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230节

刘伯温的卧房内。

刘伯温的下人小六子端着一碗药汤走了进来,说道:“老爷,您快用,待会儿凉了。”

可刘伯温却道:“好,我知道了,放那儿吧。”

听到这话,小六子想了想,还是放在了桌上。

直到小六子离开,刘涟忙走了过来,将药汤端了过来。

刘伯温瞧着刘涟手中的药汤,却说道:“倒了它。”

刘涟闻言一愣:“父亲,为何要倒了啊?您的病症如此严重,得喝药啊。”

可刘伯温却坚持道:“倒了。”

见此,刘涟也只好按照刘伯温的话,将手中的药汤给倒进了一旁的桶内。

倒完后,刘涟便对着刘伯温说道:“父亲,您如今病情如此严重,还不喝药,明日的朝会您就别去了,让我去替您报个信吧。”

可刘伯温却再次摆手,道:“不用。”

瞧着刘伯温如此坚持,刘涟不由的担忧起来。

可刘伯温比较是他父亲,他自己又生性怯懦,哪里讴的过。

只能是无奈的站在一旁伺候。

屋外。

小六子在离开后便一直躲在门口偷偷听着屋内的动静。

虽然没有听到有用的消息,可还是将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全部写成了一个纸条,来到了刘伯温府邸后院的一面墙后,咚咚咚的敲了三下。

很快,一个人影便从墙外翻了进来。

小六子将纸条交给这人,并且小声的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而翻墙进来的这人,也很快消失不见。

大将军府。

府门口的门匾因为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换上王府的门匾。

刚刚在刘伯温府邸中出现的人,此刻来到了齐衡的府邸当中。

在通过特殊的通道进入齐衡的书房门外时,陈都看到后便上前与他交流。

在纸条和讲述全部告知了陈都后,这人便再次消失。

而陈都则走进了齐衡的书房。

“大人,刘府那边来消息了。”

齐衡点点头,道:“讲。”

“消息说,今日刘伯温在府中接待了吕昶和宋濂,期间谈了很久,还传出一阵阵的笑声,可是随着刘伯温的旧疾复发,便中断了。晚上去送药的时候,偷听到刘伯温并没有将药汤喝下,还拒绝了刘涟要替他报病的请求。”

听着陈都的话,齐衡所有所思的抬起了头。

仔细的思虑后,齐衡立马觉察出不对劲的地方。

病了不喝药。

还不报病,坚持上朝。

“刘伯温的旧疾可是真的复发了?”

听到齐衡的询问,陈都立马将手中的纸条递了过去,说道:“上面说是亲眼看到刘伯温咳出血。”

齐衡接过纸条,看到上面的内容时,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

从咳血上看,这旧疾应该是真的,咳血也是真的。

那为何不喝药呢?

难道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要病情不好才能做的吗?

第二天本可以不去朝会,却偏偏坚持。

看来,应该是有什么事情比病情更重要。

还必须要病情不好才能办成。

结合着如今刘伯温的处境以及朝堂的局势,渐渐的,齐衡便差不多明白了刘伯温的心思。

不由的嘴角一翘,摇头一笑。

就当齐衡准备再次拿起书看时,一旁的陈都却开口道:“大人,这刘伯温到底是想搞什么花样啊?”

听到陈都这话,齐衡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不过瞬间便又舒展,然后不动神色的说道:“陈都,你最近挺好学啊。”

听到齐衡这话,陈都先是一愣,转而便立马露出了惊骇的表情,跪在齐衡的面前忙磕头道:“大人,属下失言,还请大人责罚。”

其实手中拿着书,瞧着面前跪在地上的陈都,沉默了片刻后,说道:“起来吧,该你知道的,我会告诉你,不该你知道的以后就不要乱问了,下去吧。”

听到这话,陈都长长松了口气,道:“属下明白了,属下告退。”

说完,便起身躬着身子退了下去。

屋内。

齐衡瞧着陈都退下去的背影,眼睛却渐渐眯了起来。

深夜。

许久没有出现在齐衡身边的萨仁,趁着夜深,偷偷溜进了齐衡的房间内。

而陈都,则被齐衡命令去做其它的事情。

萨仁在与齐衡密谈了半个时辰后,便再次走出了房间,消失在夜幕之下。

第一百九十九章:以退为进刘伯温【求月票,求打赏】

第二日清晨。

御书房内。

朱元璋瞧着手中的奏折还有后面的批注,乐呵呵的对身边的太子朱标说道:“不错,不错!驳的好呀!”

随后又拿起一旁的一本奏折,说道:“这件边民的纷争,断的也妥当,标儿啊,以后理政就当如此,以后你碰到什么难解之处,先请教一下李善长,再拿到爹这儿来。”

朱标闻言立马回道:“儿臣知道了。”

朱元璋将那奏折交还给朱标,道:“交部颁行吧。”

随着朱标接过奏折,朱元璋又说道:“咱还想派你个差事。”

朱标立刻回道:“请父皇示下。”

朱元璋点点头,随后将身边的宫女们都打发走后,这才说道:“你带上四皇子朱棣,巡视一下开封、济南、大都三城。一个呢,去看一看新归州府的情况,特别是边民和驻军的情况。再一个,在这三城当中挑选出两个作为备用都城。”

“你拟一下各城的长短,优劣,报咱斟酌。”

说到这里,朱元璋脸色罕见的郑重,告诫道:“记住,最后一件事关系到大明的基业,万不可泄!”

听到朱元璋的话,年纪还不大的朱标,不由的担忧道:“儿臣担心承担不了重任。”

可朱元璋却只是一笑,并不在意,道:“叫朱棣准备一下,过两日你们就出发,对了,往返千余里,定要注意安全。”

见此,朱标只好拱手说道:“遵旨!”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退下。

随着朱标在朱元璋欣慰的目光离开,门口处的二虎突然走了过来,对着台上的朱元璋说道:“陛下,刚刚属下看到官员们进来时,那刘伯温举步艰难,好几次都差点摔倒了。”

突然听到二虎这话的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后又道:“他怎么了?”

二虎道:“末将派人打探过了,刘中丞病逝沉重,整夜巨咳不止,并伴有高热,呕血。”

听着二虎的话,朱元璋随之点了点头。

很快。

在朝会结束后,朱元璋便将刘伯温请到了御书房内。

就在宫女倒好了茶准备给朱元璋品用时,朱元璋却一手拿起了茶杯,缓缓来到了刘伯温的身边,亲自给他将茶杯送了过去,说道:“伯温呐,你都病成这个样子了,干嘛还来上朝啊,让那....让那刘涟给咱捎个话不就成了。”

可刘伯温却急忙拱手,对着朱元璋说道:“禀皇上,臣,想向皇上求个恩典。”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似乎早已猜到了刘伯温会这么说,便直接说道:“说吧。只要咱能办成的,一定给你办。”

闻言,刘伯温便摆出一副为难的表情,说道:“自从去年以来,臣日渐体衰,昨日,臣的肺疾又犯了,通宵巨咳,吐血。”

说着,又深深的咳嗽了两声。

“臣的这副贱体,实在是不争气。”

可朱元璋却直接说道:“没事的,待会儿啊,咱叫太医给你瞧瞧去。”

见此,刘伯温急忙说道:“皇上,天下已然大定,臣的这副贱体也当不起大用了,臣请皇上开恩,恩准臣,归养青田。”

听到刘伯温这决绝的话,朱元璋瞧着刘伯温脸上的表情,沉默了片刻。

可随之便又突然一笑,说道:“伯温呐,我早就料到你有这一手了。说吧,是不是觉得爵位俸禄低了?”

刘伯温忙道:“万万不是,这么多年的战火都过来了,多少仕子贤良都化作了冤魂,归于苍天。臣能活到今天,实属侥幸啊。”

刘伯温说这话时,表情异常的真诚,完全看不出有丝毫的做作。

但朱元璋听到这话,却立马质问道:“侥幸?”

“你是不是觉得飞鸟尽良弓藏?日子久了,有兔死狗烹之灾啊?”

听到朱元璋这话,刘伯温内心狂喜。

他今日前来的这般作态,就是要让朱元璋这么认为。

此前除了在刚归顺朱元璋时表现出了贪权之态外,自从他上次主动离开朱元璋再回来,便再无表现过贪权之态。

反而在知晓自己争不过齐衡和李善长的情况下,处处表现的淡然坦然。

毫无争权夺利的样子。

摆出了一副想脱离一切的态度。

如今再来这么一遭,就是想让朱元璋认为自己没有贪权的欲望。

他内心很清楚,如今这朝堂局势,他越是想要逃,朱元璋就越是喜欢!

相反,朱元璋最忌惮的就是贪权!

不过,在听到朱元璋这话后,刘伯温却立刻摆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好像被人看中了心思一般,跪地喊道:“皇上,臣万万不敢呐!”

瞧见这一幕的朱元璋,立刻便明白自己猜中了刘伯温的心思,加上前日自己刚刚斩杀了两名功勋,想必刘伯温定是因此而感到害怕,一时间更是笃定了自己的猜测。

继续说道:“或者说,伴君如伴虎,恩威难测,所以还不如躲开这个朱元璋远点儿,乐个太平,求个自在。”

此时的朱元璋,直勾勾的瞧着刘伯温,这话一句句说出,像是要戳破刘伯温的心思一般。

而朱元璋越是这样,刘伯温的心中就越是高兴,继续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道:“皇上啊,臣确实是病体难支,别无其它呀。”

首节上一节230/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