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324节

  薛蟠小鸡啄米般点头,不敢再胡言乱语。

  一个又字,道出了荣国府的日常。

  恰巧礼部右侍郎海刚峰,人称铁面青天。若是他主持今科会试的话,那宝玉就有很大机会中试。

  经过老太太的劝说与政老爷的威慑后,宝玉最终还是煞白着脸接受了安排,打算去贡院再熬一次。

  这货的脑子被僵尸啃了?自己妹妹的名声不要了?

  贾琮神色凝重,直接训斥薛蟠的口无遮拦。

  按说宝玉自去年八月中举之后,政老爷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动怒了。

  眼看就要举行会试,他怎么会又要动家法?

  薛蟠被贾琮的郑重与言辞吓到了,他是憨直但不是傻子,方才也就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听到贾琮说到自尽,整个人都打了个哆嗦。

  “停、停、停!我的大宗伯,您这话让我得慌,我答应你了成不成!”

  好家伙,再说下去还了得,是不是老贺家的前程都要寄托在自己身上了。

  男人就是这样,我儿可以纳妾,但我的女婿最好不要纳妾。

  等屋子里的气氛回暖,一直没有说话的林老爷才开口道:“琮哥儿我不担心,宝玉这边却要注意一点。院试、乡试宝玉能上榜,很大程度上是他的策问迎合了某位大人的心思。恰好,会试的时候,那位大人很可能再次被委任为考官。所以,宝玉只要继续按他的本心去答,至少有六成的机会中试。”

  好家伙,这都乱成一锅粥了!

  贾琮也没法继续听下去了,掀起帘子走了进去。宝玉缩在老太太怀里不敢抬头,政老爷眼睛都红了,明显被气的不轻。

  “老大你闭嘴,瞎掺和什么?”

  出宫的路上贾琮将贺家托他提亲的事一说,薛蟠脸上的神色越发古怪起来。

  他就是想要块进士的牌匾啊,自己没了机会,可不就把宝压在儿子身上了么?

  宝玉距离那块牌匾只有一步之遥,拼一把,几十年的心愿就成了,他不想一辈子被人说靠爹、靠哥、靠女儿啊!

  “二叔先别急,咱们先问清楚宝二哥不愿参加会试的原因再说……”

  政老爷心心念念大半辈子,可不就是求个进士牌匾嘛。

  “永丰伯,老夫与你老师同出一脉,托大称你一声琮哥儿,你看我这辈子就这一个心愿未了了……”

  月票推荐票

  “母亲这话是戳儿子的心,儿子还不是为了这孽障的将来,眼看都走到跟前了,说放弃就放弃。儿子都已是不惑之年,还能养他几年?等儿子走了,他怎么办?拄着拐拿着破碗是外面要饭吗?”

  抱歉哈,若读者老爷不喜所谓的“送女”情节,可以去看屋外风吹凉的几本还有挽天倾等等,这几本都是后宫文。

  别骂我,下定决心写单女主,很难啊。红楼单女主,不但不赚钱还要被骂,心里苦啊。

  睡觉啦,明天继续码字,晚安。

第366章 铁拳新手林黛玉

  京城薛府不比金陵老宅,天子脚下礼制齐全,哪怕薛家有万万财,亦是只能按照官爵品级建造宅邸。

  就这还是因为祖上出了天子近臣,方能在内城咸宜坊建了一座四进的宅子。

  这就是规矩,京城处处都在讲规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被规矩约束着。

  同样也是规矩,逼得宝钗不得不牺牲了自己的未来,一次次给薛家续命解危。

  薛家不知是得罪了哪方仙神,两房亲长竟然只剩薛夫人一人,留下两对小儿女无依无靠。

  好在如今薛蟠有了出息,薛蝌也算才华出众,两个半大的小伙子有了顶门立柱的能力,不像两年前那么艰难。

  就是苦了两个丫头,宝钗的亲事至今没个着落,宝琴这丫头的亲事也闹出了麻烦,让薛夫人这个年都过得不怎么舒坦。

  “太太,永丰伯前来拜访,大爷陪着一同回府了。”

  丫鬟的禀报让里屋躺着的薛夫人吃了一惊,这会方才巳时不到,儿子怎么从东宫回来了?还带着贾琮这个大忙人?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不是薛夫人爱多想,实在是被儿子早些年的荒唐给吓着了。

  宝钗待母亲兄长离开后,收起了羞涩,从贾琮这里详细询问打听贺家以及贺崇的情况。

  贺家高门显贵,又是清流之首,贺尚书能如此重视自家闺女,那再好不过了。

  薛夫人神色复杂的看着自己的二哥,曾几何时,她无比的信任她的这位兄长。

  甚至是来京避难前,都是想着去娘家暂住。

  说起来薛夫人大事上经常犯糊涂,但对孩子们都很不错,这两年每逢换季时,包括贾琮、黛玉在内,总能收到她命人精心缝制的衣物。

  等宝钗抱着黛玉哭着说着感激的话时,黛玉嘴角扬起。

  可惜也正是因为这位兄长,害得自己的女儿差点成了全京城的笑柄。

  “天爷爷,那薛家女竟然要嫁给贺公子!”

  而是蔡荃昨日亲自去了王家,好说歹说才请动王子腾。可惜两人都不知道,贺老倌眼疾手快,心动后就立马行动,在宫门前拽住了贾琮。

  贾琮顺着薛夫人的话扯了会闲篇,气氛颇为融洽。

  最终还是铁拳更管用,宝钗没有能力去捶人,黛玉第一次以贾家特有的传统方式快刀斩乱麻,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还未等贺家出手,宝钗的小姐妹们就坐不住了。

  刑部尚书蔡荃,竟然为了给自己的孙子求娶薛家女,专门请了假,请托王子腾带自己亲临薛家。

  原本想着薛家女是个厉害人物,许是能镇得住自己家的魔王祸胎,不想被贺老倌提起下了手。

  漂亮的瓶,还是执掌尚书府的当家女主人?

  贺崇她知道是谁,亦是在铁网山见过,是个温文尔雅、才华非凡的俊俏郎君。

  只要有人出来拦着,文安公主殿下就会说一句:“流言杀人你们不懂?你们既然教不好女儿,本宫替你们教。不服的,去找本宫舅父,舅父大人会同你们好好讲讲道理!”

  以及好几家豪商的宅子,统统被黛玉拆了大门。并且她还直入这些府邸宅子的内堂,将那些碎嘴的丫头喊了出来,冷着脸让嬷嬷狠狠掌嘴教训。

  咚咚咚~

  薛夫人还未回应,丫鬟又敲门来报。

  若说这些事宝钗不在乎,那是不可能的。没有姑娘家会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但她没有办法,只能默默承受。

  娘亲舅大,外甥女大婚,当舅舅不到才是奇葩事。但王子腾说这话时,薛夫人反而长舒一口气,心中落下了一块大石。

  林老爷懵逼的听完了家仆的汇报,震惊的无以复加。

  王子腾闻言愣了愣,最后苦笑着点了点头:“是个好儿郎,宝丫头大婚时,我会到的。”

  的确是大喜事,可这桩喜事也太大了些。那可是大宗伯,礼部尚书贺家,怎么会这么突然?

  薛夫人感觉脑中懵懵的,连句完整话都说不出来。至于宝钗,白皙的肤色这会彻底红透了,很想掩面逃走,不过双脚不听指挥,挪动一步都艰难。

  轰!

  如一声春雷炸响,薛夫人的手哆嗦了一下,手中的茶盏都差点掉在地上。

  王子腾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来了一人,若是贺老倌在此一定会暴跳如雷。

  “宝丫头是跟着我进京的,他们骂宝丫头那就是打我的脸。玉儿这丫头是代替我打人,谁不服,让他来找我!”

  若真成了这样,百年之后,她有何脸面去见薛家的列祖列宗。

  “我没事,没事,就是太激动了。”

  都怪儿子儿媳溺爱孩子,十七八了还没定性,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天天混迹秦楼楚馆,把他的脸快丢尽了。

  “太太,舅老爷来了。”

  人间欢喜各不同,庚帖一换,这桩亲事基本没有什么悬念了。

  “我贾赦的儿媳妇,不懂打人像什么话。”

  一夜之间,京中不知哭瞎了多少闺阁女子。

  薛夫人领着薛蟠亲迎,于前院正堂招待这位尚书大人。

  “我……我……我的贺公子啊,就这么没了。呜呜呜……”

  贾琮在一旁直喊大老爷威武,这是开始给儿媳妇传授拆人大门的贾家祖传技能了?

  宝钗闻声也从外间走了进来,帮着薛夫人整理梳妆。

  她笑盈盈跟贾琮说道:“我这也算是被人挑挑拣拣十余次,京中多少人在笑话我。上次莫娘娘回京后还特意诏我入宫,想要把我介绍给她的侄儿,可莫家最后还不是因为那些风言风语退缩了。”

  贺崇急的连户部的活都没心思干了,跟长辈商议后,曾亲自出面澄清。

  不信?请看六部尚书哪个不是脸上带有淤青。

  黛玉的舅父大人是谁?荣国侯贾赦,他会跟人讲道理?

  这句话的威慑力不下于城头卧着的神武大将军炮,直接让对方偃旗息鼓。

  ……

  “庄子里不似城中喧闹,却也颇有趣味。等三月繁盛开时,我请姑妈一同前往。我那个庄子有一处温泉,最是养容不过……”

  但这样的郎君多了,她薛宝钗并不看重这些。甚至是家族、官爵她都不甚看重,她需要的是一个能容忍自己当家做主、抛头露面实现自我价值的郎君。

  恩爱什么的,那就要看天意了!

  唉,算了,还是不祸害人家好姑娘了,回去后就将孙子吊起来用鞭子好好教导吧。

  在宝钗听完了贾琮的详细讲述后,脸上就流露出一丝释然与果决。

  京城谣言四起,贺家自然也很快察觉了。

  贾琮才出薛家,两尚书为孙欲聘薛家女为妇的八卦已经传了出去。

  林如海突然一拍大腿,冲着值房外喊道:“来人,去礼部看看贺尚书在不在,给本官送份帖子过去,请贺尚书傍晚下值后食为先一聚。”

  当贾琮说到贺老倌在宫门前碰瓷自己,非要他给贺家“赔个”孙媳妇时,薛夫人的眼睛都亮了。

  贺崇来京时间不长,但其才名之广,不下于宝玉、冯紫英等京城名流。

  这捶人的感觉真好,以后应该不会有人敢拿她以及身边的人说嘴了吧。

  黛玉的怒火比宝钗还要盛,一怒之下带着公主亲卫打上了传播谣言最盛的几家府邸。

  很快,整个京城都知道了这件事,并且愈演愈烈,传成了六部尚书同求薛氏女,并为此在朝堂上大打出手,人人带伤。

  可惜一切都是徒劳,因为他没有想到薛家拿主意的不是前厅坐着的薛蟠与薛夫人,而是居于内宅的薛宝钗。

  贾琮揭过春游的事,他也没打算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的正色道:“大宗伯贺尚书有意为其孙贺崇,聘宝姐姐为正妻。知道贾薛两家是姻亲,故而请我先来探探底,不知姑妈与宝姐姐怎么想。”

  宝钗在作出决定后,心中似乎放下了一块巨石,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贾琮应宝钗所请,自内宅出,至前厅来给薛夫人传消息。等薛夫人以宝钗的亲事已定婉拒了蔡荃之后,王子腾诧异的开了口。

  “今日一早过来,实际上是受人所托,来跟姑妈、宝姐姐商议一件事。”

  能来就好,能来就好!

  蔡荃也听闻过王、薛两家的事,不过此时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他的孙媳妇被贺老倌截胡了……

  礼部尚书家的公子,国子监七杰之一,今科有望中试的大才。

  规矩、地位、权势……

首节上一节324/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