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893节

  就在刚刚,他看到了崔、郑二人脸上的迟疑,他知道,这两家伙在衡量,这时候,他哪里还坐得住?

  长孙冲顿时一耸肩,一脸茫然地问道:“权左丞这是何意?外臣何时蛊惑大唐官员了?还请权左丞明示!”

  说完,他也是一脸愤慨,看向李孝恭、长孙无忌等人,责问道:“敢问各位尚书、仆射,这就是大唐的待客之道?随意污蔑他国使团么?

  此事,本官定要向大唐皇帝陛下,问个清明!”

  “嗯嗯……”李孝恭闻言,有些不自在地咳嗽了两声,这才说道,“贵使莫要动怒。”说罢,他又看向了权万纪,有些无奈地说道,“权左丞,慎言啊!”

  虽然嘴上是在责问权万纪,但心里却是为这老家伙叹息了一声。

  一天之内,居然上了长孙冲两次套。

  不过这次套,他就算明知道是个坑,也不得不跳。

  说到底,就怪郑、崔两人的迟疑。

  不然的话,他又岂不明白,长孙冲那话,什么内容都没透露出来,而他所指摘的,不过是他的臆测罢了。

  “是老夫失言了。”权万纪拱手道。

  说着,看向长孙冲等人,心中也是颇为重视了起来,不敢再小瞧这些昔年的毛头小子了。

  “言多必失啊。”长孙冲笑眯眯地说道,“要是外臣没记错的话,权左丞今天可没少失言吧?

  听小子一句劝,谨言慎行,一辈子兢兢业业,当世名师,又何苦要临老入丛?沾染烦恼丝?

  我家殿下常说,世间之人的烦恼都源自欲望,若是无欲,便亦无求,以权左丞的身份和地位,定为当世一逍遥翁。”

  “放肆!”长孙冲话音刚落,长孙无忌就没忍住喝骂了一声。

  他是真没想到,自家这小子,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之前阴阳怪气的就算了,这会儿居然还敢威胁权万纪。

  虽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都是那个意思。

  这就让他坐不住了。

  唐俭等人也是纷纷皱眉,这些小王八羔子是愈发的胆大妄为了。

  权万纪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听到长孙冲这话,反而笑了笑,说道:“老夫一把年纪了,风风雨雨数十年,既见过前隋文帝盖世之功,也见过炀帝昏庸致天下动荡。

  好日子过过,虽不长久,苦难磨砺也经历过,虽无法与贵使等人相比。

  但身为读书人,儒家经义常伴其身,夫子教诲不忘于心。

  至今犹记先贤曾言,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就是他的态度,很清晰了。

  长孙冲倒是没觉得有什么,点了点头,笑道:“权左丞之高风亮节,小子佩服,若是今后小子有得罪之处,还请权左丞海涵。

  只是略微遗憾,昔日不曾拜于左丞门下,学先生之经义,悟先生之至理。”

  说罢,长孙冲躬身就是一礼。

  见长孙冲这般,权万纪也是微微有些意外,不过很是和煦的将其扶了起来,笑道:“他日老夫若是挡了贵使的凌云之志,贵使当做什么,便做什么!为人臣子,唯一忠字,誓死不悔矣!”

  说罢,两人齐声大笑。

  但在场的旁人却是笑不出来。

  他们听出来了,这是大明集团和李恪集团,正式开战了。

  从这一刻起!

  虽然两人说得文绉绉的,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大战伊始的寒芒。

  说白了,没谈妥。

  一时间,长孙无忌等人也是摇头轻叹。

  他们猜到了这个结果,但却没猜到这个过程。

  接下来的事情,那就有意思多了,双方在谈判桌上,那是寸步不让。

  长孙冲更是直言道:“大明商部和工部与大唐的合作,不愿有士族参与!”

  一句话,就将士族排除在外。

  ……

  正当两国使团唇枪舌剑之际,魏征等人也是缓缓地走出了宫门。

  而在宫门之外,魏叔玉躬身而立。

  兴许是离开长安太长时间了,加之他离开的时候,年岁也不大,是以认识他的人不多。

  只是因为他身边有身着长明军军服的将士,也便让宫门守卫以为是大明使团在此等候长孙冲等人。

  一直到魏征和萧等人走出宫门,魏叔玉这才阔步走出,走到魏征面前便是双膝跪地,语带哭腔地说道:“不孝子魏叔玉给阿耶请安了。”

  一开始,魏征都愣住了,还道是谁家的小子,莫不是受了什么委屈,但听到魏叔玉的话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萧却是在一旁笑了笑。

  他是知道的,昨日那么多勋贵家的子嗣去找了自家兄弟,魏叔玉的情况,自然瞒不了。

  不过,唯独魏征不知道。

  大家都很有默契的没告诉他。

  “长高了……”魏征将魏叔玉扶起来后,半晌才说了这么一句,不过看得出来,他的眼睛闪着光。

  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当年让其去了大明,想着能支持一下那位,谁知道,此去一别便是经年,再见时,连自己儿子都认不出来了。

  “让阿耶担心了。”魏叔玉看着逐渐老迈的父亲,心中也是隐隐有些作痛。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可惜,他没做到。

  纵使非他本意,但他终究是没做到。

  “恭喜啊,令郎如今可是比当年成长了不少,可喜可贺啊。”萧在一旁也是笑道。

  作为多年老友,他还是很替自己这老兄弟高兴的。

  “今日老夫就先行一步,诸位,抱歉了。”魏征说着,就朝众人拱了拱手,当即就和魏叔玉一道离开了。

  他确实高兴,毕竟就这么一个儿子,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他能不高兴么?

  虽然他平日里严厉了一些,但终究还是一个父亲。

  待魏征父子一道上了魏家的马车后,魏叔玉这才从怀中取出了一个信函,说道:“阿耶,这是殿下让孩儿带回来的。”

  看见李承乾的书信,魏征一愣,心道,莫不是那位让自己儿子回来,就是给自己做工作的?

  想到这里,他微微有些失望。

  说实话,他一直是太子派,不是因为自己儿子跟在李承乾身边,而是他认为就该如此。

  接过信函,魏征直接就撕开了信封。

  魏公:

  见字如晤。

  今日,本王将令郎送回长安,无甚要求。

  只因魏公膝下唯有叔玉一子,常年不在身边,为人父母者,岂有不牵挂之理?

  当年魏公将叔玉送至日月山,本王不甚感激,也明白魏公之深意。

  然,数年已随风而逝,本王如今尚且有自保之能,也有立锥之地,万不敢自私至此。

  这些年来,叔玉随本王左右,不敢说教了他经世之学,但也终归是没有毁了他求学之道。

  如今,叔玉已然成才,本王也无甚可教,送回长安也便是让他尽孝于身前,勿成子欲养而亲不待之遗憾。

  最后,本王深感魏公昔年维护之情,不敢轻许,只待未来可见真章……

  李承乾的信,内容不多,但要求一个没有,这让魏征颇为意外的同时,也是颇为欣慰,这一瞬间,他这些年因为大明逐渐壮大而产生的自我怀疑,终于逐渐褪去了。

  他意识到了,当年自己的选择,没错!

  心中的郁结,也正在消散。

  将信函珍而重之的收起来后,魏征怜爱地看向自己儿子,问道:“你此番回京,殿下可有什么交代?”

  “没有,殿下就说孩儿多年未曾省亲,此番刚好有使团入京,就让孩儿一道回来了。孩儿想着,也确实多年未在阿耶和娘亲身前尽孝,也便就答应了,到时候再随使团一道回去就是。”魏叔玉一五一十地说道。

  的确,他回来的时候,李承乾可没给他任何任务。

  魏征听到他这话,那就更满意了。

  李承乾没有利用他儿子,自家儿子什么品行,他还是知道的,既然他还打算着回去,那便是不知道李承乾的安排。

  心中也是笑道,傻小子,你家殿下不要你了。

  当然,这话他是不会说出口的。

  这会儿,他心情很好。

  自家儿子没被教废,这是小事儿,他其实不是太在意。

  他在意的是,那位大唐的储君,纵使如今有这般成就,也还是如同昔年一般,并没有真的因为些许成就便肆无忌惮起来。

  单从这一点儿来说,魏征作为臣子,的确是合格的。

  但是作为父亲,好吧,多多少少有点儿不靠谱。

  “回家,今日为父陪你好好喝一杯。”魏征爽朗地笑道。

  多少年了,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而魏叔玉还以为是自己的到来,让自家父亲脸上多了些许笑容,顿时也是后悔不已,若是早知如此,早就该回来的。

  但他又哪里知道,这会儿,他在李承乾和魏征之间,就妥妥的一个工具人。

  骂我的都没么?擦!

第685章 卷五 李二的手段,魏征的选择

  对于魏征,李承乾的确没有任何要求,更没有让魏叔玉帮自己说什么。

  不需要,真的不需要。

  像魏征这样的人,真要这般做,只会引得对方反感,而对付这样的人,方法只有一个,君子欺之以方!

  李承乾便是如此做的。

  不单单是对付魏征,萧、段纶这些老顽固,他也通通都是这个法子。

  还别说,魏征还真就吃这一套。

  ……

  另一边,皇宫之中,李二再次看着当初李承乾送来的沙盘。

  无他,之前房遗爱的话他真就听了进去。

  不管未来如何,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儿,这话没毛病。

首节上一节893/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