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32节

  平日里都是跟着崔永孝,见过的人多了,谈吐倒也不凡,至于年岁嘛,可能也就比李承乾稍长几岁而已。

  听到孙儿这么说,崔永孝笑骂道:“你懂什么?如果这就是别人想看到的结果呢?记住,在长安城做生意,总归是要多加一个小心。

  不是说我们崔家开不开罪得起,而是有没有这个必要?此事就由你去查,事出反常必有因,总是要找到其根由的。”

  对于这个孙儿,崔永孝还是很疼爱的。

  若非他不是嫡长孙,无论如何也要给他谋一个好前程。

  “孙儿谨记阿祖教诲。”少年人说完,就躬身告退。

  等他走后,后堂就剩下崔永孝和一老仆。

  “小郎君其实说得也不错。”老仆见崔永孝一脸慈祥地模样,当即说道,“这长明商铺不过是今早刚刚开业,听闻东家并非长安人氏。以前空有一铺面,但什么生意也没做,算是荒废了许久,之前有人想去买下这铺面,只是苦于找不到东家才作罢。

  也就是近几日,有人重新打整了铺面,这才有了今日的长明商铺。”

  老仆倒是了解得多一些,平日里也都是他帮着崔永孝处理这些琐事。

  崔永孝点了点头,说道:“得罪不得罪人的都是小事,但至少我们得知道是谁。”

  他也没太把这个当回事,崔家虽然人多,但毕竟是士家大族,家风还是很紧的,还没有谁敢打着家族的名号在外惹是生非。

  既如此,还和崔家有过节,那必是崔家有理由这样做。

  想了想,崔永孝又说道:“不过这手套生意当真做得,你现在就去市面上把所有流通的皮毛都买回来,不管他们是谁,我倒要看看,这皮毛都没有了,他们这手套生意又该如何做?”

  垄断上游市场,这是他们崔家一贯的做派。

  无他,有这能力。

  至于说买了皮毛自己做手套,他倒是没想过,一来是手套仿制虽然容易,但也绝非是瞧一眼就会的,做不好容易东施效颦。二来嘛,这毕竟是长安城,不是清河,也没那么多人手。

  垄断上游市场,能够制约他们,也就够了。

  只是他又怎么知道,在决定做这个生意的时候,李承乾就提前让杨林等人扫空了长安及周边几个城市的皮毛。

  朝廷会关注,那是应有之意,但他们这些商人却是还没察觉到。

  只能说,崔永孝这些年凭借着崔家的势力,生意做得太顺了,他能想到的,别人又如何想不到?也许,以势压人的事情做多了,都忘了生意原本的样子。

  同样不知道这一点的老仆恭敬地说道:“若是如此,到头来怕还得是他们主动找上门来。”

  崔永孝捋了捋胡须,故作高深地笑了起来。

  虽然一把年纪了,但谁还没点儿脾气不是。

  而同一时间,长明商铺几乎是人满为患。

  当之前被称为三郎的一群少年人回去后,手套的风潮就彻底在长安城的勋贵圈里掀了起来。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那么勋贵的朋友,只能是勋贵。

  当有了这么一群活招牌后,引来更多的勋贵其实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抱歉抱歉,实在抱歉。”没生意的时候吧,愁人,生意太好了吧,也愁人,杨林嗓子都喊哑了,这才让闹哄哄的店铺安静了一些,“实在对不住,今儿小店的手套已经卖光了,对不住了各位。”

  “什么叫卖光了,某家都没买着,你就敢说卖光了,信不信某家砸了你这破店。”

  “就是,没瞅着我大老远跑来的么,连小娘子都不看了,你今儿要是拿不出东西来,休怪我等不讲道理!”

  杨林这话一出,顿时惹了众怒。

  这会儿赶来的都是武勋家的孩子,他们本就热衷于骑马射箭之类的,一见手套那是喜欢的不得了,有了这玩意儿,至少在冬日里骑马的时候两只手要好受多了。

  再说了,这玩意买回去孝敬他爹,他爹也保准欢喜。

  但现在杨林说没有了,这让一群二世祖当时就炸了。

  本就是长安城里横行霸道的主,真要是这么多人一起砸了一家店,了不起就是回家挨顿板子的事。

  “诸位小郎君稍安勿躁。”杨林也很无奈,他知道这群活祖宗难伺候,但他也没有经验啊,只好硬着头皮说道,“今日小店确实没货了,这样,诸位小郎君留下名字,明日,明日小店提前就为诸位小郎君备好。”

  真要是被这一群无法无天的小祖宗把店铺给砸了,那才是无妄之灾。

  不过作为一个浮沉于商海数十载的老油条,处理起这样的事情,倒也算是得心应手。

  听他这么一说,这些家伙脸色才好转了一些。

  他们其实也只是担心,虽然都是勋贵之家,但相比起长安城里那些国公家,他们还是差了许多。

  之所以这般,其实就是在逼杨林表态,不然谁不知道明天还有啊,杨林都说了,是今天卖完了,又不是断货了。

  但一晚上过去,谁知道明天又是个什么行情,要是明天那些国公家也来凑热闹,他们能争赢么?

  哪怕同是勋贵,但勋贵和勋贵之间,其实也是有阶级的。

  这也是他们这些家伙的聪明之处。

  比我厉害的欺负不了,但吓唬吓唬杨林这样的商人,那叫一个手到擒来。

  很快,所有人都开始留下自己的名字,更甚者,还有人直接把钱都给付了,反正在这长安的地界,他们也不怕杨林他们拿钱跑路。

  等伺候完这一群活祖宗,杨林苦笑地说道:“曾几何时,我怎去想,有那么一天我会因为生意太好而头疼?”

  说完,王德全也是一脸苦笑。

  今天的遭遇,让他们真正的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做生意,什么才叫赚钱的生意。

  真正赚钱的生意,绝对是你拿得出来,别人却没有的!

  “行了,赶紧收拾收拾吧,我们还得连夜赶回泾阳,你别忘了,只要粮食差不多了,泾阳那边的长明粮铺也该开业了,而且那几家可是把粮食都运到城外了。

  我跟你说,亏得你没让老李直接把手套拉到铺子里来,真要拉来了,估计都出不了这个门!”

  之前和几家商铺的掌柜谈妥后,他就让几个掌柜直接拉着粮食去城外提货,顺便让人在城外等李勤俭,让他不用拉进城了。

  也亏得是他这么安排了,否则,但凡进了店铺,一准儿不带剩下的。

第52章 卷一 勋贵们的猜测

  当天下午,就在杨林等人头疼怎么将这些粮食拉回泾阳的时候,长安城的勋贵圈里却是炸开了锅。

  手套之名,已然是在勋贵圈里掀起了一股风潮,无数今日没有买到的人,都准备好了明儿起个大早争取第一个买到。

  宿国公程咬金府上,程咬金坐在正厅,爱不释手的拿着手套,看着躬身站在下首的人说道:“你叫程正昊把,不错,这事儿办得不赖。”

  说完,活动了一下双手,道,“你说,我们咋就没想到,要是早有这东西,大冬天的遇到尉迟那老匹夫,他也不是我对手。”

  站在下首的正是之前和杨林商谈过的一位掌柜,他本是程家远房的一支,这些年因为程咬金的关系在长安做生意,倒也还算过得去。

  只不过他们这支和程咬金关系还是远了,平日里甚至连上门拜访的资格都没,这不,今天刚好看到这东西,脑子活络的他只是片刻就想到这东西对于武将来说,可能作用更大,所以当下也是没过多考虑就答应了杨林的要求。

  相对于那点粮食,他还是更在意能和宿国公府上的关系更近一些。

  不过,这会儿面对程咬金的问题,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笑了笑,说道:“国公爷,这事可能不简单。”

  “不简单?”程咬金感受着手掌心暖烘烘的,正准备找个趁手家伙事摆弄一下,听他这么一说,倒是停了下来,问道,“怎么个不简单法?”

  “卖我们手套的商人跟崔家有些过节。”说到这里,他停留了片刻,这才说道,“夫人也是崔家的人,这会不会让崔家对我们程家有什么不满?”

  他多精一人啊,有这便利当然得顺杆爬,再说了,他说我们程家其实也没说错,不管怎么说,他们的确都是程家人。

  对于他的这些小聪明,程咬金倒也没在意,考虑了一下,说道:“夫人的事你不用担心,既然嫁到了我家,那就是我程家人。只是,你说那商人和崔家有过节是怎么回事儿?据我所知,崔家在长安城并不招摇才是?”

  不管他是不是崔家的女婿,但这事儿得弄清楚,省得崔家找上门来的时候,他还啥啥都不知道。

  “那商户是泾阳人,听他……”

  “你说卖我们手套的是泾阳人?”程正昊的话都没说完,程咬金就打断了他的话头,在他这个位置,怎么可能不知道当今太子如今就在泾阳城。

  只是一瞬间,他就猜到了什么,毕竟,当初弄出那个叫酒精的也是李承乾。

  要知道,最近几天,李世民专门找人试验了酒精的功效,而他们这群军方的大佬自然是倍加关注,效果之神奇,当是闻所未闻。

  这么一看的话,李承乾要是再弄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倒也可以接受。

  “是的,就是泾阳的几个商人新开的一家商铺,名叫长明商铺。”

  他话刚说完,程咬金连忙摆手,道:“这事儿你就别管了,也别掺和,不管是崔家也好,还是那个商铺的事也罢,你都别掺和。对了,你之前说,这玩意,你们是用粮食换来的?”

  程咬金的思维跳跃性很强,同时,他也是一个绝对精明的人,否则也不可能活到将近八十岁才寿终正寝,还将一群孩子安排得妥妥帖帖,尤其是三个嫡子,最次也捞了一个县公的爵位。

  一听这商铺的名字,加上他们特意要求用粮食交易,马上就猜到这背后究竟是谁。

  其实,也只有是李承乾弄出这东西,才不会让他觉得意外。

  而李承乾和崔家的争斗,他自然是知道的。

  但这跟他无关,他既不会站崔家,也不会站李承乾,最好是在两不得罪的前提下,选择李世民。

  毕竟李世民如今春秋鼎盛,加上他本就对士族不满,程咬金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至于说他是崔家的女婿,呵呵,他还是李世民的臣子呢。

  “国公爷的意思是泾阳的那几个商人斗得过崔家?”程正昊也很惊讶,这可是崔家啊!

  程咬金虽然没明说,但言语中却有着这样的意思。

  程咬金摆了摆手,说道:“斗不斗得过都跟我们无关,我们自己只要不沾惹就是。”说到这里,程咬金又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对了,你之前说和他们是用粮食交易的,粮食你们运到泾阳了?”

  “那倒没有,我们就在城外交易的,粮食他们清点过后,就交接给他们了,当时很多人都去了。”

  程咬金想了想,说道:“这样,你安排人,帮他们把粮食送回泾阳,毕竟别人都把货送到了长安城,你们怎么着也要把货送到泾阳,同样送到城外就行,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其实程咬金他们真的是很欣赏李承乾的,但再欣赏都没用,毕竟李世民如今春秋鼎盛,你敢做什么?

  至于说让他把粮食送到泾阳城外,其实就是变相的给李承乾卖个好,或者说是不得罪李承乾,毕竟人家真的是把东西给你送到了。

  就算崔家知道了,也无话可说。

  至于说沿途的安全,呵呵,泾阳就在长安边上,哪怕是连夜赶路,也是屁事儿没有,再说了,这年头的商人,那也不是好惹的,大型的商队,小股盗匪都不敢招惹。

  而此时,长安城的好些勋贵家里都发生着同样的一幕,能混到这个份上的,就没谁是白给的。

  只要一听到几个关键的点,泾阳、粮食还有长明商铺,谁都能猜到这跟李承乾有关。

  当然,大家心照不宣的没有吱声,更没谁去给崔家通信。

  一来他们大多都是新贵,跟崔家这样的累世大族并无太大的交集,二来,也没谁吃撑了去招惹一个敢在太极殿自戕的太子。

  哪怕当天太极殿发生的事被朝廷封锁了消息,但对于他们这些勋贵来说,自然是知道的。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清楚李承乾在泾阳和崔家的交锋中已经赢了。

  胜负已定,还有什么好知会的?

  只是,他们又哪里能想到,李承乾比他们想象中更狠,更绝,哪怕是此时崔浩得知了消息,估计也只会以为李承乾拿到了粮食就会离开,他也想不到,李承乾还会给他致命一击!

  被狗咬了不打回去,那是无能,下次再见你它还会咬,只有一次把它打疼,打怕,它才会在下次见你的时候跑远远的。

  ps:应该早就写完了的,结果昨晚上把手烫了,疼了半宿,属实没有杨过大侠的独臂神功……

第53章 卷一 各怀鬼胎

  长安城到泾阳的官道上,一长溜的马车拉着粮食缓缓的朝着泾阳而去。

  杨林时不时的朝着马车另一边看去,今儿上午买了自家手套的那些掌柜大部分都在那边,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酉时刚过的时候,杨林几人还在犯愁怎么才能把粮食运回去,毕竟太多了。

首节上一节3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