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14节

  说完,长孙无忌也看了看自己坐的椅子,轻笑道,“确实是变化不小……”

  管事的听不明白,但很多事儿也不需要他明白,听长孙无忌这么说,管事的想了想,道:“那我们要不要再培养一些工匠?”

  “能培养自然是要培养的。”长孙无忌说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陛下可能都会极为看重工匠,但还是那句话,单单是工匠还不够,要想在这里面分得一杯羹,那还是得从工艺着手。”

  “要说工艺的话,陶明宇可惜了。”管事儿地说道,“他可是我们国公府先发现的。”

  摆了摆手,长孙无忌道:“这个就别说了,陶明宇不是我们能染指的。

  你记住,有些东西我们能做,但有些东西,我们不能做,就比如陶明宇掌握的东西。

  这东西,虽然我们做了暂且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未来谁知道?

  就算今后我们真的在某些工艺上有了突破,也要像这次一样,明白么?”

  管事的听完,当即就点了点头,他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

  “那我先去忙了。”

  等他走后,长孙无忌走出前厅,看了看西北的方向,自言自语道:“真不知道你到底想做什么,可你被房玄龄盯上了,之后的日子怕是没那么好过了啊。”

  是的,房玄龄盯上了李承乾。

  倒不是说他要对李承乾做什么,而是李承乾的一些意图已经暴露了。

  刚刚房玄龄可没说一句话废话的。

  关键是,房玄龄盯上了其实也还不可怕,可怕的是李二一定会由着房玄龄去这么做。

  毕竟作为大唐的皇帝,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帝国被别人如润物无声一般的渗透。

  至于说他为什么没表态。

  呵呵,别忘了,他现在是站在李二这边的。

  李二还没表态,他急什么。

  而且他也知道,李二是不会表态的,不管怎么说,李二还是李承乾的爹。

  就像他是李承乾的舅舅,也不会轻易表态。

  “国公爷……”就在这时,仆役又走了进来,“有封拜帖。”

  “是他?”接过拜帖,长孙无忌一愣,这家伙的动作真够快的!

第417章 卷四 唯利益永恒!

  姑且不管长安发生了什么,视线回到浇河郡。

  慕容伏允自从发现自己身边可能还有叛徒之后就开始疯狂的进攻契明的虎豹营。

  他想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契明达成和拓跋钊合兵一处的战略目的。

  按理说他麾下数倍于契明,不说全歼契明的虎豹营,但真要达成和拓跋钊合兵一处的战略目的倒也问题不大。

  尤其是当他选择孤注一掷的时候。

  毕竟兵力之优摆在那里。

  可偏偏这个时候,他的疑心病又犯了。

  他不知道是谁背叛了自己,看谁都像内鬼,这使得他做起事来也是疑神疑鬼的。

  到了他这个位置,疑心重是必然的。

  要是一点儿疑心都没,那天底下百分之八十的君王都活不长。

  毕竟,那个位置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可说到这个,很多人就好奇了。

  既然慕容伏允一早就有能力和拓跋钊合兵一处,那他为什么一开始不孤注一掷?

  那时候他可还没怀疑自己的麾下中有叛徒。

  其实这也正常。

  孤注一掷,也就代表着伤亡惨重。

  一开始,他不愿意如此,就是希望保存自己的实力。

  如今吐谷浑风云突变,拓跋钊他也不得不防备一二。

  这一年多来,他经历了太多的背叛,真要说他百分百信任谁,呵呵,一个都没。

  不管是拓跋钊还是定城王,哪怕是他的儿子达延芒结波,信任都是有限的。

  再说了,之前的战局对他来说,继续拖下去其实也不是坏事。

  至少他这边还是占据了上风的,至于拓跋钊那边,他知道情况,虽然很胶着,但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落败。

  那借此消耗一下拓跋钊所部的实力,对他未来平衡吐谷浑各部都是有好处的。

  他不想再出现一个天柱王或者高昌王了。

  有些时候,战略目的不单单是对外的,还有对内的。

  严格的来说,慕容伏允还真没把李承乾放在眼里。

  用他的话来说,要不是忌惮大唐,小小李承乾弹指可灭。

  可既然动兵了,他自然想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就跟当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借用外部的力量来帮他巩固内部的统治。

  从这一点儿来说,慕容伏允的做法,其实还真没错。

  只是很多事情,不会按照他的计划一步步走就是。

  尤其是当龟兹王兵进河州失利,定城王和达延芒结波中计之后,很多事情都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内。

  再加上内鬼风波,慕容伏允最近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有些时候,他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老了。

  “大汗,要不直接全军压上去吧。”大营之中,有麾下说道。

  慕容伏允这几万麾下,共分四营一卫。

  一卫自然是他的亲兵卫,总计万余人。

  其余四营每营也差不多一万人左右的样子。

  除了在后方和吐门罗的孤狼骑鏖战的万余人以外,其余的兵马都在这里。

  不过慕容伏允是真的疑神疑鬼。

  当他发现后方和吐门罗鏖战的那一营将士死战不退之后,他就以此营伤亡过大为由,将其调离了回来。

  这时候还愿意为他死战不退的绝对是对他忠心耿耿的,这种人自然要安排在自己身边。

  而在和契明的孤狼骑作战时,他又想出了一个法子。

  就是每次出击的时候,各营都只派出一半的兵马,美其名曰是轮换,实际上就是提防。

  他也怕赶狗入穷巷,到时候真有麾下临阵倒戈。

  这样一来,不管是谁有问题,他都还有一丝余力。

  只能说,上了年纪的慕容伏允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或者说,怕死了。

  不过这也正常,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

  在权力的巅峰沉浸久了,又有几个不怕死的?

  这会儿,听到麾下这般说,慕容伏允转头看了他一眼,良久才说道:“不急,契明就一万兵马,我们慢慢磨都将其磨死了。”

  麾下也是无语。

  他当然知道这是最好的策略,可慕容伏允最近太善变了。

  一开始说打吐门罗,结果事到临头却换了目标。

  换了目标也就算了,最后就连打法都变了。

  他现在都不知道慕容伏允接下来到底还有什么样的打算。

  这就让他很无力,联想到最近一年的种种,加上慕容伏允的为人,他哪里还不知道是为什么。

  这事儿,他说不清楚的。

  “大汗,阿史那力已经率领大军南下,如今正在大非山一带。”就在这时,有亲兵来报。

  “这么快。”听到阿史那力已经到了大非山,慕容伏允有些意外,问道,“信使在哪儿?”

  虽然契何力让契海的铁鹰卫堵在了大非山的必经之路上,可吐谷浑这么大,又不是只有大非山一条路,契何力怎么可能堵得住。

  “就在帐外。”亲兵说道。

  慕容伏允想了想,说道:“带进来。”

  不多时,阿史那力的信使就被带到了慕容伏允的大帐之中。

  “外臣参见大汗。”

  慕容伏允看了看信使,这才说道:“肆叶护可汗最近可好。”

  “劳大汗惦记。”信使笑道,“我家可汗一切安好,临来之前,可汗让微臣带其问好。”

  点了点头,慕容伏允又说道:“你们这一路南下,可有遇到牛进达率领的河州守军?”

  “回大汗的话。”信使说道,“我们此番南下也是马不停蹄,倒是并没有遇到牛进达所率的唐军。”

  听他这么说,慕容伏允陷入了沉默。

  不应该啊,你们这么多人在吐谷浑穿州过府,这么大的动静,牛进达不可能不知道。

  而且,你们西突厥的兵马突然兵进吐谷浑,牛进达不可能不怀疑。

  他怎么可能放们就这么顺顺利利的南下?

  他疑心本来就重,这一下,更是越想越疑惑。

  “你此番前来,肆叶护可汗可有什么交代?”琢磨了一番,慕容伏允又问道。

  “外臣此番前来,主要是我家可汗让外臣来问问大汗,如今可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摇了摇头,慕容伏允说道:“暂且不急,再等等,时机到了,本汗自会派人通知你们。

  想必你们也知道了,大唐已经出兵了,虽然只是河州守军,但具体什么情况,本汗也还在研究。

  毕竟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和大唐争锋,对吧?”

  信使点了点头。

  阿史那力之所以派他来,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

  这一战能打,但能打的前提是大唐无暇兼顾这边。

  要是大唐也掺和了进来,对于吐谷浑倒也还好说,但对他西突厥可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了。

首节上一节514/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