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322节

  曹德生直接一拍额头:“在下都糊涂了,这一趟咱们可不是赚这些粮食的钱,那些牛羊才是真正的利润。”

  两百万石粮食,按照七两银子计算,那就是一千四百万两白银。

  至于那点盐巴与茶叶不过是添头,曹德生直接跟贾琮说户部不必管了,他们这群皇商为陛下效忠,平价送往草原。

  不过他们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工部的纺织生意,他们要入股。而且他们想要在安北都护府做羊毛的生意,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

  贾琮自然应允,因为他原本的设想就是把这群皇商拉进来,依靠这些人的资金与商路,用最快的时间打开羊毛纺织的销路,使安北都护府的经济快速运转。

  要不然每年往草原输血一千多万两银子,再有钱也扛不住啊。

  ……

  生意谈妥了,雅间中的气氛就变得融洽起来。

  宝钗给这几位商界大佬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刻,果决、聪慧、大气,这样的女子若是男儿身,京城商会的会长都不一定配的上人家。

  可惜了……

  这三个字几乎在这些家主、管事心中同时泛起,帷幔后的宝钗只是默默的用着饭,由薛蝌代表薛家与这群老狐狸打交道。

  今日来此的两个目的都已达到,接下来的事就是薛蝌该做的了。

  此时是在外面,贾琮也不好挤到帷幔后跟宝钗说话。他与这群老狐狸饮了一杯酒后,回到主位与卫若兰等人小声说下接下来要做的事。

  按照惯例,朝廷需要支付总计七百万两银子的预付款,由皇商将粮食按期安全送达安北都护府后,返回京城时再支付尾款。

  这可是一个总计一千四百万两白银的大项目,关乎安北都护府三百万百姓的肚子,半点闪失都不能有。

  户部不只是要进行交易,还得派人查验粮食的好坏,以及随行监督送粮,麻烦着呢……

  沐从英眉头都快挤成一团了,因为贾琮这个甩手掌柜把支付预付款的事扔给了他。跟九家皇商各自签契约,按份额支付银子,想想都头大。

  他连饭都吃不下去,那可是上千万两的银子啊,哪怕自己是国公府的嫡孙,这会提笔的手都在颤抖。

  相比沐从英,贺崇就有意思多了。

  自打宝钗出言跟贾琮谈判,他就一直往窗前瞅。贾琮轻咳提醒了数次,这厮都没领会到提醒之意。

  等到窗前挂上了帷幔,贺崇的眼睛依旧偷偷摸摸的往帷幔后的身影上瞧。

  偷瞧的次数多了,不但贾琮注意到了,就是一旁的卫若兰等人也发现了贺崇的异样。

  贾琮扶额再次轻咳提醒,甚至小声道:“贺大公子,注意点,失了礼数小心回去被贺尚书吊在你家门口用鞭子抽你。”

  月票推荐票

  八月最后一天,更个5000字大章,求一波月票。

  最后一天了,各位读者老爷有票票的赐给我吧,虽说更得慢,但熬夜我也在坚持更新。孩子不容易啊~

第364章 大宗伯碰瓷永丰伯

  林老爷将工作扔给了小女婿,一下子就悠闲了起来,在温暖的屋子里拿着一本新出的时文品鉴着,香茗伺候,优哉游哉的等着晚上的上元宫宴。

  申时刚过,书吏就跑来给林老爷禀报,说是事儿办完了,京中九大皇商以一千四百万两的价格,承包了送往安北都护府的粮、盐、茶等等一应物资。

  而且九大皇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承包了这趟苦差事后,不但没有抱怨,反而一个个喜滋滋的跑来户部,非要向尚书大人致谢。

  这是怎么一回事?那些皇商真就这么忠君爱国,连银子都不要了?一千四百万两,这一趟下来岂不是要赔的棺材板都没了?

  太反常了!

  书吏看不明白这件事,不代表尚书大人看不明白。

  林如海稍微一思考就自觉清楚了其中的缘由,看来小女婿这一次是把这九家皇商统统绑在了朝廷这架战车上了,而且还是悄无声息令人不可查的那种。

  等到将来这九家皇商察觉自身与朝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时,那时候就已经晚了。

  “你去跟他们说,感谢就不必了,好生为朝廷办事就行。另外,永丰伯回来后,让他赶紧将此事敲定,别误了时机。”

  林如海懒得跟那群皇商打交道,他是中枢重臣,要做到不偏不倚,至少明面上得如此。

  这几人都是国子监出来的举子,莫适之更是顺天府乡试的第二名亚元,若是一般情况,自然是先回家专心备考。

  悠悠然去了尚书值房,岳丈大人正跟兵部尚书吵完架,不用想,肯定又是为了银子。

  别的举子这会都忙着趴在书本里临阵磨枪,琮三爷却在皇城四处溜达。

  “哦?你竟然早就有了贼心……”

  至于说京城中那些关于薛家姑娘的风言风语,老倌根本就是嗤之以鼻。

  吏部尚书会同礼部商议之后,打算在今科会试后举行一项废止多年的选官考试制科。

  宫门前的情形自然引得不少路过的官员注意,不少人还以为礼部尚书真跟永丰伯贾琮发生了冲突,正想要出来调解一下,却见贺耀敏一舍往日的不苟言笑,变成了个不讲道理的老头。

  ……

  “好吧,你们开心就好。”

  “谈不上,谈不上,伯爷您可不能瞎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贼心呢?爱慕之情,爱慕之情……”

  贺崇警惕的往值房外瞅了一眼,见门外没人才心中稍安。

  只见贺崇呲牙一笑:“伯爷有所不知,祖父少年时能有钱读书科举,正是我家祖母抛头露面开肉铺赚钱供养的。谁敢拿这说事,祖母第一个不答应!”

  他家规矩说严吧,倒是比一般的书香门第还要松快。但唯独对家族子弟管教严格,堂堂尚书大人家的公子哥,十七岁了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

  贾琮的问题把贺耀敏都给弄懵了,他想让贾琮帮忙去薛家走一趟,还是今日在别人那得知昨日薛家女语惊四座的情形后,才打算赶紧给孙子聘此慧女。

  好家伙,在户部做事开拓眼见,对于会试来说有多大的好处,别人不清楚,你老倌也不清楚?

  “大宗伯,您这是碰瓷啊!咱讲讲道理,我这会把贺兄赶出户部,您老会愿意吗?”

  “什么?婚姻之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一个小辈,关他什么事。”

  此时的贾琮还不清楚自家老丈人已经脑补到了三十三重天外,这会正在头疼的看着面前扭捏的贺崇贺大公子。

  老爷子怎么说来着?家宅不宁,祸乱之象。早失精气,败亡之症也。

  ……

  贾琮摇了摇头,咧嘴笑道:“不用不用,会试而已,有手就行,还是先紧着安北的事吧。再说了,您这不是正缺银子嘛,小婿还想着过两日跟‘好朋友’千田刚一谈笔大买卖呢!”

  好不容易忙到傍晚打算回家休息,不想刚出宫门就被礼部尚书贺耀敏给拽住了。

  “永丰伯,你把老夫的孙儿抓去给你做事,连会试都耽搁了,是不是该好好赔偿老夫?”

  上元宫宴波澜不惊,惯例的流程,惯例的歌舞酒宴,惯例的奉天殿群臣大战,除了太医院又忙活了一夜外,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往前推进着。

  正月十六朝廷开印,元八年正式拉开帷幕。

  贺崇腼腆的笑了笑:“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觉得薛姑娘是我的良配。而且,薛姑娘的一身本事不该困于后宅,唯有在下,才能让薛姑娘尽情的去展现她的才华。伯爷,您觉得呢?”

  你小子不经父母想要“私定终身”,是想挨家法不成?

  小爷我疯了去触老倌的霉头。

  果然都是一等一的才子,都过了乡试了,接下来要比拼的可不是什么经史子集,而是眼界。

  “伯爷不必如此看我,论人情世故、经营之道,我不敌薛姑娘万分之一。可能正如祖父所言,我这百十来斤,九成九给了经史子集吧。”

  天底下哪有中枢六部给人的眼界开阔?贾琮这会就是想把他们赶回去都不行。

  而莫适之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说了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嘶!他娘的,这厮切开了也是个黑的,还说自己不懂人情世故!

  不过这厮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贾琮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反问了一句:“你有把握贺公会同意?你家亲长会愿意娶一个抛头露面经营生意的儿媳妇?”

  从岳父老爷那取来一张手令后,带着工部的人支取了五十万两白银,购置煤、铁等物打算紧急打造一批火器,好去骗……咳咳,去赚好朋友带来的一船船金银。

  贾琮将一众想要看热闹的人赶出了值房,让卫若兰等人先去处理安北之策的后续事宜。

  一群食古不化的迂腐二傻子,岂不闻娶妻娶贤,有此女在内,贺家至少可安百年。

  安北都护府的设立让中枢大员忙的脚不沾地,原本在吏部候缺的那些人却罕见的没了踪影。

  嗯?嗯?嗯?

  昨日贺崇才跟他交了底,打算这几日跟家中提一提宝钗的事,这么快?

  “大宗伯,这是贺兄跟您提的?”

  君不见上一任的财神爷,那可是连皇帝老爷的面子都不给,见天去勤政殿坑皇帝老爷的银子。

  嘿,想当大夏的财神爷不只需要无边的才华,还得要有一身好拳脚,最重要的是能赚得来银子还能守得住银子。

  就连王子腾都不敢太过惊世骇俗,给薛夫人定的都是皇商薛家的家主,可见婚嫁不是少男少女们的两情相悦就可以的,没有父母亲长的同意,私奔?浸猪笼了解一下。

  哈?

  “你确定这是贺公在夸薛姑娘而不是在贬你?”

  国子监七杰之一,京城数得着的才子,被自家祖父嫌弃不如一介女子,还乐滋滋的将这事说出来。

  门当户对这一点,贾琮以前不以为意。但现在,他来这个世界十一年了,门当户对对于当下的男男女女来说,是最适合最正确的婚嫁理念。

  贾琮的回答让老倌满意了,眉头一挑,跟贾琮小声说道:“老夫也是无奈,我那孙儿眼见就要十八了,连个媳妇都没有,永丰伯,听说你跟怀远将军府薛家关系密切,帮老夫走一趟怎么样?老夫想给我那孙儿聘薛家大姑娘为妇。”

  贾琮也就是客气一下,把人赶回去了,谁给他干活?

  见小女婿进来,脸上还有淤青的林如海揉了揉额头说道:“安北的事怎么样了?”

  制科不同于正常的科举,凡士人,不论官民皆可参加。这就给了那些有意大展拳脚的低阶官员,或是会试失败的举子新的机会。

  月票推荐票

  荣国府的嫡出姑娘嫁的是一甲探郎、列侯之后的姑苏林家家主,荣国府承爵人娶的是都太尉统制县伯府的嫡出大姑娘,宁国府嫡长孙娶的是先太子遗孤、工部郎中秦家的长女(养女),荣国府二房嫡长子娶的是国子监祭酒李家的嫡长女……

  林如海想起了礼部今日发布的公告,询问贾琮:“会试快开始了,要不我让别人先去盯着这件事,你回家安心备考吧。”

  要不是担心刑部的蔡老头跟光禄寺的罗大眼横刀夺爱,老夫会在宫门前堵贾琮这个小魔头?

  都怪林如海这个老……小貔貅,怎么就在勤政殿当着众人的面把薛家姑娘给暴露了呢?唉,这一回肯定是要欠贾家一个天大的人情了。

  林老爷越想越觉得自己好生厉害,嘬了一口杯中清茶,美滋滋的赞道:“这贡茶真不错,明日再去勤政殿薅点!”

  “那就好,此事关乎北疆大局,不容有失。”

  贾琮还真怕这件事只是贺崇的一时冲动,他是男人还没什么,宝姐姐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这厮真是……

  此事与贾琮相关的主要是今科会试的正式举行时间公布了,二月初九始第一场,十二日进行第二场,十五日进行第三场。

  “这一点伯爷放心,祖父大人曾经还跟我夸过薛姑娘,说我要是有薛姑娘一半的出息,他也不就不必为我操心了。”

  只听贺耀敏无赖般说道:“那老夫不管,反正我那孙儿为了给你帮忙,耽误了会试的准备,你必须赔偿!”

  贾琮看着抱住他胳膊不撒手的老倌,一阵头大。

  贺崇也点了点头:“是啊,在下从这些卷宗数据中,明白了许多以往不通之事。如果让我重写乡试时的策问,前十不在话下。”

  不过三人却皆是摇头,其中沐从英更是直言道:“经史子集我等不说倒背如流那也可以说是熟记于心,二十天的时间能干什么?还不如继续操持安北之事。”

  ……

  贾琮有些看不懂这位贺大公子了,这厮才来京城不久,却也闯出了偌大的名声。

  自打他当了这个户部尚书之后,京营诸卫将军,吏、礼、工、刑、兵五部尚书外加五寺寺卿,林老爷几乎跟每一位都干过仗,算是打遍奉天殿中无敌手。

首节上一节322/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