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25节

然后一脸哭腔的转身看向了朱元璋,说道:“元璋兄弟,以后愚兄要仰仗你多多扶持了。”

大庭广众下,朱元璋虽听出了这话的意思,却只能是默不作声。

第三十七章:一代雄主

正在这时,一名孙德崖曾经麾下的千总,突然来到台前,对着台上的朱元璋拱手说道:“朱将军,孙部所有弟兄商量之后,决定归属贵部。”

“恳请将军接纳。”

闻言,朱元璋正好摆脱抓着自己的郭天叙,转身对着台下说道:“太好了!”

“咱们本来就是一家兄弟,从此以后再也不要分彼此了!”

此时的朱元璋,在众人的面前俨然成为了此时的焦点和场中的主事人。

那郭天叙眼看形势不对,又是满满哭腔的转身对着两位大帅的牌位拱手喊道:“两位大帅的在天之灵闻此,必将不胜欢喜呀!”

看着如此多戏的郭天叙,那孙部的千总再反复犹豫后,还是忍不住的询问道:“禀公子,我部弟兄还有一事不明。”

“还望公子,将军明示。”

郭天叙抢在朱元璋之前一抬手:“请讲。”

朱元璋看着身边郭天叙的所作所为,洞若观火,却一言不发,任由郭天叙表演。

台下的千总说道:“郭大帅的帅位由哪一位来接掌?是郭公子,还是朱将军。兄弟们明确之后,也好有个上下呀。”

这位千总的话,顿时让整个场面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默不作声的看向台上。

而朱元璋跟郭天叙也是如此,一言不发,只是仔细的打量台下众人的表情。

场中气氛逐渐诡异起来。

而在下面的徐达,是台下所有将领站在最前列的。

他左右看看,见无人应声,不怕死的性格顿时凸显出来。

他朗声说道:“这还用说吗!”

“我大哥本就是郭部的副帅,郭帅部下一万多的弟兄,有一半以上是我大哥带出来的,因此,应该由我大哥接掌帅位!”

徐达的话一落下,一旁的汤和常遇春等人便齐声迎合。

可台上的朱元璋却突然黑着脸,喝道:“住口!”

转身对着郭天叙拱手道:“元璋,愿听公子尊意!”

朱元璋的反应,震惊了在场所有人。

对于朱元璋和郭天叙之间的矛盾,在场的几乎都非常清楚。

就算是孙部的人,也都知道之前郭天叙与孙德崖密谋掠夺银仓的事情,而郭天叙之所以愿意说出自家银仓的位置,代价就是让孙德崖除掉朱元璋!

可如今,在场这么多人支持朱元璋的情况下,他竟然说要听从郭天叙!

不仅是徐达等人傻了眼,就连郭部另外一位副帅张天佑以及李善长,也都傻了眼。

尤其是那李善长,之前他与朱元璋交谈时,朱元璋还亲口说到他与郭天叙之间水火不容。

怎么如今却甘愿听从郭天叙的话了?

不过,此时最想不到的,则是朱元璋面前的郭天叙。

朱元璋这个反应,也着实让他没有想到。

正想着索性答应下来,可看了看下面一脸漆黑,一言不合便要动手的徐达等猛将,郭天叙将嘴里的话又咽了下去。

最后,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说道:“我与朱元璋都是同门兄弟,无论谁做主帅,都要遵从父帅的遗志。”

“无愧于义军大业,兄弟们说,是不是?”

可这话说出来,却只有零零散散几位张天佑的心腹迎合。

一时之间,郭天叙都有些不知该如何接口。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竟然主动躬身拱手道:“公子说的是。”

郭天叙心中尴尬,却只能继续说道:“至于究竟由谁来接掌帅位,那只有等候明王的意旨了。”

“明王乃天下义军共主,他颁旨由谁来接管帅位那就是谁,我等不可擅行废立,自作主张。”

郭天叙这话,也算是精心思考过了。

这话一出,只要朱元璋认了,日后朱元璋若想篡位,那便是违背了约定。

违背了明王。

而朱元璋却丝毫没有犹豫,直接来到众人面前,还故意加强一些声调,对着下面的众人说道:“公子说的是!”

见此,徐达等人也只好按照朱元璋的意思,迎合了一声。

然而,徐达汤和等人虽然嘴上应是,可那脸上却满是不甘。

一旁角落中,看着此刻眼前这一切的齐衡,却不像其他人那般无奈。

这场中发生的一切,他都仔仔细细的看了个清楚。

以往他还没有感觉,可在这一刻,齐衡看着台上那个站在郭天叙这位少帅身前的朱元璋,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电视剧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画面。

尽管放在此刻并不是那么应景合适,但此时的郭天叙不就是那个被人架起的傀儡少帝吗?

这场中,除了张天佑这个副帅在支持郭天叙外,就算是孙部的人,也都对郭天叙心不甘情不愿。

说白了,孙部的人想要投靠的,还是他朱元璋。

不过,显然朱元璋是不屑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情的。

毕竟他郭天叙不是天子,这濠州城中也没什么诸侯。

但相比之下,他比曹操要高明很多。

最起码,自从他朱元璋回到濠州城后,不管做任何事情,他都行的是王道。

做的都是自己份内的事情,没有任何僭越之处,不臣之心。

这也是为何此刻这场中大多数人都愿意服从朱元璋的原因。

而一旦今日朱元璋真的顺从那些将领的意思,做了这濠州城的主帅,不管是不是兄弟们推举,那小明王又是不是册封他为主帅。

一旦消息传出去,他朱元璋必然是百姓口中抢夺郭天叙的恶人。

在这通信极为落后的时代,百姓的悠悠之口,有时比十万大军还要厉害。

不得不承认,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展露出了他一代雄主的天份。

场中。

随着葬礼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将郭子兴和孙德崖的棺材送入墓地。

不过,齐衡并没有再跟着去了。

主菜已经上完,也就没有再去的必要了。

郭帅府。

齐衡早早的便来到了朱元璋这里等候。

无聊时便逗弄一下小朱标。

这孩子肉嘟嘟,皮肤也没像他爹朱元璋那样,若没有太大改变,长大后绝对是个秀气的孩子。

此时的马秀英也从之前的伤心中走出,看着齐衡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在逗弄小朱标,有种像自家俩个孩子在玩闹的感觉。

第三十八章:齐兄弟,这事你知道?

尽管马秀英如今也才二十出头,但她的心境却早已不同。

加上后来身份的转变,更是早早的就摆脱了少女的稚气,模样也看不出是个二十出头的少女。

相比之下,齐衡虽然被他们一口一个先生恩公的叫着,却反倒像个孩子。

有时马秀英也感觉有些好笑,齐衡明明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自己这位大姐却要以敬重的姿态与他说话。

想到这里,马秀英不由的摇头一笑。

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知怎么,脑海里却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胞弟。

当初她的父亲死后,只有他们姐俩相依为命。

可这孤儿寡女的,在这乱世里哪能活下去。

并且那时的他们年纪都不大,几乎就要饿死。

无可奈何下,马秀英想到她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要他们去找濠州城中的郭子兴,说那是他的好兄弟。

若能找到郭子兴,自然不会再挨饿。

可如今外面到处都是元军和强盗,弟弟又非常的小,她一个女娃娃如何能带着弟弟赶到濠州。

但投靠郭子兴已经是他们最后的选择。

无奈之下,马秀英只能拼死带着年幼的弟弟往濠州去。

可在路上却遇到危机,只能暂且将四五岁的弟弟寄养在了一户瓷匠的家中,自己独自前往濠州。

当她来到濠州后,便立马请求郭子兴派人去接她的弟弟,然而乱世之中,那户瓷匠却早不知去向。

尽管马秀英也尽力的去寻找,可这乱世,又该到哪去寻,又能到哪去寻.....

“唉,若军涛还在,也该有先生这么大了.....”

马秀英叹声道。

许是今天乃郭子兴的葬礼,马秀英这心情也是百感交集,总能想到往事。

此时的马秀英似乎将面前与朱标逗弄的齐衡当作了自己的胞弟,眼中满是回忆和爱怜。

就在这时,朱元璋与徐达等人从门外走进,恰好看到了这一幕。

尤其是看到马秀英望向齐衡的眼神时,整个人都楞在了原地。

直到身后的徐达没停住撞在他背上,他脸上的神情才缓缓恢复。

门口的动静立马被马秀英和齐衡所察觉,他们纷纷望了过去。

见是朱元璋他们,马秀英悄无声息的擦掉了眼角泛起的泪水,笑道:“你们回来了。”

朱元璋傻傻的点点头,可眼神却在打量着马秀英和齐衡。

这时,齐衡也抱着怀里的朱标,对朱元璋笑道:“上位。”

朱元璋点点头,没发现什么异样的他,尤其是在看齐衡不过十四五岁的面容时,立马将心中那个顾虑抛到了脑后。

刚刚进屋。

后面跟上来的汤和便有些不理解的冲朱元璋说道:“大哥,我知道你高风亮节,不想跟那郭天叙争位,可如今都什么时候了,郭大帅已经不在了,就凭郭天叙那个酒囊饭袋,他能带好队伍吗?”

“要我说,大哥你刚刚干脆就顺着我们的话,将这帅位给应下来,不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吗?”

首节上一节25/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