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72节

  这也是为什么赤水源的部落不服王化的原因,不是不服,关键是们也不中用啊!

  慕容顺当初正是看重这一点,想来赤水源发展自己的势力,毕竟他也久不在吐谷浑生活,加上母亲是隋朝的宗室女光化公主,所以他在吐谷浑几乎就没有自己的势力。

  如果能吃下赤水源这一片的势力,对他来说,也算是多多少少有了些本钱。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居然是慕容伏允给他挖的一个坑。

  等的就是他和这些部落起冲突,然后他在跳出来主持大局。

  就和现在一样一样的,冲突刚刚爆发,就让达延芒结波来安抚那些部落,不就是让他来邀买人心的么?

  坏人我都做了,眼看着桃子要熟了的时候,得,来了个说两句漂亮话就准备摘桃子的!

  这换了谁,谁愿意干?

  这些年,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多少心血才让那些部落愿意支持他,敬畏他!

  凭什么你达延芒结波一来,说两句好听的,就想把这桃子给摘了!

  凭什么?

  “博闻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慕容顺思量了一下,直接将问题抛给了邱博闻。

  邱博闻其实在看完信件内容之后,心里也是凉了半截,这说明慕容顺是一点儿机会都没了,否则,步萨钵可汗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完全是让达延芒结波殿下踩着大宁王收服赤水源附近部落的心。

  到了这时候,他就不得不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作为慕容顺的亲信,左膀右臂,将来达延芒结波上位后,他的日子可未必就会好过,毕竟,这世上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着李世民那样的心胸。

  “我们这位殿下此行,只怕不单单是为了安抚那些部落而来。”沉吟了片刻,邱博闻说了一句。

  他说完,慕容顺笑了。

  的确,如果是为了安抚部落,那么显然就是为了摘桃子来的,但要摘桃子的话,现在可不是最好的时机,以慕容伏允的老辣不可能不知道。

  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其他的事儿不能再拖了。

  至于是什么,其实也很清楚,无非就是大唐太子,毕竟他都能收到的消息,慕容伏允没道理收不到。

  “你说,我父汗对这大唐太子是个什么想法?”慕容顺笑问道。

  “杀是不可能杀的。”邱博闻先是摇了摇头,跟着又说道,“不过这大唐太子要是落到可汗手里,确实要价值更高。

  这些年,可汗一直在袭扰大唐的边境,有些时候我都想不明白,可汗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还不是想看看大唐对我们的忍耐极限在哪里?”慕容顺随口说道,“自从当年被前隋大军击溃后,我这父汗其实早就不具备当年的神勇了。”

  对于这一点,邱博闻其实是知道的,就连楼宁那样的家伙都能猜到,他没道理猜不到,只不过有些话,并不适合在任何场合之下说。

  “当然,试探大唐是其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虚张声势,时不时的像大唐表露一下我们的实力,麻痹一下对方,让大唐误认为我们还像先辈那般,敢战,能站,善战,说白了,也就是拖延一些时间罢了,毕竟狼要是很久不出去捕猎、吃肉的话,很多人都会怀疑这匹狼是不是老了。”

  慕容顺别的不行,但对他父汗的心思却是摸得透透的。

  还别说,这还真就是慕容伏允的心思。

  自从当年他被隋炀帝如丧家之犬一般撵跑之后,他就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和中原大国的实力究竟有着多大的差距。

  所以复国之后,他一边袭扰四方,一边励精图治,想要让吐谷浑强盛起来。

  只是这些年,连年雪灾,让他很受伤。

  “殿下也认为我们和大唐必有一战?”邱博闻问了一句。

  慕容顺笑道:“你这话都多此一问,不说别的,就说你邱家放牧的草场外,突然出现了一支狼群,你怎么办?”

  邱博闻没说话,答案已经很明显了:“那如此说来,可汗只怕是想要一个活着的大唐太子,这对日后两国交战大有裨益。”

  “未必。”慕容顺摇了摇头,说道,“如果唐朝内部想谋害李承乾的人和我父汗达成了合作,那就难说了。若是对方以除掉李承乾,换得吐谷浑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想必我父汗会答应的。”

  “可汗就不怕汉人背信弃义?”邱博闻有些不解。

  慕容顺说道:“他怕什么?那人真要背信弃义,他到时将真相公之于众,大唐内部都得哗然一片,到时候,他最多拍拍屁股继续跑就是。”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慕容伏允在大唐打来的时候,还真就拍拍屁股又跑人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邱博闻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问了出来。

  慕容顺说道:“敌人,这世上哪儿来永远的敌人?通知楼宁,从现在开始,尽可能的遮掩大唐太子在赤水源的一切消息,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告诉大唐太子,他现在是个什么处境。”

  不管慕容伏允是要死的还是活的,总之不让他找着人就对了。

  至于之前他也想杀李承乾来着,这并不冲突,如果有机会,他依然会下手。

  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弄清楚慕容伏允的意图之后。

第116章 卷二 人的心思

  李承乾以为回日月山最大的阻碍是普西偌,结果,等他们到了日月山后,普勒勃勃不过是简单的跟普西偌交代了两句,普西偌就满脸堆笑的将众人迎了进去。

  这倒是让李承乾很意外,普勒勃勃都能看到的危机,没道理普西偌想不到。

  眼瞅着普西偌很热情的招待着伊氏两部,李承乾一时间有些无法适应。

  “公子辛苦了,此番着实解决了我们眼跟前的粮食危机。”等伊原峰和伊原锡两人各自去寻早他们一日到的族人时,普西偌很是殷勤的对李承乾说道。

  对于他来说,此番收获良多。

  一来是他已经确定了消息的真实性,不单单他们,大宁王连伊氏部落都没放过,单就这个消息,就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二来是粮食危机暂时的确可以缓解一下了。

  虽然伊氏两部的粮食也不多,也就勉强两个部落过冬而已,但好巧不巧的是,两个部落都死了不少人,尤其是伊原峰他们部落,几百人如今就剩寥寥数十人,这就使得他们的粮食瞬间充盈了起来。

  至于李承乾担心的那些事,普西偌压根就没当回事。

  他比普勒勃勃,甚至比李承乾看得更远,更细致。

  “头人说笑了,这次要不是有普氏一部的勇士,想必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成果。”李承乾客气道,“只是这大宁王着实可恨,如今赤水源,怕是顺其者昌,逆其者亡,想那伊氏一部,原本也是数百人的部落,如今却是这般惨状。”

  “是啊,这大宁王着实可恨!”普西偌跟着嚷嚷了两句后,说道,“公子一路辛苦,我就先不打扰公子休息了。”

  说完,普西偌就带着普勒勃勃回到了自己帐房。

  “头人,你如此轻易答应让伊氏两……”

  一进帐房,普勒勃勃刚开口,普西偌就摆手打断了他,道:“你先把这几天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跟我细细说来,任何细节都不要漏。”

  普勒勃勃一愣,倒也老老实实的交代了起来。

  另一边,李承乾回到自己帐房,刘三、马业、赵岩、李勤俭等人也都跟了上来。

  “巢正呢?”李承乾没看到巢正,问了一句。

  刘三说道:“我们昨天一回来,巢大夫就帮那些人瞧病去了。”

  “先把他喊来,我有事情要交代。”李承乾点了点头,那的确是巢正的性格,一个医痴,除了对医术有兴趣,对其他的都不感兴趣。

  刘三刚出去喊巢正,李承乾就问道:“你们说说,这普西偌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这么多人涌入日月山,他一点儿反应都没?”

  众人还在疑惑,李勤俭却是说道:“他该有什么反应?”

  “他不该有反应么?”李承乾有些好奇地说道,“伊氏两部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比他们强,他们就不怕被伊氏两部吞并?或者被这两部鸠占鹊巢?”

  “有这个可能,但现如今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在没解决这个敌人之前,他们应该知道怎么选择,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只能说明他们的路走到头了。”李勤俭说道,“这就跟我们做生意一样,这些年要不是我们抱团取暖,估计早被崔家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这个道理李承乾懂,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这回事儿,没明白。”

  “我知道公子是什么意思。”李勤俭说道,“很正常的,对普西偌来说,如今日月山就只有我们和他一部,很多时候,他还受制于我们,加之还得担心大宁王的人找到这里来,其实这几天你们走后,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日夜三班岗,四个时辰一班,晚上睡觉都是和衣而眠,所有的家当其实都打包好了,只要有点风吹草动的,随时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跑路。

  这突然多了几百人,不说别的,至少他们晚上睡觉都要睡得踏实一些。

  至于说担心这担心那,完全没必要,说白了,在他们的眼里,可能只有我们才是外人。”

  我们才是外人?

  听到这话,李承乾瞬间明悟了。

  原来是这样。

  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李承乾也就不再纠结了。

  刚好,这会儿巢正也来了,先是给李承乾施了一礼,这才问道:“公子唤我来可有要事?”

  “要事没有。”李承乾说道,“就是问问昨日送回来的伤兵,情况如何?”

  “除了有几个有些麻烦,其他的倒无大碍。”巢正现在对外伤,很是在行。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巢大夫,这些人对我来说很重要,一定要尽可能的保住他们一条命,哪怕是缺胳膊少腿都可以,命要留住,明白么?”

  一听这话,巢正哪里还不懂,当即说道:“公子放心。”

  说完,巢正调头就又去忙活了。

  等巢正一走,李承乾看了看马业,说道:“你待会儿找刘三从那些糙汉中挑些精明的,去草原上活动活动,捞点儿消息的同时,再放一个消息出去。”

  “放什么消息?”马业好奇地问了一句。

  李承乾想了一下,小声地说道:“这样,弄了我让他们三部每部都给你派两个人,在草原上多和那些不满慕容顺的部落活动,他们遇到的问题,小问题能帮就帮,大问题你知道怎么做的,对吧?别人要是问你们从哪里来,就说从日月山来。

  记住,一定要说日月山,而且要让你们一行的每个人都这么说。”

  马业不明白李承乾这么做的道理,不过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李承乾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很简单。

  既然你们有民族的排他性,这我没办法改变,但我可以给你们来个地域的共融性啊。

  扬日月山之名,以此来淡化伊氏和普氏的名头,慢慢的让大家只知日月山而忘却伊氏普氏,一直到最后,不管是你伊氏两部,还是普氏一部,出门在外都下意识的说到,我来自日月山。

  当然,这个操作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成效的,但对李承乾来说,他现在最缺的是时间,最不缺的也是时间。

  当李承乾、普西偌都在交流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一切时,另一个帐房里,伊原峰和伊原锡几人也是神色难明的商议着什么。

  不大的日月山,在本该喧闹的今日,却是出奇的安静。

第117章 卷二 立人设

  如今的日月山其实是非常畸形的,本就不多的几百人却分出了好几拨势力。

  这种情况,通常有个词形容他们最为恰当乌合之众。

  如今,李承乾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乌合之众揉捏到一起,形成一个哪怕不够强大但也至少能做到齐心协力的攻守同盟。

  说到这一点,那就不得不感谢慕容顺之前的将计就计。

  若非慕容顺担心截杀李承乾的事情泄露出去,他也不会临时决定强行整合赤水源的这些部落。

  也就不会出现现在这个局面。

  可以说,如今的这一切,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当天晚上,李承乾就通知了三部,让他们每部都派两个人跟着马业等人去草原上探听消息。

  对于这一点,哪怕是部落里仅剩下寥寥数十人的伊原峰都没有拒绝。

  信息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首节上一节7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