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179节

  徐妙云点头:“好!妾身理解夫君,夫君有鸿鹄志,妾身永远追随夫君!”

  朱棣哀叹一声,柔情似水的道:“若是败了,要掉脑袋的。”

  徐妙云目光坚定:“妾身陪夫君一起承担!”

  朱棣动容,鼻头一酸,紧紧揽住徐妙云:“若有那日,你当为大明之后!亦如故大唐之长孙皇后!”徐妙云摇头:“臣妾,只想陪夫君,生死不离。”

  ......

  朱元璋在朝堂之中发飙过后,便是回到了自己的寝宫,他的手中把玩望远镜,这手中的东西自然便是那望远镜,这便是张天送给他最好的寿辰礼物!

  准确的说,张天已经送他很多礼物了,毕竟朱允那孩子身上的礼物,说到底也是从张天这臭小子身上那里来的。

  甚至就连那《华夏农业全科》也是张天这臭小子所著作的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朱元璋太多的惊喜了!

  他从自己的寝宫走出到了后花园,拿起望远镜眺望四周,这整个天空都掌握在自己胸怀的感觉,十分的美妙,朱元璋很是喜欢看他打下的江山被自己坐拥的感觉。

  而这时候这回正准备出兵,这望远镜也是时候该派出用场了。

  这有了望远镜的加持,这自然能够迅速的出击将其打败。

  .......

  .而张天此时正在自己的院子之中,这有段时间没让邱湘给自己搓澡了,邱湘她那双芊芊玉手,不断地给张天按摩,这不得不说还是十分的舒服的,那冰冷的触感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加上这沸腾的热水,颇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天哥哥葛爷爷看上去有些悲伤。”

  邱湘有些疑惑的问道,这毕竟是葛爷爷的寿辰,为何看上去如此的悲伤呢?确实是不可思议,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个葛爷爷那便是当今的陛下朱元璋。

  张天也是觉得有些疑惑,这个爷爷可是过了寿辰啊,昨日居然喝的有些多了,确实是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难道是想到了以前不好的事情?

  他觉得这个概率有些大!

第196章 201布局

  而在此时朱元璋这边已经将望远镜交给了军中诸多人,在得知了这望远镜之后,顿时就是被震撼到了。

  满朝文武百官都被这望远镜,也惊讶不已。

  蓝玉此时自然也是得知了这望远镜的消息,并且他已经是试上一试瞬间就是被震撼到了。

  因为在第一时间,朱元璋便是已经将望远镜拿给了蓝玉试上一次,

  蓝玉在看到之后叹为观止,不禁感慨,这皇太孙,江宁县的这个张天的能力实在是太了不得了。

  “这就是这臭小子的能力吗?真是太厉害了有这望远镜在手中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许多,轻易在打仗时有这东西,竟然能够掌握敌军的状况!”

  蓝玉哈哈大笑,对此早已经是震惊不已!

  而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像黄子澄和朱允他们自然是属于忧愁的那一方!

  他们先前在朱元璋的寿辰就已经再次获得了失败,对于朱允的内心受创是非常严重的!

  可以说他们之前准备的一切东西都败给了朱允,而他们看似是败给了朱允,其实他们是败给了张天了!

  因为一切都是从总张天这里获得的,而朱元璋也是了得这也是张天所为!

  .....

  张天次日,看着天气不错,便是过去晨跑,等到晨跑结束,回去洗漱一番,张天便提着礼品朝汤和家中走去。

  先前汤和家眷搬到应天的时候,张天去拜访过一次,所以认得路。

  张天找到门子,门子见是张天来了,也不通报,直接带张天进府。

  汤和此时正喜滋滋的躺在院子的摇椅上享受着清晨的安宁。

  这摇椅,自然是张天送的,上次汤和乔迁之喜,张天也不能空手来,便送了一把摇椅。

  这玩意也不值两个钱,老爷子们还特别喜欢,汤和不知和家眷炫耀过多少次这摇椅。“汤老爷子,睡着呢?”

  张天笑呵呵的将礼品放在石桌上。

  汤和笑骂道:“扯淡!这都啥时候了,还睡啊?再睡就睡过去了。”

  张天笑笑:“给您老提了些礼品过来,都是些家常胡瓜啥的,得空自己嚼着玩儿。”汤和喜笑颜开:“你小子,心思就是活络,才过了小年,便第一个记得咱老头。”

  “对啦,你葛爷爷过年还需要处理一些事,不得空和你一起过,咋样?到咱这来?咱爷孙热络热络,让你爷爷眼红去吧!”对张天,汤和是真的喜欢到骨子里,不带一点掺假。

  他时常都会妒忌朱元璋,当初如果自己在江宁县,看到这小子,恐怕也会不遗余力的抚养他长大。

  如此孝顺,懂得感恩,还有如此大本事的孙子,别说亲的,就算不是亲的,也得当成亲的培养啊!

  要不是他张天是朱重八的亲孙子,汤和真想也认他做干孙子栽培!张天笑笑,道:“别了,我应了凉国公那边,年关去哪儿过。”汤和嗤笑:“呵!一家人了不起啊?”

  啊?

  张天挠挠头:“啥一家人?”

  汤和噢了一声道:“我说凉国公蓝玉和开国公常遇春嫡子常茂,他们不是一家人吗?”瞥了瞥张天,心道,你和他们不也一家人吗?

  这一家人就是感情深呐!

  张天笑笑,道:“开了年,我在来您老这拜年,到时候给我点压岁钱啊,可不要吝啬,十万八万的白银,尽管给!”

  “去去去!咱老头子哪有这么多钱?”

  汤和笑骂了一句,看着张天,猛地惊醒道:“哎呀!老咯,咱一直以为你很大了,可现在才发现,你还没及冠,好孩子,好孩子啊,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一老一少正这么聊着的时候,汤府管事来了,“老国公,吴副千户来啦。”汤和笑笑:“呵!让他过来。”

  张天见汤和有正事要谈,便不好在此逗留,急忙抱拳道:“那老国公您忙,我改日再来。”

  汤和摇摇手:“不必,你也见见他,这小子,是咱经略东南沿海的一员猛将,对东南海防很有见解,你不是一直痛恨倭寇吗?认识认识。”

  张天愣了愣,这才知道老国公这是给自己拉拢人脉,心里有些感动,便点头道:“好!”不消片刻,前方便有个汉子听着胸膛走来。

  他个子不高,但是身材匀称,一看就知浑身有力。似乎是因为常年在海上的缘故,皮肤有些黑。可不是那种乌黑的黑,而是透着红润的黑。

  对方没穿官服,而是一身简单利落的短打扮,看着很是利索。“卑职昌国卫副千户吴桢见过公爷。”

  汤和不悦的蹙眉:“没得规矩!咱不在军中任职了,你毋需和咱卑职不卑职的。”

  吴桢嘿嘿笑道:“习惯了,改不了,今日得空回滁州看看老母亲,路过应天,便顺道来看看老国公。”他边笑,边打量着张天,小心翼翼的道:“这位……可是老国公子孙?”张天微笑着道:“并不是。”

  吴桢这人,张天听过,洪武时期,东南海上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在汤和经略东南的时候,建立了五十八所防御水寨,抵御倭奴不敢上岸分毫。

  这里面的功劳,许多都是吴桢做的。

  后来洪武皇帝亲自给他升为靖海侯,世代拱卫东南沿海。

  这啥都啥啊!靖海,取之海上靖平的意思,由此也可看到洪武皇帝对其重视。

  汤和笑呵呵的道:“这位,嗯,老朱家的贵公子。”“啊?”吴桢愣了愣,急忙行礼:“卑职参见小王爷”张天急忙侧身:“我不是什么小王爷,我只不过一介白丁。”吴桢呆滞的看着张天,又看着汤和。

  一介白丁,老国公还什么老朱家的贵公子,老子这不是跪在别人家的坟头瞎哭爹么?

  汤和似笑非笑的看着吴桢,将话题朝东南沿海引了出去,道:“这些日子,东南情况何如啊?”

  吴桢看了一眼张天,汤和深深蹙眉:“你妈的!咱让你说你就说!你在忌惮谁,在怀疑谁?每个眼力见的东西!”汤和的脾气,也不是啥和颜悦色的,在军中,他是出了名的暴脾气。

  本来这两年都收敛了,可看到吴桢怀疑的看着张天,他气就不打一处来。

  吴桢被吓出一身冷汗,张天也有些无语,老国公这反应也太大了吧?至于么。

  不过张天知道,信国公这是在为自己撑腰,给自己立威,寻及此,不免有些动容,心里乐开了花。吴桢被骂了也不气恼,叹口气道:“哎,这些日子,一直在剿匪,海盗无处不在。”

  “这些年海盗没少杀。可是他们领头和骨干的在,杀了一波还有一波,杀不绝!他们都躲在海岛上,大船根本开不进去。有时候官军刚出动,他们听着风就躲起来了!”张天狐疑的看着他:“海盗?”吴桢说的不是倭寇,而是海盗。

  吴桢点头,道:“对!海盗!多在福建广东南部海峡上抢劫商船。”张天不解的道:“他们,很难剿灭?”

  吴桢点头:“是啊,他们和千里之外的吕宋,三佛齐等地暗中勾结在一起。咱们大明这边剿的急了,他们就往那边一跑,等风头过了再过来,咱们拿他们也没办法,而且这些人,大都是福建广东一带的汉人。”

  吕宋,三佛齐,就是后世的菲律宾马来等地。

  汤和淡淡的道:“那边虽然是蛮荒之地,但从宋代开始,已经有不少汉人移过去,渐渐在那边形成一股势力。

  至蒙元末年,天下大乱,出海的人更多如过江之鲫。其中最多的是广东、福建人。出海后,就在三佛齐和吕宋一带落脚。后来大明一统,东南沿海的海盗集团,例如方国珍旧部等也把根据地挪到了那边。”

  张天揉了揉眉宇。

  看来大明的东南沿海,不仅仅是倭寇为患,还有一群汉人海盗也是祸患。

  那么如果交趾布政司商贸开了起来,这股子海盗,将会取代倭奴,成为交趾南岸最有威胁的一群盗匪!

  .....

  府地。

  吴桢此时正在厨房内,帮着妻子打着鸡蛋,中午烧了一份大葱炒蛋,一份蒸腊鸭。

  厨房外,一儿一女在跳绳。

  一切那么安逸。

  当传旨军户的声音在门外猝不及防的高亢响起,吴副千户手里的鸡蛋应声落地,摔个粉碎。妻子张氏埋怨道:“好容易下几个蛋,被你霍霍……”

  她喋喋不休的才说了两句,突然愣住,脸色惨白:“老吴,你莫不是在东南犯了什么事,才逃回来的?”张氏脸色惨白如纸。

  外面的圣旨她听的清楚,按老吴这性子,他能让皇帝亲自下圣旨?这~压根不可能!

  而且好说不说的,为什么今年军中给他放回来过年了?为什么前几年都-不能回来?

  张氏是个妇道人家,很多道理都不懂,但眼前这事,太诡异了。

  她眼眶顿时就红了。

  “老吴,你,你你,究竟犯了什么事,咱……咱去投案,去自首,咱不能不清不白,不能连累了两娃呀!”吴桢不厌其烦,狠狠瞪了她一眼:“妇道人家懂个屁!莫忙活了,快随咱去外接圣旨!”没多时,吴桢带着妻张氏,两孩子,一同走到院落内。

  老母亲此时也已经跪在原地,吴桢出来后,便带着家眷恭敬跪在老母亲身后。那传旨的军户见人到齐,掀开黄绢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敕?

  听到这个字后,吴桢全身都在激动的颤栗!

  大明的圣旨,有几种格式,若是昭告天下,则称‘诏’;若是封赏高等的官员,则称为‘诰’;倘若是封赏低级的人员,则名为‘敕’;

  除此之外,若只是宣布某某事,则称为‘制’,另外则还有‘册’、‘书’、‘符’、‘檄’等格式,对应不同的情况。

  这是封赏啊!

  吴桢现在直感觉天旋地转,双目都瞪圆了。

  那朱郎君,真就一句话,将自己前途定了?

  嘶!

  “兹有昌国卫千户,吴讳桢作战凶猛,见识非凡,经纳谏,咱认为你可以世袭千户,即日起,咱给你提正千户,世袭军职,你当好好为国效力。”

  “等年关后,来京师,咱另有他用,钦此。”朱元璋的封赏奏疏,依旧这么亲民。

  军户圣旨读完,便对吴桢道:“吴千户,接旨啊,愣着干啥?”吴桢是真的愣住了,被圣旨上的话震的里嫩外焦。

  这圣旨的话没有拗口骈文格式,也没有文绉绉复古遣词造句,是老爷子惯用的徽州话。

  这不足为奇。

  奇怪的是,圣旨上说,经纳谏?纳谁的谏?

  升千户,世袭军户,为何偏偏只有这两个奖赏?

  这圣旨上的话,如果变换一下,是不是就是张天在信国公府告诉他吴桢的原话?

  嘶!

  吴桢忙是起身接旨:“谢军爷,这……中午在这对付一口?”那军户笑着摆手:“不了,急着回去复命,恭喜吴千户。”

首节上一节179/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