是啥小肚鸡肠的人,况且自家大孙比自己优秀,这咋了这该骄傲!“冬天真能种出绿菜?”

  朱元璋试探着问道:“想到这大冬天吃不到绿菜,咱可就馋呀!”张天笑着道:“保管能,您就跟着我来下地吧,还能做的动活不”

  朱元璋笑了,“扯个淡!老子干了一辈子农活,老了还成废物了不成?走,下地!”外面洋洋洒洒又开始飘雪。

  小冰期的到来,注定这个冬天会非比寻常的寒冷。

  张天领着赵香和朱元璋来到搭建好的暖棚。

  经过刚才的半响,暖棚里面已经聚集了热气,甫一进去,暖洋洋的。“好家伙!”

  一股暖流冲击着朱元璋,让朱元璋忍不住大呼出口。

  惊呼之后,朱元璋却是呆住了。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温度,还踏马别说,真适合种菜!”

  朱元璋是个聪明人,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泥腿子跑庄稼,什么样子的气候适合种植,他了然于胸。

  此时揣摩明白了,竟有些忍不住震惊的看着张天。“有戏”

  张天笑着道:“老爷子,你不是时常吹嘘你小时候做过多少农活有没有戏,你心里不清楚啊。”

  朱元璋没好气的笑骂道:“你这臭小子,还记仇呢?现在还编排咱老头子,”

  张天吐了吐舌头:“不敢。”

  朱元璋掐腰:“别愣着了,做活啊!你去刨坑,闺女去拿种子来,快快!”朱元璋指挥着。

  张天也不指望老爷子真来做活,一把年纪了,让他干农活,这成啥样子了这是不孝子!

  老爷子就负责指挥,享受着小时候那种种植开荒的乐趣,这就够了。

  尤其那晚看到老爷子浑身的伤痕,以及一到冬天老爷子身上的疾病缠身,张天心里就不是滋味。

  他不知道老爷子还能活多久。

  在这个医疗技术匮乏的古代,任何小病,都能夺走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张天的院子是蓝玉贱卖的。

  在这寸土寸金的应天大街,尤其靠近南直隶贡院旁边,有这么一家大院,不知多少人垂涎三尺,精贵万分。

  然而这里的主人家,竟在偌大的院子里,开了一片地出来,不种花,不种草,偏偏开垦二亩地种植庄稼。

  这无论谁看到,恐怕都会说一句不雅!

  可爷孙两不但不觉得有不雅,甚至还乐此不彼。

  朱元璋大喇喇的坐在阡陌的田埂上,看着男娃刨坑,看着女娃种植,一种满满的幸福感萦绕在胸怀。

  他笑着,脸上温和的笑着。

  仿若看到了几十年前,他那时候还是八岁,放牛回来,看到老爹老娘在田里开垦的样子。

  好快啊!老爹老年,眨眼功夫,咱老朱家的曾孙都出来了。

  这是个有志向,不拘一格,有能力,有抱负,有眼光,有韬略的曾孙子!

  咱老朱家,未来,一定会以他为傲的!

  咱一定要给他培养出来,让他变成和咱一样,甚至超越咱的霸气帝王!

  咱也会教他,咱农人出来的,要管好百姓,上不愧对天地,下不愧对祖宗!

  孩子流浪九年,咱欠他太多,不过也庆幸他的人生里面,能有这样的九年。

  因为他能看尽人间苦厄,了解百姓兴亡,看过沧海桑田,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继承者!

  才不会华而不实,如空中楼阁,无根浮萍!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将咱大明江山的根基给盘稳,给立住!“大孙!”

  朱元璋甜甜的笑着。“啊?”张天挠挠头。

  朱元璋笑着道:“累吗累了咱歇一歇。”朱元璋招手。

  张天便和赵香来到朱元璋身旁坐下。

  朱元璋唏嘘道:“当初咱也这么做过活,几个娃子就在旁边,老大稳重,时不时帮你奶奶干点活,老四滑头,动不动偷懒,不过老四那家伙心高气傲,也是有本事的……”

  张天好奇:“老爷子,您还有其他儿子啊”朱元璋道:“不是你奶奶亲生的。”

  张天却理解错了意思,“哦,是收养的么”这种事在元末屡见不鲜。

  “那他现在在哪里?您儿子死前,来凭吊了吗”朱元璋笑着道:

  “他在很远的地方,过不来……”“哎,不提他了。”老爷子叹息。“啊老爷子您节哀啊。”

  张天愈加心疼,他真想不到,老爷子居然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养子也死了。

  这对老人的打击该多大啊!

  朱元璋愣了愣,随后盯着张天的样子,无奈的苦笑了笑。

  他又没死,真的是字面意思,在很远的地方,不是上天了啊!

  朱元璋神色有些痛苦,如果真扶持了这娃儿上位,那些不安分的小东西,能服气吗?

  朱元璋需要权衡。

第248章 253发芽?

  种子种下去了。

  什么时候可以发芽,朱元璋很期待。

  就如他将张天这颗种子也种在了大明王朝一样,什么时候发芽,朱元璋更加期待!

  出了院子,外面片片雪花落在朱元璋头上。

  朱元璋抬头:“瑞雪兆丰年,来年丰收,好事儿!”

  张天苦笑一番,是不是丰年,谁又能知道呢?

  “走,咱吃饭去吧。”朱元璋收敛心思,吃晚饭便着急回了皇宫。

  山西那边的无烟煤矿,他得抓紧时间盘下来,将无烟煤运输到全国各地贩卖,确保百姓的取暖问题。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孔讷的府院内显得很雅观,这附和他这种高雅人的品行。

  院子内两株挺拔的松树,就好似在言喻着孔夫子的为人一样,正直不屈!

  一群文人围在一起,在屋檐下看着雪景。

  有人开口问孔讷道:“孔夫子,今日叫我等来,可是书院那边已经准备妥当?”

首节上一节247/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