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2节

  负责酿酒作坊的就是之前那个准备给亲卫上眼药的太监,在李承乾来了之后,他就在一边伺候着,等李承乾问起,便立即答道:“回殿下,都准备好了。”

  说完,这老太监有些欲言又止地看了看李承乾。

  “有什么就说,别支支吾吾的。”

  太监闻言,低声道:“殿下,朝堂上有些人对殿下此举颇为不满。”

  “嗯?”李承乾一听,脸上虽然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心里可是乐了,这不正是他要的结果么?

  “还有呢?”

  太监小声地说道,“有人说殿下此举靡费粮食,于国朝不利。”

  说完,他也就不再做声,只是安静地站在一边。

  李承乾笑了笑,他懂了,这家伙是在提醒自己,“行了,不管他们说什么,做好我们自己的就好了。”

  说完,李承乾便安排所有人,准备酿酒。

  蒸馏酒其实不难,相对于唐朝的酿造酒来说,就是多了一道蒸馏的程序。

  这个过程需要一个蒸馏器,以现在的李承乾来说,是没办法打造一个后世那样的蒸馏器。

  不过作为曾经某音的手工达人,弄一个土制蒸馏器却是没什么问题。

  很快,李承乾就让人将早就发酵好了的大米倒进了锅里,然后又让人把一个用蒸子改装过的蒸馏器给放了上去。

  其实,所谓的改装,不过就是给蒸子按照要求开了一个孔,接了一根竹管,到时候蒸馏出来的酒,顺着竹管流出来就行。

  做好了所有准备工作之后,就是在蒸子上放一口天锅。

  这一切做完,李承乾说道:“火烧大点儿,天锅里加满水。”

  一群人虽然不知道李承乾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是太子,他怎么说,大家也就怎么做。

  等天锅里加满了水,大家狐疑地看着这古怪的一切,有个胆大的宫女甚至小声地说道:“这就行了?”

  “看着好了。”李承乾说道,“对了,去把之前让你们准备的坛子和纱布拿来,放在竹管下面接着。”

  至于纱布,那是用来过滤的。

  说起纱布,李承乾是真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一开始,他以为唐朝没有纱布,毕竟他曾经接触的纱布都是质的,但真当他抱着试探性的问过之后才知道,唐朝早就有了这玩意儿。

  听说有种纺纱工具叫做纺坠,其年代还无从考究……

  等宫女把坛子放好后,一群人就在一边看着,等着。

  除了李承乾,大家伙这会儿都很好奇待会儿究竟会发生什么。

  也没让人等太久,一股浓烈的酒香味顺着竹管飘了出来。

  “这……”闻到这股味道,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

  “酒香味儿也太浓郁了吧?”有小宫女低声说道,满脸的不敢相信。

  李承乾倒是没在意这些,又等了一会儿后,这才让人将天锅的水重新换成冷水,同时将头锅酒拿到了一边,继续蒸馏。

  头锅酒因为含有太多的杂质,反正在他后世那个年代,很少见人喝,终究是救命用的东西,还是想谨慎一些的好。

  而在这之后的酒,就跟二锅头差不多一个意思了。

  “殿下,这酒味道也太香了吧?”这时,站在李承乾身边的太监妆模作样的咽了咽口水。

  李承乾笑了笑,这家伙是个什么心思,他大致知道一些,倒也没有在意,毕竟这年头谁都不容易:“想来一口?”

  “奴婢可不敢糟蹋这样的好东西。”老太监笑了笑。

  “行了,这玩意儿闻着香,但真要喝的话,也不是不能喝,等忙完这阵子吧,忙完这阵子赏你一坛好酒。”

  老太监闻言,当即千恩万谢。

  没再和太监白话,看到酒已经出来了,李承乾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就落下了。

  说实话,他还真担心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他那法子还管不管用。

  既然酒出来了,他也就不再担心这个,而是琢磨着该怎么利用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西出长安。

第3章 卷一 千金买马骨?

  酿出酒之后,李承乾没打算继续提纯酒精。

  虽然让他提纯酒精不难,但是琢磨了一下,提纯酒精一来是危险度太高,现有的技术很难把控这样的风险。

  而且,此时的他,说破大天也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表现得太过妖孽也不合适。

  其次也是他计算过,之前蒸馏出来的酒,度数最高的已经接近了七十度,虽然达不到医用酒精的标准,但是凑合着也能用。

  说句不该说的,以前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死亡率那些伤兵都还有人能挺下来,有了酒精,怎么着也能起个作用不是?

  他酿酒,最大的目的还是想给百官找一个理由围攻自己,让他有机会撒个泼西出长安。

  “把那坛系了红绸子的酒拿着,我们去看看那些伤兵。”

  酒弄出来了,也是时候去看看了,虽然不是有心救他们,但能多救一个,他撒泼的时候底气就更多一分。

  还是那个老太监,听李承乾这么说,马上弓着身子小心翼翼的抱着酒坛子就跟了上来。

  伤兵营还是如那天一般,隔着老远就能听到里面哼哼唧唧的哀嚎。

  这年头,受伤是真的要命。

  李承乾这两天也是玩命儿的温补了一下,这年头,是真的伤不起!

  刚到门口,一个正在给伤兵用盐水清理伤口的检校病儿官就放下了手里的纱布,施礼道:“见过殿下。”

  说着,就两眼放光的看着太监手里的坛子。

  其他人听他这么一喊,包括那些伤兵都是齐齐施礼。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才问道:“他们的情况怎样了?”

  “这都是殿下的功劳。”说到这个,那检校病儿官才把目光从太监抱着的坛子上挪开,立马换了一副恭维的嘴脸说道,“说来也是奇了怪了,之前殿下交代后,我们也去找了相熟的太医帮忙,他们来看了都说难,尤其是那几个重伤的。

  但自从当晚殿下让人送来了这个生理盐水和纱布,又交代我们一定要用沸水将纱布洗透,然后在配合这个生理盐水为他们清洗伤口,这两天,明显能看见些起色了。

  尤其是那几个轻伤的,现在都没多大事儿,留这儿也就是帮我们照顾一下伤患。”

  这家伙叫做巢正,据说是前朝名医巢元方的族人,当然,巢元方是谁,李承乾也不知道。

  “有效果就行。”点了点头,李承乾也没把这个当回事儿,当时之所以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风暴里增加一些筹码罢了。

  而所谓的生理盐水,真的就只是盐水罢了,最多也就是把粗盐制成了细盐,至于说盐水到底能不能当做生理盐水用,他也没把握,只能说是死马当作活马医。

  但他不在乎,巢正却是激动得不行。

  巢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医痴,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这几天,看着伤兵渐渐好转,他比那些伤兵都激动,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看到老太监怀里抱着的坛子就两眼放光的原因。

  “殿下,那坛子里装的是什么?”巢正目光灼灼地盯着老太监抱着的坛子。

  闻言,李承乾从老太监怀里接过坛子说道:“对了,这里面装的是酒。”

  听到是酒,巢正的眼里瞬间就露出了失望。

  跟行医无关的事务,他很难提起兴趣。

  见他这般,李承乾笑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对于他们的伤口消毒有很好的用处。”说着,李承乾又给他讲了讲怎么用。

  一听是跟行医有关的,巢正顿时来了兴趣,很认真的听李承乾讲述着。

  而在他身后,老太监顿时就愣住了,搞了半天,靡费了大量粮食酿的酒居然是为了给这些家伙救命的?当下就不敢置信的惊呼道:“殿下耗尽了东宫库房酿的酒,就是给这些家伙用的?”

  说着,他又看了看那些伤兵,满脸的疑惑。

  听他这么说,那些伤兵顿时也愣住了。

  虽然他们也听说了太子耗尽库房,买了大量的粮食在酿酒,但是怎么也没想到,这酒竟然是为他们酿的!

  只是一瞬间,几个伤势已经好转的亲卫齐齐单膝跪地,尚且还在病榻上的那些伤兵没有他们动作利索,只好保持着各种奇葩的姿势,跟着他们一起喊道:“谢殿下救命之恩,吾等愿誓死追随殿下!”

  他们一说完,李承乾急忙喊道:“行了行了,别折腾了,想做什么都等伤好了再说。”

  对于这些人动不动就下跪什么的,他是真不习惯,同时,他还没意识到,这真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年代。

  而在他身后,老太监心领神会地笑了笑没再说话。

  一旁,那些检校病儿官也有些傻眼,他们也没想到,最近东宫闹得沸沸扬扬的酿酒,居然是为了这些家伙,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唯一例外的可能就只有巢正这个医痴了。

  当他听到李承乾讲述了这些高度酒的用处后,就直接将酒坛的封口给掀开了,顿时,一阵浓烈的酒香味就飘了出来,弥漫了整个房间。

  “这么好的酒,给这些家伙处理伤口,可惜了。”老太监又不阴不阳地说了一句。

  别说他,就是那些亲卫也点了点头,刚刚带头的那家伙正准备说话的时候,李承乾摆了摆手,说道:“没什么可惜不可惜的,这玩意儿与其说是酒,不如说是酒精,本身就不是拿来喝的。

  你们也别发呆了,赶紧,准备准备给他们清洗一下伤口,要是伤口溃烂了,麻烦就大了。

  对了,得注意一点儿,这玩意儿清洗伤口,比生理盐水要还有劲儿。好了,你们忙,我先走了。”

  一想到酒精给伤口消毒,李承乾浑身就是一个激灵,那感觉,太酸爽了。

  而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伤兵也是一个激灵,之前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的时候,他们可是见识过的,这玩意儿居然比生理盐水还有劲儿?

  当然,不是说他们怕疼,只不过,这种酸爽是他们从来没经历过的。

  “那殿下我们这就回去?”老太监才不管那些,当下问道。

  李承乾想了想,说道:“不了,出宫看看。”

  来大唐也好几天了,他还从没出过东宫,之前是不敢,怕露馅,这两天恶补了一下长安坊市的分布图,这才想出去转转。

  “那我这就去安排亲卫随行。”

  老太监话刚说完,房间里那几个伤势好转了的亲卫连忙拱手说道:“殿下,我们几人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就让我们护卫殿下的安全,请殿下恩准。”

  “行,就你们四个了。”对于别的亲卫,李承乾也不熟悉,干脆就带着他们几个好了。

  而且,他隐隐中好像明白了刚才老太监那夸张的惊呼了。

第4章 卷一 骄傲的时代

  出了宫门之后,李承乾就带着四个亲卫在长安城的各个坊市中漫无目的溜达,目的就是想听听长安城老百姓对他酿酒这件事儿是一个怎样的看法。

  听是听到了一些,这年头嘛,能编排一下皇帝家的事,那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乐子。但是让他大跌眼镜的是,一路走来,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沿街乞讨的乞儿,说起他大肆收购粮食酿酒,都是笑意盈盈的打趣。

  为此他专门买了些馒头凑到一堆乞儿中间,问道:“刚听你们说起太子靡费粮食酿酒,你们就不觉得可惜么,要是这些粮食能分给你们,怎么着也不至于让你们饿肚子不是?”

  “你这人好生无礼。”年纪大的那个乞儿说道,“别人的东西,为什么要给我们,我们饿肚子,是自己没能耐,跟旁人何干?”

  说完,这乞儿还咬了一口手里的馒头。

  他这话把李承乾给听楞了,好是硬气的一番话啊,笑了笑,李承乾继续说道:“你们看,我这不就是给你们了么?要……”

  他话都没说完,刚把嘴里馒头咽下去的乞儿就说道:“小爷如今是落了难,你给了小爷一个馒头,小爷记得你的恩情。至于太子殿下,他愿意给我当然要,我又不傻,他不给我也可以去讨,这不是没机会碰到么?

  但是,不能因为太子殿下还没给我,就说人家太子殿下不好,这不对吧?他酿酒又没我的一个大子儿,人家自己的钱,想怎么就怎么,真要触犯了大唐律,自然有他皇帝老子收拾他,跟我们一群要饭的有什么关系?”

  “哥哥说得对,别人愿意给,我们就拿着,那是好人心善,不给我们就自己想办法找吃食,可不能怨别人。”另一个乞儿也是一边吃着馒头,一边嚷嚷着。

首节上一节2/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