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35节

第八十八章:没说的,赶紧跑【求月票,打赏】

吃过饭后,齐衡便逃似的离开了。

县衙里,齐衡交代了施才英一声释放郭天叙、李善长,并且要求他们去对朱元璋谢恩后,径直朝着沈万三那里去了。

冶铁区。

刚进来转了一圈,便看到了其中的沈万三。

沈万三也发现了齐衡的到来。

急忙来到了齐衡的身边。

看着此时冶铁区热火朝天的场面,齐衡问道:“现在铁矿的产量跟上来了嘛?”

之前炼制铁的产业链中,铁矿的开采和产量一直都是限制成品铁产量的主要原因。

哪怕后来将传送带弄出来,也依旧无法满足。

毕竟,冶铁炉完全可以靠着快速重复的建造而直接提升产量。

随着冶铁炉的增加,铁矿石的产量自然又落后了。

而听到齐衡这话的沈万三却笑着说道:“大人,自从你将铁矿开采的权力下放后,现在已经有四五家加入了铁矿的开采,虽然效率都不是太高,但满足现有冶铁炉的需求还是能够做到的。”

齐衡思索着点点头:“开采的权力可以再增加几个名额,加大一些矿石开采的数量,不过,你这边一定要加大对他们的审核力度,绝不能出现压榨百姓劳力,甚至逼迫劳动和伤亡事件。”

“一旦发现有压榨劳力、逼迫劳动的事情,立马取消他们的开采权力,另外,开采的安全,一定要反复督促他们,不能给了开采权后就不理了。”

这件事,齐衡已经三番五次的提醒过沈万三,沈万三很清楚齐衡对这些事情的看重。

“大人放心,我这里平均十天的时间就会有人专门去审查,一旦发现违反开采规则的事情,就会严惩。”

对于沈万三做事,齐衡还是放心的。

离开冶铁区,齐衡便径直朝着城外走去。

他要去查看城外粮食种植的情况。

如今的黄岗城虽然很多事情都在同步进行,但齐衡心里清楚,粮食才是黄岗城所有一切的重中之重。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只有保障了粮食的顺利生产,其它事情才能顺理成章的进行。

而今年的水稻粮食的收成,则是黄岗城彻底进入良性稳定状态的关键。

毕竟现在这世道,到处都在战乱,谁也不知道接下来是什么情况,一旦黄岗城再遭战乱,如果没有储备的粮食,那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局势将再次陷入僵局。

并且,如今他所需要考虑的还不像之前的黄岗。

那时候黄岗的百姓不过千余,就算每天施粥也用不了多少,可如今不同了,光是黄岗濠州两地的百姓便有八万余人。

一旦百姓没有了粮食来源,那么八万多张嘴,他要如何去养活?

想到这里,齐衡又想起了滁州。

如今滁州刚刚攻下还没多久,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了解。

甚至他现在连派遣到滁州的人选都还没有。

自齐衡下午出城后,整个下午的时间都在各处的田间询问情况。

收集在种植中遇到的困难,然后再相对应的解决。

直到傍晚,齐衡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又回到了城里。

没办法,现在衙门里的人手也十分的紧缺。

当初在任用施才英时考虑的还仅仅只是一个黄岗城的衙门,虽然随着他的到任黄岗城不用再操心,但濠州城得手后,衙门官吏再次吃紧。

好不容易经过半年的时间沉淀基本满足了黄岗濠州两城的官吏需求。

但情况依旧吃紧。

如今很多事情他都不能完全靠着施才英他们去做。

加上现在朱元璋又给他封了个平章政事。

将滁州也都加入到了自己的管辖内。

需要发愁的事情更多了。

齐衡本就不是什么有着丰富经验的人,在主政黄岗后这一路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倚仗的完全都是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和知识储备。

如今还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黄岗县衙。

刚进门的齐衡正巧碰到了准备出门的施才英。

齐衡一招手,施才英便走了过来。

“大人。”

齐衡点点头,问道:“周念现在在干嘛?”

听到齐衡问起周念,施才英立马说道:“按照大人的嘱咐,如今让他在濠州城内任主薄一职。”

“他那性格可有收敛?”

想起自己那位好友被齐衡折腾的事情,施才英有些忍俊不禁道:“周念自从看到城中后来的发展,便对自己以往的态度有了自省。虽然后来他主动求见大人没有理会,但他还是老老实实按照大人的吩咐从濠州县衙的普通官吏做起,一个月换一个职位,想来如今这性子应该也磨的差不多了。”

“上次在濠州城里见他,已经没有了往日那副桀骜不驯的样子了。”

听施才英说完,齐衡点了点头:“周念有才学不假,但治政与读书不同,不能由着性子,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去,那这一辈子也只能做个穷酸。”

施才英忙答道:“大人说的是,周念也自知这个道理,自从入仕后便再没有什么怨言。”

瞧着施才英尽说好话,齐衡笑道:“你就这么看好周念?尽帮他说好话?”

施才英忙称不敢,道:“并非属下要说周念的好话,而是属下与周念交往很久,此人才学确实不凡,若能被大人重用,必定有所成就。”

齐衡摆了摆手:“行了,你也别再夸他了。你也知道,大帅如今给我加了个平章政事的职衔,那滁州之地一城六县还没有主政之人,派他去试试吧。”

听到这话,施才英虽然早已猜到什么,但还是忍不住的为自己那位好友高兴,连忙说道:“属下这就传令让他连夜来见大人。”

齐衡摇摇头,道:“在县衙里做了大半年,他应该对衙门内的事务都有了了解,这样,也别让他来见我了,如今滁州无人治理,时不我待。传我令,让他直接赴任滁州,文书随后便到。”

“告诉他,这次我不见他,希望下次见他时,能给我点拿的出手的东西。”

施才英连忙领命,并替周念谢过。

瞧着施才英这幅模样,齐衡好奇道:“你跟我说实话,你就不担心你这位好友日后成就在你之上?”

施才英坦然的摇摇头,道:“属下才疏学浅,能有今天全仗大人倚重。”

“而周念之才绝非我能比,日后成就也必然在我之上,我又何必徒增烦恼。相反,好友能有所成就,我自然要替他高兴。”

施才英这番姿态,让齐衡十分满意,道:“周念日后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我看上你的正是这般从容之态。胜不骄,败不馁。”

“相比周念,我更看好你。”

施才英恭敬的对齐衡行了一礼。

第八十九章:这是哪个魂淡,专往人脸上打【求月票,求打赏】

大帅府。

朱元璋的书房内。

朱元璋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正在看着书,门口的护卫大虎突然走了进来。

“大帅,李善长求见。”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冷笑后,说道:“叫他进来吧。”

“是!”

很快,李善长缓步走了进来。

看到面前正在看书的朱元璋,噗通一下便跪在了地上,喊道:“大帅。”

瞧着下面跪着的李善长,朱元璋那标志性的笑容又浮现出来:“,这不是李先生嘛?”

“李先生,好久不见了。”

李善长跪在地上不敢抬头,说道:“善长愚昧,不识明主,罔顾大帅恩情,这次还多亏大帅不计前嫌放了在下,李善长愧对大帅!”

李善长一改往日故作姿态的架势,丝毫不顾及自身颜面,面对朱元璋将这些露骨的话说了出来。

对李善长稍有了解的朱元璋,见他此番神态,也是有些惊讶。

对于眼前这位李先生,朱元璋还是很看重的,只是一看到他,朱元璋就能想到在濠州时这人舍弃自己,头也不回的投靠郭子兴的一幕。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朱元璋才清楚的认识到,在这乱世当中,太多的人闻风使舵、易主而事。

就连他自己一直都看重,视为先生的李善长也不例外。

想到后来这李善长还利用自己对他的看重,帮助郭天叙,朱元璋的心中就怒火中烧。

可想到昨天齐衡为他讲过的道理,朱元璋按耐住了心中的怒火,只是冷冰冰的看着下面如老狗一般跪着的李善长。

“善长,向上位请罪!”

李善长最后一句请罪的话,将朱元璋从回忆中拉回。

朱元璋冷漠的看着面前的李善长,笑着说道:“往日先生在咱军中时,咱就经常请先生为咱讲书,算起来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您既是先生,咱是学生,学生岂敢断先生的罪呀!?”

说着,将手中的书卷往桌上一扔。

听着朱元璋的话,下面跪着的李善长缓缓起身。

当他脸上那狰狞的疤痕被朱元璋看到时,朱元璋眼睛一眯。

这时,直起腰来的李善长开始说道:“我知道,上位对去年那件事一直不能忘怀。”

朱元璋身子往桌上一靠,撇着脑袋道:“去年的哪件事啊?”

此时的李善长在来之前似乎已经想好了,并没有太多的犹豫,表情木愣的说道:“上位受命返回濠州被夺兵权时,我投效过郭子兴,而在郭子兴过世时,我投效过郭天叙,这事是我软弱我糊涂,我不明事理。”

说完,朱元璋起身站在了桌旁,道:“继续说,放开了说,学生洗耳恭听。”

此时的朱元璋虽然是在笑,可任谁也看得出那笑容下的愤怒。

“那时我,我有些担心,担心上位被剥夺兵权之后恐怕不行了,不如另投新帅,反正大家都是义军,上位,善长有眼无珠,无永恒之志,有投机之心,善长向上位请罪。”

看着李善长坦诚的将自己心中之话说出,朱元璋的脸色稍稍有些缓和。

说道:“学生一直想问先生一件事,请先生务必直言。”

李善长道:“请上位示下。”

“如今郭天叙还在城中,你说,我是该杀了他,还是不该杀了他?”

此时书房中的气氛,随着朱元璋这句话说完,顿时诡异起来。

李善长的脑海中不断的回响着朱元璋的话,思考着自己该如何回答,以及朱元璋这话的深意。

首节上一节35/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