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224节

  刘恪原本已经在宁阳县西南的丘陵地带发现张崇芳的踪迹了,可他却收到了消失多日的徐晋书信。

  张崇芳以为自己智若武侯,吊着朝廷的亲王在山东大地上兜圈子,实际上他已经慢慢被刘恪骗入了徐晋早就布好的口袋阵中。

  当他收到韩通的结盟信时,他刚带人过了水距离兖州府城不过二十余里。

  李多阳也是差不多得经历,连续与任城卫的大军进行了不大不小的遭遇战后,似乎胜了又似乎没胜。

  打打停停,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自邹县方向来到了白马河边。

  “大王,任城卫的人又追过来了,这一次他们的人马好像有多了些。”

  李多阳将手中的信件往怀里一塞,皱眉思索了片刻。

  前往河水还未解冻,河面上半条船只都没有,好在还有一座木桥。

  “速速渡河,然后将桥给本王烧了。”

  “大王,那咱们还怎么回去?”

  听到手下人的疑问,李多阳呵呵一笑:“回去做什么?本王带你们去兖州城享福去!”

  ……

  徐晋已经在沂水边得小镇上住了有段日子了,兖州的情况他可以说是一清二楚。

  小徒弟果然没有令他失望,不但以三千人的兵力,扛住了五倍之敌的强攻,而且让韩通的人马损失惨重。

  贾十一自前日出城,一直神出鬼没,逼得韩通的人马只能龟缩在大营,连一场正经的攻城战都组织不起来。

  倒不是韩通非要等候张、李二人的兵马齐聚在攻城,而是这支黑甲骑兵太不要脸了。

  只要他一组织出营攻城,贾十一就会带人冲阵,来回穿插。

  冲一次白莲教就要损失几百人,而韩通组织起来的骑兵,根本就不是神武铁骑的对手,甚至连人家的衣角都摸不到。

  徐晋笑呵呵看完了手头的消息,询问坐在火盆前烤火的唐武:“信送出去了没有?”

  唐武抬起了头来,拱手回道:“属下已经让人快马送去兖州,估计这会小贾将军已经收到了您的手书。”

  “那就好,那就好。为了全歼这群乱匪,我可是拿我徒儿的命在赌啊。”

  徐晋不由有些愧疚,虽说贾琮的身边有精锐护卫,便是兖州被攻破,贾家的亲兵与皇帝派去的护卫不会让贾琮真的出事。

  但战场的上的事,谁也说不准的。

  “那大人为何还要冒这个险?虽说早一点让十三爷与任城卫强攻不能尽全功,但击溃这几支乱匪还是不成问题的。”

  唐武的询问让徐晋脸上的笑容逐渐变成了凝重,他长叹了一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若不能斩草除根,也许夏秋汛期但有大水,白莲之乱就又要在山东大地上重演了。”

  ……

  “老师这是拿我作饵了?”

  贾琮不由苦笑连连,怪不得兖州城被围六日了,忠顺王刘恪与任城卫的大军还未回转痕迹。

  他看向桌上的舆图,以兖州为中心,北侧是宁阳,东侧是曲阜,西侧水阻挡,南侧是泗水与白马河。

  “河上没有了船只,几座桥梁皆以被毁,那么……”

  白莲教的三万匪寇汇集在一处,以兖州城为鱼饵,朝廷的大军将可以尽情的发挥,将这群祸乱山东的乱匪尽数绞杀。

  “将军,钦差大人已经调漕运总督府的漕兵急速北上,今日一早两万漕兵已经抵达济宁城。按照钦差大人的安排,明日清晨,济宁、宁阳以及度过白马河的任城卫将同时抵达兖州城附近。钦差大人也将自曲阜方向出发,到时还请大人尽量想办法骗白莲教的人攻城。”

  贾琮点了点头,刷刷刷写了一封回信,封好后珍重递给了前来送信的羽林暗卫。

  等送人出城后,贾琮眺望不远处的白莲教大营。

  “还真是越来越多了,老师这计划,可算是把我骗惨了!”

  贾琮吐槽了好一阵,徐晋拿他作饵,说生气吧谈不上,就是有种莫名的不甘。

  唉,当棋子的感觉真不好。还是得赶紧成长,以后他也要当下棋的人!

  “大人,给十一将军的信已经送出去了。”

  吕效祖这几天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他没有上持刀与敌拼杀,不过这几天都没好好休息,随时处于紧张的状态中。

  兖州城数万军民的粮草供应,军械的补充以及青壮募集都要他亲自安排,让这位二甲出身的清贵文官第一次明白了武人的不易。

  同时也对主持兖州防御战的贾琮倍感尊崇,荣国府不愧大夏顶级武勋家族,小贾大人才多大年纪,竟一计又一计,将城外的白莲教匪徒耍得团团转。

  自白莲教匪寇攻城至今,六日时间,官军以死伤一千一的代价,拼掉了韩通手下四千余人。

  而且在官军战力不足以继续与白莲教正面对抗的情况下,六百神武铁骑主动出城,硬生生逼得白莲教的人马不敢出营,给了兖州城三日宝贵的时间。

  想到这里,吕效祖正了正衣冠,心悦诚服的作揖大拜:“兖州能撑过来,全靠大人智计无双,下官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贾琮被吕效祖的突然拜礼吓了一跳,忙伸手扶起。

  “你这是做什么?赶紧起来。”

  吕效祖坚持一拜,随后才起身笑说:“说实话,下官以往对武勋武人多有鄙夷,这一次山东之行,却让下官深感武人不易。特别是大人的神机妙算,让下官大开眼界。原来战争的残酷,根本是文字无法描述的。原来,仗还能这么打!”

  “有一点吕大人说错了……”

  “还请大人指点!”

  贾琮指了指城头围着篝火取暖的将士们,郑重说道:“兖州城能保住,离不开将士们出生入死,离不开兖州城百姓的支持。”

  说着他又将目光放在了面前的吕效祖身上,微微一笑:“也离不开吕大人数日不眠的操持,若没有你的操持,我与城头的将士以及青壮民夫估计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所以啊,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胜利,本官将如实上报陛下,为将士们也为你吕大人请功!”

  城外的白莲教匪寇越聚越多,贾十一已经无法做到什么威慑了,奉贾琮之令火速回城。

  入夜时凡参与守城的军民认人拿着大碗享用着美味的肉汤,贾琮没有告诉更多的人明日的计划,只是召集校尉以上之人入府衙议事。

  等贾琮将徐晋的计划讲出来时,整个府衙大堂都陷入了欢腾。

  他娘的,兖州城为围了整整六日,身边的兄弟死伤了千人之多,让这群热血男儿早就安耐不住了,终于要到报仇的时候了。

  贾琮一直等众人欢呼完之后,立身击甲,大喝道:“众将士听令!”

  众人齐齐立正,拱手齐喝:“末将在!”

  “今夜好好休整,明日一早与本将出城杀敌,尽诛白莲匪寇,为战死的兄弟们报仇!”

  “谨遵将军之令,为战死的兄弟们报仇!”

  月票推荐票

  六月了,自今日起不请假不断更,争取日更五千以上……

  今天就先更到这儿,明日继续。晚安!

第277章 军民守城战

  自正月起,山东的大雪降降停停,终于在二月下旬逐渐放晴。

  整个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几乎处处受灾,各地州府报往济南的求助文书如雪一样,堆满了布政使司的案头。

  加上济南府、青州府以及兖州府三地的白莲教之乱,天灾人祸之下,山东的粮食陷入了极其缺乏的境地。

  运河未开,户部的粮食迟迟送不来山东,皇帝只好下旨命毗邻山东的河南、南直隶调粮入鲁,同时责令户部通过陆运驰援山东。

  山东的消息一日三变,特别是兖州被白莲教匪寇围攻的消息传到京城时,荣国府的气氛可以说瞬间转至冰点。

  虽说荣国府自贾赦父子双双出京后边紧守门户甚少外出,但总有较为亲近的勋贵女眷前来拜访探望。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嫉妒荣国府的人,闻说消息后专门跑来看热闹的……

  “我早就说不该去不该去,怎么就不听劝呢?”

  老太太好不容易强撑着打发走了来府中做客的女眷,终于一阵眩晕软倒在塌上。

  鸳鸯急的要去找人请大夫,屋子里的丫鬟婆子也乱成一团。

  却见老太太喝止了屋里的慌乱,厉声喝道:“慌什么,天还没有塌下来,去东府请敬儿过来。还有,让下面的人都闭紧了嘴巴,谁要是敢把这事传到几个姑娘那边,统统拖出去打死!”

  两个儿子都出了京,两个能扛事的孙子也不在,哪怕老太太这会头晕目眩的厉害,也只能亲自站出去安排府中的事了。

  等贾敬从族学匆匆赶来时,老太太的脸色苍白的厉害,躺在床榻上紧闭眼睛,把他吓了一跳。

  他忙向鸳鸯吩咐道:“还不赶紧去请大夫……算了,让人拿府中的帖子去太医院请太医……”

  “敬儿……”

  老太太迷迷糊糊间听到了贾敬的声音,费力睁开了眼睛,抓住了贾敬的手:“琮哥儿出事了,他在兖州被白莲教的妖人围困,你赶紧想想办法……”

  贾敬眉头一皱,这事儿他当然知道,而且还猜测这事的背后有人在一步步推动整个山东的白莲教往兖州城的方向移动。

  十有八九就是贾琮的老师徐晋徐青藤在谋划此事,所以贾琮根本不会有事。

  但这桩事宫中未传出确切消息,他自然不敢往外说,却不想被人传到了老太太这里,算是他疏忽了。

  “敬儿……敬儿……”

  老太太的连声呼唤让贾敬从沉思中回神,忙安慰道:“婶娘勿忧,这事侄儿之前就收到了消息,琮哥儿不会有事,您放宽心。内中原因涉及到军中机密,侄儿不能细说,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琮哥儿说不定能借此立下大功。”

  “真的?”

  贾敬信心满怀的点了点头,扶着老太太靠在枕头上。

  “是侄儿考虑不周,该提前跟您说一声的。主要是这事宫里没有半点消息传出,侄儿若说出去误了军机,岂不是给咱家招祸。”

  老太太跟贾代善风风雨雨一辈子,自然明白军机秘密的重要性,见贾敬不似说假话骗她,提着的心这才放下半截。

  贾敬见老太太精神萎靡的厉害,一边吩咐人去请太医,一边询问是谁告诉她这些事的。

  得知是京中好几家勋贵的夫人太太来府中做客,无意间提及时,贾敬的警惕之心大作。

  真的是无意间提及?真是好巧啊!

  荣国府当下的情况谁不清楚,阖府上下能管事的老爷们都出京了,家里一堆的妇孺,当着老太太的面提这个,是真的关心贾家?

  好在御医诊脉后说老太太是急火攻心,开了几付疏肝解郁的汤药,贾敬这才稍稍放心。

  等伺候老太太喝完药睡下后,贾敬这才回到宁国府书房,找来了心腹亲兵。

  “老六,你去查一查今日去荣禧堂的几家,看看这几日都接触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事。特别是缮国公府的二太太曲氏和治国公府家老太太。”

  贾六躬身称诺正准备退下,却听贾敬再说:“等等……让人再去查一查东平、北静以及西宁王府,我总觉得这事太过巧合了。山东的事才刚刚传回京城没两天,平日里都不见她们去荣国府走动,一出事就巴巴往荣禧堂跑。”

  ……

  要不是天寒地冻,兖州城发生疫病的几率能翻上好几十倍。

  大战还未结束,城中乱匪的尸体只能先扔到一旁。贾琮下令医馆全部熬煮各类防治瘟疫的汤药,以供城中军民服用。

  三月初一,天微微凉贾琮就穿戴好甲胄站在了城头上。

  韩通、张崇芳、李多阳三部汇合后的第二日,就一改之前的谨慎,分三路大军压上,直冲兖州北门而来。

  他们根本不怕贾琮会从其他三门逃走,《大夏律》:逢战,主官、守将弃城而逃者,斩立决,三族流放。

  贾琮当然不会想着逃跑,若不是老师徐晋以及刘恪的大军还未赶来,他都想带着虎贲与神武铁骑冲出城去干他娘的了。

  咚咚咚咚……

  战鼓又一次被敲响,吃饱喝足精神百倍的将士们握紧了手中的兵器,跟随的鼓声击打着胸前的战甲。

  “威!”

  “威!”

首节上一节224/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