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23节

朱元璋左等右等,始终都没有等到徐达他们返回。

按说一个多时辰前元军就撤了,就算他们谨慎一些,如今也该回来了吧?

可远处的山丘上,却连个人影都没有。

疑惑间,朱元璋索性带着人便朝齐衡他们预定的营地地点而去。

随着十多人骑着马来到那山丘后的树林边,很快便看到了昨晚齐衡他们搭建的帐篷。

此时大部分的士兵都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就等一声令下,便能返城了。

可始终都没有行动,反而是坐在原地休息。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不解的走了过去。

与此同时,那营地中的徐达等人也走了出来。

“大哥,你怎么来了?”徐达问道。

朱元璋皱着眉头:“你们这不是都准备好了吗?怎么不返城?我看你们一直没回来,就过来看看。恩公呢?”

听到朱元璋的话,徐达说道:“齐兄弟太累了,好几天没睡个好觉,此时还在营帐里休息呢,我想着反正元军都已经退走了,就没打扰他。我这就去叫醒他。”

朱元璋听到后明白了,连忙一摆手,说道:“不用!恩公这几日确实劳累,就让他睡吧。这样,你让士兵们先回去吧,我跟你们在这里等着。”

听到朱元璋这话,在场五个人都傻了眼。

这话竟然从一向讨厌因为个人私事而耽误军事的朱元璋口中说出。

想当初,他徐达因为醉酒耽误事情,可还被朱元璋狠狠抽了几鞭呢。

一时间,众人这心里都有些吃味。

看着众人怪异的眼神,朱元璋似乎也意识到什么,立马笑呵呵的说道:“恩公不是咱的谋士吗,以后咱们打胜仗还要仰仗恩公呢。”

可几位千总却根本不相信朱元璋这解释,在场的都是跟朱元璋关系非常好的,就连当初李善长来时也没见朱元璋如此。

这哪是对待谋士的态度,这是对待亲爹的态度!

看着众兄弟们鄙夷的目光,朱元璋只能装着傻样乐。

天色渐渐昏暗,眼看着夕阳便要落山,树林旁齐衡的帐篷这才有了动静。

双眼发肿的齐衡,这一觉算是睡饱了。

他缓缓走出营帐,看着营帐外空空如也,只有前面树林旁蹲着几个人,有些懵。

他定睛一瞧,那树下如同农夫一般蹲在地上的人中,朱元璋便在其内。

齐衡一愣:“大帅,你怎么在这?士兵们呢?”

朱元璋笑道:“人都走了,一大早我就让他们回去了。”

这时齐衡才意识到此刻已经是傍晚了。

“我睡了这么久吗?”

徐达笑呵呵的说道:“可不是,咱都不知道齐兄弟你怎么这么能睡。”

一旁的汤和常遇春等人也是满脸戏谑。

正当齐衡一脸歉意的准备说什么时,朱元璋却道:“没事,我们几兄弟也好长时间没这么悠闲的聊会儿天了,今日这一聊,还挺好。”

说完,又看着齐衡说道:“既然恩公睡醒了,我们回城?”

齐衡点头。

几人骑着马便朝城中返回了。

朱元璋和齐衡走在前面,徐达等人跟在后面,看着朱元璋对齐衡的敬重程度,徐达等人这心里那是羡慕的紧。

可想到齐衡所做的事情,又觉得理所当然,心情复杂。

至于那营帐,在回到城后便派了些士兵去收拾。

当他们几人回到城中正要进府时,却迎面撞见了准备出门的李善长。

自从来到濠州城后,朱元璋等人可真没见过几次。

原本正高兴着与兄弟们说笑的朱元璋,脸上的笑意也逐渐消失。

“大帅,你可算回来了。”

朱元璋看到李善长平静的笑了笑。

“李先生找咱是有什么事吗?”

听着朱元璋的话,李善长看了看朱元璋身边的齐衡等人,说道:“大帅,我们能不能单独谈点事情?”

朱元璋顺着李善长的目光看了眼身边的弟兄们,正要说什么,齐衡开口道:“既然李先生找大帅谈事情,那我们就先去嫂子那儿了,这一天没吃东西,还真饿了。”

一旁的徐达也是顺势开口道:“对对对,咱都饿了,大哥,你先聊,我们去嫂子那儿了。”

朱元璋见此,也不强求,点了点头。

在齐衡等人离开后,李善长与朱元璋便来到了府中后院的一处花园内。

走在假山水池边的凉亭中,朱元璋一言不发,只等李善长开口。

李善长斟酌许久,最后才开口说道:“大帅,善长这次来,是有一事想跟大帅商讨。”

朱元璋不动神色的说道:“先生请说。”

李善长道:“大帅,之前元军攻城时,郭帅与孙帅不幸遭难,后有元军围城,所以大家推举了你为濠州城的统帅,指挥兵众守城。”

“可如今元军已退,大帅觉得,濠州城这群龙无首的局势该如何解决?”

朱元璋听着李善长的话音,虽然表面平静,其实内心当中已经猜到了李善长要跟他聊的是什么。

只简单的回答道:“再推举出一个义军统帅便是。”

“那何人可担当此大任呢?”

听到李善长终于说出这话,朱元璋突然笑道:“怎么,元军刚退,就有人嫌我这个守城统帅碍眼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直言道:“放心吧,回去告诉郭天叙,我朱元璋说到做到,当日我既说了这守城统帅只为守城,如今既然元军已退,咱便不再是什么统帅。”

第三十五章:水火不容

李善长听到朱元璋这样的回答,想要的答案已经得到一半。

随后又道:“大帅,你也知道,这濠州城义军统帅之位非常重要,若是无能者上了,只怕会遗祸整个濠州城,可偏偏又有很多人想要争。”

“如此下去,濠州城还如何行那抗元之举?........”

听着李善长的话,朱元璋突然打断了他:“先生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李善长一顿,便直言道:“善长以为,若要濠州城相安无事,共抗暴元,这得帅位之人必要名正言顺,这样才会使各方归心。”

“所以,善长想说,我等濠州义军本就属于小明王麾下,既然如此,不如由小明王册封。”

“小明王认为谁更适合坐这大帅之位,便由谁来做。其他人,不得反悔,不得叛逆,如何?”

李善长的话刚一说完,朱元璋接口便答。

“好!”

李善长实在没想到朱元璋答应的竟然这么快,心中想好的托词都没机会说出来。

“既然如此,那善长一会儿便去将大帅的意思转述给少帅。”

话说到这里,二人便不约而同的朝外走去。

沉默间,李善长似乎不愿这么安静下来,便随口说道:“大帅觉得,小明王会将帅位册封给谁呢?”

朱元璋说道:“郭天叙。”

朱元璋的话,再次让李善长心中一惊。

“既然大帅早已想到,那日后,可能与新帅和睦共处?”

朱元璋:“水火不容。”

朱元璋这话,已经十分露骨。

李善长更是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倒吸一口凉气。

看着李善长震惊的表情,朱元璋却异常平静的说道:“相比于一个帅位,朱元璋更怀念从前与先生秉烛夜谈,畅说古事的日子。”

朱元璋一叹:“可咱对先生是既想念,又无奈。”

“在我身边,有许多不怕死的弟兄,能征善战的将才也不少,但独独缺少像先生这样的智者。”

说到这里,朱元璋便不再言语。

话到这里,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而李善长听完朱元璋的话,一脸真诚的拱起手,还称呼起了往日在朱元璋麾下时的称呼,说道:“上位至爱之心,令在下不胜感动。”

“在下虽然眼拙,但也看得出郭天叙绝非成大事者。”

“如蒙上位不弃,善长盼望重回上位身边。”

朱元璋道:“真的?”

“三天之内,善长必归!”

朱元璋何须人,只听这话便明白了一切,说道:“既愿归属,何必要三天?”

“若先生真有此意,朱元璋就是派人闯进内府,也能将先生给夺回来。”

而李善长却叹口气:“郭氏父子待我极厚,我也想为郭天叙稍尽绵薄之后,再行离去。要不我这心里头.......”

朱元璋脸上冷笑之色一闪而过,刚刚的动情之色荡然无存,假意说道:“先生是个厚道之人呐。”

“有债必偿,有恩必报。”

“嗯...”

“好人...您是大好人呐!”

朱元璋这几句话,没有一句贬低谩骂之言,却每一个字都戳在了李善长的心眼上。

想当初他朱元璋如何厚待于他,他走时,可曾说过一句。

如今却说要报恩.....

多讽刺。

说着,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离开了。

他朱元璋情真意切,甚至不在乎对方之前离开自己的事情,想要将其重新纳入自己麾下,可不曾想,自己的恩情,却被对方当做了打败自己的弱点。

这对于从小便父母双亡,乞讨为生的朱元璋来说,是在赤裸裸的践踏他的尊严。

乞讨时哪怕被人辱骂,极尽刻薄,可他是为了活下去。

他还能尽可能的不在乎。

可如今呢。

身为上位的他,自降身份,换来的却是如此结果。

首节上一节23/266下一节尾节目录