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02节

  要骂你自己骂好了,随便怎么骂都行,反正我们是不掺和的。

  “派探马,通知定城王他们,都他妈这个时候了,还窝在城里作甚?该出来了!”慕容伏允想了下,最终还是说道,“只要他们出来,有人帮我们牵制一二,本汗就不信了,大明的这些家伙,还真有三头六臂不成。”

  “大汗,定城王他们那边,怕是也有意外。”听慕容伏允这么说,当即就有麾下说道,“按理说,我们也出兵这么久了,定城王他们那边应该早就收到消息了才对,可到现在都没那边的探马过来。”

  麾下也是聪明人,绝口不提达延芒结波。

  “这个正常。”慕容伏允闻言说道,“大明将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我们这边,估摸着在浇河城外玩起了空城计,定城王他们十有八九是中计了!

  可要玩空城计,那就要封锁消息,否则,定城王定会抓住这个机会与我们汇合,届时,大明王廷必将腹背受敌。

  不过想要封锁消息,有那么容易么?

  本汗就不信了,他李承乾有那么多的兵力封锁整个浇河郡,此番,派出百人骑,务必要通知定城王出兵北上!”

  说完,慕容伏允一拳就砸在了桌案之上,“说到底,他大明王廷就这么多兵力,凭什么和我吐谷浑拼?”

  “会不会是浇河郡的余孽?”有麾下说道,“自从大战爆发以来,浇河郡的余孽还没出现在战场之上,会不会是他们在牵制着定城王?”

  慕容伏允摇了摇头,道:“不会,浇河郡的那些余孽如今正在围剿各部的流民,本汗已经收到了消息。

  很显然,李承乾不敢尽信他们。

  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儿。”

  好事儿?

  李承乾要是听到这话能笑死。

  我现在确实不敢尽信于他们,可要让他们再围剿一段时间,你看看我敢信不?

  “定城王那边暂且什么情况我们还不知道,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又有麾下说道。

  慕容伏允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不用担心,本汗已经做了安排,想必不日就有援兵南下,嘿嘿,到时候,倒是能给大明的那些家伙一个惊喜。”

  他当然不可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完全不知道什么情况的定城王身上,这就跟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个道理。

  再说了,这一战对他吐谷浑来说,也是只能胜不能败。

  ……

  同样关心这一战的,还有清水川的赵王李元景。

  虽然他没能力参与到这一战之中,但对这一战那也是尤为关注。

  他很清楚,只要他入驻了清水川,那也就意味着大明和吐谷浑的决战开始了。

  慕容伏允是不会放过这种绝佳时机的。

  当然,这些也不是他的分析,而是出自李渊。

  他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

  此时,清水川城中,曾经的天柱王王府已经换了主人。

  李元景在这里组建了自己最原始的班底。

  而当初负责护送顾建章出使的王府将军也摇身一变成了大赵王廷的大将军。

  虽然其嫡系部队不过三千兵马,但这可比当初李承乾起家的时候强太多了。

  要知道,李承乾起家的时候,可还没这么厚的家底。

  “慕容伏允留下来的那些兵马如今在做什么?”李元景处理完了今天的公务,随口问了一句。

  身旁,一亲信说道:“之前林大将军说过,那些家伙如今虽然卸甲,但总归不像一个牧民,这几天,林大将军准备将他们化整为零,分散到清水川的各个地方去。”

  “不妥。”李元景摇了摇头,道,“这些家伙虽然是慕容伏允的人,可我们如果时时刻刻的提防着他们,他们永远都只会是慕容伏允的人。

  说到底,我大赵王廷还是需要他们的。”

  一个国家,岂能没有子民。

  没有子民的国家,那最多就是一个土匪窝。

  “可我们只有不过三千兵马,他们要是起了异心……”亲信有些担忧。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点,在他心中早已根深蒂固。

  “如果连他们的心我们都收不了,这大赵王廷说到底,也就是个笑话罢了。”李元景还是摇了摇头,“既然选择在这清水川立国,有些思想就得改变了。

  看看大明王廷,我那侄儿如果一直抱着你们这种思想,大明王廷早就被吐谷浑给掀翻了。”

  这段时间,他研究得最多的就是大明王廷的发家史。

  他不认为自己比李承乾差在哪里,人嘛,都是盲目自信的,总觉得别人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

  更何况,他的起点比起李承乾不可谓不高。

  李承乾当初要是有他这个起点,不敢说如今的成就会更高,但至少前期不会吃那么多苦。

  从这方面来看,他就自觉自己比李承乾还是要强上那么一丢丢的。

  至少,他没费吹灰之力,仅仅是权衡利弊,就谋取了清水川,就这本事,李承乾有么?

  亲信闻言,也没多言,而是认真的想了想。

  就在这时,又有一亲信走了进来。

  “殿下,顾尚书回来了。”

  所谓的顾尚书,便是昔日的王府长史顾建章,李元景自立王庭后,就任命顾建章为礼部尚书。

  毕竟顾建章是要替他出使的,礼部尚书这个职位倒也合适。

  “快请。”李元景一听是顾建章回来了,连忙说道。

  他也想知道,自己那侄儿对自己立国能给予什么支持。

  在他看来,自己在清水川立国,李承乾怎么也会支持一二才是。

  毕竟大家同宗同源,而且有他在北边那也是李承乾的一个助力,李承乾当初连西突厥都支持了,不可能不支持他李元景。

  很快,顾建章一脸沮丧地走了进来。

  “参见殿下,微臣无能……”他一进来,就躬身说道。

  对于他来说,这次出使大明王廷绝对是失败的,当下也是有些歉意。

  李元景一听,眉头便皱在了一起。

  “怎么回事儿?”

  顾建章也有些无奈,便将他见到李承乾后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那也是真的简单,李承乾就见了他一次,能不简单么?

  那次之后,李承乾就把他打发走了。

  李元景听他说完,眉头皱的更深了。

  李承乾这是完全不给他这个当叔叔的面子啊!

  “没有其他话了?”

  顾建章摇了摇头。

  他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何李承乾会是那个态度。

  按理说,大家同宗同源,又都在吐谷浑的地盘上,这时候就应该同气连枝才是。

  要是大明王廷支持他们一二,他们也可以在北边配合一下李承乾啊。

  这样难道不好么?

  “哼,看来他是瞧不起本王这个叔父啊。”李元景冷哼了一声。

  自从自立王庭之后,李元景也是有些膨胀。

  现在大家身份相当,你跟我摆什么架子?

  而且,他是真有些看不上李承乾那种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家伙,你瞧瞧我,我的大赵王廷可是没用一兵一卒就将清水川收入囊中了。

  这就是能力。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动脑子的永远看不起动手的。

  但这种人大多都忘了,动手的最喜欢用自己的武力去打劫那些动脑子的。

  “看样子顾尚书还得跑一趟。”李元景看了看,发现左右都是自己的亲信,这才从怀中又拿出一封书信说道,“裴老他们如今都在大明为官,这里有一封临行前父皇交给本王的亲笔信,顾尚书这次走河州,过洮源入大明,将信转交给裴老。

  嗯,本王再亲自写一封信给裴老,想必裴老等人在大明经营许久,应该能给予我们一些帮助。

  既然他李承乾目无尊长,那也就别怪我这个做叔父的替本王那皇兄教育教育他了!

  还真以为自立王庭后,就能小觑天下人了不成?”

  对于裴默,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这老家伙,对裴寂那是真的没得说,而自己的正牌王妃,又是裴寂的闺女。

  这种关系,裴默是不会拒绝的。

  顾建章一听,也点了点头。

  他也有些膨胀了。

  这就跟穷人乍富一个道理。

  如果他还是赵王府的长史,那李承乾这般对他,他倒是能接受。

  可他如今都是大赵王廷的礼部尚书了,李承乾还这般对他,那就是一种羞辱。

  而且,大赵王廷的创立,他可是高居首功的。

  有李承乾的大明珠玉在前,这会儿,不管是他,还是李元景,都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他们以为李承乾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

  他们以为大明王廷拥有的荣耀,他们也应该拥有。

  他们把自己和大明王廷做了一个等号。

  换句话说,是李承乾将他们带到了一个不属于他们的高度。

  只是吧,很多事情,哪儿有那么容易。

  “殿下,不好了。”就在这时,林州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第409章 卷四 世人都谓长安好!

  “怎么了?”见林州如此急匆匆地模样,李元景明显愣了一下。

  虽然他最近膨胀了许多,但总归还是有些不安的。

  这就是根基不稳的结果。

  林州闻言,立马说道:“唐军来了,为首的是牛进达!”

  他是真的慌了。

  一听到唐军,他就担心是李二派人来了。

首节上一节50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