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329节

  感谢书友0246的打赏!

  总算把原著中跟我自己好早前挖的这个坑填的差不多了,神神鬼鬼的太难写了,圆起来好废人。

  等一碗药喝完,漱口后黛玉将一枚梅子塞进贾琮的口中,夸道:“今日奇了,琮哥儿竟然没有喊苦。”

  “张爷爷说,最多三日,你必安然无恙的醒过来!他老人家说这是你的宿命,是你逆天改命需要承担的后果。等过了这一关,你就不用再担心被这些事缠身了。”

  长达十余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时间,这一僧一道始终都会恰逢其会的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还真是巧了啊!

  这些宫中隐秘贾赦并未给贾琏兄弟二人细说,只是告诉两人有人会去详查。

  “安心,不管是神神鬼鬼还是阴谋诡计,终究是上不了台面的。当一个人有了警惕之心,妥善防备后,他们根本就近不了身。真以为圣人老了提不动刀?圣人在两年前就开始布局了,如今也差不多该收网了。”

  贾琮抬起双手就要将橘猫从他身上摘下去,不想挣扎中脑瓜子磕在了身后的墙上,痛觉顿生间,他睁开了双眼。

  半炷香后,贾琮第一个提笔。

  黛玉感觉老道士的吟诵声让她整个人越发轻松,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随着这一次的莫名劫难过去,贾琮虽然心中万般不解,却也是轻松了不少。

  贾琮是壬辰科的会元,居于首位。他没有急着提笔答题,而是闭目沉思。

  贾琮一脸懵逼,什么悟了?

  老道士却不给贾琮解释,继续自顾自的说道:“等江南的人入京,谜底就该揭晓了。你好好准备殿试吧,等你去了皇陵就会明白这一切的。”

  “你醒来后张爷爷跟大舅舅说什么江南的事了了,大舅舅才彻底放下心来,还跟我说你不会有事,让我不必担心。”

  龙虎山的那位就不同了,睁眼后立刻下令整个道门,今日起,道士下山灭国中淫祀邪祭。

  入夜后贾琮突然发起了高烧,昏迷不醒。

  老圣人借着中风之症将皇位传给了不起眼的老四,搬去龙首宫转至幕后,暗中调查数年依旧没个结果。

  此时的贾琮还不知道江南再起风云,呆呆的任由黛玉给他喂苦兮兮的药。

  等到贾赦从江南回来无意间跟他说起家中的异常时,老圣人总算是想起了一桩皇家秘事,于是专门请了一个人进宫。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

  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唯愿天道成,不欲人道穷。

  直到他悄悄去了宫中,才从老圣人那得知了一个机密事。

  “便真是天上的神仙,下了凡也要被皇朝王权压制,过不了多久一切都将真相大白。等着吧,到时候咱们爷仨就去会会这神秘的僧道二人,瞧一瞧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害得咱家差点家破人亡!”

  老道士人都没影了,贾琮与黛玉的耳中还能听到他的吟诵声。

  “不要舔,不要舔,你刚吞了两个脏兮兮的人,还没刷牙!”

  “制曰:朕惟君天下者,兴化致理,政固多端。然务本重农,治兵修备,乃其大者。《书》言:先知稼墙艰难,乃逸。又曰: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夫成王初亲大政,而周公即拳拳以此告之,其意深矣。朕仰荷天眷……”

  那两个妖人虽然还未押解回京,可既然张道士敢说事了了,那他这个小儿辈自然遵从长辈之言。

  一说起这个黛玉的身子就不由的颤抖了一下,她强装镇定,想要挤出一丝笑来,却被贾琮握住了手:“林姐姐,不用怕,我跟你说一桩神奇的事情……”

  神秘的一僧一道,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有这两个人的身影。

  随后,首辅周炯宣读圣旨:“奉陛下旨意,壬辰殿试正式开始……”

  估计整个国朝没有人能安然入睡了,宫里的二圣都不能。

  真是太巧合了,为何都冲着自家或是与自家关系密切的家族?

  那跛足道人死死掐住贾琮的脖子,满脸的狰狞:“你这个异端,该死的异端,就是你毁了仙姑的登天路,毁了我们的仙缘。逆天之人就该以死谢罪!”

  “嗷呜!”

  如果真是只凭人力就能做到让林如海家破人亡的程度,那就太可怕了。

  贾琮将神神鬼鬼的事扔到了一旁,一边陪着家人一边备考殿试。一直到三月十五殿试前,才走出了荣国府的大门。

  啪!

  “别瞎叫,好好趴着守门。”

  当然,他不指望这群还未入仕的新手会有什么切实的办法,他只是想从中挑出几个人来,为太子储备人才。

  不等他说话,那橘猫就喵了一声冲他扑了过去开始舔他的脸。

  屋中有一僧,赖头;有一道,跛脚。

  “啊?”

  二人相对而盘坐,中有一物乃是一个草人,草人系着一束头发,更有朱砂书撰写的符咒。

  “嗷呜!”

  这一问把贾琮也给问住了,细思许久后才不敢确定的回道:“按说张爷爷是祖父的替身道士,可从年龄上算对不上。我从未听人说起过张爷爷的年纪,不过正如林姐姐你所说,好像打我记事起,他就是这个模样……嘶,他该不会是神仙吧!”

  大猫儿一脑袋差点把贾琮怼得闭气,还想继续去舔贾琮。

  赦大老爷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这件事是很久之前圣人与魏公就定好的。”

  月票推荐票

  赦大老爷见两个儿子脸上满是凝重,突然笑了笑,起身走上前去,拍拍大儿子的肩膀搓搓小儿子的脑瓜。

  “还是张爷爷突然入城,让大舅舅去了趟宫中,将大猫带了过来。又把御赐的雁翎刀挂在床头,将金令放在你的枕头下。”

  商业的繁荣与商税的暴增让抑制商业的祖制变得不合时宜,朝中有不少老臣对此极为不满。中枢也想重新制定关于商业的政策,却因种种原因推进困难。

  大猫猫头顶两只小猫猫,趴在窗外晒太阳,不时往屋子里瞅一瞅,嗷呜一声,等到贾琮有气无力的回一声,才会甩甩尾巴继续闭上眼睛假寐。

  那可是他精心培养的储君,他连老十四这个野心勃勃的混账都能容忍,怎么会容不下嫡长子呢?

  不过他提前跟小儿子叮嘱了一件事,那就是殿试后,老圣人会带他去一趟皇陵。

  甚至就是皇商薛家都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保护自家人的安危,可偏僻薛家嫡支两房,就只剩下性格单纯不知世事的薛夫人与四个孩子。

  先太子,那个朝野人人称赞的未来圣君,贤明了三十年怎么就突然性格大变,真是芙蓉膏的原因?一个小小的芙蓉膏真就能让贤明在外的大儿子干出兵谏造反的事?

  ……

  实际上自打他得知这个世上真有僧道二人开始,数年间心中始终压着一块大石头。

  元八年三月十五,卯时。

  三百四十七名贡士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穿过千步廊,齐聚大夏门前。按照会试的名次依次排列,等待门前值守的龙禁卫例行搜查。

  京城、金陵、扬州……

  策问的题目很长,一众贡生皆仔细聆听,深思帝王之意。

  这个人就是张道士,以贾代善替身的身份长住于城外清虚观的道人。

  那日,老圣人亲口跟贾赦说了,他从未有过易储之心,但就是在昭武四十七年开始,莫名其妙的犯起了疑心病。

  劫后余生的贾琮懵逼的看着转过身子盯着他的橘猫,心中想起了一个名字:噬……噬……噬元兽!

  眼见那长长的指甲已经抵在了自己的胸膛,贾琮甚至能感到胸前隐隐作痛,就在这时一道金光从腰间挂着的御赐金令飞出,化作一只胖乎乎的橘猫飘在贾琮身前。

  还有那赖头和尚,指甲突然变得尖锐细长,泛着寒光就要插进贾琮的胸膛。

  “大猫?”

  同日,龙禁卫金陵镇抚司大批人马出动,灭灵济寺,捉拿妖人……

  ……

  她问道:“琮哥儿,张爷爷多大年纪了?我怎么感觉他好像一直是这个样子。”

  殿中君臣的目光都投向了居于首席的会元郎身上。

  熟悉的声音入耳,贾琮入眼间是一只硕大的虎头……

  老圣人在看到大儿子死在自己眼前后,终于恢复了理智。

  “臣对:臣闻人君之治天下也,必安攘兼举而后可以成天下之至之,必明断并行而后可以收天下之实功。何也?君犹天也,凡内而中国,外而四夷,皆覆冒于天,而为君所统驭者也……”

  当初在江南碰到了薛家,带其回京暂住家中后,仔细一瞧府里的哥儿姐儿,竟然一屋子的孩子不是没爹就是没妈,怎么瞧都觉得诡异莫名。

  两年后黛玉及笄,老丈人许婚,两府都在准备着他与黛玉的婚礼。可就在这时他见到了那一僧一道。

  虚弱的贾琮没好气的想要推开这只对自己体重没有逼数的老虎:“要死要死,赶紧起开,我快被你压死了!”

  贾琮勉强还以微笑:“我昏迷了几日?大猫是怎么来家里的?”

  贾琮将梦中金光橘猫护佑之事说了出来,不管是不是只是在梦中发生,却也让黛玉大呼神迹。

  屋外传来张道士的声音,老道士没有进屋,站在打着的窗户前冲着屋子中的两人笑了笑:“无量天尊,看来你已经悟了。”

  橘猫似笑非笑,盯着那两个妖人,突然嘴一张,口中伸出数条触手,卷住来不及反应的赖头和尚跟跛足道人,一顿摔打后卷入口中打了个饱嗝。

  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束诵妖魔精,斩馘六鬼锋。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可惜,一切都已经完了,父子二人都知道必须有人死才能终结这场大祸。先太子明明可能攻破宫门弑父杀弟,登上九五之位却突然自刎军前,一切就是那么诡异。

  兵事上也是一样,随着国朝改土归流,撤藩设郡,九边大军的任务也该随着变化。

  听老人言,吃饱饭!

  贾琮听懂了张道士话中之意,不过对于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他是既好奇又有些抗拒。

  这三大国朝之重不仅仅是各自分开存在的,农者,兵之源也。商者,财富之源。兵者,农、商之卫。

  接下来就是贾猫猫为万世开太平以及与林姐姐恩爱一生的故事了。

  圆这个坑有些糙,希望各位读者老爷不要骂我。

  前天起又发烧了,三阳开泰整个人没什么精神,今晚迷迷糊糊爬起来码字,更新迟了,抱歉啊,就不分章了,五千字放一个大章更了吧。

第371章 千古第一人贾宝玉

  相比于乡试、会试数日的煎熬,殿试辰时开始,通常正午后就可以交卷离开,酉时一过不管有没有答完,都会被强制收卷。

  答策题,就好比写篇议论文,既要能对论点进行阐述,并以此为中心联系从古至今的相关治国方针展开分析。

  还要能提出当今治国方针中的不足和你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同时规定答题要一千字以上。

  但虽说如此,考生也不可太过于放飞自我,随意指责朝政。因此,历年来的答卷,大多数依然是停留在歌功颂德,并委婉提出建议的层次。

  偶有些愣头青想要靠着谏言搏出位,殊不知在读卷官这关前便会败下阵来,根本连令皇帝听见的机会都没有。

  但偏偏在这一届的考生中有个异类荣国府的宝二爷贾珏。

  贾琮已经写满一张纸了,宝二爷还在抓耳挠腮不知该怎么办。因为他陷入了一个奇葩的窘境,不知道这一回他还能喷谁。

  无论是童子试三场还是乡试会试,民生、吏治等等他都能做到言之有物的狂喷,不过在看完这一回的殿试题目后,宝二爷,懵了。

  士农工商,国之四民。

  劝课农桑、兵戈攻伐、商贸流通、赋税改制等大政方针,这些都是实务策,光喷有什么用?可不喷吧,宝二爷觉得自己的念头不通达。

  例如今日,皇帝刘恒就一直呆在奉天殿中,见有人已经写了不少便起了兴致走下丹陛,打算先瞅瞅看看这一届的贡士中有无贤才。

  咕咕咕~

  刚从满脑子的治国策略中醒来的贾琮正要啃饼子,突然听到了一旁的咕咕声。转头一看,竟然是皇帝老爷正拿着自己的答卷不满的盯着自己。

  “元八年壬辰科殿试一甲第三名,贾珏!”

首节上一节329/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