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3节

第52章 江陵之谋

  二月和三月注定是忙碌的时间。

  张飞黄忠关羽三人频频出击扫荡境内的大大小小山贼营寨。

  在沙盘模拟的情况下,荆州四郡山贼们的安乐窝可以说是清晰可见。

  击破营寨之后三将仿效江东征山越抓壮丁的手法,将山贼劳训磨掉匪气之后再编入队伍,可作新兵。

  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出力的反而是黄忠。

  在光幕中看到了自己建功立业之后老将军心思彻底活络起来:何必要等到几年后的定军山?

  赶紧拥有自己的部曲,最迟明年必然有大战!

  帮助主公平益州乃至于天下,最终还要征伐异族!现在黄忠无比后悔自己在荆州荒废的那些光阴。

  老将军心里已经被张飞撩拨的躁动不已:武庙!

  黄忠对于战争的预测也并非无的放矢。

  三月份江水对岸江陵城中驻扎的周公瑾邀请刘备前往一叙。

  但刘备并没有那么傻,无论是光幕的揭示还是鲁肃之前的警告都让众人清楚:

  周公瑾真的能干出来当场擒下刘备事儿!

  而且周瑜还是孙策死之前的托孤大臣,如果急眼了直接对刘备下毒手,孙权又能说什么?

  孤身赴宴实在不智,最终两方人马选择了江心扁舟一叙。

  “周公瑾邀请我们共攻益州。”

  这是刘备带回来的消息。

  “如果说光幕揭示的几年后,孙侯后邀请我等进攻益州或有假途灭虢之嫌。”孔明摇摇头:

  “那此次周公瑾之邀则是实实在在的居心叵测。”

  将领们判断也是如此:“要是答应了这个邀请,我等必然命丧益州!”

  这个邀请,绝不答应!

  益州,还是得自己打!

  “我自是当场回绝。”刘备回想起简短的会面眉头紧蹙:

  “周公瑾全程躲在船舱之中并未示人,仅仅隔船差人喊话,或已病入膏肓。”

  众人唏嘘,一代英才最终落的死于病榻,怎么看都挺憋屈的。

  “即使如此还帮孙权图谋益州!”张飞说起来周瑜口中也有惋惜之意:

  “如此忠诚之士,大舅哥家里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众人俱是点头:光幕讲的逍遥津还没过去多久,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周公瑾的呕心沥血给江东养十万之兵,结果换来的居然是成就张八百之名。

  不知道周公瑾当时在阴司看到如此光景,心中会作何感想。

  众将散去之后惯例是诸葛亮给刘备的开小灶时间。

  “若图益州,须走鱼复,而若要过鱼复,需先过南郡。”

  孔明在地图上指指点点,拉出来一条清晰易懂的路线。

  “可是如今周公瑾据南郡而不走,如此……”刘备喃喃,随即一喜:

  “军师可是有了想法?”

  孔明笑着点点头,随即也不卖关子:

  “还请主公修书一封送往孙侯处,信中一称大都督之病已无法理事,担心南郡为曹军所趁。”

  “二称江陵与公安唇亡齿寒,希望能尽早接手江陵城防。”

  “三称希望大都督先专心养伤,等东吴进合肥取寿春控淮水而逼许都之时,我等愿意军压襄樊以做呼应。”

  刘备霎时明白过来:“我这就写!”

  不过随即疑惑道:“孙侯会相信?”

  孔明笑道:“孙侯自是不相信主公。”

  “但孙侯也并非完全相信大都督。”

  …………

  孔明在四月愈加繁忙,不仅要调配物资核算赋税,今年还要负责用天工开物的种稻之法来教老乡怎么完善的种田。

  “夫君,你看这些纸张如何?”

  黄月英抱了一沓纸,形色大小都各异,抱过来给诸葛亮看。

  田间地头树荫下,孔明在这里搭了一个棚子一边和蒋琬办公,一边看护田中的稻种。

  虽然可以假借他人之手,但孔明终归是不放心。

  孔明身侧蒋琬一脸的哀大莫过于心死:

  不仅舒适的办公环境没了,这俩月做的工作比自己过去半年都要多!

  见到黄月英抱过来造纸坊新试作的纸张,他也抬起了脑袋很是好奇。

  这一段时间造纸坊已经陆陆续续做出不少新纸,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整体来说纸张比竹简木牍要方便不少。

  孔明同样欣喜接了过去,并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最上面的纸张:

  纸张厚薄均匀,质地细密甚至还有一点点光泽,摩挲了一下,手感光滑但还能有一点沙沙的手感。

  “夫人造纸之术出神入化!”孔明夸赞。

  黄月英抿着嘴笑并不说话。,示意孔明看看下面。

  孔明将这张左伯纸抽走,在蒋琬期待的目光里将这张纸垫到了自己公案最下面,显然要私藏了。

  下面还有一张更加洁白柔软有韧性的纸张,孔明凭着自己第一感觉就下了断言:甚至还要优于左伯纸!

  造纸孔明也了解,造纸工坊他隔几天也会去看一遍,因此第一时间就了然:

  “夫人你找到桑皮的替换物了?”

  光幕只是说了左伯纸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桑皮,余下的配方需要慢慢尝试,但好在并不是很困难。

  另一个问题则是桑皮这个成本较高难以解决。

  桑树能养蚕,桑皮能入药,这意味着造纸成本翻倍提升。

  但好在夫人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孔明期待看着黄月英。

  “夫君可听过红桑树?”

  “红桑?”孔明踱了两步道:“可是树?”

  “桑树其果玄紫,而树之果赤红,且树之叶亦能用来养蚕,只是树饲养之蚕,丝劣,故荆州北部有种树以食其果。”

  “夫君博学。”黄月英赞叹:“以树之皮制纸,其作价仅左伯纸三成。”

  三成!

  “还不止如此!”

  黄月英又从袖中掏出一本刚刚装订好的书籍,封面用篆体写着《六韬》。

  拿过来翻了两页孔明满意点点头:

  “印刷术果然方便!”

  光幕所提的印刷术只要想到了确实没什么难的,当天晚上孔明就明白过来。

  就像将手中的印章扩大十几倍,其上字体也多数十倍,这样沾上墨汁在纸上按一下不就能印一页文字了?

  而且印刷术不仅仅能用纸,孔明也想到了。

  主公颁布的政令、商人常用的账本、乃至于种田等都能用得上。

  如此说来那个光幕中的天工开物应该也是用印刷术印制。

  “夫人此举,造福苍生!”孔明的评价很高。

  造纸术和印刷术被夫人完善之后,文字载物已经可以彻底放弃木牍与竹简了。

  作者下一章有话要说。

第53章 亿万巨贾糜子仲

  送去孙权那儿的信件暂时没有回音,反倒是出门在外的简雍率递回来了消息。

  刘备当即急召最强外置大脑:诸葛亮前来议事。

  孔明过来的时候戴着个草帽,赤脚卷腿,脚上还裹着泥巴。

  但就算如此还是让刘备感叹:果然,帅的人不管干嘛都是帅的,包括种田的时候。

  “孔明怎么不先冲洗一下?”刘备关爱的用自己衣袖擦了擦孔明脸上的泥点子。

  “主公说有急事,亮便匆匆过来了!”孔明朗声笑道:“主公有何事?农田那边用了《天工开物》之法,育出之秧苗比往年健壮许多,定能有个好收成!”

  “哦?当真如此神奇?”刘备平时孱陵公安两头跑,中间要去和周公瑾交锋,工巧务农之事全权交与诸葛亮,还当真不了解。

  孔明重重点头:“从育苗到种地肥田,天工开物无所不包,我讲给百姓听,他们也感叹终于有能将种地说的这么清晰明了的书籍了。”

  “古往今来,对农桑的关注还是太少了!”刘备感叹:“稍后我与你同去插秧!”

  “哦对了!”刘备拍拍头拿起来信件:“宪和来信。”

  用衣服下摆擦擦手,孔明接过来一目十行扫完笑道:

  “恭喜主公,益州民心已附!”

  这或许就是外置大脑的意义吧,刘备看完简雍的信件感觉仿佛游记一般,不是说这里的酒宴就是那里的吃食,完全看不出什么。

  将信纸摊开,孔明慢慢给刘备做说明注解:

  “许是简先生担心信件遗失或落于细作之手,故而写的比较含糊,但是透过其中名字能看出来宪和先生的意思。”

  “宪和先生称益州形势岌岌可危,刘璋终日享乐不理政事,外有张鲁虎视眈眈而不能平;内有庞羲李异蠢蠢欲动。”

  “刘璋缺乏威严,张松法正两人愿做游说,迎主公入益州。”

  “而现在宪和先生已经离开益州,等见完马孟起之后便回来。”

  “宪和这一路苦矣!”刘备慨叹良多,益州路有多难走都知道的,但简雍为了大业却主动请缨。

  随后刘备就注意到了益州谋士的决定:迎他入益州!

  焦躁的心,颤抖的手,以及在屋里走了一圈又一圈的脚。

  孔明抗议了:“主公还有其他事儿没?不然的话亮要回去插秧了。”

首节上一节33/5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