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208节

  刘恒站起身来,红色龙袍纹饰的金龙在灯火的照耀下似乎游动了起来。

  他长袖一挥,睥睨四方的喝道:“给朕狠狠的打,打的他们不敢再起不该有的心思,打的他们今后见了我大夏的将士不敢抬头为止。”

  ……

  呜呜呜呜~

  “擂鼓聚将!”

  咚、咚、咚……

  传令兵擂响战鼓,大营外宽阔的空地上早就搭建好了拜将台以及好几座看台。

  包括京营、边军的十五营精锐早已列队整齐,挺胸抬头,气宇轩昂的等待着他们的皇帝检阅。

  这十五营包括京营十二卫中的御前三卫神武、左武、右武共计三千人,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昌平以及真保十一卫各一千精锐。

  其外还有新晋组建的天子亲军卫虎贲、上皇亲领的羽林及未来皇太子亲领的东宫六率各一千人马。

  另外还有大夏第一女将秦玉良麾下的白杆军一千人,拜将台下的空地上,十五营共计一万八千人的大夏强军,让观礼台上的藩国国主忍不住惊惧万分。

  太强了!

  这就是天朝上国?

  这就是天朝上国!

  “圣人驾到、陛下驾到!”

  太上皇依旧穿着红底金龙袍,皇帝却是一身戎装,金甲金剑,威风凛凛。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万八千人高呼万岁,整齐划一的唱喝声惊的远处的林中飞鸟成云。

  或是黑甲,或是白甲,或是红甲……

  京营也好,边军也罢,在看到高台上的两位至尊后齐齐拍打着胸甲高呼。

  “万岁!万岁!万岁……”

  今日的主角是皇帝刘恒,老爷子主动退后一步,刘恒第一次检阅大夏将士,听着耳边不断回响的万岁之声,不由豪情万丈。

  他缓缓抬起手来,握拳横于胸口。

  “大夏万岁!”

  御前九名身着银甲的大汉将军齐声传达皇帝陛下的每一个字,台下瞬间寂静一片,随后瞬间有起万岁之声。

  皇帝抽出腰间宝剑,高高举起,领头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气氛似乎被这首传唱千年的无衣推向了高潮,包括贾琮在内,所有的武勋武将纷纷抽出腰间的刀剑,击甲而歌。

  观礼台上的文官,甚至是良妃、臣妇、贵女们都跟着唱了起来。

  《无衣》已历千年,却依旧能让台下的这些将士们感受到他们皇帝的真挚。

  与子同袍,这四个字是大夏立国以来历代天子对大夏将士的承诺。

  太祖高皇帝如此,太上皇昭武皇帝亦是如此。

  如今到了元皇帝,他依旧唱出了与子同袍这四个字。

  将士们无不激情澎湃,高举手中的刀剑:“威!威!威!”

  刘恒宝剑一挥,高喝一声:“演武开始!”

  轰!轰!轰!

  三声礼炮惊天动地,十五营将士开始变换方阵。

  在总协戎政大臣、大都督、英国公张岳的指挥下,骑兵、步兵、弓兵、火炮等兵马一列列通过拜将台接受皇帝的检阅。

  依照惯例马三矢,步六矢。

  即骑兵飞马射箭三支,步兵射六箭,现场有专门的报靶人,射中箭靶,击鼓为号,由御史、兵部官员监视记录,必要时出示皇帝查验。

  其后便是将官方阵,依据太祖圣训,总协戎政官以下及听射公、侯、驸马、伯、龙禁卫等官,俱于台下较射。

  整整一个时辰的大阅兵,皇帝始终威武的伫立高台之上,每通过一个方阵,他都会回礼高呼万岁。

  战鼓声声,如同重锤不断锤击着瓦剌、鞑靼以及高丽等藩国属臣的内心。

  惊惧、不甘、嫉妒、窥视……

  以及瓦剌大王子夷澜眼中隐隐的不屑。

  南朝已经不是昭武三十年时的南朝,如今只能用演出来的所谓强军吓唬吓唬胆小之人了。

  大阅结束的号旗高举,十五营将士重新变阵为最初的模样。

  礼部依照规矩奏请赐赏,却听右侧观礼台上传来了喧嚣。

  帝问何故,礼官回复瓦剌正使奏请两国比武……

  “正好,朕也有话要问夷澜,传他上台。”

  刘恒左手搭在剑柄上,冷哼一声回座高椅。

  左侧的太上皇沉声叮嘱了一句:“给朕狠狠的打,竟敢欺负朕的孙女,真是不知死活!”

  “儿臣省得。”

  正说着,夷澜被传上台。

  他的礼数倒是不缺,先向太上皇恭敬的一拜后,随后才冲刘恒拜道:“外臣拜见大夏皇帝陛下。”

  “夷澜,你弟弟夷列昨日竟然欲欺辱朕的子民,此罪难赦。且你即为长兄,亦有教养管束不严之罪……”

  “皇帝陛下……”

  夷澜微微躬身:“外臣知罪,但外臣有一言要说。”

  刘恒抬手道:“朕给你这个机会,讲吧。”

  只见夷澜突然笑了笑,一指台下的大夏十五营精锐:“这些都是皇帝陛下的勇士,外臣说的没错吧。”

  嗯!

  听到皇帝这个嗯字,夷澜直起身来,手指缓缓移动。

  在大夏将士队列的正后方,一杆白狼黑旗迎风猎猎,千人草原骑兵正簇拥着一名壮硕的将领昂首肃立。

  “在瓦剌,女人都是用刀剑抢来的。故而外臣认错却心有不服,既然外臣的弟弟看上了那名女子,那就用刀剑说话。外臣此次南下带了一千瓦剌勇士,今日便与皇帝陛下赌一把……”

  “两军对阵,若外臣的人输了,夷列等人任凭皇帝陛下处置。但若是外臣赢了,那名女子就得随夷列北上瓦剌。”

  “外臣还希望,皇帝陛下能允准国书所请,遣大夏公主和亲瓦剌!”

  “放肆!”

  “荒唐!”

  群臣之愤没有让夷澜有半点畏惧,他直直盯着高椅上的皇帝。

  刘恒没有生气,始终保持着高深莫测的冷静。直到群臣慢慢恢复了平静时,才缓缓开口。

  “大夏无外嫁之公主,更无拿女子为赌注的先例。”

  他突然站起身来,沉稳的脚步每一次往前都在散发着威严。

  唰!

  刘恒拔出宝剑,架在夷澜的脖颈处,冰冷的说道:“朕身为大夏天子,万民之主,子民受辱岂能不为其做主?”

  “朕给你一个机会,你若赢了,朕可以留夷列他们一命,若输了,你就准备带着他们的尸体回去吧。”

  刘恒的目光转向右侧的观礼台:“还有尔等,想要试一试大夏刀锋的,一起上,朕的勇士从不畏惧刀剑的威胁!”

  似是为了印证刘恒的宣言,十五营将士齐齐高喊:“杀!杀!杀……”

  杀声震天,哪怕冬日的寒风都不能消减皇帝方才的宣言之炽热。

  观礼台上的良妃莫氏激动的提起了身侧的长枪,跟随着将士们一同呼喊,甚至拨开挡在她身前的宫娥内侍,要去高台上一枪戳死瓦剌的王子……

  夷澜感受着脖颈处的冰凉,虽有畏惧却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南朝已经不是昭武三十年的南朝了,根据探子以及在南朝的盟友的消息,京营的战力早已不复往日之盛。

  而且南朝承平已久,他麾下的白狼骑却是南征北战。

  如此大的优势,不借机削一削南朝的威风,那就太可惜了。

  至于夷列等人,能救下最好……

  “和亲之议还请皇帝陛下考虑一二,外臣还要在大夏待上一段日子,也许过些时候,皇帝陛下会改变心意也说不定。”

  夷澜不惧宝剑之利微微躬身,笑道:“外臣请皇帝陛下准许瓦剌勇士与您的勇士们斗上一场。”

  “生死勿论!”

  刘恒收剑回鞘,嘲讽的看了夷澜一眼。

  “贾赦何在?”

  披坚执锐的贾赦奉命出列:“臣在!”

  “虎贲出击!”

  咚咚咚咚……

  战鼓再次响起,十五营中除新近成立的虎贲卫外依次退出校场。

  当瓦剌白狼军走进校场时,有不少文武大臣窃窃私语起来。甚至有人暗中向皇帝传信,希望将虎贲卫换成神武、左、右武卫或是九边强军。

  便是秦玉良都不太看好虎贲军,毕竟虎贲成军校阅时表现不错,但比起瓦剌白狼军还差了不少。

  这群白狼军是瓦剌精锐中的精锐,这些年四处征战,见惯了生死。虎贲军呢?连战场都没上过。

  咚咚咚咚……

  令旗挥下,双方开始了各自的战前准备。

  两军摆开阵势,相距有近三百步。白狼军在那名壮硕之人的率领下纷纷拔出弯刀,开始拍马加速。

  虎贲今日是以步卒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既没有拉弓,也没有抽刀,反而举起了一根根黑色的管子……

  第一列半跪在地,二三列依次错开,四五六列持械准备。

  “火铳?那也太慢了啊,就三百步的距离……”

  有人认出了虎贲儿郎的手中是类似火铳的武器,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些火铳射速慢,有效距离还不及弓箭。

  但当瓦剌人已经加速冲击时,在他们印象中笨拙的点火射击没有出现。

  “开火!”

  暂时充当指挥的贾十一双眼一缩,怒喝一声,随之便是声声震天响。

首节上一节208/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