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72节

  首先嘛,为昨天请假的事情,道个歉,大过年的,断更有点儿不厚道,不过昨天狗作者有个老友来访,实在抱歉。

  然后,那就是几句心里话,也是比较俗气的话。

  一路走到今天,真的挺不容易的。

  还好,这一路有你们!

  我们一起经历了李承乾这短暂的几年时光,也见证了他一步步的成长。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本小说写得嗦。

  说实话,我也这么觉得。

  但我并不后悔。

  首先呢,是逻辑问题。

  我呢,一直想尽可能的完善所有一切的逻辑。

  每一个事情,肯定都有它自己的因果,如果没有恰如其分的逻辑,当做纯粹的爽文来写,抱歉,矫情的狗作者,肯定是做不到的。

  全文追读的朋友可能都察觉到了。

  在逻辑上,这本书至少没有太大的漏洞。

  不敢说绝对,但一定很少。

  每一件事儿,狗作者都能找个合乎情理的理由来解释清楚。

  哪怕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

  都能!

  这也使得这本书,显得嗦了一些。

  抱歉,这一来是狗作者想要逻辑清晰完整一些,二来也是我能力还有待提高。

  不过放心,我是一个进步型选手,未来,只会越来越精彩,还请各位朋友拭目以待。

  其次,就是李承乾的成长需要细节来支撑。

  就好比开篇说的那样,李承乾一个后世人,凭什么觉得自己后世那点儿能耐就能斗赢长孙无忌这些名垂千古的老阴逼?

  他成长,一定是需要时间的,我也希望大家能看到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一个过程。

  这是必要的。

  没有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李承乾想要成功,那就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

  其实,现在的李承乾,比当初离开长安时候的李承乾,真的要成长了许多。

  因为,这一切都是他经历过的,只要经历过,才会成长。

  就比如他经历过日月山的绝望,才会渴求更大的势力。

  就比如他经历过士族的阴谋,才会渴求更大的权利。

  就比如他经历过一战又一战,才会谋求更多的东西。

  成长,是一个过程,绝对不是两个轻飘飘的字。

  最后,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阖家欢乐,兔年大吉!

  嗯,这里评论,有可能抽到6666起点币额!

  大家一起,6666!

  新年,快乐!

第456章 卷五 算计牛进达

  当牛进达进来的时候,吴安便施礼道:“殿下,微臣先行告退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你先去忙你的,尽快给本王一个答案。”

  吴安点了点头,当下就转身离去。

  等他走后,李承乾才起身笑道:“牛叔,来,坐。”

  对于牛进达,李承乾还是很客气的。

  这家伙,是目前大唐军方唯一在大明王廷的代表。

  而李承乾马上就要得罪大唐军方了,自然要做些什么挽回一下。

  未来他回大唐继承大宝,还需要军方的支持。

  所以李承乾对牛进达的客气,都是有目的的。

  牛进达见状,倒是有些受宠若惊,当即说道:“殿下客气了。”

  李承乾笑道:“坐。今天叫牛叔过来,小侄也是有事儿和牛叔商量。”

  “殿下有什么吩咐,只管交代就是。”牛进达当即起身说道,“微臣定当竭力完成。”

  “就是一点儿小事儿。”李承乾说道,“小侄儿就是想要牛叔给程叔叔他们写一封信。”

  “给程咬金他们写一封信?”牛进达明显愣了一下,不过只是片刻,他就反应了过来。

  李承乾要将军械发卖给薛延陀,必然会和大唐的军方产生嫌隙,这会儿给程咬金写信的目的,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而且,李承乾是要他写这封信,这意思就很明显了。

  毕竟信谁都可以写,不管是李承乾还是程处默,谁还不能给程咬金写封信啊,之所以选择他,无非他本身就是大唐军方的人。

  他写这封信,自然更有说服力一些。

  “殿下想微臣怎么写这封信?”牛进达问道。

  李承乾说道:“具体内容没啥要求,但有一点儿必须要讲。”

  “还请殿下明示。”

  “说明情况。”李承乾说道,“务必要把大明的实际情况说清楚,不是我大明一定要将军械发卖给薛延陀,实在是大明现在缺乏物资,明白么?”

  牛进达点了点头,不就是卖惨么?

  这个道理他懂。

  但他也不好说这封信到底有没有效果。

  毕竟大明将军械发卖给薛延陀,饱受其害的必然是大唐的那些将士。

  纵使他把情况说明,但当大唐将士遭遇了巨大伤亡的时候,他们必然还是会把这笔账记在李承乾的头上。

  这是必然的。

  人的情绪,怎么可能因为你难不难就能理解?

  这个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因为的困难,那只是你的困难,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因为你的困难,害死了我的兄弟,这个结想解开,可没那么容易。

  当然,这也是李承乾唯一能做的,他必须要有这个态度,未来才能找机会彻底解开这个结。

  他是想回长安的,所以,有些事儿必须做在前面。

  牛进达点了点头,对于这事儿,他其实早就有了准备。

  而李承乾也没在这事上多说,有些事儿,也不用说得那么清楚。

  “这事儿就麻烦牛叔了。”李承乾笑道,“对了,此番叫牛叔来,还有一件事儿要可能要麻烦一下牛叔。”

  “还有事儿?”牛进达有些不解,当即问道,“不知道殿下还有什么需要交代的?”

  “牛叔应该也知道。”李承乾说道,“如今,阿史那泥孰率领整个西突厥归顺了我大明王廷,虽然是好事儿吧,但我大明的情况牛叔应该也知道,说是自顾不暇都不过分。

  如此一来,西突厥反而成为了我大明的包袱。

  但这事儿吧,你要是不管不顾,又不行。

  可要是管吧,我大明如今还真抽不出人手。”

  说到这里,李承乾叹了口气,“哎,其实也不是抽不出人手,实在是没合适的人手啊。

  普尚书、伊尚书等人虽然勉强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但让他们治理一方,确实还不够。

  至于长孙冲他们。”说到这个,李承乾摇了摇头,“他们还是太年轻了一些,不行,或者说不够,还得历练啊。”

  牛进达听李承乾这么一说,瞬间懂了。

  李承乾这是想自己去接手西突厥啊!

  这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不管怎么说,西突厥都是阿史那泥孰的地盘,阿史那泥孰虽然名义上归附了大明,但大明真要派官员去治理的话,他是不会拒绝,但他会不会配合,那就两说了……

  “殿下,这……”牛进达有些犹豫。

  主政一方,尤其是主政西突厥,这对他来说,还是很具挑战性的。

  所以,他有心拒绝。

  不是他不愿意,而是他没把握。

  毕竟这不是他的长项,你让他带兵打仗,一准儿不带怂的,但玩弄这些政治,他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牛叔,这事儿你可不能拒绝小侄儿。”李承乾当即拉着牛进达的手说道,“如今小侄手上的确没有合适的人选,若非如此,小侄儿也不会麻烦牛叔。

  小侄儿是这么想的。

  既然阿史那泥孰归附了我大明,那么本王派个官员过去主政一方,总没毛病吧?

  要不然,这算哪门子归附?

  当然,若是阿史那泥孰拒绝,那就说明他们不是诚心归附,这西突厥不要也罢!

  等到我大明王廷日益强大起来,到时候再派牛叔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就是。

  但如果他同意,那就必须得牛叔亲自走马上任了。

  小侄是这么想的。”

  李承乾略微琢磨了一番后,说道,“但凡阿史那泥孰答应了,那本王就任命牛叔为西域大都护,主政西域一切的军政事宜。”

  他话说完,众人都是一惊。

  好家伙,主政一切的军政事宜,这权利可就大到天了啊。

  不过很快众人就反应了过来。

  李承乾是这么说,可问题上,阿史那泥孰会配合么?

  你说主政一切军政事宜就主政一切军政事宜了?

  你把阿史那泥孰当死人是么?

  “殿下,老臣……”牛进达还是有些心惊,当然,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就李承乾给的这权利,放在大唐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毫不夸张地说,他要是真能做到主政西突厥的一切军政事宜,那就是造反都有了足够的家底。

首节上一节57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