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251节

  贾琮看着手中的供状,不由赞叹:“袁大人,你这堂弟真是个人才,仅仅当个百户,屈才了啊!”

  贾琮打量了一下这位圆滚滚的龙禁卫百户,赞了一句。

  北镇抚司的手段真没几个人能撑过一半,贾琮也没有回避,冷眼旁观了整个审问的过程。

  京营节度使、英国公张岳挑选京营一万精锐,随冯唐入大同整顿边镇,同时提督山西军务,剿匪戡乱。

  自家人知晓自家事,他干的那些,足够贾家将自己挫骨扬灰了。

  桌子上厚厚一沓孙绍祖的供状已经无法让他动怒了,哪怕这厮肖想二姐姐迎春、三姐姐探春,甚至连小丫头惜春都没放过……

  啪、啪、啪……

  他完美的充当了茶童子的角色,给大佬递茶。

  龙禁卫的恐怖再一次展示在众人面前,菜市口的血迹让兵马司的人很头疼。

  想让赦大老爷离开,那是做梦!

  有了儿砸送来的药材等物,赦大老爷觉得他能折腾到南越跪地求饶。

  半月时间过去了,血腥味都还直冲鼻子。

  孙绍祖还在诏狱关着,刚刚晋升一级成了副千户的袁福禄后槽牙都咧到耳朵根了,尽职尽责的遵照了贾琮的指示,一遍又一遍的用十八般武艺招待着孙绍祖。

  “这事您跟陛下拿主意就好,宁荣贾家只遵陛下圣旨。”

  贾琮看着孙绍祖嘴巴中的破布,扶额问道:“福禄啊,你不会一直没把他嘴里塞着的破布取下吧?”

  “爵爷,那孙母怎么办?要不要末将将她也给……”

  百户老爷悠闲的往摇椅上一趟,美滋滋的喝着小酒,今日的凉拌猪头肉真不错,一会下值了再去潘寡妇小馆买些。

  刘恒对贾琮的回答很满意,贾赦在南越腹地来回折腾,只用了短短一个月,就将南越闹得鸡犬不宁。

  每一次从孙绍祖口中得到一些消息,都会亲自送去荣国府。

  “赶紧起来,你这是帮了我贾家大忙,该是本官托你的福。”

  鞭子声未停,北镇抚司都指挥佥事袁昆陪着贾琮走进了诏狱。袁福禄是他的堂弟,大字不识几个,但对他够忠诚。

  贾琮将供状交给书吏,叫他帮忙誊抄一份。

  南越王被吊死在升龙府的城门楼子上,南越内部直接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要不是延绥镇的官军及时支援,弄不好冯唐要栽在这群人手里。

  这不是贾琮说什么场面话,袁福禄这手审问的手段,足够弄个五品的刑狱官来当当。

  啊?

  啪!

  袁福禄一拍额头:“哎呦,您瞧末将,都糊涂了,忘了这茬!”

  晋商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大家半数被抄,其余四家也是战战兢兢,由家主亲自向微服的钦差徐晋跪地投诚。

  ……

  刘恒琢磨了一下,权衡利弊之后将目光投向了屏风上的大夏舆图。

  可惜啊,这一回算是戳了皇帝老爷的肺管子,曹嘟嘟既然已经出手,不管能不能查到确凿的证据,晋商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来。

  自山西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至各州县,大大小小三十一名官员被抓。

  每一次赦大老爷带兵来到海边,南越猴子都会刻意放缓近逼的攻势,恨不得奉上粮草送其离开。

  有问题的统统砍了脑袋,没问题的也打散后重新安置。随后调山西各卫所,与禁军一同入山剿匪。

  “不管和亲是真是假,都不是他们推波助澜,诋毁皇妃、勾连外敌的理由。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凡参与此事的宗室,罢官夺爵,贬为庶人,迁皇陵圈禁。还有,李氏赐死吧!这个没脑子的蠢妇,真以为大夏被蛮夷逼迫,毁的是皇家的名声?”

  这哪里是什么土匪,根本就是某人藏在太行山中的私军。而且还不是一家的,最起码有北静王府水家跟义忠亲王府刘烨的母舅李家。

  “对,对……”

  贾琮猛的点头附和,脱口而出了一句:“臣听说水家旁支中有不少忠贞国朝的,陛下何不选其中一人入继北静郡王府。最好是还在吃奶的,毕竟水王爷年纪不大,又没有子嗣。陛下身为天子,为水王爷择一嗣子入继,这也能彰显陛下对北静郡王府的圣恩!”

  月票推荐票

  感谢耳朵耳朵的打赏。

  今晚就先更到这儿,明日继续。晚安!

第30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贾琮以前对富可敌国这个词没有直观的印象,那么当曹久功押着从山西抄来的银子返京时,他第一次真正懂得了富可敌国这个词。

  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大晋商被抄了四家,其中乔、曹、侯、渠四家还算有点眼力见,没有参与勾结外地的事,又主动献出大半家产,又有朝中重臣作保,这才捡回了半条命。

  银子一车车往宫里送,老貔貅文同轩眼睛都红了,官帽一摘就躺在了宫门口。

  “老夫不管,不往户部银库送去一半,你曹久功就让人踩着老夫的尸体进宫去!”

  这个老无赖……

  搬银子的人自然不敢推着车子往老尚书的身上辗,只能停在宫门前等待主官的命令。

  曹久功也牙疼啊,这可不是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的银子,足够朝廷挥霍个几年不止。

  谁都不敢相信,晋商八大家抄了一半就抄出了现银两千六百万两,这还是没算这几家的庄子、铺子以及那些丝绢珠玉等物。

  最令人震惊的事,还得数这几家存银子的地方。

  假山后、园中,甚至是茅厕底下都是他们埋银子的地方,一箱箱银子被挖出来时,堆满了这几家的深宅大院。

  这群守财奴,儿孙死了都还能坚持站着,等银子被拉走时,一个个都瘫软在地,晕厥的、昏死的,甚至有人直接一命呜呼。

  贾琮往钱箱上一坐,津津有味的听着龙禁卫的校尉鹦鹉学舌,一件一件的讲述着山西之事。

  “两千六百多万两银子,爵爷,小的一路上都没怎么休息,生怕马车颠簸一下,会掉出来几块银锭子。”

  “那可真是辛苦龙禁卫的兄弟们了,放心吧,等银子送进库,曹嘟嘟一定会给你们放假休息的。”

  贾琮站在钱箱上拍了拍校尉的肩膀,随后跳下车来,来到文同轩跟前,蹲下说道:“财相大人,您这样是要不到银子的。小子有个主意,不知道老大人愿不愿意听。”

  文同轩立马坐起身,一把拉住贾琮的手臂:“琮小子,你可别框老夫,要不然老夫今天就去你家大门口躺着了。”

  “千真万确,保证财相大人最起码能弄到这个数……”

  贾琮露出八颗白牙,嘿嘿一笑举起了一根手指:“这可比一年秋税多得多,足够财相大人悠然过上一整年了。”

  文同轩心动了,凑过去小声问道:“什么办法?曹久功这厮死活不同意分银子,陛下又不愿意见我。户部真的没银子了,要不然老夫也不会出此下策。这宫门口的青石板,烫的老夫腚都快熟了……”

  贾琮嘴角抽了抽,皇帝老爷当然不愿意见您。要是见了就得分银子,到时候您老心里舒坦了,皇帝老爷就得难受好一阵。

  “还不快说,再不说老夫就去荣国府大门口躺着了!”

  得,小子我惹不起您。

  “小子曾听陛下说过,户部离不开您老。今日这青石板挺烫的,您老也有六十了,怎么说也在这晒了好一阵了,这又晒又烫的,生个病,乞个骸骨,很正常吧。”

  这老倌可是个不服老的人,顿时吹胡子瞪眼:“胡说!老夫才五十九,还有两个月才六……咦?老夫怎么觉得头晕目眩……”

  ……

  财相大人突然晕厥被人抬去了太医院,曹久功从头至尾看完了这一老一小的唱和,忍不住苦笑摇头。

  随后命令手下的人继续往宫中搬银子,贾琮给皇帝老爷挖了个坑,吹着口哨优哉游哉的回了荣国府。

  皇帝老爷隔三差五骂文同轩是个老貔貅,实际上他也差不多,大哥不笑二哥,都是一样的性子。

  晋商被废了一大半,抄了这么多银子足够朝廷松快一年。既然有了银子,那就往工部多砸一些吧。

  文同轩是个极其合格的户部尚书,老倌对火器研究跟海船战舰的打造上从来不吝啬。

  赦大老爷可还在南越带着猴子兜圈子呢,贾琮自然要帮老倌从皇帝私库中多掏一些银子。

  而且,皇帝老爷又不是昏君,就是穷怕了,每次都抠抠搜搜的……

  “混账东西,胳膊肘往外拐,朕就该将他吊在树上好好抽上一顿!”

  刘恒看着还有着墨香的折子,心中的火气一阵一阵的往脑门冲。

  这老貔貅真成精了啊,学着别人给他递乞骸骨的折子。

  不就是要银子吗?

  “来人,去告诉文老头,朕给他五百万两银子,别在太医院丢人现眼了,赶紧回户部去!”

  “皇爷,文尚书说,没一千五百万两,他就乞骸骨。”

  “什么?一千五百万两?他怎么不去抢!”

  一想到好不容易充盈的内库要被分走那么多的银子,皇帝老爷的肝都开始疼了。

  “六百万,不能多了……”

  小太监跑的气喘吁吁,来回传话,勤政殿的怒吼一次接一次。

  “七百万!你告诉文同轩,别太过分了!”

  “朕要宰了这只老貔貅……”

  “八百万……再敢废话,朕一定去宰了他!”

  文同轩心里有了底,咬牙躺在太医院哀嚎,硬生生从皇帝老爷的口袋里掏走了一千万两白银。

  先将自己挖好的银窖塞满,老貔貅心满意足的笑了。

  这些年自己跟仓鼠似的攒银子,终于攒满了这口银窖。五百万两白银,哪怕摆在外面的银子都光了,有这五百万打底,文同轩有信心让大夏撑过最艰难的时期。

  哐啷!

  银窖被堵上后,文同轩看着户部银库中一箱箱银子,大手一挥:“去喊工部、兵部的人过来,老夫有钱了,让他们跟老夫报个数。火器给我造起来,海船给我造起来。荣国侯可还在南边受苦呢,琮小子给老夫帮了大忙,老夫也就假公济私一回,先办了南越的黑猴子!”

  ……

  文同轩的假公济私实际上是皇帝与首辅大人早就定好的事情,工部这半年来培养了大量的合格工匠,要不是缺银子,御前三卫早就换上最新式的火枪火炮了。

  源源不断的银子换成了铁水,浇铸成一根根圆筒子,黑漆漆的炮口让贾琮看着就觉得心中欢喜。

  英国公张岳从京营选拔最优秀的两万大军,组成先遣队开拔南下。京营现存的火器全部集中起来,打算去南疆好好演练一番。

  现在南疆看似危急,实际上朝中已经不将南疆的战事当做最紧要的事情了。

  没有直接倾兵南下,主要还是皇帝老爷与内阁、都督府的大佬们商议后,觉得仓促倾兵伤亡太大,得不偿失。

  反正战线推到南越境内了,那就让京营十二卫轮换着来,就当练兵了。

  当然,也可以在南疆的实战中,不断检验大夏新式火器。贾琮看完了手头的书信,不由暗道,朝中这群老狐狸真是一个比一个心眼子多。

  特别是提出轮战练兵的首辅大人,这位老爷子最多一百来斤,长了八百零一个心眼子。

  咚咚咚……

  “进来。”

  贾琮原以为是宝玉又要喊他去参加什么流觞曲水的诗会,不想来人是老太太身旁的大丫鬟鸳鸯。

  “什么事?”

  鸳鸯在府里的地位可不低,便是老太太的心尖尖宝玉见了她都要喊一声姐姐。

首节上一节25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