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646节

  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之内回荡,话语内容简单,倭使也听得清清楚楚。

  话语当中并没有任何威胁话语,但倭使一时间反倒是两股战战,面色大变几欲站立不住。

  大明天子的话让旁观的其他藩属国使者脸色上尽是好奇。

  礼部官员也都互相对视了一眼,脸上皆若有所思,他们已经隐隐猜到了什么。

  被朱元璋刻意询问的倭使并没有顽强的意志,几个呼吸后就用发颤的声音开始尽叙自己所知,毕竟从大明皇帝这问话态势来看,恐怕如今大明上国对倭国所知绝对不少。

  从足利尊氏倒戈迫使倭王退位,到新倭王封其为大将军之后南退,再到足利氏于京都开设幕府,以及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如今已击败南朝军重新定倭国之一统,倭使虽因慌乱说的颠三倒四,但大明君臣都已经听了个大概出来。

  “好胆!”

  礼部尚书李叔正出列怒喝:

  “此乃欺君之举!汝等知我大明天子于国主怀良多有青睐,竟隐瞒国主更替之事,罔顾圣意竟行招摇撞骗之举,可知罪为何乎?”

  李叔正乃是新的礼部尚书,上一任的代礼部尚书李冕在给大明天子办完天寿节之后,思虑再三还是上表请了外放,成功使得礼部尚书一职一年四易,也难怪百官都觉得今年有点难熬了。

  对李叔正的言语,朱元璋略微松了一口气,随后用带有嘉奖之意的目光瞟了一眼李叔正:

  人才啊!

  华夏历史何其繁多,即便只是生搬硬套,礼部官员也基本都明白了倭国发生了什么一档子事儿。

  这什么源义满干的不就是曹操、司马懿、赵匡胤等的旧事么?哦不对,没有篡国主之位,并没有干赵匡胤的事儿。

  所以如今如果认真追究的话,可以说是一团乱麻,如果按着陛下此前已经接了怀良的奉表来算,如今的源义满那是地地道道的乱臣贼子,身为宗主国当诛其贼扶其孤。

  但眼下听闻源义满并没有篡位,于是李叔正这个新的礼部尚书精准把握到了最恰宜的尺度。

  将倭国已经更替的国主翻篇模糊化,只论处欺君之罪。

  “臣…臣……”

  倭使瞠目结舌,一时间不知都有点闹不清楚处境。

  今天之前他以为今天要跟往年一样,被华夏天子将奉表摔到脑门上,不过这样也好,毕竟如此一来后面就省得忙活了,空出来的时间刚好去应天府集市为国内的贵人们采货,来大明时被塞的那一份货单如今才买了不足两成,差得远呢。

  而在片刻之前以为自己终于修好倭明之间关系,将要因此在大将军面前扬名,得显贵名。

  但是眼下,看着上国的上官一副怒气蓬勃要治他罪的模样,看着那其他官吏也皆对他怒目而视,倭使的小心脏顿时有点遭不住。

  但好在,敬爱的大明天子站了出来:

  “朕觉得,其间有些事,那位足利义满或许并没有说清楚。”

第766章 听墙角

  随着藩属国的使节依次离去,礼部官员在忙完手头的公务之后也纷纷迫不及待回返家中与家人团聚,毕竟今天才是新年第二天。

  朱元璋也是一样,虽然依安排来说,明日还要在皇宫中宴请亲臣重臣,但那毕竟是明天的事,今天政务结束,接下来他终于可以好好歇息一番。

  穿过数门,将身边多余的内侍强行打发去过年,朱元璋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后宫。

  摆摆手示意宫娥不必通传,脚还没跨进去坤宁宫的殿门,就听到儿子们喧闹的声音从门窗缝隙钻了出来。

  “二哥三哥你们的不知道,娘得了一物,爹爹靠着它威风八面,那祖训录都打算要再多写个十七八页呢,两位哥哥回来可有的罪受喽!”

  都不需要仔细辨别声音,单从这略有不着调的话语来看,必是老四无疑。

  也就只有这个儿子敢在背地里说背写《祖训录》是受罪。

  “那四弟,娘所得的具体是何物?怎么回来之后都是一副神神秘秘之举,为兄看不明白。”

  声音刚健有力,自是他的次子随朱了,朱元璋的嘴角不自觉挂起来一点点苦笑。

  这个儿子倒是有几分将才,但所受磨砺太少行事急功近利,若是不改这个毛病以后定是要吃亏的。

  “哎呀二哥,大哥和诸位胞弟既不愿说,那定然是……”

  话语到这里寂然无声,但朱元璋几乎可以想象出来老三以手上指的神色,这反倒使得明天子嘴角苦意更多。

  这三子嘛,生的早吃过苦,但又疏于管教,在他开大明之后身份可谓是一步登天,结果回头就发现性子骄恣,本以为在宫中矫正的差不多了,没想到离京不过三五日,就藩途中就故态复萌。

  这也让朱元璋难免有些忧心,从用人之判断上来看,老三日后必生乱,但认真算来他对这个儿子确实有所亏欠……

  “爹娘也不是不愿,只是娘也说了,若是直跟二哥三哥说光幕之事,那二哥三哥定然不信!”

  “光幕?”“什么是光幕?”

  “哎呀老六,肉包子都堵不住你嘴!”

  六子朱桢,在朱元璋看来一眼就是个勇将的好苗子说白了就是不太擅长用脑子。

  但这个六子一副赤子心肠也很难让他说太多硬话,如今想来只是有点担忧这个样子怎么能镇守一方呢?

  殿内吵吵嚷嚷,随后一阵“梆梆梆”的声音清扫了杂音,同样是略显稚嫩的声音,但说起话来不疾不徐,朱元璋几乎都能想象出来朱那等闲自若的样子。

  从直觉上来说朱元璋觉得,若是那光幕真有仙人点化,有朝一日能邀武侯莅临大明,那恐怕这个第五子与武侯是很能说得上话的。

  “二哥三哥纠结这些作甚?爹娘既如此定自然有其缘由,而且与其介怀于此,何不先过新年?两位哥哥离京许久,如今应天府之繁盛更胜往昔,辞旧迎新之欢庆想来都足够两位哥哥沉耽许久了。”

  这话让朱元璋暗自点头,不过旋即便也想到,应天府过年之景他也许久没见到了。

  欢庆最盛的除夕和上元节两日,也恰恰是他身为天子最为繁忙的两日,一丝一毫的空闲都难以抽出来。

  上元节时与百官勋贵一起登城楼远远瞥一眼应天府之繁华,就已经是他离这盛大欢庆最近的时候了。

  “而且眼下,更还不如先听大哥说说今日爹爹是如何应对倭使的。”

  “倭国事关大明百年安危,我等既为天潢之派水、若木之分枝,自该忧父之忧,以国事为己事。”

  这话让殿内再次静了一下,随即是老四声音不大不小的抱怨:

  “难道欲图不世之功者,唯能操帆跨洲者?可那我马术岂不是白练了……”

  “四弟所虑太过久远,与其担忧倭事,不如先好好跟着你老泰山学学军阵之法,勿要糜费了爹爹心思。”

  朱标摇摇头,随即想起来白日所见的倭使那大起大落的遭遇,心中不知怎么也忽然也轻松了少许:

  “爹爹如今对倭国之疆域知道的清楚,故而只是与那倭使略微对了对,就让倭人相信倭国内有我大明耳目。”

  “且认真算来,此前那源义满未一统倭国时常居倭北,与我大明通讯断绝,那蒙骗咱大明的,反倒还真的都是那怀良倭王的臣子,爹爹治其欺君也也算是合理。”

  朱棣在脑内回忆了一番倭国地图,也不得不承认大哥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于是干脆捎带着猜测道:

  “那爹爹想来最终也并未接的源义满之奉表,因为无论如何于礼不合。”

  “如今爹爹是以倭国之罪废那怀良倭王之国书,如今只待这倭使回返令那源义满交出欺爹之人,并取缔倭寇,那自可顺理成章与咱大明再定藩属,且……”

  朱棣说到最后声音渐低,不过他清楚看到大哥朝他轻轻点了点头,这莫非是说他猜测爹爹会蓄养其野心并借其插手倭事的猜测没错?

  殿外,站着的朱元璋也不由得轻叹一句:

  “想不到老四竟也有玲珑心思。”

  “自然。”

  简单两字吓得朱元璋差点一蹦三尺高,不过回头眼看皇后那忍俊不禁的表情,也只能强行把面部表情拧回来:

  “那老四若是生于乱世说不得也能闯下智勇兼备之名……妹子怎么走路没声音?”

  马皇后横了明天子一眼,努努嘴道:

  “下雪了。”

  史册记载中应天府八成以上的年份是无雪的,另外二成所降之雪也极寡,就似眼前一般。

  细雪在地上铺了薄薄一层缎子,使得天地间都寂静了几分。

  马皇后将不由分说拽着朱元璋往回走:

  “难得下雪又无政务,来陪妾身走走。”

  “标儿也该跟兄弟亲近一番,你在了他反倒是束手束脚。”

  “且等等!”

  朱元璋解下自己皮氅小心披到了自家妹子身上,并细细掖了一下确保堵住了所有进风口。

  “让内侍再拿一件来……”

  马皇后蹙眉,但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大大咧咧打断:

  “后世都说了,咱这体魄……离谱!”

  “区区风寒罢了。”

  有宫娥默不作声回殿内取了两件皮氅朝帝后嬉玩的方向追去。

  坤宁宫殿内皇子们的宴席,气氛渐酣。

第767章 灭元格戏

  依大明天子之令,除夕之休沐日与上元节休沐相连,并再额外从他处挪两天过来,凑了个自大明开国以来难得的漫长休假。

  虽不知道陛下为何改了性子,但对文武百官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故而当时在奏得天子恩准后,各部官员也将宋时官员的封印仪式给搬了出来。

  封印绶以示停止办公,官员遂各安其所,以度新年,这是自宋时就有的传统。

  元时制度相当混乱,绝大多数时间元廷中枢对各省的约束能力都相当有限,而落在地方上那些汉人官员休与不休,全凭蒙古贵人一言而决,所谓的封印仪式自也就无从谈起。

  而到了大明开国以后,则纯粹就是休息时间太少,官员既没搞封印仪式的心情也没那份闲心。

  毕竟前宋虽然有万般难展志气,但辞旧迎新时可以相当宽松的连休一个月,人家也自是有封印绶的底气。

  咱大明呢?从举行封印仪式到开印重新办公,恐怕那印章上印泥都还没干呢。

  如今倒是有了封印仪式的底气,不过皇帝陛下也额外追加了有令,大明诸司休假不休公,有司皆需留值守官员,等开印办公之后须要按照值守天数给其休沐日依次偿还。

  虽与前宋难以相比,但对大明百官来说,洪武十四年的这个正月确实度过的还算安逸。

  长达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可以暂时将胡惟庸这名字在脑袋里暂且忘记,也可以将严厉的皇帝与平易近人的皇太子等诸事皆抛之脑后。

  骑马招摇穿城四十里,十里饮酒十里赋诗,十里纵歌十里与亲朋推杯换盏。

  过大街看杂耍,登酒楼看胡人,穿小巷看孩童成群举着糖饴闹嚷,巷尾驻足听说书人一声抚尺镇得余音袅袅。

  若是再有些闲钱,还可包个小船等到傍晚,伴着万灯点星河,再和着萧笛琵琶琴筝作响,令船家就这么顺着秦淮缓缓飘荡再听得从碧瓦朱甍琳宫梵宇处流淌出来的欢贺笑声,那便是天下第二等快事。

  至于入了这些所在才能享的第一等快事……文武百官还是须要在其和头顶官帽之间做一个抉择的。

  毕竟如今已有传闻出来,据说宫内改设的那个锦衣卫乃是多司合一由天子和太子所率,其辖管所涉遍及应天府方方面面,他们这些为官的也万不可仅仅因为半个多月的休息就真的放浪形骸。

  但总之,即便是只享享这天下第二等快事,也足矣令百官们忘乎所以了,毕竟在朝堂上向来只有战战兢兢的份儿,何曾想过竟有今日?

  但总之,洪武十四年的这个正月,两休合一终于使得这个自出生起就忙碌不已的新生帝国,进入了第一次正常的休息节奏。

  而皇宫的后宫中,皇太子朱标将桌子上的骰子捡起来,一抬头就看到了在一旁老爹的异状。

  天下有司皆休,除了大事之外都暂且不报,故而这个大明国真正意义上的中枢也闲了下来。

  而难得兄弟团聚,于是在朱棣的提议下,几兄弟干脆找来了戏盘玩儿灭元格。

首节上一节646/6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