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158节

  贾琮顺势起身,走到龙案前乖乖站好。

  只听老爷子说道:“老大那闺女受了委屈,朕这个当祖父的也不能光明正大的给她撑腰,这事儿还得靠你家去做……”

  “圣人老爷,蓉哥媳妇真的是老亲王的闺女?”

  秦可卿的身份有问题,这事儿贾琮知道。不过他一直怀疑这件事的可靠性,哪怕贾敬、贾赦都这么说,他依旧有怀疑。

  这年月又没有亲子鉴定,谁能保证从养济院抱去秦家的婴儿就没被人调换过呢?

  可所有人似乎都认定了秦可卿的身份,便是太上皇也是如此。

  只见太上皇唏嘘说道:“老大当年遭人算计,醉酒后与一宫中女官有了肌肤之亲,后来就有了这个孩子。朕当时很生气,却也打算为其善后。可谁也想不到,那人会被人偷偷送出了宫,生下孩子后送去了养济院……”

  嘶!

  宫中女官也好,普通宫女也罢,按规矩那都是皇帝的女人。

  除非御赐,太子也好,皇子王爷也罢,谁都不能碰皇帝的预备妃嫔。

  像前世影视剧中的什么王爷与宫女爱的死去活来,与皇帝争女人那都是不可能的。

  “后来那女人出现在了秦家,留下一份信后自尽了,之后便有了秦业去养济院的事。朕派人查过,那孩子与老大一样,肩上都有一块蝴蝶状的胎记!”

  太上皇陷入了回忆,脸色柔和了不少。

  不过随即就有些气恼,骂道:“老大也是个不成器的,不过些许流言罢了,明知是皇家骨肉,却仍然让其流落在外。若是早点接回宫来,岂能让那孩子遭这些罪。”

  贾琮挠了挠脑瓜,心中吐槽皇家乱糟糟的破事。

  太上皇抬起手来,将贾琮带来的信递了回来,嘱咐道:“将这封信带回去,让贾敬暗中查一查,看看都是谁在打朕孙女的主意。这事宫中不好出面,朕不能让老大人死了还背上恶心人的名声。”

  贾琮接过信,郑重的点了点头。

  与堂伯贾敬猜测的差不多,这事儿到最后还是会落在贾家人的头上。

  秦可卿的事关乎先太子的名声,死去的大儿子几乎成了老圣人心中的白月光,不会允许任何抹黑先太子名声的人和事出现。

  贾琮不由为谋划此事的人默哀,拿先太子作伐,真不知这群人怎么想的。

  等查清这桩事之后,不知有多少人要去菜市口挨刀子了,还是片肉的那种。

  “圣人,太后娘娘派人来报……”

  戴权匆匆走了进来,在太上皇的耳边小声禀报。声音很小,便是站在御前的贾琮也只是隐隐听到凤藻宫,下毒等等几个字。

  在听到凤藻宫三个字的时候,贾琮的心就悬了起来。老太太跟黛玉还在那呢,难道是老太太或是黛玉出了事。

  戴权的禀报让太上皇的脸上泛起了怒容,他冷哼一声:“还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当年的事竟然能再出现于紫禁城……”

  太上皇突然将目光转向贾琮,沉声道:“小胖子,芙蓉膏你了解多少?”

  “呃……”

  贾琮被问了个懵,短暂的发懵后就躬身回道:“芙蓉膏是一种药毒,其药性之大,可致人如鬼。”

  贾琮回想着曾于一本杂记中所载之描述,浑身打了个哆嗦:“吸食芙蓉膏可致人上瘾,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芙蓉膏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看来朕还是小瞧了这芙蓉膏!”

  太上皇呵呵冷笑:“贾琮,既然你对这害人的东西还算了解,那便代朕去趟凤藻宫,仔细审问周氏,把这芙蓉膏之事统统给朕查清楚!”

  月票推荐票

  先更到这儿,明日休假,日万补更。

  这一章关于芙蓉膏的没办法详细写,原稿写的太细,因为涉d被禁了,只能删删减减。因为屏蔽的问题后续剧情衔接有点不连贯,我重新规划一下,再后面章节圆一下……

第219章 宫中乱,元春入局

  老爷子说的不说,寥寥提了一句,却让贾琮心中起了无数疑惑。

  看来芙蓉膏这玩意,早前定然在宫中出现过,而且让太上皇是深恶痛绝。

  不过太上皇显而易见的当起了谜语人,半点继续说下去的兴趣也没有,让戴权亲自带着贾琮去了凤藻宫。

  此时周氏的模样极其吓人,饶是贾琮早有心理准备也被吓了一跳。

  若不是他早就知道吸d后的人是什么德行,还真以为皇帝陛下口味独特,能忍住恶心与这等涕泗横流、面容扭曲的女人敦伦……

  “大姐姐,周贵人这样子有多久了?”

  元春发懵许久了,芙蓉膏之事应该是宫中的禁忌,便是曹太后也只是只闻其声,反倒是黛玉开口说道:“辰时末周贵人来了凤藻宫,我观之性情大变,至今有一个时辰了。”

  贾琮抬眼看了看挂在天上的太阳,巳时了。

  “给我、给我、快给我!好痒、好痒、好难受!”

  周氏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胡乱的抓着身上的衣袍,甚至脖颈处雪白的皮肤也被抓的鲜血淋漓。

  她似乎陷入了莫名的状态,身上的衣袍被扯得散落大半,露出一片片雪白,贾琮连忙避了出去。

  便是贾母与黛玉也是同样如此,这事儿十有八九要成为宫中的禁忌之事,能避开便避开吧。

  戴权貌似知道的不少,皱眉说道:“娘娘,让人将周贵人捆住吧,还得好一阵才能清醒。”

  元春是真被吓住了,芙蓉膏是什么她只在刚刚从黛玉口中得知了名字,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其药性可使人成鬼耶。

  “给我、给我、快给我……”

  周氏突然如厉鬼一般,嘶吼了一声朝着元春冲来,吓得元春连连后退。

  戴权眼疾手快,一把将元春扯到了一边,扶稳后厉喝:“还不上前拉住,取来绸布,将周贵人捆起来。”

  “小心她腹中龙子……”

  元春终于清醒过来,提醒了一句却见戴权连连摇头。

  只听戴权唏嘘说道:“哪还有什么龙子,吸食芙蓉膏,其母胎有毒,产子亦如此模样。皇家血脉,岂能受污!”

  嘶!

  哪怕元春厌极了周氏,可那胎儿……

  “娘娘,此事圣人已经交予小贾郎将来处理,您只需旁观即可。芙蓉膏,刮骨膏尔!”

  戴权最后的一句明显是在警醒元春,后宫能出现一个吸食芙蓉膏的周贵人,亦可出现第二个吸食之人。

  元春盈盈一拜,戴权避到一旁,还礼道:“老奴还得回龙首宫向圣人禀报,周贵人暂且关押凤藻宫,等候太后娘娘发落吧。今日之事,还请娘娘约束宫人,切莫外传。”

  “本宫省的,多谢公公提醒。”

  两人再次回首看了一眼屋内,周氏已经被宫人捆了起来,可仍然在拼命的挣扎嘶吼。

  那血红的眼神,青紫的嘴唇,以及声声不绝的嘶吼让人不寒而栗。

  正如戴权所言,芙蓉膏,实为刮骨膏尔!

  戴权匆匆离开,贾琮顾不上与元春等人闲聊,借元春之手,将服侍周贵人的宫人尽数提了过来。

  凤藻宫的正殿成了暂时的公堂,黛玉成了书记官,一名名内侍、宫女、嬷嬷被提审,得到的消息屈指可数。

  “有意思,还真是有意思……”

  贾琮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就将服侍周氏的宫人提审完毕,哪怕得到的有用信息寥寥无几,却也找出了芙蓉膏的来源。

  “大姐姐,这位罗贵人是何人?”

  “罗贵人?”

  元春愣了愣,秀眉轻皱,深思片刻才说道:“罗贵人是南越国的王女,元二年其兄罗思礼送其入京。”

  “南越国王女?”

  贾琮心中的疑惑更多了,昭武年间,南越国被大夏打得生活不能自理,自此夹起了尾巴,不但送了质子进京,更是连续送来三位王女入宫。

  不过南越之女皮肤黝黑粗糙,哪有中原女子肤白貌美,故而大多只是给了封号就任其在宫中自生自灭。

  元春娓娓说道:“说来罗贵人性子极好,平日里不是养种草便是逗弄猫儿,鲜少出储秀宫的大门。琮哥儿,难道……”

  贾琮点了点头,感叹道:“看来还得找这位罗贵人聊聊了。”

  周氏吸食的芙蓉膏来源很明确,根据宫人所讲,周氏性子焦躁,早前因容貌之故,皇帝常诏其侍寝。

  不过咱们这位皇帝陛下明显对朝政更加上心,自去年开始,常宿于勤政殿通宵批折子,自然将美人忘在脑后了。

  若是其他宫妃俱是如此,周氏也不会急躁得抑郁,偏偏此时杀出了一个贾元春。

  一朝枝头栖凤凰,成为贤良淑德四妃之首。最令周氏难以释怀的是,比起其他妃嫔,元春简直就是解语,时常能让心烦意乱的皇帝陛下在纷扰的政务中,得到短暂的安逸。

  而且元春是遍阅典籍,熟悉朝中政务,甚至于军武之事都了解颇多。

  宫中诸多妃嫔,皇贵妃杨氏性子恬淡,万事不争,没事就捣药玩;良妃莫氏出身兰州军武世家,喜欢抡起长枪扎草人;淑妃冯氏家学渊源,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时常把自己埋进纸堆里;德妃娘家小门小户,一见到皇帝就扒拉他身上的佩玉讨银子……

  整个后宫妃嫔拉出来,没一个能打的,元春出身就不说了,宁荣贾家,荣国府嫡出大小姐。

  自小被贾代善带着教授军阵之学,本身又是个好学之人,荣国府的藏书楼政老爷都没元春进去呆的时间多。

  没封妃之前,元春谨小慎微还不显。自打封了贤妃,每逢皇帝心烦意乱拿不定主意时,元春总能点出其中的关键,而且从来只点一下,不多一句。

  而皇帝呢,总能在元春似乎无意识的一句话中,灵光乍现……

  在一声声陛下英明神武中,皇帝老爷能不喜欢来凤藻宫?

  周氏感觉整个人都裂开了,这么下去她还怎么压下其他贱人成为一宫之主?

  于是乎,整个人都陷入了诡异的灰色调,越发的阴郁起来。而同在储秀宫的罗贵人,适时出现了。

  芙蓉膏这种东西,吸食之后别说抑郁症了,就是此时被凌迟片肉,陷入迷幻中的人都感受不了疼痛。

  初期时周氏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东西会让人上瘾,便是其他人也只是羡慕周氏突然的容光焕发。

  偶然一次的侍寝后,周氏竟然在月余后的诊脉中,被查出有了龙子。

  皇帝老爷是个有情谊的,虽还未提周氏的位份,但也破了例,按九嫔之例对待周氏,就等她诞下龙子后晋封九嫔。

  至于周氏为何没事就来恶心元春,根据她身边的宫人交代,这事跟周氏的母亲有关。

  周氏之父周槐,原本是太仆寺的六品寺丞,自女儿选秀入宫,成了贵人后,皇帝多次提拔,自元四年初,晋为正四品的太仆寺少卿。

  周家因家主周槐之职权,在河湟之地置办下好大的马场,光是凭借马政之便就攒下好大的家业。

  说来周家的富奢程度,可比这几年的宁荣贾家还要强。若是周氏真的安安分分在宫里慢慢熬,周槐又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差错,周家三辈子的富贵是少不了的。

  可周槐有个不省心爱攀比的夫人,出身山西白家庶支。

  这位周夫人对周家最大的功劳是生了个成为贵人的女儿,同时最大的罪孽也是这个成为贵人的女儿。

  皇帝初期喜欢周贵人的张扬,认为这是率真的表现。可真的是率真吗?

  白氏是山西白家庶支之女,家教就那么一回事。养育的女儿也没怎么好好教导,导致周氏万事随心,什么规矩都不懂。

  见元春受宠,心中本就嫉妒。再加上白氏没事进宫跟闺女抱怨贾家如今的风光,动辄抱怨女儿不争,给家里挣不下该有的荣耀。

  一来二去,周氏对元春的羡慕嫉妒逐渐变成了嫉恨,有了身孕后,便心痒难耐,竟然毫无规矩的上凤藻宫挑衅。

  也就是元春了,放甄太妃那种,周氏连三集都活不了。

  “真是愚蠢,大姐姐什么身份,她什么身份,也配跟大姐姐比!”

  贾琮将周氏没事就来恶心元春的缘由讲完,老太太忍不住骂了几句,元春无奈的摇头制止了祖母的咒骂。

  她感慨不已:“家里的富贵哪里是我挣来的?不说先祖之功,如今家里有了起色,还不是大伯、琏儿拿命搏,便是琮哥儿也数次冒险。周氏不懂,周少卿也不懂吗?”

首节上一节158/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