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493节

  “就知道你会这般说。”牛进达说着,伸出了手,身后其家将当即就将一把宝剑拱手奉上。

  “陛下昔日传旨,太子李承乾,代天子巡狩天下,体察民情,赐天子剑,可识此物?”

  河州守将看着牛进达手中的宝剑都愣住了,我操,把这事儿给忘了……

  当即,又是行礼,又是这啊那的。

  等他行完礼,牛进达又问道:“老夫如今可能接管河州大营?”

  “末将参见牛将军。”到了这时候,还有什么好说的,河州守将当即就将牛进达请了进去。

  说完,他也是一脸的呆滞。

  操,真的会玩啊。

  这一切看上去虽然荒谬,但这就是规矩。

  李承乾纵然是大唐太子,但还真没调动大军的权利。

  所以,河州守将之前一直不松口。

  他要敢松口,回头李二能扒了他的皮。

  但这会儿又不一样了,当牛进达拿出李二的那到旨意说事,又取出了李二赐予李承乾的天子剑,那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至少,在法理上,他得认。

  再说了,他就一小小河州守将,没必要往死里得罪李承乾,那毕竟是大唐太子,未来的皇帝,真当他不想攀上李承乾这艘巨船?

  这会儿,情理法都说得过去了,他还不第一个屁颠屁颠的攀附而上。

  “集结大军,老夫要率尔等讨逆不臣!”正式接管了河州大营后,牛进达就丝毫不客气了。

  如今浇河郡局势严峻,也需要他这一支奇兵出马了。

  “牛将军,这让大唐的将士帮大明御敌,不太合适吧?”河州守将有些无奈。

  真的不合适啊……

  牛进达却是笑道:“谁说帮大明御敌了?”

  “牛将军别开玩笑了,如今浇河郡是个什么情况,谁不知道啊?”河州守将说道,“虽然说明王殿下有陛下所赐的天子剑,但这事儿真要三思而后行。”

  “你以为这道手令是明王殿下下发的?”

  听牛进达这么一说,河州守将顿时就愣住了!

  什么意思,莫非你姓牛的还想造反不成?

  念及此,河州守将一手握刀,语气冰寒地说道:“还请牛将军明示。”

  “松开你拿刀的手。”牛进达撇了他一眼,说道,“这道手令出自大唐太子殿下,可不是明王!

  太子殿下听闻吐谷浑撕毁当初签订的三方协议,怒不可遏,这才命老夫前来接管河州大营,讨逆不臣!

  大唐煌煌天威,岂能折辱在此等背信弃义之徒的手中?

  殿下忧心大唐啊!”

  “我操,又来,这是真不要脸了啊!”河州守将闻言,当即就懂了。

  这个场景他熟啊!

  当初,李承乾签订三方协议的时候,他就在!

  当时李承乾就一直在明王和大唐太子的身份上来回横跳,他是见识过的。

  没想到,这样的千古奇观,他又一次见识到了。

  “放肆!”牛进达闻言,当即怒斥了一声。

  虽然他也觉得李承乾这事儿干得,太他妈不要脸了,但你不能说出来啊。

  “牛将军误会了。”河州守将闻言,连忙说道,“末将说的是慕容伏允那老东西撕毁协议,属实是不要脸啊……”

  最后这一句话,他说得咬牙切齿。

  这两位,在不要脸的人中,那都是佼佼者了。

  “集结大军吧!”牛进达也懒得跟他计较。

  当初他听到李承乾跟他说这些的时候,他也这么想的。

  那是真他娘的不要脸了啊。

  这一次,河州守将不再多言。

  到了这时候,他哪里还不懂。

  今天他接到的一切命令,那都是奉命代天子巡狩天下、手持天子剑的大唐太子所下发的。

  绝非什么大明明王。

  想到这里,他也是相对无语。

  难怪别人小小年纪就能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国土,单单就这不要脸的劲儿,一般人就比不了。

  当然,这事儿他也会马上上报长安。

  不用想都知道,当长安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得多错愕。

  瞧瞧,人家都不在大唐的地界上,还操心着大唐的煌煌天威呢。

  也不知道这一次后,李二会不会气得真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给褫夺了。

  不过他也不担心,又是陛下的旨意,又是天子剑的,他就一小小守将,能怎么着,就这两样,哪样是他可以拒绝的?

  关键是,人家出兵的理由也充分得一批。

  当然,想是这么想,他还是问道:“牛将军,我们河州大营要是出兵了,那这边……”

  “这个你放心。”牛进达说道,“老夫已经从洮州调兵过来了,洮州那边,无忧,分一些兵马过来就是。

  再说了,如今清水川也落在赵王手里了,你还担心赵王会挥兵犯边不成?

  如今的河州,守军不过是象征意义罢了。”

  说起赵王,他也是摇了摇头。

  这段时间,他也了解了一下李元景夺取清水川的那一战,越听越无语。

  “那我们的粮草?”河州守将又问了一句。

  “就食于敌。”牛进达一句话就给解决了。

  其实,大明那边是给准备了粮草的。

  但这事儿,就属于能做不能说。

  大唐的兵马,哪儿有大明提供粮草的道理,这事儿传出去,定然会惹出不小的麻烦。

  就在河州大军准备出兵的时候,洮州的军队已经朝他们这边来了。

  牛进达之前就一直在洮州军营里。

  他毕竟是上上任洮州统军,在这里还是有些香火情的。

  至于说为什么不用洮州军,那他就不知道了。

  他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当初离开日月山之前,李承乾交代的。

  当初,他听到李承乾的这些安排时,也是一脸的震惊。

  但不得不说,李承乾真的把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了。

  只是这操作吧,是真他娘的骚气!

第403章 卷四 李二气疯了

  日月山。

  虽然大战已经打了起来,但日月山还是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

  并没有因为大战而有丝毫的恐慌。

  李承乾用了一年的时间,培养的所谓民族自信,在这个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说是民族自信,其实也过头了。

  真要说的话,这应该叫做信任,是众人对李承乾的信任。

  对外,李承乾从无败绩,对内,李承乾从无暴政。

  其实想想也真的很夸张……

  对外,李承乾在最艰难的时候能反杀达延芒结波,甚至趁势拿下整个赤水源,奠定了大明王廷辉煌的基础。

  对内,李承乾大兴教育,鼓励商业,虽然大兴土木,但也没有强征民夫,哪怕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大明王廷都没饿死冻死一个人。

  在大明王廷,只要你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养家糊口总是能做到的。

  这样的日子,对普通老百姓而言,那就是盛世!

  谁敢掀翻他们的盛世,他们就敢与其拼命。

  他们是在捍卫李承乾么?其实也不全是,他们捍卫的是自身的利益。

  任何时代都是如此,只有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大家才愿意用命去拼!

  户部。

  普西偌这会儿正忙。

  大战一起,也正是他户部最忙的时候。

  打仗可不单单是将士在前面冲锋陷阵,打的还有后勤。

  “李侍郎,运往前线的粮草准备好了?”普西偌见李勤俭走了进来,连忙问道。

  李勤俭点了点头,说道:“都准备好了,这会儿就等着将作监那边的军械,等他们那边装好车,一并出发。”

  说着,李勤俭找了把椅子瘫坐下来,一脸疲惫地说道,“这前前后后是第五批了吧?

  普尚书,这库房里的粮食可是不多了啊。”

  说到这个,普西偌也是一脸的无奈。

  这大战一起,户部的库房肉眼可见的在消弭。

  “没办法,这一战事关大明国运,就算是勒紧裤腰带,也得保证前线的将士不能饿着肚子杀敌!”

  如果是以往,他绝对说不出这个话来。

  但干了快一年的户部尚书,他如今所思所想也开始从国朝出发了。

  这也意味着他渐渐的真的从一个部落头人,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官员。

  “这个下官也知道。”李勤俭说道,“不管怎么说,前线的粮草是断断不能短缺的,下官的意思是要不要暂停一些靡费较大的开支,比如学堂啊什么的。”

  “不行。”他话说完,普西偌都不带考虑的就拒绝了,“殿下之前交代过,学堂不能停,当时殿下说,这是朝廷的信誉,不可轻毁。

  本官虽然不懂,但你也跟着殿下这么长时间了,可见殿下错过?”

首节上一节493/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