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748节

  反正在大唐官员看来,李承乾的婚礼办得是不伦不类的,不过这是李承乾的地盘,他们也只能私下嘀咕两句而已。

  李承乾倒是没那么多讲究,到了会场吩咐人安排了老百姓入座之后,今日的婚宴也算是正式开始了。

  还是老规矩,十人一桌的大圆桌,坐在首桌的自然是李承乾等人,其次便是大明高官和各国使团。

  长安的那些勋贵代表次之,大明百姓最末尾。

  这种安排众人倒是都没什么意见。

  刚落座,李承乾便举起酒杯站起来说道:“今日本王大婚,诸位能远道而来相贺,本王不甚感激。”

  说罢,李承乾抬起酒杯一饮而尽。

  当然,他一起身,当下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见状,也是满饮杯中之酒。

  李承乾继续举杯,说道:“大明王廷能走到今天,本王也着实没有想到。今日,借着这个机会,本王要感谢我大明的百姓,是你们,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塑造了今日的大明。

  我大明之辉煌,非我李承乾一人之功,乃是我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一同塑造的奇迹。

  来,我大明百姓共饮杯中之酒,共享这盛世大明!”

  说罢,李承乾又是一饮而尽。

  而他说完,不管是大明的官员,还是那后面的百姓,也是齐齐举杯,高呼道:“庆我盛世大明!”

  一句话说完,众人也是齐齐共饮,那场面,倒是颇有几分震撼。

  而那声如洪钟的盛世大明,也传遍了整个大明宫。

  跟着,只听负责今日安保的众将士也是齐声高呼:“庆我盛世大明!”

  “庆我盛世大明!”

  一时间,整个大明宫仿佛都在庆祝盛世来临了一般。

  不多时,就连大明宫外的百姓都在欢呼,庆祝。

  此番能进宫参加李承乾婚宴的百姓虽然不少,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毕竟真要放开了让人进来,大明宫也装不下这么多人。

  所以这会儿日月山的街上,没能抽签入宫当面庆贺的百姓,也是在日月山各自相庆,对他们而言,如今的大明,的确算得上盛世了。

  老百姓的要求真的很简单,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那就是盛世,谁都别反驳!

  而李承乾大婚,更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毕竟,只有李承乾有了自己的子嗣,大明有了继承人,他们的子子孙孙才有希望。

  所以,今日的老百姓,是真的高兴。

  而此时,李承乾再次举起了手中的酒杯,说道:“这一杯,本王要敬我大明百官,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这些年都为了我大明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

  来,众卿共饮此杯。”

  李承乾说完再次一饮而尽。

  普西偌、契何力等人闻言,当即也是一脸的与有荣焉,没有任何迟疑,众人举起酒杯就干!

  “能追随殿下,我等甚是荣幸!”普西偌一说完,众人也是齐齐说道:“对,能追随殿下,我等甚是荣幸!”

  普西偌这话真不是恭维,哪怕后面大家响应他的这话,也没人是为了恭维。

  他们以前什么出生啊?

  除了契何力,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有今天?

  说他们追随李承乾甚是荣幸都是说轻了!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李承乾,他们大多数人都走不到今天!

  笑了笑,李承乾又举起一杯,笑道:“这一杯,本王要敬各国使团,大明能有今日之辉煌,周边各国对我大明也是提供了不少帮助……”

  见李承乾又是一杯下肚,各国使团也是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就这几杯酒,众人其实已经看明白了很多东西。

  不过也有人在心中腹诽,大明的周边各国?

  不是,大明还有邻国么?

  一想到大明在短短几年时间,鸠占鹊巢不说,还一连吞并了四个周边的邻国,众人都是无语至极。

  当然,这会儿自然没有人敢说这个。

  一轮酒结束,李承乾便放下酒杯,说道:“好了,大家也都尝尝我大明的手艺,可能赶不上诸位往日吃过的山珍海味,但也都是我大明精心准备的,今日,本王大婚,大家只管吃好喝好。”

  李承乾其实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一开口就是一股浓厚的后世酒桌文化。

  不过众人倒也没有挑理,当下也是真的吃吃喝喝了起来。

  尤其是各国使团的那些家伙,恨不得吃回本。

  当然,他们的这种行径,终究是愚蠢的。

  吃回本,呵呵,李承乾能让你吃回本?那还是他李承乾?

  这会儿,李泰却是端着酒杯找上了李承乾。

  他这次来日月山,虽然和李承乾见过一两面,但李承乾因为事情太多,两兄弟其实也没好好聊过,当下,李泰借着恭贺李承乾大婚之喜,就又凑了过来:“大哥倒是好福气,如今待在这大明,倒是逍遥自在的。”

  听李泰这么一说,李承乾倒是一愣,心道,这小子啥意思?

  “瞧你这话说得。”李承乾也不好随意开口,只是笑道,“你以为大哥这日子好过不成?”

  “总比小弟在长安的日子好过不是。”李泰说道,“大哥是不知道,如今长安都快疯了,尤其是大哥拿下吐蕃之后……”

  李泰巴拉了半天,李承乾终于听懂了,这小子是表态来了。

  不过站在李承乾的立场上,他觉得这家伙想多了,说句得罪人的话,他还真从没将李泰当做过对手。

  层次不一样了,眼界也不一样,对手更不一样。

  如果只是为了争夺所谓的帝位,呵呵,他随时可以黄袍加身。

  而李孝恭和秦琼两人看着这一幕,则是笑而不语。

  他两人都没有在谁身上下注的想法,这种时候,看戏好了。

  至于李元景,更是没关心这些,对他来说,他的路已经走到头了。

  这几年下来,他也清楚的认识了自己的斤两,所以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真要说比较热闹的,还得属房遗爱他们这些家伙。

  都是半大小子,又是军中的勇士,加之身份本来就不低,这会儿正在找各国的使团斗酒。

  这些家伙,那是真的小心眼儿,自从知道这群家伙打算白嫖之后,他们就想好了怎么对付他们。

  尤其是房遗爱,提着个酒坛子,脚底下还踩着一个空酒坛,嚣张无比的对倭国的使团说道:“听说你们倭国的女子打算来我大明借种?你看本将军如何?”

  一句话,当场就让无数人笑喷了!

  七千字大章,聊表心意,求月票!

第582章 卷五 李承乾VS大唐使团

  姑且不谈倭国女子找房遗爱借种的细节。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李承乾便带着李孝恭等人回到了英才殿。

  回到英才殿后,李承乾明显整个人都放松了一些,之前那个场合,他只得绷着,毕竟这是一个王的威严。

  但这会儿,他就没那么多讲究了,笑道:“王叔能来,侄儿着实没有想到,之前多有怠慢之处,还望王叔海涵。”

  说着,李承乾又看向了秦琼和虞世南,拱了拱手,“翼国公、永兴公,本王不过成婚罢了,岂能让二位长者拖着疲惫的身子长途跋涉,这让本王情何以堪?”

  秦琼和虞世南这两人,一个身体不好,一个垂垂老矣,反正李承乾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两人都没几年好活了。

  “殿下客气了。”秦琼倒是客气,闻言当即笑道,“老夫此番虽说是顶着大唐使团身份来的,可说到底,还是有些私心的。”

  他这人就是如此,有什么就说什么,基本上不会遮遮掩掩的。

  不过虞世南的脸可就没那么好看了,此时还是冷着一张脸,闻言冷哼道:“若是早知道此番出使大明会见到如此毁我汉家礼仪的一幕,说什么老朽都不会来。”

  既然李承乾要讲礼,他自然不会客气。

  当然,他其实之前在典礼进行的时候,也不惧得罪李承乾,到了他这个年纪,八十多了,岂会惧一死?

  只不过老学究有老学究的优点,李承乾不讲礼,他不能不讲,说到底,那终究是李承乾的大婚。

  “瞧把我们永兴公气得。”李承乾闻言哂然一笑,“永兴公怕是忘了,这里可不是长安朝堂,这里,是大明!”

  说到最后,李承乾音调徒然拔高。

  尤其是大明二字,咬得极重,那意思仿佛是在说,咋的,你想用大唐的礼仪教条来统治我大明不成?

  虞世南被气得,差点儿就一口老血吐了出来。

  这也是他之前没有开口的原因。

  当然,虽然被李承乾揶揄了一句,但他还是撑着自己那垂垂老矣的身子骨,站直着身子说道:“难道殿下在大明就可以不讲最基本的礼仪了?

  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何时见过有人同时迎娶五位正妻的?

  今后,这嫡庶如何区分?

  殿下莫不要认为自己有点儿小小的成绩,就能肆意的挑战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国虽大,好战必亡焉!”

  “永兴公欺本王没读过书不成?”李承乾却是一步不肯退,当即就怼了回去,“后面怎么说来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至于永兴公说没见过有人同时迎娶五位正妻?

  本王倒是想问问,天下有多大,永兴公可知晓?永兴公没见过的,多了!永兴公没见过高天之上是何等的蔚蓝!

  永兴公也没见过深海之中,人类是何等的渺小。

  难道说,永兴公没见过的,就都是错的?

  再说了,今儿不是见着了么?

  什么叫先河,先河就是敢天下人所不敢。这才叫做先河?

  永兴公以往可见识过一国太子,在外建功立业,打下了一个足以比肩其母国的太子?

  这如今不也见到了么?”

  “殿下……”支吾了半天,虞世南跺脚气急,“巧舌如簧!巧舌如簧!”

  “什么叫做巧舌如簧?”李承乾那是一点儿不客气,继续道,“人们都说永兴公才学渊博,那永兴公告诉本王,本王之前所言所语,哪一句错了?

  若是永兴公能指摘出来,本王定当仔细聆听。”

  不是说李承乾一定要和他抬杠,也不是说李承乾不懂尊老爱幼,而是他不允许大唐的那一套渗透到大明来。

  这不是说礼教不好,礼教很好,李承乾也这么认为,但他认可的礼教和大唐的礼教,那是两码事。

  所以,但凡有一丁点儿这个苗头,李承乾都不会放过,没办法,大唐的礼教不适用于当下的大明。

  虞世南被李承乾怼得哑口无言,这会儿脑子里也是乱的。

  当然,他要是再年轻一些,脑子清明一些,说不准还能引经据典驳上一驳,可如今他八十多了,这反应能力真的跟不上了。

  加上李承乾本就是一个后世杠精,跟他斗嘴儿,虞世南是真的吃亏。

首节上一节748/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