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327节

  赦大老爷耸耸肩:“儿子什么时候唬您了?儿子方才就跟您说了啊,两人都中了榜,这不,报喜的人连金书都送来了。”

  众人往荣国府的中门看去,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位老太太走出了荣国府的大门。

  “永丰伯中了?”

  宁荣街上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将目光聚集在那两队报喜的报子身上。

  贾赦直接掏出一张银票,塞给了一旁的鸳鸯:“儿子谨遵母亲之命,这银子,儿子出!”

  赦大老爷酒量很好,带着儿子穿梭在一张张酒桌前,将炫娃进行到了极致,惹得镇国府的牛老爷看向自家儿孙的眼神越发危险起来。

  鸳鸯将两封金书接过,打开后老太太只看了一眼,心中大喜:“赏!统统有赏,今日在府中设宴,街坊四邻都要来啊!”

  “论”可以简单理解为议论文,虽然出题也是从四书五经中摘取,但并无规定得用八股文来答,自由发挥即可。

  最近两年又因为敬大老爷整顿两府,逼着他背下了整本的《大夏律》,属实是歪打正着了。

  至于最后一场就更简单了,策问五篇,宝二爷将贾琮的经历融合进自己的策问中,言辞激烈的鄙夷贬斥了一番国贼禄蠹,一下子就赢得了海青天的“欢心”。

  拜礼不是什么金银珠玉,清帕书册,外加文雅精致的墨条,不出风头也不会失了礼数。

  “拜见荣郡王太妃!”

  算了,没啥可叮嘱的。

  贾琮咧嘴一笑,在老太太的允准下,与一群兄弟姐妹跑去外面放烟玩了。

  官厅前等候的新科贡士可不少,见此情形一个个小声议论了起来。

  ……

  两个报子相互对视一眼,齐齐再拜。

  不过人家写的是言之有物,每一篇都能拿出去当范例直接在各地施政之用,十六个圈代表着十六名主、同考官的认可。

  “行了去玩吧,三月十五好好考就是了。”

  轰!

  围观的人群瞬间哗然,在府门前左侧挂着的万响鞭炮炸响声中,震惊的议论起来。

  二十余日在户部的忙碌虽然让这五人累得快直不起腰了,可他们的收获同样大的超乎想象。

  这拜会主、同考官的事是约定成俗的,很少有人敢违逆这种规矩。因为主同考官一般情况下都会入选即将到来的殿试阅卷,没人会傻乎乎的得罪阅卷官。

  “学而致用,大善也!殿试定在了三月十五,只有一道策题,好好考,争取让咱们家再出一位二甲进士。”

  兄弟俩乘车前往官厅拜谒,路上自然而然碰到了许多新科贡士,其中就有同样中榜的贺崇等人。

  “你懂什么,赦公何止是儿子厉害,想想四王八公十二侯,还有谁比赦公的爵位高?龙生龙凤生凤,赦公是自己本身就厉害,生下的儿子才会这么优秀。”

  论脑瓜子的聪慧,宝二爷在整个京城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很多时候他都不用在正事上。)这就让宝二爷在第一场名列前茅,胜过了绝大部分考生。

  “赦公的运气也太好了吧,两个儿子都这么优秀。南边的人说琏二爷在他们那被当做门神贴在大门上,琮三爷又是能文能武的神仙下凡。你瞧瞧,都五元了,六元还会远吗?”

  门前众人纷纷拜下,老太太说了声不必多礼后,双手微颤,指了指报子再次问道:“你说我那孙儿中了第几名?”

  得了林如海的指点,老太太亲自为贾琮、宝玉兄弟俩准备了拜谒座主的礼物。

  要不是宝玉最后一日生了病,字迹上略有瑕疵,海刚峰差点就要硬怼郭阁老,将宝玉的名次往前再放一放了。

  宝玉虽然不爱读四书五经,但他架不住政老爷的板子啊,这几年在政老爷的板子威慑下,该背该记的早就印刻在脑子里了。

  第二场考的是“论”、“诏诰表”、“判语”。

  林如海欣赏的看向一旁玩耍的宝玉,最后竟失笑给其道歉:“是姑父的不是,以前小瞧了你,宝玉,你是个天才!”

  老太太抬手就锤了大儿子胳膊一下:“是啊是啊,第三百五十名也是中了,可能和会元、第十一名一样吗?敢拿我逗闷子,今日赏人设宴的银子你都出了,就当我罚你的。”

  五人下了马车后,冲着贾琮齐齐一拜:“我等多谢伯爷提点……”

  突然听到姑父大人给他道歉,吓得连忙摇头摆手:“姑父您别这样说,我只是……只是……我也是听琮哥儿给我讲过那些故事,当时就是一时想不到该写些什么,就照猫画虎写了上去。”

  林如海也没有再说别的,笑了笑将目光转向了贾琮。

  “满篇风骨,言之有物,若非字迹有瑕,当为会元矣!”

  贾琮其实不怎么乐意去,不过还是被林如海一脚踹出了门。便是想要孤臣也不能把自己排除在仕林之外,孤臣也需要营造圈子。

  之前被贾琮喊去户部帮忙的六位少年郎,除了卫若兰这次没有参加会试外,其余五人皆是榜上有名。

  “判语”就更简单了,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下级递呈上来的文件所下的批语,考察士子对《大夏律》等法律条文的熟悉度。

  这三个东西对于出身国公府的宝二爷来说,再简单不过了。府里接过的圣旨快堆满宗祠了,那是打小就熟啊。

  “什么?宝玉中了会试第十一?”

  “那还用说!”

  会元,只能是会元!

  整条宁荣街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纸屑,来荣国府恭贺的马车是一辆接一辆,挤都挤不下了。

  他的儿子考中了会试第十一名贡士,还是那个天天腻在脂粉堆里不争气的儿子……

  壬辰会试,贺崇高中第二、莫适之第三、沐从英第七、赵德林第一百二十二,善于烹饪的高健也中了会试第一百三十六……

  只见老人头戴七翟冠,身着金绣云霞翟纹霞帔,胸背饰金绣翟纹鞠衣,头发白却也精神矍铄。

  鸳鸯只看了一眼手中的银票就惊呆了,一千两!大老爷威武,大老爷豪气!

  “五元了,五元了,我就知道,永丰伯肯定是文魁星下凡!”

  月票推荐票

  感谢调皮捣蛋睿的打赏。

  最近太忙了,都是熬夜码字,更新有些迟但不会断更的。

  今晚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晚安……呃,早安!

抱歉,更新推迟

  ……

  最近熬夜熬太狠了,有点扛不住了,码了一部分感觉头晕目眩脑瓜子胀疼。

  更新推迟,大概推迟到明天早晨八九点。

第369章 僧道现,老道解谜

  壬辰科三百五十名贡士依次进官厅拜谒座主,还没轮到的人就在官厅外相互做着自我介绍,作揖谈笑,逐渐形成官场上特有的圈子同年友人。

  哪怕贾琮、沐从英这等王公子弟也不例外,今日可没有什么永丰伯、沐王孙,都是新鲜出炉的贡士,倨傲端架子什么的,在今日只会被人唾弃鄙夷。

  “在下江西于慧,会试第一百二十九……”

  “在下江西徐泰,会试第三十一……”

  “在下福建丘长全,会试第五十六……”

  “在下南直隶李旭东,会试第二十二……”

  “在下南直隶曾广进,会试第九……”

  “江西杨春荣……”

  “福建江林……”

  ……

  张道士唯独留下了贾琏、贾琮兄弟二人,说是有大事要谈。

  出身寒微的于慧想起了一年多前病逝的魏庆和,他便是靠着这位当世大贤每年送去乡梓的银子资助,一路读到了会试。

  张道士摇了摇头,将目光转向一旁当乖宝宝的贾琮身上。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没错,可若君王不受,岂不白死?商之比干,楚之屈子,若能留有用之身,伺机救国岂不更好?”

  在江西、福建,类似于慧这样的人很多。与南直隶豪商巨贾的资助不同,这些人大多是受前人恩泽,潜移默化中会将这种扶助后人的责任印刻在心中。

  “贾珏之言有何错?难道你们不是卖直求名?黄河决堤你们不闻,鞑子南侵你们不问,天天盯着朕的后宫。怎么?只准你们纳十八房小妾不许朕封个妃?”

  于是乎,城外各大道观、寺庙的法会就吸引了成千上百的信众香客,包括那群新鲜出炉的贡士书生。

  两位座主接见新科贡士的速度很快,郭阁老还要忙着内阁的事,往往只是受了贡士们的敬茶,说两句勉励的话就打发了。

  随着于慧的讲述,贾琮感叹江西、福建的助学之风,感慨魏老爷子的德高望重,同时对推行义务教育的信念更加坚定。

  张道士点了点头:“实际上前朝时,神鬼妖魔虽然少有出现,不过根据我道家典籍记载,并不是什么出奇的事。但谁都不会想到,我朝太祖横空出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并斩断天、地、人三界的通道。自此神鬼不可入世,人间的事由人间说了算……”

  但宝玉不同啊,宝二爷长得讨人喜欢,又是个柔和性子,跟谁都处的来。

  张道士没等贾琏猜测回应,直接道出了答案:“灵济寺,灵济寺的背后是哪些人?琏哥儿可想明白了?”

  只听张道士继续说道:“那僧道二人,应该不属于这个世界,为天道所厌弃,所以他们天残地缺,一为跛脚,一为赖头。老道已经请龙虎山师兄出马,最多月余,就会有消息传来。”

  比如庐州府最大的书院,就是魏庆和老爷子当初入仕后修建的。当今的内阁首辅周炯早年间读书的书院,规模如今已经翻了好几倍……

  “琮哥儿曾于学生说,朝中多有卖直邀名之臣,百姓民生他不管,却喜窃宫闱之事,以谏言不该谏之事求庭杖,往往令君王名声受损,以强己身之直名。”

  得知宝玉无意入朝想要去新设立的新闻司,海刚峰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郑重叮嘱了一番。

  这群新鲜出炉还冒着热气的新科贡士,那可都是难得的宝藏啊。挖一挖,土地改革、教育改革、赋税改革、军事改革等等就不用单打独斗了。

  但这个有过……就令人难以理解了。

  如意如意,圣人赐下一柄玉如意,就代表赐给宝玉一生的顺心如意。

  “简直是可笑至极,朕就觉得贾家宝玉说的不错,多去民间走走看看,把心思都用到为民请命上比什么都强!”

  在接下来的接见中,海刚峰几乎跟每一位新科贡士说了宝玉在会试中的策问文章,

  等宝玉跟海刚峰说的那番话传扬出去后,他的名声如大鹏冲天扶摇直上,就连贾琮的五元之名都比不过他。

  “琏哥儿,他们在防着你。年前你刚一回京,数日后就有人护送其返回金陵,你猜猜他们现在住在哪里?”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贾琏哪里还想不明白。

  宁荣两府的姑娘们齐齐出动,在贾琏、贾琮等兄弟们的护卫下,齐至城西清虚观上香祈福。

  “不,谋划此事的不是西林党人,他们只是恰逢其会,打算借僧道二人的手来除去你,或者说除去贾家、林家、薛家等有碍于他们利益的几大家族。”

  等贾琮与宝玉一同进去后,郭阁老接过贾琮敬上的茶,嘬了一小口,竟然拉着他说起了政务。

  可惜这一次他们一个个都缩了缩脖子没敢出来顶嘴,因为道德的制高点被皇帝占了,不但朝中没有人支持他们,就是仕林中都有不少人在支持贾家子的言辞。

  拜谒完座主后,宝玉的“交际”属性立马发挥到了极致。

  至于说以往作为仕林风骨的西林名士,我等真正的儒门弟子,羞于与此等卖直求名者为伍!

  三月初气温回暖万物复苏,前往京郊踏春游玩的人愈发多了起来。

  月票推荐票

  啊?

  这一次,贾琮真的惊呆了。

  前朝末年,太祖高皇帝于金陵起兵,驱除鞑虏,平定小明王韩林儿、朱八八等一应诸侯,最后问鼎中原建国称帝。

首节上一节327/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