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64节

  双方在政治层面上的第一次交流在神宗时期,当时汴京大旱僧人求雨无果,于是有人建议倭僧试试,恰好遇到天气变化降雨,大喜的神宗给这和尚许多赏赐,顺便给当时的倭王写了封信。

  本来这也正常,但很快倭国朝廷因为信中的“回赐”二字较起了真,讨论了整整五年之久,最终决定以大宰府名义回信,在行动上拒绝了回赐这个立场。

  其实说白了就是觉得唐亡了,宋败了,如今我在东海又行了。

  只不过当时倭国属实是抛媚眼给瞎子看,毕竟双方来信去信在路上就要很久,再加上讨论五年,宋朝多半都不明白发生了啥事儿,兼之当时北宋财大气粗,也对这点赏赐看不在眼里。

  终北宋一朝差不多都是这种纠结的状态,最终一直到宋徽宗写信过去要求倭国以“珍奇之产”事大之诚”,终于戳到了倭国朝廷的自尊心。

  在激烈讨论了三年之后,倭国决定正式断交,以后只收礼不回信。

  除了宋徽宗的信之外,当时影响了倭国对宋态度以及倭国内政治生态的还有另外一件事。

  澶渊之盟后宋辽息战,辽国得以腾出手去收拾北方的渤海国残余。

  自开辽的耶律阿保机灭了渤海国之后,辽国有尝试在此立东丹国让契丹人为国王,但渤海国遗民不甘于此,先后建立了定安国、兴辽国、大元国等进行激烈反抗。

  但在辽国腾出手后,辽东地区的渤海残余迅速被辽国扫灭干净,渤海国遗民一分为四,百万人被迁入辽国内地融入汉族,约三十万投奔高丽融入朝鲜民族,还有一小部分驾船南下赴宋,还有相当一部分选择迁入同样有渔猎习俗的女真部族当中。

  而随着辽国在辽东地区的扩边,这一时期的女真人无力对抗契丹人,大部分都选择臣服于辽国统治,但还有一部分女真人在接纳了渤海国遗民并消化了其造船航海技术之后,选择了走海路向东逃离辽国统治。

  1019年这批女真人沿途抢劫了高丽国的船只以及人口,最终整率成师杀入对马岛,在此补给半个月之后,约三千人驾大船五十余小船上百,正式杀入倭国。

  海盗做事,基本就是烧杀抢掠,但同样也有后继无力的特点。

  在连续得手两次后,最终在面对九州岛海岸严密戒备的情况下,最终不得不撤退,而在返途这支海盗又遭遇了高丽水师的伏击,就此覆灭。

  而根据后来朝鲜史料记载,这批海盗的主力应该是生活在长白山一带和松花江沿畔的“长白山女真”和“蒲卢毛朵女真”。

  倭国记其为“刀伊入寇”。】

  甘露殿中,李世民摸了摸下巴,感觉今天的运气着实不错:

  “记下来,加急送往登莱!”

首节上一节564/564返回目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