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887节

  姚大没听懂他在说什么,还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也不知道看到了什么对另一边的姚二说道:“你还记得那边么?当年我们是不是在那里第一次遇到殿下的?”

  姚二偏过头看了一眼,点了点头,道:“没错,就是那里,一晃都多少年了,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当年我们为什么要去泾阳?”

  听到他这话,姚二顿时就是一愣。

  他也想起来了,目光再次看向了当初他们第一次遇到李承乾的地方。

  一切,真的都是巧合么?

  而在队伍的另一边,薛万彻和薛仁贵两人并行。

  可能因为同姓,两人倒是聊得还算熟络。

  同为武将出身,自然更喜欢打量对方及其麾下。

  不过就是这么一看,薛万彻也是有些理解为什么薛仁贵麾下的长明军能一战成名了。

  当下也是笑道:“薛将军统军果然名不虚传,不说别的,就说这操练将士的本事,薛将军在老夫所认识的人中,那也是名列前茅的。”

  作为初唐的名将,一支军队成色几何,从很多细节上都能看得出来。

  薛仁贵闻言却是笑了笑:“薛将军言重了,小子不过是乡野粗鄙之辈,哪懂什么操练将士的本事,不过是军中各位千夫长家学渊源罢了。”

  第一次见面,哪怕是惺惺相惜,薛仁贵也不会露底。

  再说了,长明军的操练,呵呵,和他关系还真不是特别大,说到底就是一个督促罢了。

  “薛将军客气了。”薛万彻说道,“待待会儿使团所有交接完了,老夫在军中宴请薛将军及其长明军众将士!都是军中之人,没有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

  他的任务就是招待好长明军,当然,招待不过是明面上的。

  薛仁贵笑道:“既然薛将军盛情难却,小子自是不敢拂了将军的好意。”

  试探罢了,他们此番同样也有试探大唐军队虚实的意图。

  未来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

  提前做些准备也是应当应分的。

  还别说,数万人的使团,这会儿真就有几万个心眼子。

  哪怕是那些没怎么做声的使团其他人,心思也是极其的活络。

  当然,也有被如此繁华的长安城给迷了眼的人……

  来啊,骂我几句松松筋骨,评论实在太少了,我来找刺激了!

第681章 卷五 李二的下马威

  长安城,朱雀大街。

  当大明使团已经悉数就位之后,长孙冲也便静静的等着。

  按照之前大唐方面给出的信息来看,没多会儿,李二便会宣召大明使团觐见。

  还别说,接待如此庞大的使团,对于大唐来说,也是一次考验。

  此时,两仪殿中,李二也在和群臣补充一些可能忽视了的事宜。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长孙无忌见大事小情都有了定论,这才说道:“陛下,那这便宣召大明使团入宫?”

  这是之前就已经有了定论的,所以长孙无忌才会开口。

  而就在这时,李二却是摆了摆手,道:“不急,今天天色也不早了,大明使团又如此庞大,明日吧,今日先让他们安顿下来再说。”

  听到李二这话,众人都愣住了。

  不是,人家使团都在外面等了许久了,你一句话就改天了?

  这多少有点儿儿戏了吧?

  “陛下,这不合我泱泱大唐的气度吧?”魏征实在是没忍住,站出来说道,“作为天朝上邦,出尔反尔,岂不是引得天下人嘲笑?”

  听到魏征的话,李二倒也没反驳,浅笑了一声问道:“朕乏了,可行?”

  众人无言,就李二这状态,别说乏了,夜御三女怕是都不在话下。

  不过这就是李二!骄傲的他,哪怕是装都懒得装一下。

  群臣无语归无语,但又能说什么呢?

  见众人不再多言,李二直接说道:“来人,朱雀门传朕口谕,就说朕今日乏了,大明使团明日觐见。”

  说完,李二起身就走,片刻也不停留。

  众人见状,也是无奈摇头。

  走出两仪殿,有人低声道:“陛下最近是愈发的强势了。”

  “谁说不是呢?”有人接过话茬儿说道,“不过如此一来,蜀王那边怕是松了口气吧,还有崔家那些人,今夜,他们当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另一边,房玄龄等人也是在窃窃私语。

  “陛下这是想给大明一个下马威?”温彦博低声问道。

  房玄龄摇了摇头,道:“谈不上什么下马威,不过是在安抚蜀王他们罢了。”

  作为昔日的当朝宰辅,李二刚开口,他就猜到了李二的意图,对此,他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很正常的一种手段罢了,怎么的,难道在他刚刚扶持起来的蜀王一系正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直接给人家泼一盆冷水?

  这就符合李二的利益了?

  长孙无忌倒是没多言,对他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

  按部就班,紧跟李二的步伐,就是他的策略方针。

  ……

  朱雀门外,长孙冲一行人却是等了许久了,说不焦急定然是假的。

  这会儿,他们代表的是大明王廷,一举一动都被无数的长安百姓盯着,可不敢丢人现眼。

  而就在这时,一传旨太监走了出来,长孙冲等人见状,立马站得笔直。

  可就在他们期待着传旨太监宣大明使团入宫觐见之时,那太监却是扯着公鸭嗓高呼道:“传陛下口谕……”

  等传旨太监说完,长孙冲等人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原先的激动和兴奋瞬间就荡然无存。

  不过这是李二的口谕,他们也无法说什么。

  而在街道两旁,却是有不少人在窃喜,这是一个好兆头,至少对他们来说,是的!

  “王爷,这就是大唐的待客之道?”待内侍回宫,长孙冲却是看向身旁的李孝恭问道。

  语气谈不上冷峻,但的确是多了几分不满。

  当然,这不是针对李孝恭,而是作为大明使节,他必须摆出来的态度。

  李孝恭这会儿其实也懵逼,本来不是这样的,可最终走到这一步他能说什么呢?

  不过这会儿他也是阴沉着一张脸,冷声道:“贵使莫不是没听到,今日我大唐陛下乏了,这个答案可还满意!”

  两人极有默契的辩驳了一番,然后这才安排庞大的使团下榻。

  按照以往的惯例来说,使团一般都是下榻鸿胪寺,不过这次显然不太可能。

  没办法,整个使团数万人,哪怕是大唐的鸿胪寺也没有这接待力。

  当然,这就不得不提到大唐朝廷恐怖的执行力了,他们早在使团入京之前,就在朱雀门外收拾出了一排宅子。

  其目的就是为了安置使团的。

  看到这一幕,长孙冲皱了皱眉头:“王爷这是何意?自古以来他国使团不都是下榻鸿胪寺,为何我大明使团却是连进皇城的资格都没?”

  有些人分不清皇城和宫城,简单来说,宫城是皇帝也就是李二的居所,而皇城则是各部的官署。

  就比如鸿胪寺,便在朱雀门内以西不远的地方。

  至于普通百姓、商贾生活的地方,则称郭城,长安、万年都是长安府下辖的郭城。

  “长孙尚书说笑了不是。”李孝恭闻言也是立马笑道,“贵国使团数万之众,纵使是我大唐鸿胪寺也无如此接待之力。当然鸿胪寺已经将所有能腾出来的客舍都预留了出来,只是实在住不下的人才会安排在外面。”

  他正说着,时任鸿胪寺卿的唐俭从朱雀门走了出来,一脸笑意盈盈地说道:“怠慢了大明使团,实是老夫失职,晚间酒宴上,老夫定当多喝两杯。”

  长孙冲闻言,笑而不语。

  他其实明白了,大唐这是想将他们这些正副使以及一些有官身的和使团大部队分开,虽然不知道他们此番是什么目的,但长孙冲用脚指头想都能想明白,这里面决计是没安什么好心。

  “既然大唐的鸿胪寺住不下,那我等便和使团住在一起便是。”长孙冲当即笑道,“我大明自立国以来,尚未有过如此特殊之举,岂能在我等身上坏了规矩?”

  他是不可能和自己的使团分开的。

  倒不是说信不过,而是担心使团中的人被大唐的读书人所迷惑。

  要知道,崔、卢那些人家,别的本事没有,邀买人心的手段,那可是一流的。

  而且,此番使团中,还有不少工部的匠人,这些人虽然忠,但真要说到肠子,呵呵,他们还真不是大唐那些读书人的对手。

  “那怎么行?”唐俭闻言,立马说道,“这不是……”

  都没等唐俭把话说完,长孙冲便摆了摆手,道:“大鸿胪就不必多言了,我大明从来没有丢下自己人而去享受的先例,吾等真要如此做了,他日回了日月山,又当如何向殿下交代?

  左右不过是住的地方罢了,怎么着也比当年大明立国之初时强了些许吧?

  那日子,爬冰卧雪,我大明上下不也熬了过来,怎的,今天的处境难道比昔年更加窘迫不成?”

  他是一点儿不在意,作为使团的自己,住在皇城之外的确有损大明天威,但作为堂堂天朝上邦,连个使团都安置不下来,难道就不丢人了?

  这玩意儿都是相互的,就看谁的脸皮更厚了。

  见长孙冲坚持,唐俭看了李孝恭一眼,希望他出出主意,李孝恭却是一言不发,这事儿,他也没招。

  “这样,贵使勿忧,本官先去请奏一番。”唐俭有些无奈。

  真要让长孙冲这么干了,他大明固然丢人,但大唐怕是也挣不到什么脸面。

  而作为鸿胪寺卿的他,那还真就是难辞其咎,最恶心的是,如此一来,他在李二和李承乾父子间,颇有几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意思了。

  长孙冲自然没有拒绝,他其实也知道,只要自己态度坚决,该着急的总归不是自己才是。

  泱泱大唐,天朝上邦,比他们更加在乎脸面。

  要不然,也就没有了各国使团来长安骗吃骗喝的故事发生了。

  “倒是给大鸿胪添麻烦了。”长孙冲躬身,一脸歉意地说道。

  唐俭恨不得一脚踢过去,不过最终他还是回宫请示去了。

  待唐俭走了,李孝恭看向长孙冲的眼神中也就多了些赞许。

  这里面的门道他又何尝看不明白?

  不过长孙冲能在这个年纪,就把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都弄明白,也的确值得他高看两眼。

  “让王爷见笑了。”长孙冲笑道,“吾等这会儿也要准备一下,失陪片刻。”

  李孝恭点了点头,也便转身找李泰等人聊天去了。

  待李孝恭走了后,长孙冲这才说道:“诸位这就安排一下,让大家都准备准备,我们很快就要进皇城了,切莫出岔子才是。”

首节上一节887/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