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603节

  大唐的律法,还管不到大明来,你担心个甚,等我少年军正式成军以后,军功还能少得了我们的?”

  “你们不知道……”姚大叹了口气,这才轻声说道,“我家当年犯的事儿,太……”

  程处亮闻言,小声道:“你阿耶不会是长孙无宪吧?”

  姚大闻言也是一愣!

  但他没敢说话,可从他的反应来看,程处亮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当下,整个人也愣住了。

  他是听阴弘智之前提了一个长字,加上一些其他的细枝末节才猜到的。

  毕竟姚大如此担心,那就说明这事儿发生在贞观以后,如果是发生在武德年间,李渊都下台了,姚大不至于如此小心翼翼。

  而在贞观年间发生的大事,又跟长这个字能扯上关系的,也就只有哪位长孙皇后的异母兄,长孙无宪了。

  要知道,这长孙无宪,也就是长孙安业,在贞观元年可是伙同李孝常造反,意图复辟李渊的。

  “不对啊。”房遗爱闻言,也有些疑惑道,“这长孙安业不是失踪了么?这都多少年了?

  再说了,当年陛下也没杀他吧?

  我记得是将其流放去了哪里来着?但肯定没杀!

  而且,这事儿和阴弘智没关系吧?”

  “对。”李德奖也点了点头,说道,“我也听阿耶说过,当年那事发生后,幸得皇后娘娘求情,陛下才免其长孙安业一死,听说当时涉案的李孝常等一干人都死了,只有长孙安业被流放到了州(xi,今,川,西昌。)

  只是后来听说,长孙安业一家失踪了,有说逃到吐蕃的,也有说逃到海外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听说他们被陛下杀了。

  陛下真要杀,又何必放了再杀,真要杀,早就在长安城杀了好了。”

  “州?”姚大闻言,冷哼一声道,“当年我们一家根本还没有到州就被阴弘智带人给堵住了。”

  “阴弘智?”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你是说,当年是阴弘智奉命截杀的你们一家?”

  “之前我也以为阴弘智是奉命截杀的我们。”姚大闻言,摇了摇头,说道,“但现在,我也不敢肯定了。

  按理说李二麾下能人如此之多,就算要截杀我们,也不会派阴弘智来才是。他算个什么东西?

  说句不该说的,就他家和李家那点儿关系,就算是这种脏活累活,李二也不可能安排给他。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这家伙自作主张,为李二除其后患。

  我了解过,就在我家被屠灭后不久,阴弘智就被提拔到了御史中丞,你们说,真有这么巧的事儿么?

  所以说,这件事儿,李二是一定知情的!

  否则,就不会有什么我阿耶带着一家老小远遁的消息,李二一定知道,我阿耶压根就没到过州!

  他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向皇后交代,这才有了这么个说辞罢了。”

  还别说,姚大的分析还是在理的。

  李二还真有可能知情!

  而且,对于帮助李渊复辟的长孙安业,李二也肯定将其恨毒了!

  只不过是碍于长孙皇后的原因,这才留了他一条命。

  而阴弘智想要讨好李二,自带干粮去干这件事儿,也完全说得通。

  不然他就一个当妃子的妹妹,凭什么坐到御史中丞?

  难道凭他爹挖了李家的祖坟?

  “不对不对。”程处亮突然说道,“真要这么说的话,你担心个屁啊?

  还隐姓埋名的?不管怎么说,当年你阿耶虽然是犯了谋逆之罪,但陛下都没有治其死罪,就算陛下知道阴弘智将你家给屠了,也只能捏着鼻子说你阿耶带着你们一家远遁了。

  所以说,你到底在担心啥?

  还影响我们的仕途?

  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就你这点儿破事儿,影响不了。”

  不过说回来,长孙安业一家被屠,唯留一个姚大逃了出来,这事儿,李二一定是知道的。

  就李二那小心眼,长孙安业打算让李渊复辟,他能放过长孙安业才怪了。

  搞不好就算没有阴弘智出手,李二也会安排人去这么做。

  “对啊,你担心个什么?”房遗爱也是一脸恍然地说道,“而且还有皇后娘娘在,当年她能说服陛下放你阿耶一条生路,而你当年还是个小屁孩儿,皇后娘娘要保下你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你啊,早跟我们讲,我们早就陪你来收拾阴弘智这家伙了。

  真要如此的话,阴弘智谋刺殿下的事儿,搞不好还是我们先发现的。

  哎,这事儿整得。”

  “真是这样么?”姚大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若是李二追问我,我阿耶去了哪里,我该如何交代?

  总不能说被阴弘智杀了吧?

  我要是这么说,那不就暴露了李二当年隐瞒我阿耶被杀一事么?

  你们确定李二不会杀人灭口?

  毕竟,他应该不想皇后知道真相吧?”

  “你要不要这么实诚?”房遗爱都愣住了,“随便遍个理由不就好了?不管是死在了吐蕃,还是百济,就算是死在了撩人手里也行啊,只要你随便遍一个理由,谁还真的会去查不成?

  陛下也不会深究啊,他只会觉得你这孩子会来事儿。

  官场上就是如此,很多时候都要揣着明白当糊涂的。”

  “这也行?”姚大一脸的错愕。

  不过在错愕的表情之下,姚大满意地笑了笑。

  “有什么行不行的,太阳底下哪儿有什么新鲜事儿。”房遗爱说道,“不对,不对,这么说的话,搞了半天,你还是殿下的表哥?

  难怪之前在阴弘智府上的时候,你说阴弘智近来还在谋害你的亲人……

  是了,你估计也就剩下殿下这为数不多的亲人了。”

  求月票!

第480章 卷五 神器出,药王惊!

  长安城,礼部。

  李孝恭让人将王德全请到了礼部衙门。

  他也是没办法,站在他的立场来说,他不想和李承乾交锋。

  本来他想亲自去长明酒楼找王德全的,但左右一想,这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沟通。

  李二要他出面,也就是要他代表大唐,所以也就只能作罢了。

  “贵使在长安生活的可还习惯。”王德全一进来,李孝恭就一脸笑意盈盈地说道。

  “王爷客气了。”王德全拱了拱手,道,“外臣虽然是大明的官员,但也是土生土长的大唐人,岂有不习惯之理?”

  对于李孝恭,王德全还是很尊敬的,无他,到目前为止,鲜少有人称呼他官职的,哪怕是程处亮这些家伙,也都还在称呼他王掌柜。

  李孝恭一句贵使,确实让他打心眼里的舒服。

  商贾到官绅的跨越,可能只有王德全这些世世代代的商贾才知道有多难!

  当然,他也知道李孝恭此番请他来是做什么。

  这个他也不会因为李孝恭的一句贵使就给忘了。

  “王爷今日唤外臣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王德全笑道,“若是要订酒宴的话,直接派府上的人去知会一声就是。”

  “贵使说笑了。”李孝恭笑道,“是这么回事儿,今早金吾卫在东城巡逻,好巧不巧的和一支日月山过来的商队发生了一些冲突。

  这毕竟事关两国邦交,陛下就让本王来过问一番,这也体现了我大唐对大明王廷的重视不是?”

  李孝恭也是个人精。

  当初李二和李建成争夺皇位的时候,他就不掺和任何一方,如今轮到李二和李承乾了,他自然也不想卷进去。

  就他这些年的功劳,加上他的身份地位,只要他不掺和到这些事儿里面,不管谁当皇帝,他李孝恭一家的太平富贵还真没人能夺得走。

  所以在李二让他问责王德全的时候,李孝恭就思量过自己的策略。

  “是有这么回事儿。”王德全早就做足了准备,当即就笑道,“不过据老夫所知,只是误会罢了。”

  “真的只是误会?”李孝恭笑道。

  王德全丝毫不慌:“确实只是误会,今日和金吾卫发生冲突的商队乃是我长明商号的商队,不过这些家伙都是第一次走这条商道,毕竟现如今长安到日月山的商道也算是日渐成熟了起来。

  商号的老人也都去开辟新的商道了,这条商道就用来给新人锻炼一番。

  本来他们是帮长孙侍郎带点儿日月山的特产给齐国公府的,结果这不巧了么……”

  王德全这话也是说得滴水不漏,虽然他没明说,但李孝恭却是懂。

  如今长孙无忌家里做着全大唐最大的纸张生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什么帮长孙冲给齐国公府带土特产?

  不就是给长孙家的商铺送纸张过来么。

  只不过有些事儿能做不能说,哪怕天下人都知道,大唐的勋贵几乎都有生意在做,但这些事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

  王德全打着商队新人不知道规矩的理由,直接将货拉到了东市准备送到长孙无忌府上的借口,来侧面证明在东市堵住金吾卫只是一个误会。

  还别说,不管从逻辑还是细节,都说得过去。

  当然,经不起推敲。

  “原来如此。”李孝恭点了点头,对于王德全的说辞,他也是早有预料,既然王德全敢这么做,肯定是有所准备的,“那今日贵使可有去过东市?”

  “这是自然。”王德全笑道,“这些家伙,尽瞎整,老夫也是怕那些家伙冒冒失失的冲撞了齐国公,那不是破坏了两国邦交么?”

  王德全听得出来,李孝恭不想掺和这些事儿,他自然乐得和他打太极。

  反正这事儿都已经发生了,就看大唐的态度了。

  他其实此番前来,也有试探大唐态度的意思。

  “这倒是。”李孝恭笑道,“贵使为了两国邦交,倒是费心了。”

  说到这里,李孝恭话锋一转,突然问道,“不知贵使有没有听说,就在今日贵国的商队与我大唐金吾卫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大唐官员阴弘智一家,惨遭灭门之事?”

  “竟有此事?”王德全一副大吃一惊的模样,问道,“何时发生的,可需要外臣做些什么?”

  “贵使当真不知情?”李孝恭一脸玩味地说道,“在案发之后,可是有人亲眼目睹大明王廷的少年军出现在了阴府之外,貌似当时贵使也在吧?”

  “荒谬!”王德全闻言,顿时起身怒喝道,“老夫今日是因为商队和大唐的金吾卫起了冲突这才去了东市,路过阴府也实属巧合,谁人如此诬陷老夫,还请王爷将此人擒来,老夫要当面与其对质!

  这绝对是破坏大明和大唐两国邦交的阴谋!

  老夫有何理由去做这等恶事,再说了,老夫和阴弘智,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

  要说崔家死了人,你们将这屎盆子扣在老夫头上,老夫也无话可说,可偏偏是这阴弘智,哼,简直岂有此理!”

  “贵使息怒。”李孝恭连忙笑道,“这不就是找贵使了解些情况么?

  再说了,若非贵国的商队堵住了金吾卫的去路,那些凶人可不一定逃得了,加上贵使又曾在案发前后出现在了阴府外,这么多巧合在一起,实在是很难让人不将此案和贵使联系在一起啊。”

首节上一节603/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