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397节

  商人哪儿有什么家国天下的心思,他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利益罢了。

  再说了,他卖的又不是吐谷浑过来的青盐,这会儿说两句漂亮话,对他有什么影响?

  而那些贩卖青盐的商人一听这话,也是一愣。

  这会儿他们才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李承乾要针对吐谷浑的青盐,感情是因为慕容伏允派人行刺了李承乾,这会儿落在他们眼下就只能二选一了。

  李承乾当初做的这个方案,可不单单是为了打击他们的生意。

  真要说的话,李承乾其实是在针对吐谷浑。

  吐谷浑对外出口最多的是什么?不就是青盐么?

  毫不夸张的说,吐谷浑如今有将近半数的收入都来自青盐。

  以前他们还有牛羊出口,不过这些年连年的雪灾,自己都不够吃,还有屁的牛羊可以出口,现在出口的大头就是青盐。

  李承乾要是在大唐断了他们青盐的生意,慕容伏允估计能气得暴跳如雷。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唐月明说道,“你们也看到了,这精盐生意,肯定有得赚,而且也就是殿下仁慈,要不是殿下考虑到诸位都不容易,真要是一个招呼都不打,就把精盐放出来,你们的生意可还有得做?”

  “这倒是。”有人说道,“不过殿下定的价格是不是太低了?精盐要是这价格,粗盐估计还得向下再降一成的价,不然这粗盐根本就没人要啊。”

  “这价格没有利么?”唐月明好奇地问道,“诸位,目光看长远一些,这是盐,不是别的什么。都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可是生活必需品。

  真要是把精盐卖到满大唐都是,你们获利几何可曾想过?

  别老是盯着粗盐了。

  粗盐生意你们能做多大?除了你们,满大唐还有多少盐商?

  也就是精盐,暂且就你们这些人,你们要是能抓住机会,卖到满大唐都是,谁是你们的对手?

  好好想想吧。

  若是愿意,明日日落之前都可来找我。”

  说完,唐月明就起身离开了。

  他要给这些人商量的时间。

  而他走后,几个青盐贩子也起身离开了。

  他们也需要回去好好商量一下。

  要知道,他们虽然是长安的盐商,但不代表他们就是汉人。

  ……

  另一边,李世民正在和李靖等人商议国事。

  自从之前李二有心透露了要对高句丽动兵后,最近不少人都心思活泛了起来。

  尤其是那些武将,一个个都是嗷嗷直叫。

  对于这些人来说,打仗可不是什么坏事。

  身为武将,不渴望马上封侯渴望什么?

  尤其是大唐开国之初,李世民集结了一大批能征善战之辈。

  这些家伙,可没一个安分的。

  “陛下,听说慕容伏允那老东西居然派人行刺殿下……”尉迟敬德大大咧咧地说道,“这老东西,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老程也真是的,这老东西敢行刺殿下,他居然一点儿反应都没,要不让微臣和老程换一下?”

  李二一听他这么说,仿佛也是刚想起这件事儿,脸上倒是没什么波动,随口说道:“行了,你就别跟着添乱了,本来没多大个事儿,你要是一掺和,非得鸡飞狗跳不成。”

  尉迟敬德听李二这么一说,心里了然,当下也就不再开口了。

  他可不是真要和程咬金换个位置,而是想听听李二的态度,很显然,李二的态度让他意识到了什么。

  一旁,萧倒是说道:“这事儿微臣也听说了,殿下的处理确实无可指摘,即没有乱杀无辜,又没有放掉首恶,已然是有了明君之风。”

  一听萧这话,李二笑着说道:“确实,高明长大了,做的事情也是愈发的让人无可指摘了,哎,终究还是我等老了啊。”

  三十多岁的李二感慨自己老了。

  作为人精的房玄龄立马就听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当下就笑道:“陛下春秋鼎盛,何故言老?而且如今大唐正有盛世之貌,还需陛下日夜提点才可。”

  说完,他瞪了一眼萧。

  心说,你脑子是不是有坑。

  在陛下面前说什么殿下已然有了明君之风?

  也就是他了解萧,这话要是换做侯君集来说,他都怀疑这话是不是在暗示李二学李渊,太安宫里去造人。

  皇家,纵使是父子,有些东西也不能触碰。

  这是规矩。

  魏征这个人精当下也是站了起来,笑道:“房相此话甚佳,如今大唐也算是走出了前隋的泥沼,老百姓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有盼头,眼看着盛世在即,当可喜可贺才是。”

  对于李承乾遇刺的事情,他们都不太在意。

  既然李承乾选择了那条路,那么就应该有面对这一切的觉悟。

  李世民没遇刺过?还是李渊没遇刺过?

  这有什么好说的。

  相反,随着李二愈发急切的想要出兵高句丽,他们都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李二的威严正在被人挑衅。

  关键是,挑衅李二威严的正是李承乾,这就让众人有些无奈了。

  这话要怎么说呢?

  功高盖主可能不合适。

  应该这么说,李承乾风头正盛,抢了原本属于李二的风头,这让李二有些挫败的感觉。

  嗯,这么说就差不多了。

  不过他们也无奈啊,如果大明的主人不是李承乾,他们能把人给骂死,但正是因为大明的主人是李承乾,这才让他们有些投鼠忌器。

  包括李承乾都认为自己是在再开一国,但只有他们这些人固执的认为,这是大唐在寻找新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尝试。

  他们愿意暂且看看,而且继续看下去。

  看看这种方式对于大唐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从这一点儿来说,他们这些人,还真没什么私心,谋国如此,谁敢说他们不够殚精竭虑?

  李二自然知道这些家伙是个什么样的想法,但被自己儿子比下去,这终究让他有些拉不下脸来。

  还是那句话,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那是因为前浪不是你。

  要是前浪是你,谁他妈愿意被人从后面给推了?

  “好了,既然慕容伏允做出了如此恶行恶事,大唐也该有个态度。”李二笑了一声,说道,“这样,礼部,拟信,问一问他慕容伏允究竟有没有把我大唐放在眼里。”

  一听李二这么说,李孝恭当即起身应了一句。

  不过李二这态度,就让人玩味了。

  李承乾遇刺,你就问一句?

  这是暗示么?

  慕容伏允看到了,还不得怀疑你们两父子之间有什么矛盾,所以现在都只是随便过问一句得了。

  “陛下,这是不是有点儿……”萧刚准备开口,李二摆了摆手,道,“行了,此事儿,高明知道了,都得感谢朕,说了你们也不懂,就按朕交代的去办即可。”

  这话说完,李二摆了摆手道:“行了,大家都散了吧。”

  他没办法跟这些人说清楚,或者说,他也说不清楚。

  这些家伙和慕容伏允的想法大致一样,他们都觉得李承乾现在为了皇位积攒筹码,但只有李二知道,李承乾并不是这么想的。

  他并不是在为了皇位积攒筹码,他是真的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帝国。

  别忘了,他们两个,才是一类人。

  当年李二在打造秦王府的时候,不就是在打造今天的朝廷班底。

  而如今,李承乾做的事儿和他做的事儿,何其相像?

  只有同样图谋天下的人,才知道所谓继承而来的皇位,远远没有自己一手缔造出来的帝国来得更有征服感。

  回到后宫,李二看到难得一笑的长孙,心情也好了许多,问道:“观音婢今天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高明派人回来了。”长孙笑着将大致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听长孙将具体的情况介绍了一番后,李二点了点头,心里对自己的猜测更加了然了一些。

  不过这些事儿他注定了没有人可以分享,只能烂在自己肚子里。

  跟谁说?

  谁都不行的。

  因为这些都是帝王心思。

  也只能跟李承乾说说,只可惜,如今这个帝国的继承人却在为了自己的帝国呕心沥血。

  皇帝啊,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

  这话还真没错。

  “有了这精盐的生意,内帑的日子可是要好过了许多。”长孙笑道。

  她其实不在意这生意赚钱不赚钱,她不过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李二,你儿子哪怕是远在千里之外,也还牵挂着我们。

  李二何尝不懂她的心思,但却没法告诉她,这精盐生意的背后,将是怎样的尸山血海。

  在听到这生意之后,他几乎就看到了吐谷浑血流成河的画面。

  不过是小小的一笔生意罢了,背后藏着的东西,属实是让人胆战心惊了一些。

  当然,他也不打算提醒李承乾什么。

  既然你想和你老子一较高下,那咱们就公平的较量。

  你打你的吐谷浑,老子打老子的高句丽。

  想到这里,他恨不得现在就去通知三军,兵出高句丽。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大唐和高句丽或者说大明和吐谷浑的争锋了,这已经发展成了李二和李承乾的较量。

  当然,暂且可能也就李二这么想吧。

第339章 卷四 李二疯了,虎毒食子

  李二的一生其实就是充满了斗争的一生。

  先斗天,再斗地。

  斗过父兄,斗过弟。

  最终,才斗来了他眼中的盛世大唐。

首节上一节397/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