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61节

加上又是冬天,更是艰苦。

此时张天佑的府中,手下几个参将早早的便来到了这里,等待着张天佑拿个主意。

“大帅,事已至此,咱们总得做点事情吧?要是打,趁着现在咱们还没饿趴,跟黄岗那里打一仗,要不打,我们干脆就降了吧。看在老帅的份上,那朱元璋应该也不会对我们太苛刻。”

“照这么下去,我们迟早都得饿死,到时候别说濠州城了,自己的尸首都得任由那个齐小子糟蹋。”

此时张天佑的部下们,对于局势早已经改变了态度。

毕竟,自己手下的人自己知道,多少人都已经一两天没吃一口饭了,这状态怎么打?

武器都拿不动,拿脑袋磕死对方嘛?

当然,这种思想一开始就算有,也没人敢说出来。

可随着齐衡命令暗卫在濠州义军中传播投降思维后,这种势头便一发不可收拾。

毕竟他们这些义军之所以站起来反抗元朝,为的也就是想活下去而已。

如今都快死了,还管什么投不投降。

随着这样的风气在底层蔓延,很快便影响到了上层。

此时的张天佑听着手下们的议论,心里也是无奈。

局面如何,他自己又何尝不知道,

可就这么兵不血刃的交出一切,感觉实在是太窝囊了!

就在这时,屋外突然闯进一名士兵,对着张天佑喊道:“大帅,不好了,炸营了,有一位千总带着手下一千多士兵跑到黄岗城了!”

“还有很多百姓也趁机跑了!”

张天佑听着这话,心中烦躁不已。

这样的事情在最近已经是第四起了。

前前后后跑走的士兵和百姓加在一起已经快八千多人了。

再这么下去,他们濠州城早晚变成一座空城。

此时张天佑的意志正在被一点点的瓦解。

刚刚这消息,便犹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

张天佑眼睛一闭,叹道:“罢了,命人书信给黄岗的齐小子,降了!”

张天佑的话说完,周围的这些参将们反而如释重负。

他们虽然都是军中的参将,可以得到普通士兵们得不到的物资,但如今整个城中的粮食都不多了,他们自己也是一顿有一顿没有,这样的日子哪里能熬下去。

如今虽然降了,可总归是能吃饱了。

半个时辰后。

黄岗城中的齐衡便收到了来自于张天佑的请降书。

看着其中的内容,齐衡嘴角微微上扬。

对着身边的护卫说道:“去,给我书信一封,送往滁州大帅处。”

................

第二天。

在黄岗城中一千士兵的率领下,濠州城内整整两万五千的大军开始朝着滁州而去。

同时,同行的还有从黄岗城中带出来的粮食。

足够他们在路上的食用。

而齐衡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濠州城的兵力太多。

虽然也很想一口吃下,但就怕他们心怀不轨,一共三万五千名的士兵从内二外的造反,整个黄岗城都将被其易主。

可如果将他们留在濠州城中,那跟降与不降又有什么关系。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留下其中一万名士兵融入黄岗城的军队内,其余两万五千名士兵则全部派遣到滁州帮朱元璋攻打滁州。

相信有了这两万多人的加入,滁州很快就能打下来了。

同时,也为齐衡解决了这些士兵处理的问题。

此时的黄岗城军营中。

在再次加入了一万名士兵后,整个黄岗城军营基本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

降兵跟原本士兵的比例几乎处于一个一比一。

这样的军队,是极有可能产生哗变的。

所以,齐衡在他们入城的第一时间,便将他们和城中的士兵全部打乱,互相融合。

同时,解除所有濠州城义军军官们的职务,暂时不允许他们与军队有任何的联系。

所有将士依旧由原黄岗城中的军官们统帅。

当然,在解除他们职务的同时,齐衡也向他们保证,这只是临时的安排,接下来对他们还是有另外的安排。

为的就是让双方士兵有一个融合的时间,等所有士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认同了黄岗城的统帅时,再将他们重新任职。

第七十七章:韩钦带回的惊喜

不过,这道理是简单,可忙活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乱七八糟的小事多不胜数。

关键是,如今军队内他所能使用的只有一个后来的陈广。

虽然陈广在他看来并不会出现临时倒戈的情况,但万事没有绝对。

而其他原本黄岗义军的军官,他却大多都不是特别的熟悉。

只有少数那么几个人,还都不堪大用。

此时的齐衡是无比想念韩钦。

算算日子,韩钦与余光道离开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最后一条传回来的消息还在两个月前。

说实话,齐衡不担心那是假的。

不光是弩炮,还有韩钦这个人。

甚至在齐衡眼中,韩钦这个人的重要性要比弩炮还要大。

随着日后火器的不断革新,弩炮的作用不是不可代替的。

可韩钦却不同。

他麾下那些曾经的义军士兵,是如今黄岗城军队的骨干。

如果有他在,自己对军队根本不必像现在这么操心。

只要一句话的事情,就能让整个军队如臂挥使。

最关键的是,也有了一个在军队中可以掣肘陈广的存在。

站在城楼上,齐衡远眺远处的一片雪白。

就当他沉思的同时,在他目光所及的远处,正有一个个黑色的人影行走在雪地上。

齐衡揉揉眼以为是盯着雪看花了眼,直到他确信远处确实有人时,急忙将身边的士兵拉过来,指着远处说道:“去,派人去看看,那是什么人。”

如今这大冬天,几乎很少有人会在城外行走。

而且从对方的方向来看,目的地似乎正是他们黄岗城。

不管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其他,派人去看看都是最好的选择。

随着齐衡的命令下达,黄岗城的城门打开,三人骑着快马朝远处赶去。

在齐衡的目光中,随着双方接触后,骑兵很快便又返回来。

在来到齐衡身边时,兴奋的说道:“大人,是韩将军他们回来了!”

齐衡眼眸中精光一闪。

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齐衡也顾不上端自己的架子,牵过一匹快马便翻身而上。

很快,随着齐衡来到这一行人的面前,一眼便看到了队伍前面的韩钦和余光道。

齐衡跳下马来,立马有人过来牵住缰绳。

齐衡看着面前这大冬天还穿着薄衣的韩钦和余光道,立马上前一步,双手拍了拍他们二人的肩膀,说道:“辛苦你们了。”

韩钦和余光道感动之余,也是高兴的说道:“大人,这次外出,不辱使命,弩炮我们接过来了。”

齐衡看着队伍后面的人力推着的木轮车,以及上面盖着布的东西,点点头,道:“你们能回来就是最好的。”

不过,当齐衡看到这一行人的数量时,顿时疑惑道:“我记得你们出去时没这么多人吧?”

韩钦当即说道:“大人,这次回来我们还给你带来一个惊喜。”

“哦?”

顺着齐衡的目光,韩钦指着后面跟在队伍最后方的四十多个人,说道:“他们都是元廷的工匠,被我们劫回来了。”

果然。

听到这话的齐衡顿时露出了惊喜之色。

他清楚的听到,韩钦所说的,是元廷的工匠。

而不是民间的工匠!

元廷虽然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但对于工匠还是挺看重的,也就意味着,工匠们的技艺并没有因为元朝的统治而中断。

不像国学,随着宋朝的灭亡,基本算是断流了。

这些工匠能够成为元廷的御用工匠,其技艺可想而知。

齐衡笑着看了看这些人,高兴的连说了三个好。

这时,韩钦便主动的说道:“这次之所以回来的这么晚,正是因为半路去截获了他们。”

“而他们之所以能跟我们回来,却都靠了余先生。”

“这其中的很多工匠,与余先生的父辈都互相认识。”

顺着韩钦的话,齐衡看向了身边这个与往日比起来消瘦许多的余光道。

“干的不错,这次我给你记一大功!”

余光道满脸高兴的说道:“多谢大人!”

随着众人回到黄岗城内,齐衡便立马为他们准备好了住所。

并且将弩炮的部件派重兵把守。

首节上一节61/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