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70节

  随后瞧着大唐的朝阳,与杜如晦互相眼色示意。

  谁去劝一劝?

  长孙无忌已经毫不犹豫站在了李世民身边,笑道:

  “大家何必动怒?前月皇子治降生,如今又有光幕言预我唐有万里疆域,俱乃祥兆。”

  想起来已经为他诞了三子的皇后,李世民怒色稍显柔和:

  “万里疆域何用?不肖子孙丢长安逃剑南道,又言安史之乱,又言有武氏篡权。”

  “后世区区倭国竟敢弃汉光武赐倭奴国名,大言不惭自称日本,且与那些乌七八糟之国同略九州。”

  李世民冷笑:“单凭此名,便可伐其不臣之罪!”

  “大家。”房玄龄收好册录劝慰道:“祸事无巨细,宜徐徐图之,一一而行。”

  “前月方才将裴虔通发州,当务之急宜追罪宇文氏旧同党,尽除不臣。”

  说起来这些事李世民怒色尽收,早有腹稿一般吩咐道:

  “牛方裕、薛世良、唐奉义、高元礼,尽除官削爵,充军岭表。”

  杜如晦在一旁记下,随后提起另一件事:

  “卢祖尚依然拒谕旨,不往交州任职。”

  李世民面色冰冷:“论何罪?”

  “对捍谕命,而无人臣之礼者,按律当绞;之官限满不赴者,一日笞十,罪止徒一年。”

  杜如晦对律法熟稔,判断道:“二罪从重,当绞。”

  李世民有耐心,但并不多,尤其今日骤得许多消息,耐心更薄。

  “命其妻兄周范与说,不从则以忤旨之罪论处。”

  房玄龄杜如晦再次对望,既然这些旧事都已经议定,那么……

  “李药师迁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克明检校刑部尚书,魏征迁秘书监,参朝政。”

  李世民斟酌了一下便命道:“令代州都督张公瑾密察突厥之大小事。”

  光幕中提到唐的并不多,因此寥寥人名异常显眼,包括魏征之名。

  “武庙之事可先行动工,能平朕渭水之耻者,当首迎武庙!”

  房杜二人一一记下。

  长孙无忌看政事告一段落,也终于加入进来:

  “此光幕为何有分两段?”白罴的那一小段略显突兀,几人都有注意到。

  李世民摇头:“此前光幕结束后稍待片刻,会再现文图,仿若对人所言一般。”

  “可有文字留存?”长孙无忌追问。

  年初被罢的他为避嫌不言政事,但这光幕他或能分忧。

  “有!”李世民点头确认。

  三臣子大喜,然后便看到他们的陛下递出了一张大纸。

  上面除了一具歪歪扭扭的弩车画像外,仅有几句话。

  看着三人幽怨的眼神,李世民只能干笑:

  “此前尚以为朕德感上天,仙人赐观天上歌舞戏。”

  长孙无忌抢先道:“此后大家若观之,恳请召臣等共观之。”

  “定然。”李世民点头:“解仙机,平西域雪耻,攻朝鲜,尔后强叩倭奴国门!”

  “尔后朕要尽伐番邦魑魅魍魉之国,万疆大唐,当由朕亲手打出来!”

  “臣无忌愿效死!”长孙无忌纳首便拜。

  杜如晦房玄龄互相递了个眼神:这长孙无忌如此便重回陛下左右?

第106章 故乡

  荆州,十一月初。

  随着枯水期逐渐临近,乐进的斥候也愈发大胆,频频南探。

  而直至此时,当阳的守军这才发现他们将军还有一手相当不俗的箭术。

  以往面对窥伺的斥候基本都是借助城防之利,将斥候驱散就结束。

  但他们这位头发已经花白的黄将军精神矍铄,能饭斗米肉十斤,马背开强弓。

  隔几日就带兵出城扫荡一番,乐进斥候若是逃的不及时,往往就只能收获被一箭穿心的命运。

  所以虽然斥候动作更频繁,当阳城周围反倒是平静非常。

  对当阳的百姓来说,生活并无太多变化,除了几个月前那仿佛噩梦一般的大军过境。

  唯一变化便是米布等价格等降了一些,以及新来的黄将军说话很和气。

  斥候不敢犯进导致守城门的都有点惫懒,两人正站在一起闲聊:

  “听说了嘛?据说张将军罚去做劳役了!”

  另一个士卒眉飞色舞:

  “你那消息太早了,据说张将军被褫夺兵权了!主公跟他割袍断义了!”

  “哦?兄弟调到黄将军麾下前莫非……”

  “此前便是在那张飞麾下!”

  “原来如此。”

  两个士卒的碎嘴并不能影响到推着小车的张飞挥汗如雨。

  当然没有被罚劳役,更没有和兄长割袍断义。

  光幕结束之后,关羽魏延赵云等当天就返回了各自驻地。

  张飞则是因为临沮粮草不够去找刘备调拨了一批。

  粮草调拨很顺利,只是在装车之后刘备告诉张飞驽马不够,有一车粮草需要张飞自己推回去临沮去了。

  推便推吧,临沮到公安,不过两百里地罢了。

  张飞推着这据说是军师最新做出来的独轮小车,粮食放得满满当当,吭哧吭哧踏上临沮归途。

  后方公安县的城墙上,孔明登高而看。

  手上拿着一个小册子有条不紊的记录。

  “看来这木牛还需要改进,翼德竟推的颇为吃力。”

  “货物堆得高了也会不稳当,或许应该加个支架?”

  刘备在一旁脸色依然还是臭臭的,但看着张飞还是有点心疼。

  “主公既然不舍,干脆再送翼德两匹驽马便是。”

  孔明笑道。

  “翼德这张嘴……”刘备摇了摇头,索性不去看,与孔明一起下了城墙。

  一起走在公安县街道上,看着沿街货郎叫卖,百姓比起来一年前精神好了许多,至少很多都能吃饱饭,刘备也颇为欣慰。

  张飞虽然返回临沮,但反倒给刘备扔下来一个麻烦。

  与孔明一起回到公安县府,刘备头疼的看着眼前的汉子。

  面带稚气,肤色古铜,手上满是粗茧,一看便是习惯了水上讨生活的。

  “主公!”这个汉子当即便拜。

  刘备赶忙摆手:“我可不是你主公。”

  这便是张飞给丢下来的麻烦。

  孔明在一旁笑眯眯看着,此时问道:

  “甘瑰,你还是不愿回江东去?”

  这个名为甘瑰的少年昂着头:

  “我要跟着玄德公回故乡去!”

  “你故乡不是在江东吗?你都说了,你乃甘兴霸之子,甘兴霸乃江东猛将。”

  甘瑰头摇的飞快:

  “打小老汉儿就告诉我,生要记得自己是临江人,即便死了,魂灵也是要先沿着江水回临江的。”

  孔明耐心劝解:

  “玄德公是刘荆州不是刘益州,没法带回家乡。”

  这少年又不服气:“汝又骗我,那张将军与我说过,刘荆州迟早成为刘益州的!”

  刘备心里最后一点对于张飞的愧疚也烟消云散。

  指了指门厅下的地板,刘备干脆席地而坐:

  “甘瑰……我记得翼德说,汝自述是偷跑出来的?”

  少年昂着脑袋点了点头,回忆道:

  “周都督病逝……老汉儿那天晚上哭了一场,接下来喝了好几天酒。”

  “老汉儿说在江东只能靠周都督回故乡,现在周都督不在了,以后老汉儿和我死后都要成孤魂野鬼了。”

  “我不服气,老汉儿以前跟我讲过他年轻时的江上啸众,那我也能行……然后便被张将军捉了。”

  说到最后这个汉子显得很是气馁。

  刘备点点头:“所以宪和说自己是刘益州的人,你反而更不停手了。”

  甘宁和刘璋的矛盾刘备听简雍曾经说起过。

  早期荆益二州有矛盾时,甘宁与沈弥娄发等被撺掇起兵反刘璋,后被赵韪击败,甘宁就此开始流浪,有家难回。

  只是简雍绝难想到,他差点因为这个陈年旧事而死。

  “那甘兴霸干嘛不去给刘璋服个软?”刘备提议:

  “赵韪也已经不在…甘兴霸去给刘璋服个软,想必还是能回去做那郡丞的。”

  甘瑰睁大了眼,随即摇头嚷嚷道:

  “老汉儿他年轻就不服刘益州,让他这样做,定然宁做孤魂野鬼。”

  刘备盯着甘瑰,脑袋里转着各种念头,犹豫不决。

  “主公,我也会操练水师!我能去帮关将军!”甘瑰胸膛拍的砰砰响。

首节上一节70/3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