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782节

  该说不说,如今王德全这小日子,过得是真舒服。

  不知不觉间,王德全走到了城门口,当下,他就停下了脚步,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长安城墙出神。

  这一看,就是小一刻钟。

  城墙上的那些将士见状,纷纷笑道:“瞧,那人盯着我们城墙看了一刻钟了吧?我猜他定然是小地方来的,何曾见过如此雄伟的城墙?”

  “你说,我这会儿要是呼喝一声,能不能吓他一个激灵?”又有人笑道。

  几人正说着,守将走了过来,笑道:“看什么呢?”

  闻言,几人当即就将事情简单介绍了一番。

  守将听后,也是循着他们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当下便说道:“你们几人去将此人给本将军带来,窥视我长安城墙如此之久,本将军倒是想问问他是何意图!”

  作为守将,这点儿警觉性还是有的。

  麾下闻言,也是急急忙忙地跑了下去。

  而等他们朝着王德全走过去的时候,只见王德全一脸沉浸地盯着长安城的城墙,脸上还挂着莫名的笑意。

  对于几人走来也是浑然不觉。

  “你是何人,盯着我长安城墙这么久,莫不是想图谋不轨不成。”那将士说完,都没等王德全回话,当即就说道,“抓起来,交给将军定夺。”

  王德全这才从沉浸中清醒过来,见状倒也不慌,笑道:“跟你们走便是,别动手。”

  说罢,就负手走在了前面。

  几个将士见状,也是一愣,这家伙那不慌不忙的模样,倒是让他们有些担忧,别真是招惹了什么招惹不得的大人物。

  毕竟长安城里的勋贵,多如牛毛,他们不认识的也是甚多。

  可事已至此,几人也只好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城墙之上,守将见状,当即便让人搬了把椅子,坐在这寒冬腊月的城墙之上,等着。

  他倒要看看,敢如此窥视长安城墙的人究竟会是谁?

  不多时,王德全便走了上来。

  一开始,守将也还不以为意,可随着来人越走越近,他猛的就站了起来。

  “王侍郎,怎么是你?”守将连忙说道,“误会啊,天大的误会,本将军还以为是何方宵小窥视我长安城防来着,你瞧,这不打水冲了龙王庙嘛。”

  说罢,他一脚就踹在了身边一人的屁股上,说道,“眼力见呢?还不赶紧给王侍郎搬一把椅子?”

  那些将士不认识王德全,可他却是认得的,当下就陪着笑脸在一旁说道。

  而那些将士一个个都愣住了,王侍郎?

  哪个王侍郎?

  莫不是王家的人?

  当下,一个个也是一脸的心惊、后怕。

  亏得之前没有做得太过分,否则得罪了这位自家将军都得贴着笑脸的王侍郎,那真就是闯了大祸了。

  “将军客气了。”王德全笑道,“老夫不过是路过此地,刚好想到了他日我家殿下回长安,定然经过此地,一时间浮想联翩,好似真的看到了我家殿下由此门进入长安,引得无数人欢呼雀跃的景象,倒是让将军见笑了。”

  “那是,殿下若是回长安,那整个长安城的百姓还不夹道欢迎?”守将闻言也是笑道。

  从王德全的话里,他听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

  其实对于他们这些军中的厮杀汉来说,他们还是愿意支持李承乾的。

  无他,李承乾很合他们的胃口。

  只是吧,他一个守将,身份低微,就算想靠上李承乾这艘大船,也没机会。

  不过王德全的出现,倒是让他看到了一个契机,当下便笑道:“今日是本将军唐突了,晚点儿本将军设宴,向王侍郎赔罪。”

  王德全闻言笑道:“将军客气了,将军也知道,老夫就是开酒楼的,这样吧,今晚,在长明酒楼,老夫宴请将军,也算是为了老夫的冒失向将军赔罪。”

  一听王德全这么说,守将笑了。

  他懂了。

  当即也就应承了下来。

  又闲聊了几句,守将便命人将王德全送了回去。

  回去的路上,王德全轻笑了一声。

  留在长安,总得为殿下做点儿准备吧。

  虽然这守将官职不高,名声不显,但位置却是极其敏感。

  最重要的是,他压根就不怕李二知道。

  因为,这样的事儿,他准备一直做下去。

  ……

  城墙之上,守将沉吟了片刻,说道:“你们继续,本将军要进宫一趟。”

  说罢,守将便直奔皇宫而去。

  作为长安城一门守将,他是有资格进宫面圣的。

  而此番的事宜,他也不打算隐瞒李二。

  虽然他的确有攀附李承乾的想法,但在长安的地界上,瞒着李二的可能性太小了。

  他可不会冒这个险。

  凡事多一手准备,总是没错的。

  等他将此事汇报给李二之后,李二笑了笑,道:“此等小事儿何须你亲自进宫,行了,朕知道了。”

  说罢,李二便挥了挥手。

  守将闻言,也便当即离去。

  只是等他离去后,李二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王德全在长安这么多年来,一直很守规矩来着,从没有做过类似出格的事情,这还是第一次。

  但有些事情只要有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

  “这些大明的臣子终于按捺不住了么?”李二冷笑道。

  对于王德全的意图,他其实能猜到。

  但也正是因为他能猜到,所以才略感不舒服。

  当然,这一切和王德全无关。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帮李承乾图谋大唐。

  虽然他只是一介文官,或者说,他只是一介商贾,但背后有大明撑着,他还真能做点儿事情。

  三日后,王德全正在长明酒楼里闲坐,突然有人来报:“掌柜的,那守将被换了。”

  听闻此言的王德全笑了笑,道:“无妨,换就换呗。改天,老夫再去一趟。”

  对于这一点儿,他早就预料到了。

  可那又如何,要想搞事情,方法多的是。

  他倒是想看看,李二能换多少人。

  而且,被换下来的人,于他而言,也不是就没用了。

  当然,李二在这方面也不会给他太多的机会,虽然守将是换了,但李二直接给人家官升一级,说起来,那守将也算因祸得福,高升了。

  “对了,三日期限已经到了吧?”没纠缠这档子事儿,王德全继续问道。

  “到了。”手下笑道,“听说这几天,各家勋贵都在出力,说是要加大一些我大明商品的进口份额,烟就在这里面。”

  王德全闻言笑了笑,道:“这群老狐狸,纵使奸猾似鬼,但终究还是逃不过一个利字。

  既然三日期限已到,准备酒宴吧,今日,他们必定来寻老夫。

  嗯,知会商号那边,如果他们找到了商号,就转告他们,老夫在长明酒楼恭候诸位。”

  手下闻言,当即就笑着点了点头。

  正如王德全所预料的那般,晚间,各家勋贵的人便结伴寻到了长明酒楼。

  对于这烟的生意,他们是不愿意放弃的。

  抛开利益不说,这也是各家小公爷小侯爷心心念念的东西。

  ……

  贞观十二年,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日,卫国公李靖再次挂帅出征。

  整个长安城都在沸腾。

  自那也的神迹现世之后,不明真相的百姓坚信这是老天爷的预示,这样的预示之下,使得他们对大唐充满了信心。

  既然老天爷都说了,这是盛世大唐,一个小小的高句丽岂能挡住大唐迈入盛世的步伐?

  而这个消息,在如今,也传遍了整个大唐,至少大半个大唐的人都听说了,在他们陛下寿诞之日,天降神迹,预示着盛世大唐即将到来。

  是以,如今大唐可以说是民心最稳之时。

  而在朱雀大街上,两旁无数百姓看着出征的大军,欢呼雀跃。

  那种感觉,仿佛是在迎接凯旋的将军一般,让李二看得一脸的春风得意。

  “这就是民心!”李二笑道,“有民心如此,我大唐何惧天下任何人?”

  众人闻言,也是一脸的笑意。

  的确,今时今日的大唐,民心之稳,着实让他们这些人傲然。

  这是他们的功绩,也是他们这么多年努力付出的结果。

  而当大唐再征高句丽的消息传到日月山的时候,李承乾对此却是不以为然。

  或者说,他早就猜到了。

  当初,他之所以要费尽心力的去研究那盛世大唐,不就是为了这一幕么?

  以他对这个时代的认识,给猪涂上金箔,插两个角,都敢当麒麟一样。

  家里的柱子长颗蘑菇都能上报祥瑞,他整的这一出,还不得把大唐的老百姓忽悠得一套一套的。

  而有了民心这个基础,李二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才怪。

  所以,李二出兵高句丽,他是真不奇怪,相反,要是李二无动于衷,他才奇怪。

  “殿下,高句丽的使团已经几次求见了,想必也是为了这事儿。”王玄策出班说道。

  李承乾笑道:“告诉高句丽的使节,本官虽为大明君王,但终究是大唐皇室宗亲,所以,高句丽和大唐的纷争,本王无法掺和。”

  站在他的立场来说,他也希望大唐能拿下高句丽。

  别说高句丽,哪怕是东南亚那边,他都希望大唐能拿下来。

首节上一节78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