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185节

  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

  ……

  大概背到了一半,贾兰就开始磕磕巴巴,最后羞愧的把自己的小脸埋进贾琮的袍子里,小声说道:“兰儿不乖,记不住了。”

  《弟子规》全文一千余字,短短一日贾兰能做到这程度,完全吊打了宁荣两府的其他人。

  这才四岁啊,便是整个京城,有哪个四岁的娃娃能这么聪明?

  贾琮总算是对赦大老爷念念不忘贾珠有了理解,据说贾珠也是这样,四岁能颂,七岁能诗,十五中试……

  谁家有个这样的娃儿,当家主的能不高兴吗?

  “兰哥儿乖,你三叔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记不住这么多。”

  贾琮搓着侄子的脑瓜,往其嘴里塞了一颗蜜饯,安抚着还在为此伤心的贾兰。

  “大嫂嫂,兰哥儿怕是要当咱家的状元郎了,但你可别逼他过甚,小孩子嘛,该玩玩,该学学,劳逸结合才是长久之道。”

  李纨闻言一怔,似有所思。

  她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对儿子的教导上,总是有些焦虑行为。

  贾琮明言点出了其中的不妥之处:“兰哥儿才四岁,我看着这几日又瘦了些,想来是大嫂嫂给的课业重了些。说句难听话,大嫂嫂,我不想珠大哥哥的事,再发生在兰哥儿身上。”

  一提起贾珠,李纨瞬时泪如雨下。

  唉,贾琮一直忍着没说,便知道会如此。好几年过去了,贾珠依旧是李纨无法抹去的心魔。

  迎春等人都围了过去,安慰着落泪的李纨。不料李纨哭了几声,竟然起身向贾琮屈膝拜下。

  “要不是琮哥儿提醒,我险些酿下大错……”

  贾兰还坐在他的腿上,贾琮也没办法起身,连连摆手:“可别,大嫂嫂,赶紧起来……你这样是折我的寿,咱们可是一家人,一家人哪能说两家话。二姐姐,林姐姐,赶紧扶大嫂嫂起来。”

  “琮哥儿说的是,大嫂嫂赶紧起来吧。”

  迎春与黛玉一人一边,将李纨扶了起来。

  再次落座后,贾琮才继续说道:“大嫂嫂家学渊源,前日我还跟李伯父说,将来最好让兰哥儿去李家学堂读书。”

  “去李家学堂?为何?”

  李纨有些不解,若是以前,贾家族学烂的不像样子,便是她也不想让儿子去那读书。

  但现在有老族长贾敬的整顿,二甲进士为夫子,哪家的学堂能比得过贾家族学。

  只听贾琮说道:“李家书香门第,族中多有读书种子,与咱家不同的是,兰哥儿去了李家学堂,结交的同窗好友将来俱是他的助力。说句功利的话,咱家现在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仕林中的臂助。”

  迎春、探春、湘云听不懂贾琮的这些话,但李纨与黛玉都听懂了。

  父亲李守中这已经是第二次执掌国子监了,仕林声誉极好,前往李家学堂就读的各家子弟不少,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圈子。

  或许这些家族的品级不高,门第不显,但皆是在仕林中有不小的声望。

  贾家只有贾敬一个人,便是位高爵显,但在仕林中的影响力无法与李家相比。

  若是让儿子去李家族学读书,正如贾琮所言,将来他的同学,他同学的家族都能成为儿子的臂助。

  不过……这真的可以吗?家里的长辈会同意吗?

  月票推荐票

  回来晚了,只能先更4000字了,明天争取多码一些。

  晚安!

第242章 祖宗不足法

  开国以武,治国以文。

  实际上宁荣贾家在贾代化、贾代善那一辈,就已经开始了布局。

  先是让有读书天分的贾敬科举入仕,紧接着将荣国府嫡女,当年京中第一贵女的贾敏嫁给了探郎、姑苏名门林如海。

  老太爷为了让贾家两条腿走路,更是放低了身段求到了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门前,为贾珠求娶了李守中的嫡长女李纨。

  贾珠惊才艳艳,少年才子之名响彻京畿,可惜天妒英才,贾兰出生不久后,贾珠便一病不起……

  在贾珠病逝时,哭得最凶的有两个人,一人是妻子李纨,另一个就是自囚在家的赦大老爷。

  为何?因为贾珠是当时唯一有希望重整贾家的人。

  说来也是巧合,贾珠病逝不久,贾敏也一病不起。不等贾赦反应过来,扬州就送来了报丧之信。

  那会的荣国府如同陷入了迷一般的泥沼,死活挣脱不及。

  当最后的希望破碎时,赦大老爷的心便死了。从此赦大老爷放浪形骸,不是玩女人就是在玩女人的路上,直到贾琮突然转性,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琮哥儿,这样真的可以吗?”

  李纨的担忧是有原因的,贾珠病逝后,赦大老爷曾做主去了李家,想让李纨孝期过后再嫁。

  当初不但老太太与王夫人极其反对,令赦大老爷没想到的是,李守中差点没拿扫把将其赶出门去。

  李守中更是写了一封信给李纨,令其紧守门户,不得再做他想。自此李家甚少登门探望,两家的关系似乎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境地。

  说是姻亲,关系甚至不如别家亲近。

  李纨已经有三年没见父亲了,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看到面前这位可怜可悲的小妇人,贾琮暗骂这该死的世道与吃人的礼教。

  他拍了拍侄子的脑瓜,脸上挂上笑容:“大嫂嫂放心,这事儿我与伯父提过,他也想念外孙,哪里会不同意。二叔那边就更不用说了,兰哥儿若是能考个状元郎,那便是光宗耀祖了!”

  ……

  一夜风雨冬寒至,闲适的几天匆匆而过,明日便是元春省亲的日子,赦大老爷都扔下了京营的军务,告假在家准备迎驾。

  自十月初三,宫中就已经派了不少宫娥内侍常驻省亲别院,礼部的官员不停穿梭在别院与两府之间,焦躁的样子让贾琮看了十分的好笑。

  “琮哥儿,你在看什么?”

  宝玉今日终于从政老爷的书房逃了出来,跑到荣国府的侧门外透透气。

  侧门外是一条小巷子,东边就是宁国府的会芳园。会芳园的一半被划入了省亲园子,贾琮正坐在侧门外的石阶上晒太阳。

  宝玉顺着贾琮的目光看去,两名青袍的礼部官员正指挥着宫娥与内侍来来回回演练着省亲的仪式。

  面红耳赤的官员貌似很焦虑,不停地大声呵斥出错的宫人。

  贾琮笑了笑说道:“我在学习!”

  “学习?”

  噗噗……

  小厮茗烟直接用袖子擦了擦石阶上并不存在的尘土,宝玉挨着贾琮坐了下来。

  他疑惑的问道:“学习什么?”

  “你来晚了,方才太常寺预备的宫廷舞很好看。礼部预备的这些流程就很无聊!”

  好看的小姐姐跳舞,可比礼部制定的繁琐礼仪有趣多了,贾琮很想去大喊一声,将那群跳舞的宫娥重新招回来。

  不说还好,一听方才有优美的宫廷舞,宝玉顿时感觉错失了一个亿。

  幽怨的看着贾琮,长叹短嘘了好一阵。

  这时宁国府的侧门打开,一道倩影出现在暖阳下,宝玉立刻站了起来,大脸盘子满是笑容。

  “可……蓉哥媳妇!”

  这颜狗,真是让人又好笑又好气,方才差点将人乳名当众喊出来。

  贾琮也站起身来,不过他可没像宝玉那样跑过去,只是静静站在门前候着。

  秦可卿不是一个人过来,身旁还有一个俊秀稍显阴柔的少年。

  “三叔,这是妾身兄弟钟哥儿,老祖宗前日说寻机会带去荣禧堂让她老人家见见。”

  秦钟倒也守礼,跟随秦可卿作揖拜见:“秦钟拜见三叔……”

  “起来起来,都是一家人,何须客套。”

  贾琮也没有因为原著上的描述对秦钟有什么歧视,人家这会表现得可比宝玉强太多了,腼腆而又恪守礼节,不像宝玉……

  这颜狗又痴痴的看着人家,估计心里还在想着,这么漂亮的人儿,一定是男孩纸吧!

  “宝二哥,还不赶紧去荣禧堂给老太太通报一声。”

  贾琮提醒了一句,这厮竟然烦躁的摆了摆手:“哎呀,都是一家人,还通报什么,我这就带钟哥儿过去……”

  “三叔说的是,还得麻烦宝二叔先去说一声的好,钟哥儿已经十一岁了,总要避讳些。”

  秦可卿温柔的劝说果然要比贾琮的提醒有用,宝玉压制着心底的烦躁,终于一步一回头的往府里走去。

  贾琮都能听到他的嘀咕声,不外乎烦人的规矩云云。

  府里的姑娘们经常在荣禧堂中玩耍,秦钟都十一二岁,又是外男,这该死的礼教吃人,可该避讳还是不得不避讳。

  贾琮扶额叹道:“,宝二哥的性子真是让人……”

  “宝二叔不一直如此吗?妾身觉得这样挺好的,至少过的松快些。”

  秦可卿真是一朵解语,任何时候都能将尴尬驱散于无形当中。

  贾琮撇过了方才的尴尬,一边带着两人往里走,一边闲扯着家常。

  之前秦可卿想让秦钟来贾家族学读书,贾琮亲自去找了敬大老爷,得了准许。秦家已经准备了拜师礼,打算省亲后便将秦钟送来。

  经常几句简单的交谈,贾琮已经大致摸清了秦钟的性格。

  这是一个内秀之人,秦业对其管教甚是严苛,估计是严得过头了,让他有些畏缩。

  这根本不就像个男孩子,太内向了,跟个小姑娘一样,怪不得……

  唉,有些话这会没办法说,得找个时间跟秦可卿好好唠唠。

  三人抵达荣禧堂时,宝玉已经候在院门外等了许久了。

  “快快,我都等了好久了。”

  说着就要伸手去拉秦钟,贾琮不得不轻咳了两声,可惜宝玉充耳不闻,拉着红了脸的秦钟就走了进去。

  贾琮也好,秦可卿也罢,俱是无奈一笑。

  正要进去时,却见自己身边几乎隐身的小丫鬟如意跑了过来,说是有贵人在前院等他。

  两人告别之后,贾琮来到前院,找他的贵人竟然是四皇子刘弘。

  “我来你这避避……”

  刘弘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了小公主刘淳。

  小丫头才三岁大点,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盯着贾琮,这个人好眼熟……

  她向贾琮伸出了双手,倒是让刘弘有些意外。自己这个小妹妹打生下时就是失去了母亲,平日里除了他这个四哥,就是五弟去逗她,都会躲起来。

  刘弘试探性的将怀里的妹妹放在地上,便见刘淳缓缓往贾琮跟前走去。

  当贾琮俯身将其抱起时,刘淳就靠在了贾琮的怀里。

首节上一节185/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