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316节

  这姑娘是个颜控死心眼,吵着闹着要给他当妾,孙家也没有阻拦,竟然让一个姑娘家跑去金陵胡闹。

  唉,爷这该死的俊颜啊!

  贾琏瞪了三人一眼,警告道:“回家后你们要是敢乱说,小心我把你们绑在门口的石狮子上当门童!”

  “不敢不敢~”

  三兄弟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贾琏的武力值在京城年轻一辈中是出了名的,只有老牛家的牛牛牛牛牛等稍压一头,他们三个可不想大过年的被绑在家门口的石狮子上。

  见三兄弟终于安省了,贾琏才微微一笑:“在宫中觐见时,陛下说江南那边已经差不多安稳了,过完年父亲还得去交趾坐镇,便想将我调回京城。”

  ……

  荣禧堂其乐融融,这三年家里的人还从来没聚得这么齐过。

  《孟子》云: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贾琏这个龙禁卫镇抚在金陵地位崇高,又是一方主官,位高权重,气度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哪怕将飞鱼服换下,穿着贵公子的居家服,依旧气度不凡。

  加上他那该死的俊颜,让王熙凤连眼睛都挪不开,惹得老太太连连打趣。

  等赦大老爷、政二老爷、林老爷从衙门回来后,姑娘媳妇都去帮忙备宴,老爷们开始日常议事。

  贾琏将皇帝老爷的意思传达,老太太问道:“陛下有没有说让你回京后去哪?”

  “陛下没说,不过英国公他老人家提议让孙儿去京营。”

  贾琮拍手道:“想起来了,二哥身上还有个右武卫指挥同知的官哩,一任三年,二哥在金陵任上兢兢业业,大计上上,怎么也要升上一级……二哥了不得啊,国朝恐怕要出一位最年轻的京卫指挥使了。”

  贾琏今年才二十五,若真应了贾琮的猜测,老公爷张岳既然想要贾琏去京营任职,那就不可能是什么闲散官。

  从三品的贾琏调回京城,按例要再升一级,那可不就是正三品武将?京营各卫指挥使才是正三品,再加上贾琏在平倭大战中的优异表现,极有可能啊。

  听到贾琮这么一分析,别说赦大老爷,就是老太太都激动起来了。

  老太太脸上的褶子好像都在笑:“琏儿若真成了京卫指挥使,那就是京城各府独一份,老天开眼,咱们贾家终于是稳妥了。”

  这个稳妥可不是说前些年贾家的动荡,而是在说贾家今后的前景。

  如果皇帝老爷真的听取了张老公爷的建议,让贾琏这个年轻人当了京营某卫的指挥使,那么就证明贾琏如此进入大夏军方的高层。

  贾家第四代前程肉眼可见,今后最起码也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再加上贾琮这个二圣亲儿孙,宁荣贾家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败亡,那就只有一种情况大夏社稷倾覆。

  赦大老爷激动归激动,还算克制。

  他轻咳嗽两声,制止了老太太要宴请宾客庆贺的打算。

  “琏儿这事目前还没个定数,咱们家最好低调行事。等年后我去英国公府拜访时问问,看老公爷是什么打算。”

  老太太总算恢复了冷静,点头道:“是这个理,不管琏儿调回京城去哪里任职,能回家就好。最好赶紧努努力,给我生个重孙来……”

  ……

  “那孙四姑娘是怎么回事?怎么我一回京她就跑去金陵了?”

  贾琏瞪了一眼抱着小侄女躲在一旁偷看的贾琮,指天发誓自己没有做对不起王熙凤的事,哄了好一阵才把妻子的醋意压了下去。

  因是寒冬腊月,一岁半的小娃儿裹得跟着小熊似的,用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跟娘亲说话的男人。

  陌生人,不认识……

  “叔,叔,谁?谁?”

  “我是你爹!”

  贾琏从贾琮手中抢过闺女,抱起来往其脸上亲了一下,把小娃儿给吓了一跳,随即哇哇大哭起来。

  还是王熙凤又抢过去抱着哄了好一会才哄好,这才给其解释这个“陌生”的男人是她的亲爹。

  赦大老爷回京述职,小娃儿总算有了她的大名贾萱。

  荣国府大老爷的嫡长孙女,地位自然不一般,不但被满府的长辈宠爱,更是依了当初大姑奶奶贾敏的例,从了贾家男儿的字辈。

  小名却是老太太在今年七夕时给取的,与贾琮记忆中不同,荣国府嫡出大姐儿,天生富贵,将来说不得也会有个县主敕封。

  故而老太太也没想过什么贱民好养活,反而以简单好叫考虑,为其取小名七七。

  据说这个小名还被曹太后夸赞,自古人们将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个日子列为吉庆之日,简称七重吉庆。

  七七,生于七月七,可不就是吉庆日的吉庆儿吗?

  太后娘娘还专门让老太太抱着七七往慈宁宫去了一次,赐下不少好东西来。

  等贾琏稀罕了闺女半日,傍晚时终于有了闲暇时光,与贾琮聊起了金陵的事。

  兄弟俩说起金陵知府贾化时,琏二爷也是好一顿感慨。

  “你就是不说,我都打算想办法把这厮处理了。这厮暗中与甄家勾勾搭搭,虽然镇抚司查不到什么确切证据,但我敢断言,他给甄家暗中做了不少恶事。所以我给曹都督去了信,将他的升迁压了下来。”

  “原来贾化没能升迁是二哥的原因,怪不得……”

  贾琮恍然大悟,若非江南情况特殊,龙禁卫怀疑有问题,证据什么的需要吗?根本不需要。

  只听贾琏说道:“这厮在金陵没少借着咱家的名搞事,要不是那会正值江南仕林躁动不安,我担心轻易处置此僚会引发暴动,否则我早就一刀将其砍了。”

  “二哥不必如此,自毁名声的事咱们不干。二哥如今正值关键时,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贾琮忙安抚着暴躁老哥,将自己与老爹、忠顺王刘恪的计划道出,嘿嘿一笑:“反正咱爹身上背着老纨绔的名,多一件荒唐事也不算什么。这贾化现在想升官想的都快疯了,那咱就给他创造钻营的机会。那个石呆子二哥藏哪了?把他找来,咱们给那贾化唱一出大戏。”

  月票推荐票

  感谢看了还来看的打赏。

  今晚太困竟然睡着了,半夜爬起来码字,更新晚了,抱歉。

  明日尽量早点更新,晚安。

第359章 伯爷,我加钱!

  说到石呆子这个人,就让贾琏立马回忆起了贾琮还未显露出特殊的时候。

  如果说现在的赦大老爷还算正常,那么当初的赦大老爷真不是个东西……

  呃,骂爹好像不太好。

  不过这是事实,赦大老爷真不算个好人。

  他爹是国朝最顶级的武勋国公爷,他娘是侯门贵女,他哥是当朝太子,他另一个爹更牛大夏昭武皇帝。

  这么大的背景,赦大老爷还能练出一身的武艺学成顶尖的兵法韬略,说实在的,太难能可贵了。

  少年入宫陪太子读书,与老十三刘恪并称京城双子,太岁。

  架鹰斗狗玩蛐蛐,打架斗殴逛青楼。除了不祸祸普通老百姓外,京城的公子哥哪个没被贾赦揍过。

  那会贾老公爷每日上朝时都会被人拉住,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儿子被你儿子打了!

  等先太子薨逝,所有人都以为贾赦这下该蔫了吧。

  呵呵……

  贾琏那会出去跟人交往为何经常跟人干架,除了因为青梅竹马的王熙凤外,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跟他干架的人,他们的爹都被自己的爹揍过。

  等赦大老爷从高贵的小公爷,变成了人人嘲笑的马棚将军后,不怎么出去架鹰斗狗了,却又喜欢上了金石字画。

  贾琏就开始了给老爹擦屁股的生涯,石呆子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一个穷得连饭也吃不上的人,却拥有二十把精美绝伦的旧扇子,且皆是古人写画真迹。

  赦大老爷知道后逼着要买,石呆子抵死不肯,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

  按说大老爷也没说要强抢,还给了贾琏不少的银子说是去买回来把玩。可没想到碰上个这么犟的死心眼,差点没把赦大老爷气死。

  要不是贾琏偷偷将石呆子送出了京城藏起来,依照大老爷的性子,指不定会闹出大麻烦来。

  贾琏为此还挨了一顿打,出去喝闷酒时碰到了老十三。

  十三爷人心好啊,送给他一只五彩大公鸡。带着这只大公鸡赢了不少场斗鸡,这才让赦大老爷暂时忘了石呆子这个人。

  当然,五彩大公鸡最后还是战死沙场了,被赦大老爷拿去给乖儿子贾小三补了身子,这都是后话。

  这个爹有太多的缺点,贪财、好色、重男轻女、还是个暴躁老爹。

  但贾琏也得承认,他爹是个忠君、孝顺、武力值高强、注重家族传承与声望的人。

  唉!往事不可追忆,忆起来都是眼泪,贾琏已经大概能猜到自己的弟弟要干嘛了。

  贾化遇到他家老三,算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估计坐不了几日京官的位子就得去几千里之外的大漠吃沙子。

  再狠一点,十八年后又将是一条好汉。

  “石呆子被我送去了昌平,你想让他什么时候回来,我让人去安排。”

  贾琮咧嘴笑了,露出八颗白牙:“不急不急,十三爷那边还没把他榨干净,等十三爷那边来了消息,咱们就给贾雨村唱一出老纨绔欺压百姓的戏码来。”

  ……

  过年嘛,总是要热热闹闹的。

  除夕要祭祖,迎春正式由敬大老爷将名字添到了族谱中,邢夫人的名下,并改名贾。

  者,神珠也。

  荣国侯的嫡女,自然是珍贵的明珠。

  祭祖结束,两府团聚在荣禧堂,其乐融融的守岁等待新一年的到来。

  等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京城响起后,贾琮也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鞭炮烟火。

  耀眼灿烂的烟火昭示着宁荣贾家的兴旺,同时也把贾琮心中积攒了十一年的压力与紧迫感带去天空,随着烟火的消散消失的无影无踪。

  红楼一梦,终归是成了散去的噩梦。

  至此,我贾琮终于改变了红楼贾氏的命运,接下来就该尝试在这个世界实现自己的重生价值了。

  元八年正月初一,卯时。

  贾琮被老爹从温暖的被窝拎了出来,迷迷糊糊的穿衣洗漱,迷迷糊糊的被拎上马车,迷迷糊糊的抱着一块热乎乎的饼子啃着。

  等到了大夏门前,贾琮还是迷迷糊糊的。

  车外已经人声鼎沸,一年一度的正旦大朝,京城七品以上文武、各国使节都要入宫给皇帝老爷百年。

  今年的正旦大朝总算是安稳的度过,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反倒是户部的成绩太过耀眼,使得林老爷成了众人的焦点,毕竟户部存银高达两千七百万两,谁不眼红?

  皇帝老爷乐得白牙都露出来了,一挥手就是各种赏赐。

  就连一岁零两个月的林家小哥儿墨玉,牙都没长齐呢,就被提前写进了国子监的招生名单,并赐下御制的四书五经。

  也不知道小奶娃要是知道自己还在吃奶尿床呢,大过年的就被强送三年模拟五年科举,会不会抱着奶瓶哇哇大哭。

  礼部按照惯例一步步进行着正旦大朝的一系列流程,最后就是赐宴群臣。

  贾琮早就饿了,双手各持一只鸡腿啃的正欢,主客清吏司郎中聂朝仪却悄悄来到他的身旁,给贾琮送来了一个好消息。

  “伯爷,您看那边……萨摩藩又派人来了,想要再次购买咱们的火器。根据下官打听来的消息,萨摩藩这回带来的银子,有这么多。”

  聂朝仪指了指坐在藩国使节的位置,随后暗中用手比了个七。

  贾琮顺着其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好跟“老朋友”千田刚一来了个四目相对。

首节上一节316/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