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55节

  你他娘的是真的疯。

  大家最多也就准备的贺礼丰厚一些,混些回礼也就行了。

  你他娘真是想让李承乾将大明王廷回给你不成?

  就连李承乾都愣住了,他知道各国都有贺礼,但没想到西突厥的贺礼这么疯!

  “你确定?”李承乾看向阿史那泥孰,笑道,“今日本王心情固然不错,可别以为本王心情好就不杀人了。”

  阿史那泥孰闻言,收敛了笑容,从怀中拿出一个册子,说道:“殿下放心,外臣绝无戏弄之心,这是我西突厥归附的国书,在来之前就准备好了。”

  说着,他就将那国书递了过来。

  李承乾点了点头,长孙冲才走过去将其接了过来。

  看到西突厥一早就准备好的国书时,李承乾信了。

  这没什么好怀疑的。

  西突厥的情况不一样。

  之前一战,阿史那泥孰虽然赢了,但对于西突厥而言,其实已经输了。

  无他,那一战,损失最大的还是西突厥。

  而且,大明王廷的扩张之路是必然的,而眼下,大明王廷最好的扩张方向就是西域和西突厥,所以,西突厥归附倒真说得过去。

  他们都不知道,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

  阿史那泥孰在继位西突厥后,其实也是马上就归附了大唐。

  而且,他还是第一个由唐朝册封的西突厥可汗,也正是从他开始,标志着西突厥亲唐势力的建立。

  毫不夸张地说,他干出这事儿,真的正常……

  “既然西突厥有此心,本王应允了!”李承乾当即笑道。

  开国大典有人举国来降,他没道理拒绝。

  当然,如果不是在这个环境下,他其实并不愿意接受西突厥的归附。

  对他来讲,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多大个地盘,而是稳定的发展。

  不过在这个环境下,各国使者都看着的,他不可能拒绝。

  真要拒绝了,今天的开国大典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了。

  “谢过殿下。”阿史那泥孰当即笑道。

  “恭喜殿下,大明王廷匹马未动,再开疆拓土。”众人当即笑道。

  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李承乾啥都没做,就又开疆拓土了,这事儿说出去,多多少少有些邪乎。

  李承乾笑了笑,倒也没有多言。

  如果可以的话,他现在还真不愿意接受西突厥。

  毕竟现在的西突厥就是一个烂摊子。

  当然,既然接收了,他也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多些功夫罢了。

  说到底,这终究也不是什么坏事。

  献礼环节结束后,便剩下阅兵,李承乾不过是点了点头,长孙冲立马进入了下一项进程。

  所谓阅兵,就是彰显大明的军事实力。

  说白了,就是宣威。

  让天下人看看,大明军队的实力。

  不过阅兵这种模式,在这个年代还是很新鲜的。

  随着契何力的征西军昂首挺胸地走过来时,众人也是愣了一下。

  他们哪里见过这样式的开国大典?

  跟着,浇河军在慕容孝隽四个儿子的带领下,也缓步走了上来。

  不过这都没让人感到震撼,哪怕是怨军入场,除了发现这群家伙杀气腾腾以外,大家也没感到多震撼。

  真正让众人眼前一亮的,是少年军!

  没办法,少年军是按照当初李承乾用后世所了解的知识练出来的新军。

  不管是坐卧走立,都颇具后世军队风采!

  当然,和后世军队还是没法比。

  毕竟整个少年军练起来也没多少时间。

  可当他们近乎整齐划一的走出来时,还是让人颇为震撼。

  “我草,这也太夸张了吧!”有人惊呼道,“这几千人走过来的动静,就像一个人一样,你们看,他们连手臂的摆幅都是一样的。”

  少年军进场的瞬间,众人就呆住了。

  不管是城头上的各国使者,还是城下看热闹的。

  一个二个都是一脸的震惊。

  “这又是一支强军的胚子!”有人叹了口气,说道。

  他们虽然练不出强军,但这眼力劲儿还是有的。

  这般说着,看向李承乾,众人的眼光也是好奇得很。

  这样的强军,他究竟是怎么练出来的?

  ps:昨天发烧了,实在是没抗住,今天还有点儿烧,但想着双倍月票最后一天,努努力,坚持一下。

  嗯,双倍月票最后一天,来几张退退烧!

第444章 卷四 大唐的忌惮

  开国大典其实是最无趣的。

  尤其是这个年代的开国大典。

  没什么活不说,整套流程下来,枯燥而乏味。

  至少李承乾实实在在是闲出蛋疼了!

  当然,对于其他人来说,倒也没觉得那么乏味。

  毕竟在这个年代想要看这种热闹可不容易。

  消遣不多,大家也就分外珍惜。

  尤其是还有阅兵这样式的,哪怕是各国使团都看了个新鲜。

  不过大家也都明白,这是大明王廷在展现自己的军事实力。

  毕竟这块土地,自古以来就没太平过。

  没有足够的威慑力,未来只会更不太平。

  还是那句话,一个国家,最需要的不是别人的尊重,而是敬畏!

  至少李承乾就是这么认为的,此番开国大典,他就是想借此机会告诉所有人,大明王廷不管面对怎样的敌人,都不惧一战。

  纵使这个敌人是大唐!

  “诸位,我大明的将士可还入得各位的法眼?”李承乾笑道。

  段纶闻言摇了摇头,但还是说道:“大明王廷的军械,如今名传天下,怨军更是有强军之名,怎可只是入眼而已?”

  听他这么说,李承乾也就呵呵。

  一旁,阿史那泥孰却是笑道:“唐使此言差矣,大明的军械何止是名传天下,说是冠绝当世也不为过。

  纵使是大唐,仅在军械创新一道,也未必能媲美大明吧。

  至于怨军,这一年多的征伐,的确已有强军之名,但征西军的成长也是万众瞩目的,经此一战,谁又敢小觑征西军呢?

  就这,还没说已有强军之姿的少年军。”

  他既然带领西突厥归顺了李承乾,这会儿自然要表示一二。

  段纶不愿意承认大明王廷的优秀,那他就顺水推一把。

  当然,这也只是立场问题。

  段纶作为大唐的使团,怎么可能去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就算站在他个人立场,大明王廷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但站在大唐的立场,他不能表态的。

  别忘了,李承乾究竟是个什么身份。

  “贵使有多久未曾出使过大唐了?”段纶当即笑道,“又岂知今时今日的大唐是何等繁盛?

  大唐的工艺,是何等精妙?

  小小军械,岂能难倒我泱泱大唐!”

  “上次出使大唐,还是十多年前了。”阿史那泥孰笑道,“不知唐皇近来可好?”

  他和段纶倒也不算陌生,当初在长安和李二称兄道弟的时候,段纶还不是工部尚书。

  段纶闻言,也是笑道:“劳贵使操心,陛下当初听闻贵使的遭遇,也是深感担忧,可终究是贵国的家世,陛下也不好多言。”

  听他这么说,阿史那泥孰也就不再多言。

  段纶这话里的弦外之音,他听懂了。

  不单单是他,其他各国使者也听懂了,当即也是摇头苦笑。

  大唐也好,大明也罢,说破大天,人家真是一家人。

  “殿下,酒宴备好了。”就在这时,长孙冲走了过来,轻声说道。

  今日是大明王廷的开国大典,酒宴自然不可少。

  李承乾点了点头,转过身对众人说道:“诸位,今日是我大明王廷的好日子,理应不醉不归才是。”

  “那是自然。”众人齐齐躬身施礼道。

  对于大明王廷的开国大典,众人倒没什么好说的。

  到了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说到底,他们只是客人,在这个山头,自然要按照李承乾的规矩来。

  不多时,众人来到了酒宴现场。

  到了这里,人就多了。

  除了各国使团,还有大明王廷的各级官员,甚至还有不少官员家属。

  比如契何力的母亲,伊原锡的妻子等等。

  当然,今天的主角不是他们。

  不过这对她们来说,也满足了。

首节上一节555/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